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在日前的那场大战之中,只有不到一千名秦军将士在副将蒙骜的率领下逃回了宜阳城,大部分的秦军要么被当场格杀,要么就当了俘虏。
  这样的一场败仗,也就是所谓的全军覆没了。
  五万精锐全军覆没啊!
  大秦帝国上一次吃到这样的惨败,那都已经得追溯到九年之前的阏与之战了。
  九年听起来似乎并不长,但是在这个几乎年年都要打仗的时代,在这个人均寿命不超过三十岁的年代,九年的时间那可是太长了。
  秦王稷本以为随着赵奢的死去,自己应该不会再碰到阏与之战这样的糟心事了。
  然而秦王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奢虽然死了,但是又蹦出来一个魏无忌!
  虽然说这魏无忌并不是赵国的人,但是眼下的这场战争之中,魏无忌却站在了赵国一边,这其实和他是赵国人也没什么两样。
  一想到这里,秦王稷就越发的不爽。
  想当年,早在他初登基的时候齐国就有一个匡章,匡章这个家伙带着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了他的函谷关,险些灭亡了他的秦国,逼得秦王稷割地求和。
  秦王稷并没有放弃,他经过了十几年的奋发图强,终于等到了匡章的死,然后联合五国伐齐,将齐国彻底的从东帝的位置赶了下来。
  在没有了匡章之后,秦王稷和他麾下的秦军可是过上了好几十年的逍遥日子,直到九年前他们在赵国一个叫阏与的地方遇上了一个叫做赵奢的家伙。
  因为阏与之败,秦王稷撤掉了当时的相邦穰侯魏冉,驱逐了以魏冉为首的四贵一系,并扶持范睢上位。
  又过了几年,秦王稷再一次的等到了赵奢的死,再几年过去之后秦国的机会也来了,于是秦王稷发动了长平之战。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匡章死了,赵奢死了,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魏无忌!
  一想到这里,秦王稷的心中就是一阵烦躁。
  为什么这些该死的、出色的将军,总是喜欢站在自己和大秦帝国的对立面呢?
  虽然说秦王稷的手中也有着像武安君白起这样的不世出名将,秦王稷甚至认为白起远比以上的三个人都要更加的出色。
  但问题在于,如今的白起已经被廉颇给牵制在了长平前线,分身乏术啊。
  一想到这里,秦王稷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了,隔了半天之后才咬牙切齿的从嘴里蹦出了一句话。
  “难道寡人之泱泱大秦,除武安君外,竟无一可战魏无忌之将乎?”
  没有任何人回答秦王稷的话,因为在这间房间之中,原本就只有秦王稷一人。
  秦王稷沉默的坐在了房间之中,双眼死死地盯着桌案上的一副舆图(地图)。
  这副舆图之中所绘制的正是整个战场的地形,这所谓的战场指的并不仅仅是长平战场,而是包括了上党郡,秦国河内郡,韩国乃至是魏国在内,方圆数千里的超大地形图。
  正是凭借着这幅地形图,秦王稷可以清楚的看清如今的局势。
  由于太行陉的南侧出口陉城以及野王城此刻已经被魏韩联军所占据,那么秦王稷就不可能带着手下的这十几万民夫沿着太行陉北上去增援长平的白起了。
  到了这个时候,秦王稷如果还想要再继续前往长平战场,那么只能够回师向西,先从轵关陉进入到河东郡,再从河东郡沿白陉的西侧出口增援长平战场。
  这样去走的话,那么秦王稷所要通过的路程就要比原本从野王城北上的路线远了整整两倍以上。
  秦王稷的心中对于司马梗的怨气更加的浓重了。
  如果不是因为司马梗已经战死在了野王城外,如果不是司马梗有着一个叫司马错的老爹,秦王稷此时此刻真的是想把司马梗给夷平三族算了。
  虽然说秦国在野王城外损失的只有五万人,对于拥有数十万之众的秦军似乎损伤并不大。
  但问题并不在于损失的人数,而是在于当年王城和陉城失守之后,整个战场的态势就完全被改变了。
  如果秦王稷再不想点什么办法的话,那么魏无忌就要率领着这十五万魏韩联军沿着太行陉北上,去爆白起所率领的秦军主力菊花了!
  而且也不仅仅是长平战场这边的麻烦,要知道在秦国的东南两郡之中,楚国大司马景阳率领着二十万楚军可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呢。
  秦王稷坐在桌案之后,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
  如今的大秦帝国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大秦帝国了,就连东帝齐国和南天霸楚国都在秦王稷统帅的大秦帝国手上讨不了好去。
  但就是如此强大的大秦帝国,却接二连三的在赵国,这个甚至还算不上是霸主级的国家面前遭遇了挫败。
  更让秦王稷无法接受的是,如今赵国的国君赵丹还只是一个年纪都没有超过三十岁的家伙,一个秦王稷孙子辈的人!
  这位威震天下的君王突然心中有了一丝无力的感觉。
  莫非自己真的老了?
  就在这个时候,秦王稷突然想起了在几天之前自己的相邦范睢曾经当着自己和秦国群臣的面说过的那一番话。
  ……
  难道,真的要和赵丹那小子议和?


第156章 真要议和?
  咸阳,咸阳宫。
  “议和?”坐在上首的秦国太子安国君赵柱,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秦国重臣。
  在他面前的这几位秦国重臣之中,当然也有秦国的相邦范睢。
  在几天之前,这些人里只有范睢一个人是要求议和的。
  然而仅仅不过短短数日,如今要求议和的人就已经成为秦国朝堂之中的主流声音,这多少让赵柱有些不能理解。
  老实说,赵柱对于议和并不陌生。
  毕竟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在这期间发生了上千场战争,单单是秦国参与的战争也有数百场之多,在这几十年里赵柱有印象的秦国对外战争也有至少三四十场。
  在赵柱所经历的战争之中,很少是有打到两败俱伤或者一方灭亡而结束的,通常来说都是以议和而收场的。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毕竟在两百多年前战国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七雄就已经存在,而在两百年之后的今天,战国七雄仍然屹立在这片大地之上。
  兼并是战国时代的主题曲,但是想要统一这天下,又谈何容易?
  在过去的时间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般都会以战败一方的割地而告终。
  赵柱想要搞清楚的其实是,为何这就要议和了呢?
  在赵柱看来,秦国虽然损失了司马梗所率领的五万大军,但是至少还有五十万以上的大军能够动用,兵力比起赵国来说仍然保有优势。
  要知道通常来说议和可是都由战败国发起的,如今秦国打算议和,这岂不是意味着秦国在这场战争之中其实已经落了下风吗?
  赵柱将目光投向相邦范睢,希望能够从范睢这里得到解释。
  然而范睢却并没有开口说话。
  这属于军事上的问题,当然需要一些军事专家来为赵柱答疑解惑。
  所幸的是虽然说秦国的一大半将军都已经出征,毕竟还是有那么几个退休老将军的。
  在这些退休老将军们的陈述下,赵柱终于明白了秦国如今所面对的情况。
  “依汝等所言,今在长平不但难以得胜,还有兵败之虞?”
  看着四周一片沉默不语的秦国大臣,赵柱的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
  沉默,就代表着默认。
  这可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
  作为秦国的王太子,赵柱虽然对军事方面并不算太过了解,但是最基本的帝王用人之术还是明白的。
  什么事情都好,让专业的来,不要瞎指挥。
  如今在赵柱面前的秦国诸多大臣加起来,无疑比赵柱要更专业得多。
  既然连他们都觉得这场仗不能再继续打下去,那么恐怕这场仗就真的不能够继续打下去了。
  赵柱我看了看周围一片沉默的大臣,心中也是有些不爽。
  没想到大秦帝国举倾国之师在长平之中奋战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居然要以主动议和而收场。
  身为王太子的赵柱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依照秦王稷现在的年纪来看的话,赵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任这秦国国君之位。
  如今的赵柱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将自己放在了秦国国君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
  这个主动议和的方式,显然对于任何一个秦国国君来说,那都是非常不爽的事情,赵柱当然也不例外。
  赵柱咳嗽了一声,有些艰难地说道:“除议和外,真无他法?”
  这一次,范睢终于开口了。
  只见范睢对着赵柱说道:“太子,今大秦之敌,非独赵国也。楚、魏、齐、韩,皆赵国之友,大秦之敌也。此赵国合天下之众而攻大秦,纵然大秦如何昌盛,又何以能独立应之?”
  赵柱重重地哼了一声,说道:“合纵之事,亦非首次也。以吾观之,那山东五国乃面和心异,不过遣数说客可破之,又何必向那赵丹小儿求和?”
  赵柱说的是上一次合纵的情况,当时的秦国就是凭借张仪一张嘴就轻而易举的破了六国合纵。
  范睢摇了摇头,开口道:“太子,此一时,彼一时也。若遣使入他国,则无非诱之以利,然此刻诸国之利,皆非我大秦所能给也。”
  赵柱看了范睢一眼,有些不解地问道:“范君此言何意?”
  只见范睢娓娓道来:“齐国者,不过借粮与赵国,并未参战。故虽有使者,亦难以说之。”
  赵柱沉默不语。
  范睢又道:“魏国者,乃魏无忌矫诏夺军权,魏军已不从魏王圉之命。且魏无忌此人素来主张连赵抗秦,故亦不能说其退兵。”
  赵柱沉默不语。
  范睢继续道:“楚国者,所求无非东南两郡也,若得而楚国必罢兵,太子可能将此两郡割予楚国?”
  赵柱张了张嘴巴,最后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开什么玩笑,先不说赵柱现在都不是国君,像这种割地求和的事情需要赵柱的老爹秦王稷来做决定,就算赵柱如今已经继承大统,那也不可能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就把秦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东南两郡给送出去。
  要知道南郡和南阳郡不但面积广阔将近秦国国土的三分之一,而且两郡之中人口众多土地富饶,还曾经是楚国的核心地带,更有宛城和邓城这样的钢铁基地,对以青铜兵器为主的秦国有着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是,楚国东南两郡可是这几十年以来,秦国在对外开疆拓土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大量秦国的士兵和将官因为军功爵制度所获封的土地就在这东南两郡之中。
  可以这么说,谁敢把这东南两郡给割让出去,那么谁就会立刻和秦国军方反目,成为秦国军方上下的仇人。
  在秦国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国家,居然有人敢成为军方的仇人?
  就连赵柱这个王太子也不敢。
  赵柱越想越是心烦意乱,然而范睢的话还在继续:“韩国者,所求无非……”
  “够了!”赵柱终于忍无可忍,打断范睢的话:“吾已知之,范君不必多言矣。”
  跟韩国议和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韩国已经当了秦国很多年的小弟了,在这一次突然背叛并且在秦军的身上狠狠的插了一刀,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出乎秦国意料的表现。
  在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