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看了司马靳一眼,十分平静地说道:“正是。”
  大帐之中又是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大帐之中的秦国诸将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很显然,白起这是打算把魏韩联军从狭窄无比的太行陉之中放出来,放到南上党盆地里,然后再想办法将这支魏无忌统领的军队给一举歼灭!
  没有给众将任何消化的时间,白起就开始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尉裨将王陵何在?”
  王陵出列:“末将在!”
  白起手指点在地图上南上党盆地的西侧一座名为子山的山峰,目光炯炯直视王陵:“吾与汝八万兵马,汝且率军埋伏于此,待魏无忌大军路过,立刻杀出,直取其中军!”
  王陵大声道:“末将领命!”
  白起又道:“裨将司马靳何在?”
  司马靳立刻出列:“末将在!”
  白起看了一眼司马靳,将手指点在了子山对面另外一座名为公山的山峰上,对着司马靳道:“吾亦与汝八万人,汝且率军埋伏于此,待王陵发令后杀出,共击魏无忌中军!”
  司马靳大声道:“末将领命!”
  白起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过了好几秒钟之后才道:“校尉王翦何在?”
  一个年轻的身影自众将的最后方越众而出,来到了白起的面前:“王翦在!”
  随着白起这一声令下,众将的目光纷纷落在王翦身上。
  如果说白起之前的两个安排让人毫不意外的话,那么这第三个人选就让人相当的惊讶了。
  王翦这个名字,在场的诸将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
  在屯留城一战中,王翦不但击退了赵军的夜袭,更在其后的攻城行动中身先士卒攻上屯留城头,差一点点就为秦军带回了一场胜利。
  所以在原校尉斯齐被问罪斩首之后,王翦就被提拔为新任校尉,也是如今秦军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校尉之一。
  白起并没有马上发号施令,而是深深的看了王翦一眼,足足好几秒钟之后似乎才下定了决心,缓缓说道:“王翦,吾与汝一万人,汝且率这一万人埋伏于南山之后,待王陵司马靳两军齐出,汝便率汝之兵马杀出,断魏无忌之后路!”
  王翦脸色一阵潮红,看上去颇为激动,显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任务会落在自己的身上,高声道:“王翦定不辱命!”
  ……
  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从白起口中分派了出去,大帐之中所有的秦军将领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足足过了小半刻钟,所有的任务才都分配完毕。
  白起看着帐中诸将,正打算说几句勉励的话语然后散会,突然大帐之外传来一声禀报。
  “大将军,大王使者求见!”


第172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剧本有点不对
  “大王使者?”白起愣了一下,随后看了一眼面前的众将,沉声道:“吾之令,汝等想必皆已知之,且都回去准备,切记不可走露风声!”
  像埋伏这样的事情,最重要的无疑就是保密,如果保密工作做不好让敌人察觉了,这埋伏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秦军上千名中高层将官之中只有这么点人被白起召集而来的原因。
  之所以提前这么多天告知这些将官们计划,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秘密将部队调出长平战场,到南上党盆地去。
  要知道如今长平前线的最高点大凉山可是掌握在赵军手里的,秦军的动向原本就很容易被赵军察觉。
  加上这一次白起可是要调动整整十七万部队,规模非常大。
  再考虑到如今的隆冬天气,要是在开战之前才开始调动的话,那么被居高临下的赵军发现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白起才这么早就提前告知部下们这一计划,为的就是让他们趁着这段时间内将部队化整为零,慢慢的将部队在不引起赵军注意的情况下调出去。
  要知道白起手下虽然有六十万军队,但这六十万这里面也不是个个都是很能打的精锐部队,能打的其实就那么二三十万。
  由于议和的缘故,白起已经向北上党盆地派出去将近十万精锐秦军,而如今马上要派出去的这十七万部队,基本上已经是白起手下所有能打的部队了。
  当这十七万部队离营之后,白起的手下虽然仍旧有着二十万以上的兵马,但那基本上就是一些民夫所组成的民兵部队,战斗力非常低下,属于渣渣部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赵军察觉了这一事实并且发动猛攻,白起能不能靠手底仅有的这些渣渣部队守住,那还真不好说。
  一旦秦军长平主战场这边被突破,那么秦军就会立刻兵败如山倒,什么南上党盆地北上党盆地都没有任何用处了。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
  十七万秦军主力必须在赵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的离开长平主战场去南上党设伏,然后又要在魏韩联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埋伏成功并取胜,接着还要在取胜之后即使赶回长平主战场。
  这怎么看都是一个非常走钢丝,甚至根本就容不得一丝差错的计划。
  但是白起对于这个计划非常的有信心。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具备白起个人风格的计划。
  白起本人,不就向来以“出奇无穷”而名震天下吗?
  有谁敢在以十五万秦军对二十四万韩魏联军的时候仍然主动发起进攻的?
  白起敢,而且还赢了,这一战的名字叫伊阙之战。
  谁敢在率领八万秦军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楚地,并且直向重兵把守的郢都和鄢都?
  白起敢,而且他一战水淹鄢都,再战攻克郢都,三战而下夷陵,以八万人斩楚国三十万首级,焚烧楚国宗庙与先王陵墓,令楚人胆寒,天下震动。
  谁敢在命令士兵在几日几夜的急行军之后不顾体力已达极限的事实,直接投入对敌人的疯狂进攻?
  白起敢,在这场名为华阳之战的战斗中,白起一战突袭而斩首十万魏军两万赵军,直接打没了魏王圉的所有雄心壮志。
  在历史上,又是谁以绝大的魄力直接在长平围歼了整整四十万赵军的?同样也还是白起。
  这一场场一仗仗,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都会被认为太过冒险。
  但白起偏偏就这么去做了,而且还全部成功了。
  一次两次的成功可能是偶然,但是每一次都成功的话显然就和偶然扯不上关系了。
  所以这一次,白起仍旧采用了一个极为冒险的打法。
  和之前所有的大战一样,白起对于这一次自己的胜利毫不怀疑,并有着绝对信心。
  只需要这些手底的将领好好的执行白起的计划,白起就绝对能够为大秦帝国带来又一次胜利!
  白起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目送着自己的这一干将领离开帅账的。
  然后白起才对着帐外吩咐道:“且令使者进来吧。”
  从语气上来看,白起对于这名所谓的大王使者显然缺乏尊重。
  不过这也很正常,老实说以白起如今的身份地位和在秦国之中的声望,除了秦王稷和未来即将成为秦王的安国君赵柱之外,白起根本不需要尊重任何人。
  这里所说的“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
  至于即将出现的这种所谓的大王使者,白起基本是每隔几天就要见上一次。
  通常来说,这些使者会在见到白起之后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然后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和白起说两句话,然后再拿出秦王稷的信交到白起的手里,接着自觉的离开白起的视线。
  在白起看来,今天这个所谓的大王使者,想来和过去的那些也是差不多的货色。
  但是白起很快就会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今天到来的这个使者,他的地位相当的不一般。
  几个人走入了帅帐之中,出现在了白起的面前。
  “王稽?”白起皱起了眉头,朝着来人道:“汝为何会在此处?”
  今天到来的这名使者名叫王稽,有一个很显赫的身份——秦国河东郡郡守。
  堂堂一个郡守,怎么跑来当使者了?
  王稽哈哈一笑,对着白起道:“武安君,是否对吾之出现颇感意外?”
  白起哼了一声,脸色沉了下来,道:“有事便说!”
  很显然,白起非常不喜欢这个名叫王稽的家伙。
  原因也非常简单,这个王稽乃是当今秦相范睢的恩人。
  而王稽之所以能够当上河东郡郡守,也是因为范睢在当上秦国相邦之后知恩图报的大力保举。
  白起和范睢原本就是政敌,自然不喜这个范睢一派的王稽。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让白起有些惊讶,那就是王稽的身边居然还有两个人,分别是秦军副将王龁和校尉郑安平。
  这两个家伙为何出现在王稽的身边?
  不知为何,白起的心中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下一刻,这种预感得到了证实。
  只见王稽朝天打了个哈哈,然后用一副极为倨傲的神情对着白起道:“武安君,大王有令,命汝即刻交出兵权,回返咸阳!”


第173章 武安君,还不交出兵权?
  “什么?”当听到了王稽的这句话之后,白起的瞳孔就情不自禁的微微一缩,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秦王稷居然在这个时候就要下手夺兵权了吗?
  白起对于兵权被夺是有着心理准备的,毕竟这种遭遇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是在白起看来,就算是秦王稷要收回兵权,那也应该是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
  眼下在长平之战还没有打完的情况下就要收回兵权,这的确是出乎白起意料之外的事情。
  白起看着王稽,脸上的神情并没有显得慌乱,说话的时候也相当的平静:“汝可有何凭证?”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白起的脸上已经悄然浮起了几丝杀机。
  如果说王稽不能够拿出证明他话语真实性的信物的话,那么白起完全不介意让这位河东郡太守血溅当场。
  王稽似乎对于白起的冷淡态度并在意,听到了白起这句话之后立刻就从怀中拿出一物,得意洋洋的在白起面前晃了一下:“武安君汝且看看,此到底为何物?”
  在王稽手中的乃是一封信。
  一封来自秦王起的谕令。
  王稽朝着身边的郑安平看了一眼,郑安平立刻上前从王稽的手中接过了这封谕令,然后快步来到了白起的面前,将这封谕令放在了白起面前的桌案上。
  白起拿起了谕令展开一看,果然发现上面明确的写着要白起即刻交出兵权回归咸阳,并且在谕令的末尾处还加盖着秦王稷的宝玺。
  这封谕令和之前白起所接过的诸多谕令完全毫无二致,所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上面书写着的文字罢了。
  这是一封真的谕令。
  白起缓缓的放下了这封谕令,目光再度抬起,落在了面前王稽的身上。
  很显然,王稽看上去相当的得意。
  白起能够理解王稽的这份得意。
  白起的目光又扫了一眼站在王稽身边的王龁和郑安平。
  这三个人虽然地位不同,官职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一个完全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范睢的人。
  正因为王龁是范睢的人,所以在方才的那一次军事会议之中白起并没有招来王龁。
  到了这个时候,白起不用问也知道,这件事情一定和范睢脱不开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