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荐,其实是一种非常慎重的考察方法。
  举荐人对于被举荐人,其实是有着一个担保的作用在里面的。
  由于秦国有着上计这种年度考核制度,一旦被举荐的人在上计的时候不过关,那么举荐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范睢举荐了王稽,而王稽的表现不佳,那么范睢一样也要背锅。
  不仅仅是秦国,赵国也有大同小异的上计制度,其他战国七雄也差不多。
  有了上计制度的监督,举荐的时候就不能够瞎举荐一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那些天天只知道混日子的官员占据重要职位。
  但也正是因为这其中的担保关系,所以当现在王稽出事之后,范睢的麻烦就大了。
  如果说王稽仅仅是什么失职之类的罪名,那可能还会好一些。
  但王稽现在可是叛国!
  所有在场的人都知道,王稽现在就是已经铁了心,准备把河东郡整个都卖给赵国人了!
  那可是秦国整整苦心经营了几十年,重要性仅次于关中本土的河东郡啊。
  如果说关中支撑起了秦国的脊梁,那么巴蜀盆地和河东平原就是秦国腾飞的双翼。
  考虑到现在巴蜀盆地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因此被晋国经营了数百年,基本上已经完全开发完毕的河东郡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就更加的不言而喻了。
  所以在秦王稷心中看来,王稽不但该死,而且就算是死上一千遍,一万遍都不足以赎清罪孽!
  愤怒的秦王稷在发了一通火之后仍然没有消气,而是用眼睛恶狠狠的盯着范睢:“范君,对于王稽此贼,汝有何可说?”
  一听这话,在场的诸多秦国大臣心中就是一跳。
  来了,果然还是来了。
  范睢闻言身体也同样一颤,最后只能无奈的出列,顿首而拜道:“臣识人无方,请大王降罪。”
  其实范睢的心里也是气啊。
  这王稽怎么就这么坑呢,你说给你弄了这么好的一个位置,这些年来做得马马虎虎也就算了,临了还这么坑我范睢一把,这合适吗?
  如果怨念能够杀人,那么范睢此刻心中的怨念应该足够把王稽挫骨扬灰。
  但是怨念毕竟不能够杀人,真正能够杀人的秦王稷此时此刻就坐在范睢的面前,用阴冷无比的目光注视着范睢。
  范睢毫不怀疑,只要秦王稷一个念头,那么自己就要人头不保。
  但更糟糕的地方在于,其他的事情范睢还可以想办法,可是这件事情上范睢可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殿之中的气氛似乎瞬间凝固了。
  秦王稷盯着范睢,目光渐渐转冷。
  如果说在长平之战前,秦王稷和范睢这对君臣因为外交和内政各方面的连续胜利两人还属于蜜月期的话,现在随着这接二连三的失败,秦王稷对于范睢的信任也在飞速的下降之中,已经即将抵达冰点。
  事到如今,秦王稷的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是不是该换一个相邦了?
  如果说在年轻的时候秦王稷还能够忍受穰侯魏冉的失败,那么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心中很清楚自己每一天睡下都有可能见不到明天太阳的秦王稷,耐心比起以前已经大大不如了。
  长平之战的失败,让秦王稷对范睢的信任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而如今河东局势的糜烂,同样和范睢有着不小的联系。
  通过“候”这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秦王稷的心中非常的清楚,河东郡故绛和绛这两座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城市所以迅速陷落,完全就是因为这些城池的县令和县长都是王稽的亲信,并且奉王稽的命令直接开门投降了三晋联军!
  而且在绛城之中,候的情报人员还看到了赵国大行人郑朱,更坐实了王稽和赵人勾结的图谋。
  在得知王稽谋反之后,秦王稷已经第一时间尽起关中精锐,奔赴河东郡前线。
  但是军队的调集和郡兵的抽调,那可不是这短短三四天能够完成的。
  至少还需要十天的时间,一支人数在二十万的秦国军队才能够紧急成型并抵达河东郡。
  可是现在的秦国,真的还有十天的时间吗?
  全特么怪王稽!
  秦王稷越想越气,脸色越来越阴沉。
  范睢顿首在地,不敢有丝毫动弹。
  秦王稷沉默了半晌,最后沉声开口说道:“相邦范睢御下无能、识人不明、举荐无方,削封地食邑一半,以儆效尤!”
  这就是秦王稷对范睢的最终处罚了。
  削减一半封地,可以说是非常重的处罚了。
  但是范睢听完这番处罚之后并没有任何的懊丧,反而深深的顿首再拜,高声道:“谢大王!”
  就在秦王稷宣布这个命令的时候,范睢身后的几名秦国重臣相互间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失望的神色。
  没想到就连这样都搞不倒这个范睢,难道他真的是一个不倒翁不成?


第284章 蔡泽见赵丹
  公元前258年1月1日,邯郸。
  这一天,赵丹原本和平时一样,坐在自己的龙台偏殿之中办公。
  一个突然的消息打断了这一切。
  “大王,有一燕国人名唤蔡泽,自称可解大王之烦忧,以此求见大王。”
  “蔡泽?”正在奋笔疾书的赵丹一下子停下了动作,微微思索了一下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召他进来罢。”
  在长平之战后,赵丹就发布了招贤令,希望能够招纳天下贤才为赵国所用。
  由于赵国击败了秦国而成为霸主之一,因此赵丹的招贤令自然得到了许多士人的重视,不少在其他国家不被重用的士人纷纷来到邯郸而寻找机会,赵丹也曾经接见了他们之中不少的人。
  但是这个蔡泽的出现,还真是有些出乎赵丹的意料。
  赵丹在脑海之中回忆着有关于蔡泽的资料,想着想着,赵丹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浓郁了。
  如果史书上的记载没有错的话,那么只要用好这个蔡泽,他绝对能够成为赵丹和赵国的一大助力啊。
  半个时辰之后,蔡泽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虽然已经根据脑海之中的资料而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当赵丹见到蔡泽之后,还是忍不住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在这年头,想要在政坛上混出一点名声,那么有一样东西可以说是必备的,那就是相貌的英俊程度,也就是所谓的“颜值”。
  有一句传诵很广的俗话是这么说的“相由心生”,因此在古人看来,一个人一旦长得丑那么内心肯定就是肮脏龌龊,这个人就不能够被重用。
  三国的时候,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跑到荆州去投奔刘表,在没看到真人以前,刘表本来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且委以重任,结果一看真人太……嗯,“其貌不扬”,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王凯,然后也没有重用王桀。
  这还不算啥,唐朝的时候曾经明文规定,士子们在通过了科举考试之后还要通过吏部的选官审核,这些审核分为“身、言、书、判”,其中排在第一的“身”就是指的对身材相貌的审核,可以说是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丑人没官做”的道理。
  朱彧在《萍州可谈》里也曾经记载两件与此相关的事情。
  宋朝宰相蔡确向宋神宗举荐一个叫王迥的人来当监司,宋神宗一听此人之名,便欣然应允。
  这并不是因为王迥有多大的能力,相反王迥这个人人品还比较差,也没念过什么书,时不时还闹个八卦绯闻,名声非常不好。
  之所以宋神宗会应允蔡确的举荐,完全是因为王迥长得很帅,根据古书的描述是“貌莹寒玉,神凝秋水,姿状甚美”,人送外号“奇俊王家郎”。
  就因为王迥够帅,所以宋神宗想都没有想就给了他一个官当。
  这就证明一点,在古代帅不但能当饭吃,还能当官……
  而到了宋哲宗的时候,同样也是这个宰相蔡确,向宋神宗的儿子宋哲宗举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非常有名的大才,名字叫做袁应中。
  但这一次的结果却和上一次完全相反。
  袁应中这个人,论起才能是绝对一等一的出色,只可惜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外表不行。
  袁应中脸上长满了麻子,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走起路来姿势古怪,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丑男,看着就让宋哲宗很不爽,觉得很碍眼。
  于是宋哲宗几乎没有多少考虑,就明确的拒绝了蔡确这次推荐。
  冯梦龙曾经在《古今谭概》中对此评论道:“袁应中,博学者,有肘名,以貌寝,诸公莫敢荐。”
  因为相貌而被歧视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人。
  大名鼎鼎的才子郑板桥也在《郑板桥集·板桥自述》之中说自己是“貌寝陋,人咸易之……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
  连有才的人都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既没有才又长得丑的人,待遇就更加的惨了。
  所以说颜值这个东西,古代人可是非常看重的。
  颜值越高、越帅,那么就越容易混得开,反之如果你颜值低的话,那么就很难混了,颜值越低就越是难混。
  如今出现在赵丹面前的蔡泽,就是这么一个颜值很低的家伙。
  蔡泽的颜值低到什么地步呢?
  根据史记的记载,蔡泽曾经请魏国有名的相士唐举看相。
  唐举是很有名的一个相士,曾经因为替还没有发迹时候的上一代赵国权臣李兑看相,并慧眼预言到了李兑日后的飞黄腾达而闻名天下,可以说是当时非常出色的相士。
  唐举当时是这么和蔡泽说的:“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这就是说蔡泽朝天鼻、宽肩膀、凸额头、塌鼻梁、罗圈腿,这么多缺点集合在一起,这颜值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了。
  虽然唐举此言多少有着几分戏谑的意思,但是以赵丹如今亲眼所见来看的话,确实唐举的话说的也算是八九不离十,就稍微夸张了一点……
  蔡泽这个颜值,还真是低的可以。
  而且这蔡泽的衣衫也颇为朴素,赵丹甚至可以看到上面有着好几个大大小小的补丁,这足以证明蔡泽如今的不如意。
  一时间,赵丹看向蔡泽的目光不由得有些怪异。
  蔡泽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别人用这样的目光看待自己,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任何的异样,而是十分落落大方的朝着赵丹行礼:“燕人蔡泽见过大王。”
  赵丹微微点头,收起了心中的异样心思,脸上露出了笑容,说话的语气也显得十分温和:“先生之名,寡人久仰,请坐。”
  蔡泽一听,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就有些惊讶。
  如今的蔡泽不过是一个穷困的破落士子,居然能够被赵丹这样一名天下霸主国之君称上一句“久仰”,还要称上一句“请坐”?
  或许只是赵丹的一句客气之言吧。
  不过即便如此,蔡泽的心中也是比较激动的了,心中暗想:“都说赵王丹礼贤下士彬彬有礼,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无怪能够率赵国崛起于世,破秦军于长平而称霸。”
  要知道就是因为蔡泽这副尊容,他已经连续在燕国和魏国都碰了壁了,如今到了比燕魏两国更强大的赵国之中却反而受到了不曾有过的礼遇,这如何能够不让蔡泽激动不已?
  蔡泽迈步落座。
  赵丹对着蔡泽笑道:“寡人闻,先生可解寡人之忧。”
  蔡泽正色道:“回大王,泽确有此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