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的肚子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可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在这个年代,“母凭子为贵”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虽然说芈夫人并非王后,生下来的儿子也不可能是嫡子,但只要有了儿子就能够拥有希望。
  要知道这位芈夫人的祖奶奶,故去多时的秦国宣太后,当年不也同样只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夫人,最终不还是凭借着秦王稷这个出色的儿子而逆袭了吗?
  芈夫人想着想着,一张俏丽的脸庞之上慢慢的就布满了忧郁的神情。
  车队缓缓的来到了北大营的面前,并且很快就驶入了北大营之中。
  赵胜、廉颇、虞信、庞煖等重臣早就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赵丹下了马车,诸多臣子们不敢怠慢,纷纷上前见礼:“见过大王!”
  赵丹今天的心情看上去显然很不错,闻言大手一挥,笑道:“诸卿不必多礼,且都随寡人四处看看。”
  作为距离邯郸最近的一支中央军部队,北大营之中驻扎的赵国北军无疑是拱卫邯郸的最强力的一支力量。
  虽然说在前几年的邯郸保卫战之时这座大营被战火所毁,但是在战后这座大营再一次的得到了重建,甚至论起规模来说比起之前还要更大一些。
  对于现在的华夏诸国来说,强军无疑是生存下去的第一法则,所以赵丹对于赵军的战斗力也是非常上心的,这才有了今天特地前来巡视的举动。
  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是北大营之中的训练依旧是颇为热闹,士兵们的呼喊声颇为嘹亮,时不时可以见到骑士们在草场之上来回驰骋,或联系骑射队列,或进行近身相博,整个营地之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赵丹带着几名赵国重臣们驻足观看了一会训练,感觉到颇为满意。
  虽然赵丹并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的心里非常的清楚一支军队如果想要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那么令行禁止就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
  从现在来看的话,至少在这一点上赵丹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虽然北军的任务是负责拱卫邯郸,但是事实上自从北军建立以来,几乎赵国每一场对外战争都会有北军的参与,所以这座北大营之中的可不是什么从未上过战场的花架子,而是从刀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不折不扣的百战精锐。
  赵丹一边走着,一边和身边的大臣们信口闲聊,时不时传出几声笑声,显然对于一切都很满意。
  半天的巡视过后,赵丹来到了北军的食堂之中,带着诸多大臣一起体验了北军的伙食,顺便深入基层慰问了北军的基层官兵,对北军将士的日常生活进行一番了解,最后对北军将士敢打敢拼的精神提出了高度的赞扬。
  毋庸置疑,这种亲民的行为自然是让北军的将士们受宠若惊,尤其是那几个能够和赵丹面对面谈话的、在上一场大战之中立下大功的北军士兵更是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在一番亲切的慰问之后,赵丹带着诸位大臣们来到了北军的孤儿营之中。
  比起几年之前,这座孤儿营之中明显就变得热闹了不少。
  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是已经有不少孩子们在空地上四处打闹着,欢快的童声给这个冰冷的冬天带来了丝丝生气。
  在赵丹到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柔美的身影在孤儿营之中穿梭了,她们正是王后韩婉为首的赵国后宫夫人们,以及赵恒为首的赵国公子公主。
  赵丹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小女儿赵伊,这位赵国的小公主看上去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种氛围之中,欢快无比的和几名北军的孤儿在一起蹦蹦跳跳的玩耍着,时不时还抓起一把雪当做雪球打雪仗,即便是小脸上被糊满了雪花也不在意,笑容依旧是灿烂无比。
  一旁有人劝谏道:“大王,这似乎于礼不合。”
  赵丹摆了摆手,正色道:“这里面的孤儿,他们的父祖都是为了寡人、为了赵国而牺牲的,是寡人和赵国必须要敬重的对象,每一个人都是赵国的英雄!寡人不管它什么礼节不礼节的,寡人只希望这些英烈的后代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如果有任何人想要为难他们,就是在和寡人为敌!”
  一番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话说下来,赵丹的周围顿时就是一片安静,不少人看向赵丹的眼神之中少了几分敬畏,但却又多了几分心悦诚服。
  赵丹环视了左右一圈,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了诸卿,且随吾进去探望一番这些英烈的后代罢。”
  随着赵丹所率领的这批赵国大臣们的到来,整个孤儿营之中变得更加的热闹了。
  赵丹亲自将孤儿营里里外外的看了一圈,许多的生活细节都仔仔细细的查问了一番,并且对于一些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了批评,要求即刻改正。
  毫不夸张的说,赵丹对于这座孤儿营的用心程度,甚至还在刚刚巡视的北军大营之上。
  根据虞信的汇报,如今孤儿营之中的孤儿已经达到了将近一万人之多。
  要知道这些还都是宗族或者母亲抚养上报地方官送来的孩子,其他那些被宗族或者叔伯抚养的孩子,恐怕还要是这个数字的几倍甚至十倍、几十倍!
  一想到这里,赵丹的心中就不由暗叹,战争这种东西,实在是对平民百姓的浩劫啊。
  但赵丹的心中也更加的清楚,如果不能够统一华夏的话,那么整个华夏一旦继续战乱下去,将来的伤亡人数绝对会是如今自己在一统天下的战争之中死亡人数的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长痛不如短痛,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统一!
  赵丹在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突然间,一道熟悉的倩影映入了赵丹的眼帘之中,赵丹的目光看了过去,发现原来是自己最新纳的芈夫人正在满脸带笑的和一个看上去应该是四五岁的总角幼童说些什么,看上去颇为开心。
  赵丹抬起了手,示意周围人不要出声,然后慢慢的走了过去。
  “汝叫什么名字?”
  “吾叫赵政!”
  “赵政?却是一个好名字。”
  “那是自然!大母告诉吾,吾的名字乃是大王亲自所取!”
  “甚么?”芈夫人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格格的笑了起来,轻轻的在小赵政的鼻子上刮了一下,道:“却是真会胡说八道。”
  小赵政显然很不服气,小脸上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对着芈夫人怒道:“吾说的是真的!”
  芈夫人笑颜如花,突然将赵政抱了起来:“好罢好吧,姑且算汝说的是真的,来来来,王后那边有果脯可以食用,汝且和吾一同前去吧。”
  芈夫人一转头,正好和身后的赵丹打了一个照面。
  “啊!”一声尖叫之后芈夫人才回过神来,慌忙放下赵政对着赵丹躬身行礼:“妾、妾不知大王到来,请大王恕罪。”
  赵丹微微一笑,对着面前花容失色的芈夫人道:“无妨,是寡人不让别人开口了。”
  一旁的小赵政用一双眼睛乌溜溜的看着赵丹,突然也躬身道:“赵政见过大王!”
  赵丹伸手摸了摸小赵政的脑袋,笑道:“汝小的时候寡人可是抱过汝的,汝可记得寡人?”
  小赵政闻言就是一愣,一时间有些茫然。
  当年赵丹抱他的时候他还只不过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哪里记得起这些事情?
  赵丹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温和的拍了拍小赵政的肩膀:“也是个苦命的人儿啊……汝今年几岁了?”
  小赵政忙道:“回大王,过了冬天便是六岁了!”
  赵丹想了想,笑道:“六岁吗?算算年纪也该够了。这样吧,汝到开春之后,便进宫当一个伴读好了。”
  一个时辰之后,赵丹带领着自己的大臣、老婆以及孩子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北大营。
  小赵政和一群孩子们趴在孤儿营的寨墙上,从缝隙中目送着那声势浩大的车队远去,回想着刚刚那位亲切的大王和自己说的话,突然觉得有些激动。
  从有记忆开始,小赵政就一直生活在这座孤儿营之中,而现在,他终于拥有一个能够走出去看看的机会了。


第66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咸阳,武安君府。
  自从武安君白起再一次被启用之后,这座府邸之中似乎又开始渐渐的恢复了生气。
  原本门庭冷清的状况没有了,门口的马车变多了,来来往往的客人更是不少。
  但是这样的光景仅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武安君府邸大门口就再一次成为了一个鸟类悠闲觅食的胜地。
  原因也很简单,这位武安君拒绝了再和其他客人们的会面。
  作为秦国太尉,以武安君白起的声望,只要他不想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整个秦国之中除了那位注定要成为秦王的太子之外,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他去做这些事情。
  哪怕是如今秦国政坛之中出现了芈宸、蔡泽和吕不韦明争暗斗的情况,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这位武安君一旦有所表态,这种三巨头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被彻底的打破。
  好在武安君白起选择了低调,几乎从来不在任何军国大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除非被太子点名询问。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段时间,一直以来这位武安君就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人。
  又是一天早晨,太阳无精打采的挂在东边的天空中,朝着大地投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阳光。
  几名老仆人在武安君府邸的正门面前扫着积雪,准备清理出一条可以让人马行走奔驰的道路。
  一阵马蹄声突然响起,老仆人们闻声看去,发现一名身材高大的秦国将军疾驰而至,在武安君府邸面前翻身下马。
  武安君府邸之中的这些老仆人都是当年随着白起东征西讨的亲兵,对于这位将军自然是并不陌生,纷纷朝着这位将军见礼:“见过司马靳将军。”
  司马靳点了点头,瓮声瓮气地说道:“吾来求见武安君,不知武安君可在?”
  一名老仆人笑道:“还请将军在此稍等,容某进去禀报君上一声。”
  片刻之后,老仆人走了出来,对着司马靳笑道:“将军,君上有请。”
  司马靳点了点头,大步走入了府邸之中。
  仍旧是那座上一次见面的凉亭,白起静静的坐在那里,面前摆放着一个炉子,手中拿着一份简牍,看上去不像是一位杀伐决断的将军,反而像是一个颐养天年的老者。
  司马靳不敢怠慢,几步走到了白起的面前,恭声行礼:“司马靳见过武安君。”
  白起稍微抬了抬头,目光扫了一眼司马靳,在司马靳的肩膀处稍微停留了一下,突然道:“汝受伤了?”
  司马靳的脸上苦笑了一声,道:“正是。”
  “为何而伤?”白起问道。
  司马靳道:“前些日子去驱逐义渠人,不意被义渠人冷箭所伤。”
  “义渠……哼!”白起伸手指了指炉子旁的另外一个座位:“坐罢,和吾说说这义渠人的情况。”
  自从上一场战争之中秦国失利,被迫承认义渠独立之后,义渠胜治下的义渠人就成为了秦国的一大后患。
  义渠胜废除了秦国原先在义渠人的地盘中实行的半游牧半农耕政策,直接将义渠人重新退回到了纯游牧的时代。
  如此一来,义渠人在高原之上纵横来去,机动性大大提升,对于秦国的威胁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在几个月前义渠胜率领义渠骑兵北上,帮助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