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齐王建怂了。
  是,寡人是打不过你赵丹,那寡人跑路还不行吗?
  如果是别的君主,可能说跑路就直接跑路了。但是齐王建这个人素来优柔寡断,因此在跑路之前还是想要先听听后胜的意见。
  后胜想了想,摇头道:“大王,以臣之见,此刻退却,徒惹天下人耻笑尔。大王万不可行此怯弱之举也。”
  齐王建闻言脸色一沉,十分不满地说道:“难道寡人还要留在此地,听凭那赵王在寡人面前作威作福不成?”
  后胜微微一笑,开口道:“大王为何不仔细考虑一下那赵王之提议?”
  “赵王之提议?”齐王建哼了一声,道:“那赵王之提议如此过分,寡人怎能同意?”
  后胜笑道:“其实在臣看来,那赵王之三点提议,其实对大王和齐国并无多少损害也。”
  “果真?”齐王建一怔,脸上的表情全是怀疑。
  赵丹的三点提议,分别是秦齐断盟,齐军退兵,齐国加入赵国同盟。
  后胜道:“此间之事虽并不复杂,但说来却也繁复,不如让臣一条条和大王分析罢。”
  齐王建微微颔首,示意后胜开口。
  后胜道:“其一,秦齐断盟。经过今日一事,秦齐断盟乃是必然,此不必多说。”
  齐王建点头表示赞同。
  后胜又道:“其二,齐国自彭城退兵。如今赵国一方势大,而且又和秦国议和之中,若是大王不愿退兵,则赵国与秦议和成功之后必定集四国之力而伐齐,此想来并非大王所愿也。”
  “四国伐齐?”齐王建的脸庞一下子就白了。
  当年五国伐齐的惨状虽然齐王建没有经历过,但是齐王建的老爹老妈以及齐国的一大堆臣子都是当事人呢。
  没有任何一个齐国人愿意再承受那么一次浩劫,齐王建当然也不例外。
  齐王建有些无奈的吐出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么退兵便退兵罢……但是后卿啊,若是如此退兵,寡人心中不甘啊!”
  齐王建心中当然不甘心,毕竟齐国的淮北地自从五国伐齐之后就被楚国占领,如今好不容易才借着兰陵之战的东风收复了大半个淮北地,却又要在赵国的强迫下让这片土地重归楚国这个该死的侵略者之手。
  换谁这心里也不舒服啊。
  但是没办法啊,谁让齐国现在比赵国弱呢?
  齐王建突然恨透了这种弱小的感觉。
  沉浸在自己思绪之中的齐王建并没有注意到,坐在下首的后胜其实一直在仔细的观察着齐王建的表情。
  当看到齐王建露出这样一副表情的时候,后胜的心中就不由得想起赵国使者苏代在前不久到访府上的时候对自己说过的一番话。
  “后卿,作为齐国之国君,大王虽然一时沉迷于享乐之中,但是迟早会如齐威王那般一鸣惊人,带领齐国重新强大。若是后卿不早做打算,则大王一鸣惊人之时,便是后卿以佞臣之名被逐出齐国之日!”
  一鸣惊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很多人用这个典故来形容楚庄王,也有很多人用这个典故来形容齐威王。
  后胜并不想要成为一个被逐出齐国的佞臣,因此在觉得苏代的话很有道理之后,后胜就决定向苏代求助。
  苏代并没有拒绝后胜,这位苏代的老朋友看上去显然还是很够意思的,用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后胜分析利弊,还教给了后胜一套方略和说辞。
  于是当齐王建回过神来之后,后胜便继续开口道:“不过还请大王放心,若大王愿听臣一言,不但淮北地夺回有望,甚至齐国复强称霸于诸侯亦非空谈!”
  齐王建闻言眼睛就是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究竟是何妙计?后卿还不快快道来!”
  后胜神秘一笑,道:“此计其实非常简单,那便是大王加入那四国之盟,便大事可成矣!”
  齐王建张大了嘴巴,呆住了。
  后胜道:“大王不妨一想,如今赵国有韩、魏、楚三国之助,此四国齐出,天下可有国能敌乎?”
  齐王建缓缓摇头。
  后胜又道:“故此,若是大王加入这四国同盟,则赵国便无征伐齐国之口实矣,齐国亦能够转危为安矣。”
  齐王建一听之下,觉得——好像还有点道理啊。
  赵国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可能会在刚刚和齐国订立盟约的情况下就反目成仇攻打齐国。
  后胜看着齐王建这副表情便知齐王建的心意,于是便笑道:“如此看来,这赵王之三点提议,岂非正合大王之意?”
  齐王建沉吟半晌,终究还是慢慢的点了点头,承认了后胜的看法。
  确实这么一想的话,赵丹的条件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马上齐王建又开口说道:“后卿,可如此一来的话,寡人岂非只能够尊那赵王为盟约长,如此又怎能令齐国再度强盛?”
  后胜眼中一道精芒闪过,道:“大王,如今那赵国之目标无他,乃是全力向西征伐秦国。这秦赵相争之际,便是大王和齐国趁机扩张之机啊!”
  齐王建哼了一声,显得有些沮丧:“扩张?寡人能向何处扩张?那魏、楚皆是赵国的盟友。”
  后胜道:“大王难道忘了,那燕王去岁便已重病,据传已经是时日无多了?”
  这句话瞬间提醒了齐王建,让齐王建的眼中露出了希望的光芒:“后卿的意思难道是……”
  后胜嘿嘿一笑,道:“大王,燕国之邻国不多,只有齐赵二国也。臣闻燕国境内有两派相争,若是燕王晏驾则燕国必定生乱。此刻赵国忙于伐秦而无暇顾及燕国,正是大王发兵燕国之良机也!若是大王能够尽夺燕国之土,则齐国复强称霸于诸侯,便是眼前之事矣!”
  这一番谈话到了此刻,齐王建脸上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片刻之后,齐王建发出了一声来自内心的真诚感慨!
  “后卿,汝真乃寡人之国士也!”
  后胜心中得意,脸上却不露丝毫风声:“既如此,那么臣觉得大王不妨如此……”
  一个针对燕国的阴谋就在这座大厅之中悄然孕育起来了。


第333章 殿中九鼎,五国来朝
  在经历了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极为漫长的夜晚之后,第二天这一次会盟准时展开。
  展开这一次会盟地方的不用多说,自然便是赵丹在六座大营之中所新建的那一座高台。
  正午时分,六国使团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开始入场。
  漫天风雪让这个世界变成了白色的世界,因此秦王稷所带领的那支颜色以黑色为主的秦国使团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十分的显眼。
  当走过一百一十四级台阶来到高台顶端的时候,秦王稷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六根高大的旗杆,以及旗杆上迎风飞扬的六面旗帜。
  不知为何,这六面旗帜在秦王稷的眼中显得有些刺眼。
  秦王稷盯着六面旗帜之中和秦国并排于正中央的赵国旗帜看了好一会,这才一挥衣袖,从旗杆之旁绕过,走进了高台巅峰那座早已经建造完毕的大殿之中。
  这座大殿看起来很显然是匆忙之中建造而成,看上去到处都流露出赶工的迹象。
  秦王稷刚刚一走进大殿之中,整个人就定住了。
  这座大殿和其他的大殿不同,因为这世界上其他的大殿大多都是长方形,而这座大殿则是正方形的。
  但是秦王稷之所以怔住,却并不是因为这座看上去有些不合规矩的大殿,而是因为大殿正中央所摆放的那九座大鼎。
  这九座大鼎乃是方形四足鼎,它每一座都有一个成年人这么高,样式十分古朴,看上去显然并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风格。
  秦王稷的脸上复现出了震惊的神色,大步走到这九鼎之前,仔细的打量着、寻找着,终于在其中一座鼎中停留了下来。
  这座大鼎并不是青铜鼎所常见的金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青色,也正是所谓的“雌金之象”。
  在这座大鼎上刻着无数精美繁复的花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这鼎上所刻其实是一幅幅图画,图上有名山大川,有大河奔腾,有奇珍异兽,更有挥舞着武器和天地以及大自然搏斗的人类。
  虽然这些图画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时光后已经显得十分的简陋和抽象,但是秦王稷却定定的站在那里注视着这面大鼎,整个人脸上的表情如痴如醉,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这面大鼎所描绘出来的那个世界之中。
  终于,一个硕大的古文字出现在了秦王稷的面前。
  虽然这个古文字和如今华夏大地上的任何一种文字都已经完全不相同,但是秦王稷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字。
  “雍”。
  雍州的雍。
  上古时代,禹皇治水,天下归心,禹皇分天下为九州,收九牧进贡之金(青铜)而铸九鼎。
  《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阳法者,雄金也,视之呈黄金色。
  阳五鼎分别为扬州鼎、梁州鼎、青州鼎、冀州鼎以及豫州鼎。
  阴数者,雌金也,视之呈青金色。
  阴四鼎分别为荆州鼎、徐州鼎、兖州鼎和雍州鼎。
  这便是素有“华夏至尊神器”之称的禹皇九鼎。
  禹皇有子名启,启便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夏桀暴虐,商汤逐之;商纣无道,武王伐之。
  自武王之后,九鼎就成为了周天子的象征。武王之子成王在位时命周公修建洛邑,定禹皇九鼎于豫州洛邑之中,是谓“定鼎中原”。
  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权威日衰,无数诸侯强大兴起,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曾经打过这九鼎的主意,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春秋霸主楚庄王那“问鼎中原”的典故。
  但无论如何,八百年来这九鼎一直都好好的待在洛邑成周之中,直到今天它们出现在了这座会盟的大殿之中。
  秦王稷看着面前这座雍州鼎,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忽喜忽悲。
  《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
  雍州之地,便包含了如今秦国的大本营——关中!
  整个雍州之地,如今尽在秦国之手。
  由此,便可以知道秦国人对于这座雍州鼎是如何的渴望。
  事实上,秦王稷的哥哥秦武王赵荡,正是在凭借着过人的勇武举起了这座雍州鼎之后,被这座雍州鼎给砸成重伤,最终死去。
  秦王稷缓缓的伸出了有些颤抖的手,轻轻的抚摸着面前的这座雍州鼎,一时间竟是痴了。
  这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禹皇九鼎,岂非便是象征着这天下?
  等到秦王稷蓦然惊醒的时候,他才发现大殿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许多人,各有四名其他国君和自己一样分别站在一座大鼎的面前,神情陶醉。
  也便是在这个时候,一个秦王稷此刻绝对不愿意听到的声音传进了大殿之中所有人的耳中。
  “各位大王,这九鼎想必也观赏得差不多了,不如便进入今天的正题罢!”
  站在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闻声看去,这才看到了已经端坐王位之上,正对着众人发出微笑的赵丹。
  在清醒过来之后,其他的大王们在看着赵丹的时候,脸上的神情就不免显得有些复杂,心中也是各怀心思。
  虽然已经听说过这洛邑被赵国人洗劫了一遍,但是这些国君们还是完全没有想到赵丹竟然将九鼎从成周城之中搬了出来,放置到了这座大殿之中!
  毫无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