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尉缭多少有着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
  管你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只要觉得不对,那就直接反驳!
  赵柱狠狠的盯了尉缭一眼,心中大为不爽。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蝼蚁,竟然还敢跳出来反对本太子的建议,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但赵柱虽然心中不爽,可毕竟当着自己父王和这么多秦国大臣的面,如果摆出太子的派头来训斥尉缭,显然是一件很丢份的事情。
  可要是被尉缭给直接驳倒,那就是一件更加丢份的事情。
  堂堂秦国太子,怎么能够被当成别人上位的垫脚石?
  所以赵柱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开口反驳道:“尉缭,汝不要在此信口开河!王陵乃是沙场宿将,多次带兵击败楚、魏、韩、齐诸国,其能力论及当世亦是顶尖大将。连王陵亦不能胜李牧,难道汝还指望其他人能够击败那李牧?”
  尉缭微微一笑,不急不忙地说道:“君上此言谬也。王陵虽为宿将,但其人之领兵水准不过尔尔。若非如此,则为何王陵征战多年,却从无独自领兵为主将之记录?无他,实乃大王圣明,知此人不过只有副将之能罢了。”
  “反观李牧,李牧其人乃是赵国近年来之新锐将领,曾在燕赵之战两次大战、赵国破匈奴之战等战役中皆有出色发挥。并因此而获得赵王之信任,得独自领一军征讨河南地,随后以少胜多大破林胡部精锐。如此之人,方才是天下一流大将。王陵与之相比,若燕雀比之鸿鹄也,两人差距甚远,又怎能胜之?”
  尉缭这一番话说出来,整个咸阳宫大殿之中立刻就再一次的炸开了锅。
  无数秦国大臣惊讶无比的交换着眼神,个别人甚至小声的和坐在一旁的其他大臣窃窃私语起来。
  狂,实在是太狂了!
  王陵是谁,那可是军方宿将,是现在秦国军方实打实的、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
  而尉缭、这么一个和王陵差了不知道多少的小小臣子,竟然如此口出狂言,公然在整个秦国所有大臣的面前说王陵此人,不如赵国那个乳臭未干、许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李牧!
  这就好比在后世,一个小小的外交部处长突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面前跳出来指责三军副总司令完全就是一个渣渣一样,简直是太劲爆、也太胆大包天了!
  而且,尉缭还用这么一番话,来打如今秦国太子赵柱的脸……
  一想到这里,不少人已经开始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尉缭了。
  同时得罪了王陵和赵柱,这人以后还能在秦国混吗?
  虽然说王陵现在的确是还处于一个生死未知的状态,但是王陵在秦国的朝堂之中可不是没有盟友的。
  事实上王陵的盟友还挺不少。
  而且除了王陵之外,朝堂之中还有许多赵柱的小弟呢。
  就算那些既不是王陵盟友也不是赵柱小弟的人,也有不少人想要踩这个尉缭一脚,顺便还能够巴结一下赵柱的。
  所以说尉缭这一开口,立刻就有不少秦国的大臣出言指责,话里话外都是说尉缭此人太狂,太不知道分寸云云。
  但是这尉缭一个人站在那里却是夷然不惧,无论是谁上来也好,这尉缭子都是毫不相让的一顿互喷,而且言语之中还有理有据,显露出了不少的军事知识。
  要知道这尉缭原先乃是魏国人,他的父亲、祖父以及曾祖父三代在魏国担任国尉,属于魏国的高级武将,更集合数代人之力著有一本兵书,名曰《尉缭子》。
  这本《尉缭子》共有二十四篇,其中并不仅仅是讲述关于军事的东西,还包括了政治、外交和经济方面,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
  这些观点即便是放在后世,也同样有着不小的参考价值。
  所以说,这尉缭完全是家学渊源,从小就读着黄冈教材、由清华名师教育长大的,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集合了自家几代人的智慧,这些秦国大臣们纵然也有不少有才之士,但是说起这些理论的东西来又有哪个能和尉缭相提并论了?
  因此这一番激辩下来,不但秦国大臣们没有把尉缭给驳倒,反而一个个被尉缭说得哑口无言。
  这显然完全出乎了赵柱的意料之外,就连坐在王座之上的秦王稷看着尉缭的目光也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可用之才啊。
  秦王稷看着尉缭,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突然开口道:“尉缭。”
  尉缭等的就是这个时候,急忙躬身道:“大王,臣在。”
  秦王稷看了尉缭一眼,突然问道:“若是寡人命汝指挥咸阳、栎阳两支部队,汝能否令大秦在此战中反败为胜?”
  秦王稷这番话说出来,大殿之中又是一番轻微的骚动,众多秦国大臣们看向尉缭的目光,不知不觉间又和之前大有不同。
  难道这个家伙真的走了狗屎运,就凭借着这一番表现就得到了大王的青眼相加,然后便获得这一次的统兵之权了?
  要知道就连身为太子的安国君赵柱,上一次想要领兵出征,秦王稷也都没有答应啊!
  这狗屎运也太强了吧?
  在众多秦国大臣们嫉妒无比的目光之中,尉缭不慌不忙,十分从容地答道:“回大王,若是前线不生变故,那么臣愿以项上人头和大王作保,只要臣领军一日,那么咸阳、栎阳两城便绝对不会有失!”
  看着自信满满的尉缭,秦王稷脸上的笑容就变得越发的浓郁了。
  秦王稷所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在君王需要的时候能够敢于站出来,勇于站出来的臣子!
  至于尉缭有没有这份能力解决问题,在秦王稷看来其实并不重要。
  在秦国国君的位置上坐了四十多年,秦王稷什么样的人才没有见过?
  虽然尉缭说的这些目前来看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但是这也证明尉缭此人的理论基础是很扎实了。
  秦王稷的心中非常清楚,一般像这种理论基础学的很扎实的人,只要给他一定的实践机会,那么尉缭很快就能够绽放出自己真正的光芒了。
  所以秦王稷决定给尉缭一个机会。
  于是秦王稷便慢声开口道:“尉缭,寡人决定……”
  就在此时,一名信使突然踉踉跄跄的冲入了大殿之中,口中高喊:“王城、王城急报!”
  秦王稷脸色一变,也顾不得安排尉缭了,忙道:“快快呈上来!”
  片刻之后,这份急报就到了秦王稷的手中。
  秦王稷打开这份急报一读,然后整个人就愣住了。
  秦王稷的脸色慢慢变得一片铁青,又变成一片惨白,最后完全黑了下来。
  突然间,秦王稷将这份急报猛的一扔,口中一声怒吼:“气煞寡人也!”
  哇的一声,一股鲜血从秦王稷的口中喷出,这名秦国国君的身体仰天往后一倒,竟是直接当场晕了过去。
  ……
  尉缭子这本书,关于作者、出处等等都是很有争议的,这里我选择的是几种说法里面个人认为最适合这本书的一种说法。


第421章 神奇的李牧
  秦王稷这一晕倒,整个大殿之中就是一片大乱。
  距离秦王稷最近的赵柱心中大惊,直接一个健步就冲了上去,抱住了秦王稷。
  秦王稷闭目不醒,赵柱伸手一探秦王稷的鼻息,发现自家老爹竟然已经气若游丝。
  赵柱心中惊怒交加,怒吼了起来:“宮医,快传宮医!”
  所有人都乱成了一团。
  年轻的尉缭站在那里,被这番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不知所措。
  就在片刻之前,尉缭还以为自己从此就要被大王亲眼相加,走上开启人生巅峰的道路了。
  可结果……事情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突然间,尉缭眼角的余光发现了一封简牍骨碌碌的滚到自己的脚下,心中不由一动。
  “这莫非便是方才将大王气得吐血的那封急报?”
  尉缭不敢怠慢,慌忙将这封急报拿了起来,眼角的余光正好扫到了急报上的内容。
  这一下,尉缭整个人也瞬间变成了一座泥塑雕像,站在那里盯着这封急报,久久不发一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只手从旁伸来,直接抢过了尉缭手中的急报。
  尉缭回过神来,才发现安国君赵柱站在面前。
  赵柱狠狠的瞪了尉缭一眼,随后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急报。
  随后赵柱也呆住了。
  急报上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只有寥寥几行字,甚至在竹简的缝隙和字里行间还能够看到隐约的血迹。
  “敌军李牧所部击破王陵后连夜渡过洛水奔袭王城,和廉颇前后夹攻王城防线。王龁所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已撤出王城,退守元里!”
  赵柱整个人脸上的血色好像突然都被抽空了。
  直到这个时候赵柱才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家父王会在看到这封急报之后被气得直接吐血晕倒了。
  王龁输了!
  要知道王龁的手里,如今可是有着秦国最为强大,最为精锐的二十多万部队。
  王龁的败退只能代表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国,输了!
  一想到这里,赵柱的身体就是猛的一晃,差点摔倒在地。
  一旁的尉缭虽然看似平静,但是心中的震惊和疑惑却是无与伦比。
  李牧和王陵爆发战斗的地方属于秦国的重泉县,这个地方距离王城前线其实并不算太远。
  只要渡过洛水,那么急行军一天半就可以到达王城防线的背后,如果是骑兵的话甚至可以半天就到达。
  问题是——李牧率领的可是骑兵啊!
  人还好说,他是怎么能够带着两万匹马渡过洛水,然后从后方偷袭王城防线的?
  人也就算了,毕竟随便找条小船也能挤他十个八个人,甚至更多。
  但马就不一样了,难道这些马还能够插着翅膀从宽达几十上百丈的洛水上飞过去不成?
  不过很显然,至少在短时间内,尉缭应该是很难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
  ……
  其实尉缭并不知道的是,就连赵军的主将廉颇,也曾经有过相同的疑惑。
  事实上,这一次的胜利就连廉颇自己都没有想到。
  其实这一天,廉颇只是和平常一样,命令着麾下的部队朝着秦军的王城防线发动一次规模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攻势。
  但是打着打着,廉颇突然发现秦军的后阵莫名乱了起来,还有烈火和浓烟出现。
  老道的廉颇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一次机会,在确定这并不是一次陷阱之后,廉颇当机立断命令全军压上,在整整一天的血战之后彻底击溃了王龁所部,让王龁不得不带领着剩余的秦军向北撤退,将王城拱手相让。
  所以当大战结束,李牧率领着部队前来向他报道的时候,廉颇就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
  “李牧,汝的马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牧笑得十分阳光灿烂。
  “回大将军,马没了。”
  廉颇愣住了,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李牧身后的这支军队。
  廉颇的心中记得很清楚,李牧所率领的本该是两万骑兵。
  但是此时此刻,出现的廉颇面前的却是一支——步兵。
  无论从身上那颇为简陋的皮甲,还是几乎人人身后都背着的长弓,以及大部分廉颇所见到的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