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丹想了想,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不知道楚王托付给春申君的,究竟又是何事呢?”
  黄歇脸色一整,说道:“吾王希望能够和大王联手,一共攻伐魏国。”
  赵丹一听这话忍不住就笑了起来,道:“春申君,汝难道不知道魏国乃是寡人的盟友吗?寡人可没有背盟的习惯。”
  黄歇微微直了直身子,十分认真地说道:“若是等到数年后魏国彻底成事并联合秦国攻赵之时,恐怕那便是悔之晚矣了。”
  赵丹目光一阵闪动,道:“就算是寡人想要限制魏国,那也未必就一定要和楚国合作,不是吗?”
  “不。”黄歇摇了摇头,对着赵丹说道:“以外臣来看的话,若是大王想要限制魏国,楚国就必定是大王绕不开的合作对象。”
  赵丹饶有兴致的看着黄歇,发出了一声嗤笑:“春申君,汝可能不知道,要是寡人真的想要发兵攻伐魏国,那么恐怕两个魏国加起来都不是寡人的对手。”
  黄歇面色一肃,对着赵丹说道:“如今赵国之兵威的确是威震天下,但这并不代表着赵国便能够对抗整个天下了。若是大王执意背盟攻伐魏国的话,想必也会担心遭到天下诸国的联手反扑吧?所以外臣这一次为大王所带来的,就是一个能够光明正大的、让赵国不需要背盟就能够攻伐魏国的理由。”
  赵丹定定的看了黄歇好一会,才道:“这就是楚国想要和寡人结盟的条件,一个能够让寡人出兵魏国的理由?”
  黄歇点了点头,道:“大王只需要答应外臣的条件,就能够得到一个忠诚的盟友,同时还能够顺便削弱魏国这个一直以来心怀不轨的强邻,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忠诚?”赵丹哑然失笑,在这个年代,臣与君之间的忠诚都有些难得,就更别提是国与国之间的忠诚了。
  但不得不说,赵丹对于这位春申君黄歇还是比较佩服的。
  毕竟是不擅长外交的人,能够说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算得上是……超水平发挥了吧?
  或许,这里面也有那个名叫李园的家伙给他出谋划策也不一定啊。
  所以赵丹很快就作出了答复。
  “不行。”
  黄歇身体一震,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几乎以为自己是听错了:“大王,这……”
  “没有这这那那。”赵丹叹了一口气,道:“春申君啊春申君,寡人能够把赵国带到这个地步,难道汝真的以为寡人就是一个傻子吗?”
  赵丹刻意的停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黄歇之后发现黄歇的脸上是一脸的茫然,心中顿时就清楚了。
  这主意不是黄歇自己想出来的。
  赵丹皱了皱眉头,还是说道:“春申君,寡人问汝,若是寡人不去理会魏国,任由魏国自由扩张,那么汝觉得魏国下一步的扩张目标应当是谁?”
  黄歇闻言初时先是一愣,然后整个人的脸色突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纵观魏国周边诸多邻国,韩国和赵国都是盟友,齐国的国力和现在的魏国来说应该也能够算得上是不相伯仲,只有楚国才是最好、也是最容易被魏国打败的目标。
  柿子要先挑软的捏,这个道理谁都懂。
  “明白了?”赵丹略带嘲弄的话语适时的在黄歇的耳边响起了:“如果寡人不理睬魏国的话,那么只要魏王圉不是太蠢,那么他肯定就要先把汝楚国给灭掉!所以现在是楚国需要寡人,不是寡人需要楚国,明白吗?”
  黄歇脸色大变。
  赵丹看着黄歇这副模样,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感慨。
  这个黄歇,怪不得一直会被称为四君子之中垫底的存在,果然短板还是有些明显,非要把话说得这么清楚才明白过来。
  说白了,这件事情上是楚国求赵国,而不是赵国去求楚国。
  谁家求别人的时候不给点好处的?
  黄歇、不对,应该说是黄歇背后那个出主意的人竟然想要空口白牙的用一纸盟约就让赵国出兵帮楚国解决掉魏国这个超级大麻烦,这不是把赵丹当傻子是什么?
  看着呆若木鸡的黄歇,赵丹忍不住摇了摇头,道:“好了,三月初三寡人会在曲阜召集诸侯会盟。汝且回去告诉楚王,若是想要解决这件事情,那么就让他到时候前来曲阜和寡人见面吧。”


第679章 义渠胜,汝的好事上门了
  春天到来,定西城外的大草原终于也回复了生机,碧绿无垠的大草地上许多牛羊马匹在定居点的附近游荡着,几名小牧童骑着小马驹你追我逐。
  “杀!”一名大约七八岁的小牧童驾着一匹比自己高不了大多的黑色小马驹,挥舞着手中不知从何处捡拾而来的枯枝,有些脏污的小脸上是兴奋无比的表情,在呼呼的春风之中喊叫着:“吾乃李牧大将军座下具装甲骑兵,那胡人还不快快前来受死!”
  在这牧童的对面,另外一名牧童同样也是神气无比,手中拿着一把在风中有些摇摆的干草剑,高声呼喝:“呔,吾才是李牧大将军座下之具装甲骑兵,汝竟然冒充吾?且看吾如何将汝诛杀!”
  几名女童在一旁为他们摇旗呐喊。
  “冲锋,冲锋!”
  “万胜,万胜!”
  “哎呀呀呀呀呀……”
  听到了女童们的喊声,两名小童越发的挺直了身躯,小脸上也露出了几分认真的神情,双腿紧紧的夹着马腹,一副不取胜利誓不罢休的态度。
  在其余牧童们的高声助威声中,两匹小马驹擦肩而过,其中一名牧童的枯枝重重的打在了另外一名牧童的胸膛上,将其直接打下了马。
  在落马牧童的嚎哭声中,获胜的那名牧童得意洋洋的挥舞着手中仅有的半把木剑,朝着其余正在欢呼拍手的牧童们吼道:“从今天开始,吾就是真正的具装甲骑兵,且让吾来守护汝等的安宁吧!”
  不远处策马而立的义渠胜看着面前的这一幕场景,脸色十分的古怪。
  而在义渠胜的旁边,李牧则是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切。
  看着那名正犹如一名得胜归来的大将军一般骑着马来回接受着同伴们欢呼的牧童,义渠胜只感觉心中的违和感越发的强烈了,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这些孩子明明都是胡人……见鬼!”
  一堆胡人打扮的孩子,此时此刻心中却以成为一名具装甲骑兵而欢呼雀跃?
  这让同样身为胡人一员的义渠胜感到十分的不爽。
  “胡人?”李牧哈哈一笑,十分严肃的对着义渠胜说道:“孔子有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现在这些人都是赵国之子民,既然是赵国子民,那么理当以加入具装甲骑兵而自豪!”
  义渠胜闷闷的翻了一个白眼,道:“别以为我义渠胜没有在咸阳念过书,你李牧什么时候信了儒家?”
  李牧耸了耸肩膀,道:“不,吾只是觉得用这句话来反驳汝很有道理。”
  义渠胜:“……”
  事实上义渠胜并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其实是赵丹说给李牧听的。
  吃了没文化亏的义渠胜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和李牧纠缠,而是开口问道:“你今天叫本王前来,究竟有什么事情?”
  李牧哼了一声,道:“不要在本将军面前摆汝那个胡王的破架子,不入中国不修礼仪,说话你你我我的如此粗野,可耻!”
  义渠胜摇了摇头,道:“嘿,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中原人的企图,当年我们也是被秦国人统治过的。你们无非就是想要用文字和习俗同化我们,让我们在几代人之后彻底的忘记了义渠人的身份,成为你们中原人的一份子,对吧?如果我真的修了你们的什么礼仪,那么义渠国就真的是大祸临头了!”
  李牧十分惊讶的看了面前的义渠胜一眼,显然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己心目之中五大三粗脑子一根筋的义渠胜竟然能够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来。
  作为赵国北方经略使,李牧的职责虽然是主掌军务,但是由于赵国北方七郡的特殊性,所以对于胡人子民的教化同样也是李牧的范围所在。
  赵国想要称霸华夏乃至未来继续向北扩张领土到草原之上,这些胡人子民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但养虎为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必须将这些胡人子民慢慢的教化,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赵国人”这个身份。
  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胡人子民来说,什么圣王文教那就是扯犊子的东西,让一群从小就骑马射箭的孩子去提笔写字之乎者也,这不是扯淡吗?
  那该怎么办?
  其实早在赵武灵王时期,这位雄才大略、堪称前无古人的赵国君王就给出了答案。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在这之后,赵国就开始一代代的在草原之上推行起同化政策来。
  由于赵军的强大,几十年来一代代胡骑不停的加入赵国大军之中作战,在这个过程中胡人们也开始加速的融入赵国。
  对于草原上的子民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是赵国人还是匈奴人还是林胡人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只要能够活下去,能够成为强者,那就够了。
  也正是在这一代代的同化之中,这些胡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慢慢的像赵国人靠拢,而赵国人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更是大大的拉近了和胡人之间的差别,赵国也由此成为了胡汉融合的最佳范本——至少在战国时代是这样的。
  和匈奴、东胡乃至后来历史上草原上的诸多霸主相比,赵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文化。
  正是因为有文化,所以中原王朝的华夏文明才能够一直不断的持续下去,而北方的大草原上只能够崛起一个又一个的彗星,或短暂的数十年,或稍长的数百年,但终究也逃不过一个黯然谢幕的下场。
  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渗透其实是非常厉害的,这从李牧面前的这一切都能够看得出来。
  这些胡人孩子们说话的方式已经开始像赵国中原地区的说话方式靠拢,他们的心中心心念念的就是加入具装甲骑兵成为一名赵王的英勇士兵,他们的父母现在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居住在这种和村庄一般无二的定居点之中,甚至李牧的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片片胡人子民们开掘出来的垦荒田。
  只要再过百年,不,三五十年的时间,这里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一座座村庄,这里的生活方式就会产生极大的变化,这里的人们就会发自内心的把自己称为——赵国人!
  这些东西李牧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清楚,但是没想到义渠胜竟然也对此心知肚明。
  很显然,任何一个能够建立国家的领导者,哪怕他是一个蛮荒之地的夷狄之国的领导者,都一定是具备智慧的人,都不应该被小觑。
  李牧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坐直了身子,朝着义渠胜行了一礼:“受教了。”
  义渠胜愣了一下,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李牧一眼:“你干嘛,又发癫了?”
  在义渠胜的印象中,这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李牧咳嗽一声,道:“义渠王,今日之所以和汝相会,主要是为了一件事情,一件对于汝和义渠国来说都绝对是大好事的事情。”
  义渠胜先是一愣,随后狐疑的看了李牧一眼:“还有这种好事?本王不信。”
  李牧显然被义渠胜的这个怀疑眼神给刺激到了,怒道:“开疆拓土的事情,难道不是好事?吾问问汝,汝想不想给汝的义渠国夺取更多的牧场?”
  “牧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