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兵之前还是有一些准备,所以在他们的军阵之中,有着将近二十副云梯,在这些云梯搭上城墙的时候,白英并没有一开始就让这些民夫去推。
  “推云梯,所有人动起来。”看到每一个云梯上至少都有一、两个人的时候,白英才下令开始推倒云梯。
  三个民夫拼命将云梯推倒,上面的两个贼兵想要将自己的身体挂在上面,使得他们推不动,但是对面的力量显然比他们要大,这两个贼兵最后随着云梯一起砸在了地上,而且云梯的重量是比较大的,不但他们两个在倒下的时候,被云梯弄成了重伤,就连下面站着的人,也有两个不幸的被云梯给挂倒,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这时候城楼上的弩兵们又开始继续发威了,虽说因为参杂了民夫的原因,命中率继续低到让人发指。只不过现在远程队伍们只需要攻击近在咫尺的敌人,再怎么样命中率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这时候连陈颙的儿子陈怡都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小声的对他说道:“父亲大人,现在的战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不利,要不我们撤退吧!只要我们现在撤退,我们还可以裹挟一些百姓,到时候逃到岭南一带,我们起码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你”
  陈颙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果说这个时候随便换作另外一个人,对他说出这么一番话的话,他早就已经抽刀将这个人给剁死了,就像之前的那个逃兵一样。
  但问题是正是自己的儿子呀,而且还是唯一的亲儿子,自己就算再心狠手辣,根本也不可能下得了这样的手。
  而且以现在前面战斗的情况来看,自己的儿子说的还没有错,自己这边怎么看都已经显现出了败象,这已经死了两百多人,然而对面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再这么下去士气一旦达到一个临界点,或许这些人全部都将离自己而去。
  现在撤退到岭南去或许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在岭南,有着非常多的自己之前的各种经销的渠道和关系,就像自己的儿子所说,这些人或许都会帮助自己东山再起,毕竟自己跟他们也算是利益共同体了。
  陈颙这个时候慢慢的将自己右手里的刀收回了刀鞘,手过了一会才从右边的刀柄上移开,看来他这一次是真的打定主意了。
  “撤”陈颙高声喊道。
  “头领说撤了。”
  “这实在是太好了,大家都跑吧!”
  “还等什么。”
  几乎是在陈颙说出撤退的一瞬间,他的手下全部都跟着他向后撤退了,或许也算是一个巧合,陈颙在跑了一段之后,忽然踩到了什么,一看却发现是一个人头,而且就是刚刚被自己砍掉的那个手下的人头,他整个人都跌倒在地上,正好面对着那恐怖的面貌,这让他吓了一跳。
  陈怡赶快将她从地上拉起来,这个时候陈颙身体还打了一个摆子,看来刚刚那一下,真是把他吓得不轻。
  “我们胜了。”一个民夫看到陈颙的队伍撤走,将自己手中的长竿高高举起,兴奋的喊道。
  “他们真的撤退了。”
  这个时候秦桧都有些发懵,这就完啦,从对面摆开阵势准备出兵,一直到现在,才打了不到20分钟,对方竟然就这样撤走了,这实在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陈勇不是一向好勇斗狠吗?越是这种时候,他越应该激起自己的狠劲,怎么会忽然就认怂了呢?反正他们走了也好,至少自己这边没有危险了。
  你不要看秦桧刚刚又是慷慨激昂,又是激励士气,实际上他自己心中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多少也还是有些恐惧。
  毕竟对方的人数摆在那里,那可是三千人,而自己这边的士卒是什么情况,他也完全知晓,没有想到的是对方竟然乌合之众到了这样的程度,打仗还没有摸到城墙,丢下将近三百具尸体就直接跑。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陈颙的人马表现的非常不堪,他自己也没有任何的统兵才能,这样也敢发动叛乱,陈颙阵势很秀。
  贼兵跟金国的大军还是不能够相比,想想当时自己为在普济镇和金国大军交战的时候所见到的情况,再想想现在的陈颙手下的大军,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第四十九章 溪洞蛮
  “会之贤弟,我们将叛军打败了。”薛弼这个时候非常兴奋的跑上城楼,大笑着对秦桧说道。
  “是的,我们赢了,之后的事情应该会相对简单一些,我会向朝廷禀明这边的情况,到时候应该会有不少赏赐。”
  “那我就按照我们之前商量的事情,继续去做。”薛弼对着秦桧征求意见似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这边就交给子谦兄来处理了,我先回去建康,只是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时又才能再见。”
  “贤弟这就要走了吗,为兄还没有好好招待你一番。”
  “毕竟,我也是公务在身,而且还需要急着向当今圣上禀明这边的一切。”
  “那也不差这一、两日吧!”
  “在其位,谋其事,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贤弟重任在身,自然应该有更多的担当,为兄也是非常的羡慕,会之贤弟好好在京中为官任职吧!天涯何处不相逢,想必以后还会有机会的。”薛弼拱手说道。
  “我现在马上回去收拾一下就离开了,子谦兄也不需要再相送,想必你还有许多公务要做,只要按照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去执行,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之后我也会想办法调一些军队过来,到时候虔州应该就万无一失了。”
  “那我们在此别过,会之贤弟一路顺风。”
  “子谦兄也自己保重。”
  “我省的,你自己也要保重,在朝廷为官,自是不比我在地方,还希望贤弟能够注意自己的风评,以免被奸人所构陷。”
  “多谢提醒,我们在此别过。”
  “在此别过。”
  秦桧带着人不敢直接往北而行,因为那里是云都范围,暂时属于陈颙势力范围,故还是要绕路而行。
  秦桧他们行了半日的路程,因为有一个侍卫怕他累到,于是提议在一个小山谷之中一起坐下休息。
  “秦尚书,这里有溪流,我去给你弄点水过来。”侍卫队长秦桧问道。
  “善”因为那溪流离他们并不远,所以秦桧点头同意,而且他也确实是真的累了。
  秦桧确实有些累了,骑马半天,确实不好受,自然有人帮他将马给栓好,他自己找了一块比较平坦的石头坐着,他的两条腿都觉得有些痛。
  就在那个前去打水的士卒,将两个水袋给灌满,转身准备回来的时候,忽然从周围的树林之中,不知道哪里射出了一支弓箭。
  这一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她两只脚中间的位置,末尾的余震还在不断的摇晃着,让那个年轻的士卒有些害怕,不自觉的将两个水袋掉在了地上,其中一个已经盖好了盖子,另外一个没有盖盖子,所以水全部流了出来,他自己则瘫倒在了地上。
  “敌袭,所有人保护秦尚书”
  秦桧身边的一个侍卫马上抽出自己腰间的佩刀,最早秦桧跑了过去,并且挡在了她的深浅,非常警惕的向着自己的周围看着,生怕有人会马上发动进攻。
  主要现在他们处在一种敌在暗,我在明的状态,他们完全暴露在山谷的阳光之下,而完全看不到敌人到底在哪里。
  “所有人都聚拢过来,先将武器都放下,不要惊慌,情况还不明,先不要马上动手。”
  秦桧对着所有人大声喊道。包括刚刚那个去打水的士卒都马上手脚并用,立刻爬起来,快速的跑到了秦桧的身边。
  看到那个士卒平安跑回来,秦桧的心中也稍微放心了一些,因为很明显对方并没有想要杀人的意思,如果真的是想要对他们这一行十多个人展开偷袭的话,早就已经将刚刚的那个倒霉蛋给杀掉,刚刚的那一支箭,很明显是一个示警的警告,却并没有特别大的恶意,因为对方显然在箭术上有着过人本领。
  “到底是哪一路的朋友,既然刚刚都已经警告我们了,现在还不如出来见个面吧,有什么事情我们都好商量。”秦桧对着周围大声的喊道,同时他的眼睛也一直向着四周紧张的观望。
  他喊完之后,忽然从周围的树林之中,飞也似的窜出来了上百名,他们身着各种麻布装,或者兽皮装,看样子应该是在周围生活的民族,他们都大声叫喊着不知道意思的呼号,估计是他们特有的叫喊声。
  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站了出来,他穿的是一身皮衣,下身则围一圈皮裙,样子看起来比较好笑,但是这样的穿着既能够给予他提供一定的防御力,不至于影响他的行动,而且能够穿的上皮衣、皮裙的人,应该是在他们这一行人之中有些地位的,至少这个人应该是这里所有人的统领。
  秦桧这个时候有些心虚了,因为他最害怕的是遇到别的民族的时候,自己跟对方语言不通,语言不通也就代表着,互相之间没有办法非常友善的进行交流,也很有可能不知道对方的意思,一旦出现一点小小的误会,最后就有可能会造成流血冲突,这是他不愿意看见的。
  秦桧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可是要返回建康城,并不是在这荒山野地里面跟这些其他民族的人产生冲突矛盾,最好是一场误会,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你们是大宋国的人?”首领问道。
  那个男人一开口,秦桧就高兴了,因为这个人竟然会说汉语,会说汉语,这次就相对容易多了,只要能够明白对方的意思,之后进行交流应该会方便很多,就不会产生误会了。
  “是的,我是大宋国礼部尚书秦桧,不知道这位头领如何称呼呢?”秦桧说的时候非常的友善,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
  “我是附近溪洞族人首领蓝古。”
  溪洞蛮,我去,那不是壮族,瑶族、苗族、畲族,和其他很多民族的祖先吗,
  溪洞蛮又称盘瓠蛮,荆蛮,汉、晋时期,盘瓠蛮主要活动于洞庭湖西南的武陵湖南常德一带,因地名族,故名为“武陵蛮”。


第五十章 首领蓝古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中就有很多武陵蛮的记载,其首领沙摩柯也是少有的勇将,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马良也是去武陵蛮搬救兵,最后被杀。
  盘瓠蛮虽说已经得以开化,但之后由于一直受到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他们开始向外迁移,并在迁移过程中,逐渐发生分离。
  其中较早往西迁徙,进入黔北黔西、川南、滇东、桂西的一支,后来演化成了苗族。于隋唐时期进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的一支,后来形成为畲族。向南到达两广的则变为瑶族和壮族。
  唐、宋、元、明时期,赣闽粤边区活跃着被称为畲族的少数民族,就是盘瓠蛮的后裔,也就是我们说的溪洞蛮。
  他们在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最后融为一体,成为客家民系的一分子。
  天祥的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既私贩集团,群聚剽劫,累政。”
  当时“畲民”与“輋民”两词并用,潮州所称“輋民”,与漳州的“畲民”,均同样指今日之畲族,“其来久矣”,说明它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根据献记载,赣闽粤边区在“畲民”名称之前还出现过“峒蛮”、“蛮僚”等少数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