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赵丹也不理睬这些,而是对着廉颇问道:“武信君,以汝之见,寡人此重甲骑兵若是用于实战,威力如何?”
  廉颇想了想,十分肯定的给出了一个答案:“以吾之见,若是此重甲骑兵数量过千,则即便敌人有千军万马,亦不过如草芥尔!”
  赵丹闻言哈哈大笑,对着廉颇道:“武信君放心罢,不出两年时间,寡人定将三千重甲骑兵交于汝手!”
  廉颇闻言大喜,对着赵丹躬身一礼,正色道:“若是有此重骑三千,臣必能为大王扫清六合,平定天下!”


第355章 燕后到来
  在看完了这支重甲骑兵之后,三名赵国重臣都是颇为激动。
  在这个年代,但凡是任何人想要出头,那么就一定要了解一些军事方面的东西。
  因此别说是廉颇了,就是赵胜和虞信这些一直以来都干文职工作的人,也不是那种对历史一无所知的军事盲。
  正是脑子里有货,所以三名赵国重臣都十分的激动。
  如果这种重骑兵能够全面普及的话,那么骑兵就将彻底的崛起,从现在的辅助角色成为未来战场上的决战兵种!
  赵国本来就有着重视骑兵的传统,赵国的骑兵也是诸国最终最强的,因此骑兵的崛起,对于赵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就在三名赵国重臣满心激动的想要和赵丹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名宫廷侍卫突然出现,对着赵丹禀报道:“大王,燕后和昌国君已经抵达邯郸,刚刚入宫!”
  “哦?”赵丹听了之后眉毛一扬,对着面前三名神情激动的赵国重臣说道:“诸位卿家,关于这重甲骑兵之事,便择日再谈吧。”
  不管怎么说,这位燕后也是赵丹一母同胞的姐妹,而且又是未来赵丹燕国计划之中的关键人物,于情于理赵丹都是不可能怠慢的。
  片刻之后,赵丹就和赶到的王后韩婉一起,在龙台正殿之上见到了这位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的姐妹。
  和赵丹记忆之中的那名燕后相比,重新出现在赵丹面前的这位燕后显得更加的清丽和成熟,已经从当年出嫁之时的那个大女孩变成了一个端庄的大国王后。
  不得不说,这样的改变既让赵丹的心中有些欣慰,又让赵丹的心里感觉到有些陌生。
  眼看着燕后正打算行礼,赵丹慌忙上前两步,阻止了燕后的这个动作。
  “女弟不必多礼,来,让寡人看看寡人的小外甥,将来的燕王。”
  赵丹所说的,当然就是那位前不久刚刚被燕王过继的公子轲。
  这位公子轲如今还是一名幼童,正被燕后抱在怀中。
  赵丹从燕后怀中接过了这名小男孩,仔细的打量着他。
  似乎是因为旅途疲惫的缘故,小男孩即便到了此刻仍然双目紧闭正在沉睡,但即便是睡眠之中他的双手也紧紧的抓着燕后的衣襟不肯放开,足见对于这名妈妈心中是如何的依赖的。
  由于这名公子轲并非是燕后亲生,是以从公子轲的脸上倒也看不出什么跟燕后相像的地方,但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名粉妆玉琢,十分可爱的男孩子。
  赵丹看了半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将公子轲交回了燕后的手中。
  直到这个时候,一旁的乐间才上前觐见:“见过大王、王后。”
  赵丹抬起了头,看着脸色仍旧有些苍白的乐间,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昌国君,若非汝此次舍命搭救,寡人女弟和外甥恐难脱险,这一次却是寡人欠你的。”
  乐间闻言慌忙答道:“公子轲乃是臣未来大王,燕后更是燕国之王后,乐间身为燕国臣子,本便当舍命而守护两位,又如何能当得起大王如此称赞?”
  双方一番寒暄之后,赵丹对着燕后笑道:“寡人已经命人收拾好了地方,从今日起,女弟与外甥便在凤台之中居住罢。”
  燕侯闻言,微微吃惊,说道:“大王,这如何使得?还是住在馆驿便是。”
  赵丹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说道:“这赵国原本便是女弟之娘家,既然是回娘家省亲,自然便是住在娘家之中,焉有住在馆驿的道理?”
  一旁的赵国王后韩婉也笑道:“吾已命人将燕后从前所住之处清洁完毕,燕后尽管放心住下便是。”
  到了这个时候,一直被燕后抱在怀中的公子轲终于也被这喧闹声惊醒了,有些好奇的缩在了自家母亲的怀中,睁着眼睛怯生生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一堆陌生人。
  晚餐时分,一场虽然小型但却十分热闹的宴会在赵国的王宫之中召开了。
  由于是小型的家庭宴会,因此赵丹并没有让任何的赵国大臣出席,出席的只有赵丹的夫人(妃子)们和那些赵国的公子公主。
  虽然乐间执意推辞,但是在赵丹的坚持下,乐间也同样列席于这次宴会之中。
  天色渐渐的黑下来,晚宴也慢慢的到了尾声,赵丹对着乐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笑道:“不知道昌国君是否愿意和寡人出去外面走走?”
  乐间慌忙起身,对着赵丹道:“大王有命,乐间岂敢不从?”
  于是很快的,两人便走出了宴会所在的大殿,来到了大殿门口外的栏杆处。
  一旁的宫廷侍卫们,早已经识趣的远远让开,留给赵丹和乐间一个单独谈话的环境。
  一阵春夜的晚风吹过,让两人因为酒精而变得有些炙热的心情和身体都舒缓了不少,人也清醒了一些。
  赵丹深深的吸了一口这夜间微微带着几分寒冷的清凉空气,然后对着乐间说的:“昌国君,如今燕国之中的形势如何?”
  虽然名义上是闲聊,但是无论是赵丹还是乐间的心中都非常的清楚,其实这才是双方真正说正事的时候。
  虽然说在扶立公子轲这件事情上双方达成了共识,算是在大方向上取得了一致,可是具体的利益要怎么去分配,显然就得看这一次的谈话来决定了。
  乐间在听到了赵丹的问话之后想了想,随后轻轻的摇了摇头,对着赵丹说道:“回大王,乐间这段日子以来一直都在赶路之中,对于燕国之内的情报实在是并不太清楚。”
  乐间的这个回答,其实说起来也并没有出乎赵丹的意料之外,毕竟赵丹的心里也很清楚,在乐间逃亡之后,乐氏一族遭到清洗几乎是必然的,残留的人手说不得也要躲避起来,哪里有空去打探什么消息?
  于是赵丹继续问道:“寡人还听说,那公子安已经于数日之前继位,自称是新任燕王,并且继续任命为荣蚠为相邦,并让荣蚠率领二十万燕军抵御齐国大将匡梁的进攻。以昌国君之见,这荣蚠和匡梁之间,究竟是谁胜谁负?”


第356章 和乐间的交谈
  作为长时间在燕国政坛出任高位的大臣,赵丹觉得乐间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还是有一些可信度的。
  老实说,如果是庞煖率领赵军出征的话,那么赵丹根本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反正历史已经证明了荣蚠这个货无论是对上庞煖还是廉颇或者是乐乘,那都是被赵国人吊起来打的份。
  但是现在和荣蚠交手的毕竟是齐国,而且历史上的齐国在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出兵的记录,所以赵丹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咨询一下,好做到有备无患。
  对于这个问题,乐间很是思考了好一会。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乐间才开口说道:“荣蚠此人,素来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且如今又已经得偿所愿保住相邦之位,因此行事必定骄纵轻狂,若是匡梁将军能够抓住荣蚠这一弱点,则必定能够战而胜之。”
  乐间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这位昌国君的心情其实是有些复杂的。
  一方面来说,乐间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位燕国的臣子,因此自然不希望燕国的军队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荣蚠所率领的二十万燕国军队不败在齐军的手下,那么乐间恐怕是这辈子也无法再返回燕国,更遑论要执掌燕国大权了。
  就在乐间陷入纠结的时候,赵丹也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着这名乐毅之子。
  虽然说在赵丹的计划之中燕后可以摄政,而且可以摄政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燕后毕竟不过一介女流,在燕国之中毫无根基,如果想要掌控住燕国,那么就必须要仰仗乐间。
  毕竟从乐毅以来,乐间所在的乐氏一族已经在燕国经营了几十年的时间,虽然因为乐毅罢官逃亡赵国的原因有过起伏,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在燕国之中有一定势力的。
  因此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之内,燕国应该是乐间说了算。
  既然如此,那么赵丹当然不希望这个乐间是一个和赵国做对的人。
  让赵丹有些伤脑筋的是,或许是因为乐间父亲乐毅的缘故,历史上乐间所侍奉的几名燕王都没有给过乐间领兵的机会,让乐间并没有什么功绩可言,也让赵丹难以判断这个人的立场。
  不过赵丹从情报以及乐间在历史上不多的几次出场来看,这位昌国君的眼光还是有一些的,至少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弱小的燕国不应该和赵国为敌的道理。
  事实上,如果历史上那些燕王们不是蠢了吧唧的一直猛扯赵国后腿的话,那么赵国不说绝地翻盘,至少多撑个十年八年问题还是不大的。
  等到赵国被灭,燕国才幡然醒悟的搞出一个荆轲刺秦王的闹剧,但那个时候早就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不过自从赵丹穿越之后,如今的形势已经和历史上大大不同,所以赵丹觉得只要这一场拥立公子轲的事情圆满成功的话,燕赵两国关系应该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了。
  为了这未来的蜜月期,提前敲打一下这位未来的燕国相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而且赵丹觉得,赵国之中毕竟也有乐氏一族的分支,而且其中的领袖人物还是乐间的族叔乐乘,从这一点来说的话乐间也不应该和赵国为敌吧?
  赵丹对着乐间说道:“说起来寡人还要恭喜昌国君,等到此事一了,昌国君便是那燕国相邦,位极人臣,乃乐氏一族之荣耀也!”
  乐间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着赵丹道:“大王谬赞,说起来此事还要仰仗大王才是。”
  赵丹哈哈一笑,道:“昌国君客气了。对了,寡人有一个小小的提议,不知道昌国君是否愿意一听?”
  乐间道:“大王请说。”
  赵丹道:“如今在寡人心中,最大的对手乃是秦国!寡人已经决议继续西进,不灭秦国誓不罢休。但若要达成这个目的,寡人便不希望在征讨秦国之时有人在背后捅寡人的刀子,不知道昌国君以为如何?”
  乐间闻言沉默了一下,随后开口道:“大王,如果乐间没有记错的话,秦国如今已经不足以为赵国之患矣。”
  赵丹闻言不由得失笑,过了一会之后才摇了摇头,道:“昌国君,汝错了。虽然寡人已经连续打败了两次秦国,但是秦国的手中还有关中,还有巴蜀,还有几乎整个南阳郡,论国力而言放眼天下依旧仅仅次于寡人的赵国。”
  赵丹说着说着,语气不觉渐渐的变得有些激动了起来:“这样的一个敌人,虽然看似已经衰落,但实际上仍旧有着商君留下来的底子,仍旧有着无限的潜力!像这样的敌人,寡人不打则已,要打,就一定要将其打得彻底翻不了身为止!”
  乐间若有所思的看着颇为激动的赵丹,过了片刻才道:“所以以大王之意,是要将秦国打到灭国方休?”
  赵丹十分肯定的点头:“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