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这些新人工匠在之后学徒的时候,能够得到相应的技能,之后还会提高他们的等级以及俸禄。
  同时秦桧合赵构也说了关于火器营保密性的问题,赵构对此非常的重视,立刻同意了在附近划出一大片土地,反正也是荒地,不值什么钱。
  在这荒地上,到时候建立一个新的,类似于军用一样的镇子,所有匠人的家眷,都要从各地迁移过来,成为镇子上的百姓。
  等来了之后,除了之前大宋颁布的各种惠民政策,并且国家会还给予这些家属一定的政策,使得这些百姓在此处能够安居乐业。
  另外在秦桧说了保密的重要性之后,赵构也在周围加派了禁军的人手进行看护,以便火器营的秘密,不会泄露出去。
  之前也有提到过火器营,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其实非常多,铁炮和虎尊炮只不过是所有研究项目之中,比较容易仿造出来的两个,而且秦桧也能够提供一些最简单的参数,能够先研发出来也是情理之中。
  其他还有在研究的火器,暂时都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品,秦桧也和赵构进行了其功效的简单描述,赵构对于其他的火器也同样非常的感兴趣,所以叮嘱火器营要好好干。


第二十九章 大越李氏王朝
  每一件火器都有不太相同的作用,能够在战争之中发挥不同的功效,赵构这个作过军事统帅的人,立刻发现了火器的意义。
  所以他临走之前,不断地叮嘱火器营的匠人们,一定要继续加快研发的速度,一定要早点缺德拿得出手的成绩。
  赵构现在还是比较急迫的,实在是他觉得和金国之间的战争,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了。
  之前金国和蒙古之间有战争,所以金国不能够将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南边对付大宋,这才有了之前的议和,还有更之后的伪齐的成立。
  金国在蒙古诸部落,之前经历过一次惨败,只能够以平定北面的蒙古部落的叛乱为主,不然有可能会被蒙古和大宋两面夹击,重蹈之前辽国覆没的覆辙。
  现在因为完颜宗磐的进攻,北面大草原上的叛乱已经基本上平定了,金国现在没有进攻大宋,只是因为他们在休养生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撕毁协议,到时候南下牧马。
  如果到时候那这些火器,都能够派上用场的话,必然会让金国被好好的教训一顿。
  收拾金国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赵构还有着,将原来河北之地全部收复回来的梦想,他之前可是大宋的河北兵马大元帅。
  秦桧还提出了两种火器的概念,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手榴弹,只不过他说的手榴弹是那种带木柄的,也就是中国的老式手榴弹。
  手榴弹通过投掷的方法,能够在近距离大规模的杀伤敌人,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可能派不上什么特别大的作用。
  因为骑兵的速度太快,手榴弹就算生产出来,通过人力投掷的距离不可能太远,很可能才刚刚投掷出去,自己已经被对方给砍杀掉,手榴弹这种东西更多的还是用在,被对方进行攻城的时候使用。
  另外还有一种火器就是地雷,我们知道在中国某个特定时期,产生过一部影响非常大的电影,名为地雷战,据说老美的军事部门都会作为研究影像资料。
  那其中描述过非常多的地雷的使用方法,虽说是一部极老的电影,但是却给观看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的,穿越之前的秦桧留下了非常大的印象。
  所以一说到火器,他就想到了地雷,甚至比铁炮和虎尊炮想到的还要早一些。
  地雷这种东西,必须要预先判断好,对方有可能的行军路线,对于古代战争来说,这是完全可以判断。
  因为金国的军队是以骑兵为主,其行进的道路一般不会选择大的山区,这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金国的进军路径。
  加上大宋这边的情报优势,完全可以预先判断出,在战争时期金国的进攻可能路径,在其行进的路途的必经之处,而且是地形比较狭窄的位置,去铺设地雷,到时候必然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只不过手榴弹和地雷这两种武器,无论是相比于铁炮,还是虎尊炮,都要相对复杂的多,而且秦桧也没留相应的各种数据,他能够提得出来的,仅仅是对于这两种武器的,一个大致的描述,这给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好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工匠们经过集体努力,已经大致研发出了相应的半成品,现在还处在各种威力、稳定性、形态的研发之中,虽说得到最初的产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继续下去,生产出来绝对只是时间问题。
  至此火器营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宋庭看到南方平定,本想调张宪北上,结果却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越南李氏王朝忽然起兵五万,进攻南方边境的钦州,并且已经围城,情况极为危急。
  边关急报,赵构只能够重新给张宪布置了任务。
  李朝天符庆寿元年公元1127年,李仁宗去世,由侄儿李阳焕继位,是为李神宗。神宗年少,由大臣张伯玉、刘庆覃、杨英珥等辅政。神宗初年,曾让被官府没收田地的人民,取回田地,又让六军禁军“更番归农”,从而刺激农业。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彰显新皇登基的威力,这些朝堂上的大臣想了一个自认为的好主意,进攻大宋,打点秋风回来。
  李朝从成立开始,和大宋就一直处在战争又友好的状态之下,这样说可能有些矛盾,但是却又并不矛盾。
  李朝成立正是宋太宗时期,李朝一面向大宋派出使者,一边派兵抢占大宋南边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被抢掠的边民全部成为了对方的奴隶。
  还有南边的私贩集团,在南方恶意搜捕普通百姓和其他民族的族人,卖到李朝为奴,两厢配合之下,一时间南边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大宋因为最初北边辽国的进攻,所以对于南边的掌控一直非常薄弱,加上李朝表现的比较恭敬,大宋甚至一直对其侵略行为,是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李朝逼迫太急之时,大宋每每想要发兵,不是因为北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然就是李朝马上派遣使者,表示自己也不容易,你就别打我了,你那么多土地,给我点也没什么不是,最后反正基本上是作罢。
  这里举个例子。
  李太宁五年公元1076年三月,越南攻下属于大宋的广源州现越南凉山,宋朝命郭逵、赵卨等领兵,并与越南邻近的占城、真腊等国联合出击。
  越将李常杰在如月江击破宋军,郭逵见势不妙,只能够先行撤走。其后郭逵部队进过休整,并且在当地百姓配合之下,夺回广源州,又于富良江大败越军,击杀越将洪真太子。
  李仁宗对此深感不安,便派遣使者,向宋方要求停战,愿意归还所掳掠人众,宋廷竟然将战前原属于大宋的广源州交还李朝,两国重归和好,这不就是割地求和吗?
  不过这就是之前大宋对于李氏王朝的态度,一个字,怂。


第三十章 杨再兴出战
  在这样的政策之下,李朝越打越强,周边的大理国、占城国、真腊国都被打过,真的是在以战养战。
  这一次进攻钦州,这可让赵构觉得不能忍受,正好张宪整军完成,三万大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昂,于是赵构下令这个妹夫带兵出征。
  张宪带兵一路南下岭南,并派出一直前锋打探情况,沿途铺路,遇水搭桥,以便后续大军前进。
  在张宪要求之下,大军一路急行军,四日后,先锋杨再兴带领两千前锋,正面击败李氏王朝一支万人的拦截队伍,他一杆长枪更是把李军杀的鸡飞狗跳。
  不过对面毕竟有五万大军,在赢了一阵之后,已经打击了对方的士气,加上杨再兴的手下也有人员死伤,故他下令先扎下营寨,等待后续的人马到来。
  钦州城乃是边城,但是此处的守军却只有三千人左右,还分散在各地,之前钦州统制使马晋朝第一时间实行坚壁清野,放弃了外围的一些城镇,将人马全部集结在城内,另外还有城内不愿离开的数千百姓,这就是钦州所有的守卫力量。
  李朝军队一直处在战争之中,几乎所有的士卒都是精锐士卒,拥有很强的战斗力,之前钦州守军面对这样军队的进攻,本来就压力很大。
  一个城内的原私贩集团的余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李朝军队统帅李方才私通,想要为李军打开城门,好在被提前发现,不然张宪将要面对的是已经被攻破的钦州城。
  即便如此,钦州城也已经岌岌可危,好在杨再兴来的及时,击败了对方的一支人马,这也极大的振奋了守军的士气。
  张宪带着后续人马前来之后,李朝军放弃了对钦州城的攻击,经过之前一万人被两千人击败之后,就算李军现在是拥有五万人,面对大宋对面的三万,统帅李方才也完全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之心,只能够小心应对。
  在李军之中,有一猛将名为沈明阳,此人乃是李朝沈家的一名子弟,同时也是李朝的猛将,之前曾经多次击杀过占城国和真腊国的猛将。
  这沈明阳竟然主动拍马拿刀,出来向大宋这边挑战,本来杨再兴准备上前接战,但是他的弟弟杨再业先一步出马,并且跟他说,杀鸡焉用宰牛刀,先由自己来出战,如果打不赢,杨再兴再出马也不迟。
  他们两个兄弟之间的关系倒是一直极好,现在又在一起效力,互相之间也不会出现抢功劳的事情。
  如果说杨再业能够斩杀对方大将,必然可以得到一份功绩,杨再兴自己对此倒没有太过于看重,因为他之前作为前锋,已经击败过李朝大军一次,有了一份功劳,现在将功劳让于自己的弟弟,他也是完全不在乎。
  杨再业手拿长枪对着对面的沈明阳冲了过去,两人刀枪战在一起,坐下的两匹战马,也互相撕咬,一时之间你来我往,兵士卖力喊叫,战的实在是热闹。
  这沈明阳之前能够击败并斩杀大理国、占城国和真腊国的大将,看来也并不是虚的,这沈明阳虽说看起来五大三粗,但是打起来却真有些本事,并不单纯只是靠着自己的蛮力。
  他和杨再业两人比拼的一直是较为精妙的招数,交手了至少三百回合,从中午打到晚上,都不分胜负,两方最后只能够罢战。
  次日两边再战的时候,杨再兴主动要求出马,杨再业也不在坚持,因为他和沈明阳实力只在伯仲之间,且差距极小,他知道继续打下去,也不可能奈何得了对方。
  杨再业和杨再兴兄弟两人,要真说起长相来,倒是有那么六、七分相像,等把头盔带起来,更是不容易轻易分辨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不细看还以为是一个人。
  不过两人在武艺上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差距,杨再兴就是超一流猛将,杨再业就只是一流猛将,多的一个超字,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巨大的差别。
  这沈明阳还是拿着自己的大刀出来邀战,他以为自己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个对手,因为他并没有发现对手有什么不同。
  只是此时跟他交战的并不是杨再业,而是宋朝的超一流猛将杨再兴。
  沈明阳知道昨天交战的时候,两人实力极为接近,实力只在伯仲之间,所以他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一上来就是使用自己的绝招。
  昨天沈明阳和杨再业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