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代似乎对于这样子的情况很是满意,于是十分耐心的对着韩王然解释道:“以吾王之意,大王当在三日之内出兵。”
  这解释其实就是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韩王然似乎明白了什么,脸色顿时变得一片阴沉,即便是再如何竭力控制心中的愤怒,但说话的时候仍旧不可避免的露出了几分火气。
  “怎么,使者这是在代表赵王威胁寡人?”
  作为一位大王,一位久居高位、以权谋之术著称的大王,韩王然的身上理所当然的散发着上位者的威严。
  而如今这种威严之中又带着丝丝的杀气,就好像正午时分那高居于天空之中的太阳一般,不但夺目、而且灼人。
  苏代对此还以一个嘲弄的神情。
  “吾王在信中有言,从信抵达苏代手中开始,韩国还有五日可用来出兵。因此苏代第一时间便求见大王,然而大王隔了两日方才愿意接见苏代,所以——韩国只有三日时间来准备出兵,便是因此了。”
  靳黈终于按捺不住,对着苏代喝道:“苏代,汝不过乃是一名使者,竟然敢对大王如此不敬!”
  “不敬?”苏代脸上的嘲弄神色更深了:“不瞒上将军,吾王在信中之原话其实并非刚才苏代所言,若是上将军愿意的话,苏代愿在此转告吾王之原话。”
  苏代重重的咳嗽一声,道:“吾王之原话乃是……”
  “够了!”韩王然脸色铁青的喝止了苏代的话。
  这位韩国的君王整个人眯着眼睛,嘴唇紧紧的抿着,熟悉韩王然的人都知道,这正是他愤怒已极的信号。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几双目光死死的盯在苏代的身上,似乎恨不得将这个口出狂言的家伙挫骨扬灰。
  然而苏代只是面带笑容的坐在那里,嘴角微微弯起所透露出来的嘲弄神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那般明显。
  也怪不得苏代过于失态,这其实只是一名天下第一强国使节在被别人怠慢之后所做出来的理所当然的反击。
  弱国无外交啊。
  想要在强大的国家面前摆谱,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韩王然看上去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良久之后,韩王然的声音再一次的在大殿之中响起了。
  “上将军,寡人命汝率军十万,三日之内立刻出征魏国!”
  韩王然几乎是咬牙切齿的从嘴巴缝里挤出这句话的。


第504章 形势看上去很不错
  赵丹很快就知道了韩王然屈服的消息。
  对于这一点,赵丹倒是并没有多少意外。
  “韩王然此人眼中只有权谋,但却不知君王所需者,并非只有权谋也。狭隘,过于狭隘啊!”
  赵丹摇着头,将自家的这位大舅哥大加痛贬了一番,随后笑着对面前的赵国诸臣说道:“诸卿可还有什么让寡人足够开心的消息吗?”
  好消息其实还是不少的。
  除了韩国正式出兵在魏国的背后狠狠的捅了一刀之外,燕国人也同样带来了惊喜。
  由于这一次联合攻齐乃是早在去年就已经由乐间和赵丹亲自见面所定下来的计划,因此作为燕军主帅的乐间对此自然也是早就已经有了准备。
  在围城数日之后,一支人数足有上百,提前半个月以各种身份进入饶安城之中的燕国精锐们在夜间发动了突袭,拿下了一座城门,然后便是里应外合破城的戏码。
  当然了,这其中必定还有着许多事先的筹谋和计划,以及计划实施之时的生死搏杀,激动人心的破城仪式或者是如丧考妣的末日哀歌等等,但那些都不是如今的赵丹所需要关心的东西。
  城破了,这就很好。
  赵丹将目光移到了面前的地图上,自从开战之后,赵丹的桌案上就总是会摆着这么一副地图。
  从这副地图来看,基本上饶安失陷之后,齐国在济水以北就已经没有任何一座城池能够继续阻挡燕国军队南下的步伐了。
  这代表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天时间燕国军队便能够度过济水,来到齐国首都临淄的城下。
  当然了,考虑到齐国必定会在路上设置一些防线,三天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只不过鉴于如今的齐国主力都在高唐城一线,燕军包围临淄似乎也应该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的顺风顺水,顺利得让赵丹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仔细一想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齐国的制度其实是很有特色的,甚至在整个战国七雄之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所谓的“五都制”。
  在齐国之中,正规军被称为“五都之兵”,又被俗称为“技击之士”,乃是齐国对外作战之时的主力。
  从地图上来看,这五都的辐射范围包含了齐国的大部分地区,只有饶安这一片算是例外。
  饶安这一片地区在齐国之中称之为“北地”,所以这一带的军队又被称为“北地之众”,简单的说就是属于那种边疆地区,爷爷不疼奶奶不爱。
  这里名义上是由五都之中的高唐管辖,但实际上和高唐之间隔着一个赵国的麦丘,原本的联络便是十分困难,再加上如今高唐已经被赵国包围,这援兵自然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饶安的陷落其实已经是必然的,只不过在于时间的早或者晚罢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饶安的陷落,原本因为高唐方向没有进展而迟迟打不开的局面,如今已经朝着赵燕联军不停的倾斜了。
  接下来赵胜禀告了一个听起来可能有些扫兴的消息:“大王,根据情报,那齐王建已经在国内新征十万人马,准备迎战燕军。”
  赵丹愣了一下,问道:“这十万兵马从何而来?”
  赵胜笑道:“无非便是诸如我赵国郡兵一类,战斗力或许是有些,但必然不能够和燕军相提并论,若是燕军能够再破临淄,那么齐国应当便会主动求和了罢。”
  赵丹摇了摇头,道:“这却是不好说,正所谓骄兵必败,如果乐间真的过于轻敌,也不是没有可能被齐国人逆袭成功。”
  说着赵丹忍不住自己都笑了起来:“但是这样的可能性,也未免太小了一些。”
  以弱胜强的奇迹当然会有,但如果奇迹天天发生的话,那么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奇迹了。
  至少在现在的赵丹看来,齐国人上演奇迹的可能性很小。
  总而言之,对于邯郸城之中的赵国君臣来说,这的确是非常开心的一天。
  但是对于高唐城内城外的双方来说,这就是比较严肃的一天了。
  魏无忌到了。
  十万魏国军队和三万齐国齐军所组成的联军,在魏无忌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开到了高唐城下。
  再加上城内的十二万齐军,魏齐联军就已经达到了整整二十五万人之多,甚至比现在围城的赵国军队还要多上一些。
  于是赵国的领兵大将廉颇作出了决定,主动撤除了对高唐城的包围,让齐魏联军会合一处。
  对于这一点,赵国的领兵副将乐乘显然有些不太能够理解。
  “将军,为何不将敌人各个击破,反而令敌人合兵一处?”
  考虑到乐乘的疑问必然也是许多将领和士兵的疑问,所以廉颇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魏无忌此人素来多智,一定会提防吾将其各个击破,因此一路上必然是小心翼翼,不会给吾可乘之机。不如令其和齐军合兵,然后再一起击败便是。”
  乐乘颇为忧虑:“可是那齐魏联军加起来足有二十五万,却是比我军还要更多了。”
  对此廉颇报以一声长笑:“不过二十五万人罢了,当年白起所率六十万人如何?依旧不能在吾手中讨得便宜去。而且齐魏两军素质参差不齐,用兵时号令亦不能统一,反而会各自扯了后腿,又如何能是我军之对手?汝尽管随吾一同破去这齐魏联军便是。”
  乐乘道:“可是如今齐魏联军据城而守,除非攻下高唐,否则的话如何能胜?”
  “不然。”廉颇笑了起来,拿出了手中的一封密信,带着几分老顽童的狡狯神情在乐乘的手中晃了一晃,似乎是在炫耀:“魏无忌和匡梁少则五日多则半月,一定会出击的。”
  既然廉颇是如此的信心满满,那么乐乘的劝说自然也就只能够到此为止了。
  于是在高唐城外,二十五万齐魏联军和二十万赵国大军相互对峙着,两边营帐无数旌旗漫天,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毫无疑问,在高唐城外的这一场决战,必将决定这一次战争哪一个国家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除了赵国和燕国之外,其实并没有其他国家希望赵军在此战之中获胜。
  但所有关注这一战的人都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人数看上去更少一些,但是赵国的胜算其实却是要更大一些。
  如果能够让这一战以赵国的失败告终,并由此成为赵国霸权衰落的序幕,想必天下大部分人都是对此乐见的。
  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盼的大决战。
  而这一次的大决战,并没有让人等待太久时间。


第505章 一个靠谱的君王还是很重要的
  高唐城虽然是一座能够容纳几十万人口的大城,但是如果一下子塞个十几万大军进来,显然还是过于拥挤了一些。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魏无忌并没有率领着自己的魏国军队进城,而仅仅是让一路跟着自己来的三万平陆城齐国部队进城去了。
  从那名平陆城将军脸上所竭力想要隐藏但是却仍旧被魏无忌所察觉的惶恐来看,等待着他的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反正从那一天之后,魏无忌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平陆城将军了。
  魏无忌选择在高唐城东南面五里之外扎营。
  与之对应的是,赵国大军的营地则位于高唐城的东北面。
  从地形的角度来说,这对于赵国大军的攻城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魏国人随时都可以十分方便的从侧翼对攻城的赵国人进行着牵制,而且即便事有不逮,齐国人也大可以撤出高唐城,从从容容的向南撤退。
  单单从这片战场的局面来说,其实赵军的形势并不算好,甚至还可能微微落了一点下风。
  但是战争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并不仅仅是单单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东西。
  想要打赢一场战争,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三军用命将领指挥得当这么简单。
  还需要有着足够保障的后勤,需要坚固的铠甲和盾牌,需要锋利的刀剑,需要强劲的弓弩。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能够放权,不喜欢瞎指挥,同时又对前线将领保持着足够信任的国君。
  无论是齐王建还是魏王圉,显然都并不属于这样的国君。
  这就是为什么仅仅在过了几天之后,齐国的主将匡梁就带着一脸的苦笑来到魏无忌面前的原因。
  魏无忌十分客气而礼貌的接待了匡梁。
  匡梁开门见山:“信陵君,或许应当是主动出击,和廉颇进行决战的时刻了。”
  魏无忌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多少的惊讶之情,微笑问道:“为何?”
  匡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乐间率领着十万燕军连胜三阵,如今已经渡过济水,将临淄给包围了。大王已命人告知于吾,若是十日之内不能够击败赵军,那么大王便要免去吾之职位,并重启和赵国之间的议和。”
  魏无忌轻轻的摇了摇头,道:“若是如此,那么赵国方面必定会在谈判之中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