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希什卡心中微微一动,追问道:“这事情是真的?”
  族长点头道:“除非那些林胡人骗我,不然绝对是真的。”
  韦希什卡忙问道:“那些林胡人还在不在?”
  族长道:“有一些死了,其他的现在还在我的部落之中充当奴隶。”
  韦希什卡沉吟半晌,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等会你去把那些奴隶找来,我要好好的问问他们!”
  有人看出了苗头,发问道:“大王莫非是想要攻击赵国人?”
  韦希什卡缓缓点头,道:“林胡人可是我们的盟友,他们的土地有多丰饶你们应该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将林胡人的土地统统占领的话,那么月氏就会变得更加的强大!”
  “可是大王,这个赵国刚刚击败了匈奴和林胡,恐怕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韦希什卡重重的哼了一声,怒道:“我也刚刚击败了该死的乌孙人,并且俘虏了两万乌孙奴隶!你们告诉我,就算那个赵国比乌孙和匈奴强上一些,难道我们就一定赢不了吗?”
  顿了一顿之后,韦希什卡又说道:“想想吧,现在我们拥有着焉支山这千里草原,只要将林胡人的地盘也夺下来,我们的土地就可以养活至少比现在多两倍的族人!只要有十年时间,这些多出来的族人就能够帮助我们横扫匈奴和乌孙,建立一个大大的帝国!”
  韦希什卡用力挥动着手臂,这让他的演讲显得十分的有气势。
  一名跟随着韦希什卡西征乌孙的心腹也适时地开口了:“大王说的没错,我们可以打败匈奴人,打败乌孙人,打败西戎,难道我们就不能够打败赵国吗?而且赵国人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敌人,不会将所有的兵力都用来和我们开战!”
  但又有人马上开口:“林胡王拥有四万骑兵都不是赵国人的对手,我们现在只有六万骑兵,如果和赵国人开战的话,真的必胜吗?”
  “林胡王只不过是一个莽撞之徒,又年纪轻轻缺少经验,怎么能够和大王相提并论!”
  ……
  王帐之中一时间吵成一团。
  许多在贺兰山附近游牧的月氏部族知晓赵国的厉害,因此极力反对东征。
  但与之相反的是,许多在焉支山本部附近游牧,经常和乌孙人作战的部族则全力支持东征,希望能够夺得更多水草丰美的游牧之地。
  韦希什卡被这些争吵弄得心烦意乱,终于忍不住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咆哮起来。
  “够了,都给我闭嘴!”
  大帐之中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韦希什卡沉思半晌,终于做出了决定,开口道:“马萨盖!”
  一名年纪大约在三十岁上下,看上去颇为沉稳的月氏将领来到了韦希什卡的面前:“大王有何命令?”
  韦希什卡道:“我给你两万骑兵,你去试试那个赵国的虚实,如果赵国人很强,那么你就撤回来。如果赵国人很弱,那么你就把林胡人的地盘给我打下来!”
  马萨盖问道:“何时出发?”
  韦希什卡道:“我给你三天时间集合人马,三天后必须出发!”
  马萨盖点头,然后高声道:“请大王放心,我会将林胡人的地盘夺下来,让我们月氏人的土地更加的辽阔!”
  韦希什卡哈哈大笑,举起了手中的牛角杯:“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干了这一杯马奶酒,祝马萨盖胜利归来!”


第480章 赵丹微服私访记
  镇北城。
  这是一座崭新的城市。
  崭新的城墙,崭新的城门,崭新的道路,以及城内崭新的房屋。
  一切都是那么崭新,让看着这座崭新城市的赵丹心中也充满了崭新的喜悦。
  崭新就代表着活力,赵丹很喜欢这种新生城市的活力。
  这已经是赵丹进入河套郡的第三天了。
  在击败了浑邪王派来的追兵之后,赵丹就率领着身边的七千赵国骑兵以及白羊王的部落一路西进,并且在九原郡渡过黄河南下,来到了赵国新设立的河套郡之中。
  镇北城便是河套郡的郡治所在。
  今天的赵丹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带着大队人马出行,而是仅仅带着李牧、赵括以及自己的长子赵恒一共四个人出行,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穿着胡服,骑着骏马,看上去极为干练。
  当然了,在四人的周围,上百精锐的暗中保护是少不了的。
  几人骑着马,沿着崭新的道路朝着镇北城的西门而去。
  来到了城门口时,被守城的士兵拦了下来。
  “交钱。”
  赵丹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口问道:“进城还要交钱吗?”
  一名守城门的胡人士兵打量了赵丹一眼,显然从打扮上就能够感觉到赵丹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因此在说话的时候语气非常的客气:“没错,这是自从镇北城成立以来就有的规矩,想要进城门的话必须要交纳十个钱。”
  赵丹一听就愣住了。
  要知道作为赵国的君王,赵丹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生活方面的东西都是有人来专门解决的,哪里轮得到他用钱的时候?
  所以赵丹身上根本就一个钱都没有。
  好在身边的李牧及时的掏出了四十个赵国钱币交到了守城的士兵手中,几人这才获得了通行。
  但是赵丹目光一转,突然升起了别的心思。
  在获得了放行之后,赵丹并没有立刻进入城门之中,反而和守城的这名胡人士兵攀谈了起来。
  “这位军士,吾乃是受邯郸王命,前来郡守府任职,想要和汝了解下情况,不知道能否和吾详解一二?”
  “郡守府的人?”胡人士兵一听赵丹爆出来的这来历,直接就被赵丹给吓了一跳,慌忙将刚刚的钱又退回到了赵丹的怀中。
  “哎呀呀,怎么不早说,早说是郡守府的人,那自然就不收钱了。”
  赵丹摇了摇头,心道果然这当官的就是有特殊地位。
  不过赵丹并没有因此而发火,毕竟古往今来哪个朝代不是如此?
  所以赵丹继续和这个胡人士兵攀谈。
  “军士,吾想问一下汝加入军队之后,生活是不是比原先要更好了呢?”
  这名胡人士兵看了身边的几名胡人士兵一眼,脸上露出了笑容,对着赵丹说道:“实不相瞒,我们原先都是林胡部的人,乃是在河套之战后才归降赵国的。”
  “原来如此。”赵丹恍然大悟,怪不得觉得这几名胡人士兵的说话的时候显得颇为生硬。
  要知道赵丹这一路走来,类似的微服私访也有过几次,但是北方五郡的胡人士兵们显然已经被同化了许多,一个个都能够说得一口流利的赵国语言,如果蒙上眼睛的话完全分别不出来是胡人还是赵人。
  赵丹的攀谈显然也引起了其他几名胡人士兵的兴趣,只见另外一名胡人士兵对着赵丹说道:“吾原先是替林胡王放马的,那个时候经常饿肚子,吃饭都吃不饱,还挨鞭子,生活别提多凄惨了。”
  这番话得到了其他胡人士兵的纷纷应和,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林胡王是一个很糟糕的统治者。
  士兵又继续说道:“如今好了,在投降了赵国之后,赵王不但没有杀我们,也没有把我们当做奴隶,反而为我们派来了官吏,不但给我们分了田地,还给分发了种子,教我们耕种呢!”
  说着说着这名士兵不由得意了起来,对着赵丹炫耀道:“单单是去年,我分到的五十亩地,每一亩的产量都有一石半!”
  “一石半?”赵丹明显的吃了一惊。
  这个产量听起来不高,但要知道这才是刚刚开垦了一年的田,竟然就有这么好的收成了?
  如果再种上几年成为熟田,这收成还了得。
  看来这河套地区果然是丰饶无比,名不虚传。
  旁边的几名胡人士兵也纷纷开口说道:“没错没错,赵国大王派人给我们分发了田地,而且教会了我们如何种田,从今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这些胡人士兵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凑在一起说起第一次种田时候的趣事,相互嘲笑,说着对方在第一次耕田时的糗事,比如说动作太不熟练,甚至损坏了农具云云。
  整个城门口一时间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引来不少路人为之瞩目。
  赵丹又和这些胡人骑兵们聊了一会,然后就准备离开了。
  在走之前,赵丹又对着这些胡人骑兵们说道:“吾马上就要去面见郡守大人,汝等可有什么建议要告诉我,好让吾对郡守大人转告的?”
  胡人骑兵们听赵丹这么一说,只当赵丹是郡守手下的红人,因此对于赵丹更加的敬重,一个个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容。
  几人七嘴八舌的凑在一起用胡语嘀咕了好一会,最终由其中一个看上去似乎是小队长类型的胡人开口对着赵丹说道:“我们希望能够尽早的加入赵国户籍,成为赵国人的一员。”
  “赵国户籍?”赵丹闻言又是一愣。
  赵丹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些林胡人已经投降了赵国,但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如今还没有列入赵国户籍。
  “没有列入户籍,怎么会被分田地呢?”赵丹显然有些不解。
  小队长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列入户籍,只不过我们的户籍是被分成了胡籍,和赵国人的户籍不一样。这个胡籍并不算是赵人的户籍,而且所要上交的税赋也要更多一些,征发劳役的时间也更多。”
  一旁的胡人士兵们闻声纷纷附和,七嘴八舌的开口说道:“对对对,我不想再当林胡人了,我知道赵国的大王是一个好大王,我要当这个赵国大王的子民!”
  “没错,和林胡王比起来,这个赵国的大王,能够分田地让我们活下去,我愿意为了这位大王而战斗,就算是献出生命也可以接受,只要我的家人被承列入赵国户籍就行!”
  赵丹面带微笑的听完了这些士兵的话,承诺一定转告郡守,随后和这些士兵挥手告别。带着李牧赵恒等人牵着马走进来镇北城之中。
  刚一走进城门之中,跟在赵丹身边的赵括就忍不住眉飞色舞的开口了。
  “大王,如今这些林胡人已经归心,大王麾下又添子民,真是可喜可贺啊。”
  赵括对胡人并没有什么偏见,而李牧的话由于高阙塞的战友们本来就多是胡人,倒也没有什么不满,毕竟李牧恨的还是匈奴。
  对于赵括的马屁,赵丹只不过微微一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赵丹的心中很清楚,这些胡人士兵之所以迫切的成为一个赵国人,当然不是被赵国感化,更不是因为赵丹这个赵国大王如何如何,只不过是因为赵国能够给他们比林胡王更好的利益罢了。
  如果有一天赵国给的利益不比其他国家多,那么这些人肯定又会毫不犹豫的背叛赵国的。
  话虽如此,但是对于这一点赵丹的心中却并没有生气。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界上的哪一个人又不是因为利益而奋斗呢?
  赵国的子民们如今之所以如此支持赵丹,不也是因为赵丹这个国君能够为赵国夺得更多的利益吗?
  什么道德啊礼教啊,虽然也能够起到作用,但归根结底利益才是最容易见效、也是最能够团结别人的大杀器。
  从眼下以及赵丹这一路的见闻来看,毫无疑问赵国这些地方官员的工作做的还是非常扎实的。
  如今许多胡人对“赵国人”这个身份已经产生了向往,只要长此已久下去,这些胡人迟早会赵国人所同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