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根据说好的分配规则,是匈奴人占据的地盘比较多,而乌孙人占据的地盘比较少。
  但是在得知了匈奴人刚刚吃到一场大败仗之后,乌孙人十分果断反悔了,强占了许多丰美的草场,而仅将少部分比较差劲的牧场交给匈奴人。
  如此一来,匈奴和乌孙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某些龌龊。
  虽然说盘踞在这里的匈奴人并不是整个匈奴的所有精锐力量,但是如果匈奴人和乌孙人联手起来的话,仅仅凭借着李牧手中的这一万名骑兵,其实胜算也不是很大。
  毕竟这一次李牧麾下的可不是百分之百的赵国骑兵,绝大部分的李牧麾下的骑兵,都是来自于义渠胜麾下的义渠骑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牧并没有力敌,而是选择了智取。
  他十分聪明的抓住了乌孙人和匈奴人之间的矛盾,先是让义渠胜派出使者去说服了乌孙人,从乌孙人那里得到了匈奴人的情报,随后又亲自率领大军,突袭了匈奴人的庭帐。
  在这种种静心安排之下,李牧果然大获全胜。
  匈奴人负责驻扎在此处的卢屠王部落被李牧一战而定,卢屠王部落之中的高层几乎被李牧一网打尽,而其他的人也通通都当了李牧的俘虏,所有的畜牲牛羊也都成为了李牧的战利品。
  有了这么一场大胜,也就难怪李牧和义渠胜两个人都是面带笑容了。
  此时此刻,这两位首领所讨论的就是关于分赃的问题。
  义渠胜笑嘻嘻的对着李牧说道:“李牧,还是依照之前的规矩,你一半我一半如何?”
  李牧看上去似乎有些走神,闻言点了点头,信口说道:“正该如此。”
  义渠胜眼珠一转,又开口说道:“这一次还抓到了不少的女人,这些女人也通通归我吧。”
  李牧面色古怪的看了义渠胜一眼:“汝不是已经有好几个婆娘了吗,还要这么多女人做什么?而且如果吾没有记错的话,这次至少也有两三千个女人吧,难道汝想要当一个种马不成?”
  义渠胜哈哈大笑,道:“那你可就误会了,虽然说我的确是很喜欢女人不假,但是你也不想想那些普通的牧民又怎么可能进得了我的法眼,我可是……不对,本王可是义渠胜的国君啊。”
  李牧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汝是想要把那些女人赏赐给汝的部下,让她们给汝的部下生孩子对吧?”
  义渠胜点了点头,笑道:“那是自然,没有女人哪来的人口?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李牧想了一下,说道:“自然不会。”
  对于信奉弱肉强食原则的草原来说,任何失败者的任何一切都是属于胜利者的,女人当然也不例外。
  而草原上的女人也早就已经做好了觉悟,只要落到胜利者的手中,这些女人通常也是不会反抗的。
  事实上也不仅仅是现在,在上千年之后,名震天下的蒙古敌国开拓者铁木真的老婆也曾经被死敌抢去过一段时间,然后当铁木真把老婆抢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婆已经怀了孕,还生下了铁木真的长子术赤。
  如果是在中原,这个女人和孩子可能都活不了了,但是铁木真却选择了将术赤抚养长大,并且还分了一片土地给术赤。
  这就是草原上和中原不同的地方。
  得到了李牧的同意之后,义渠胜就更加的开心了,又对着李牧说道:“这一次的大战是真的让人兴奋啊,你说说,什么时候我们再来这样的一次大战?不如……就下个月吧?”
  对于义渠胜来说,他现在也算是食髓知味了。
  一场大战的胜利就能够获得如此丰厚的、相当于义渠国平时至少两三年产出的战利品,又怎么可能不让义渠胜这个名义上是国君,但实际上穷得响叮当,差点就连自己麾下士兵们的嘴巴都喂不饱的家伙刺激的双目发红呢。
  然而让义渠胜没有想到的是,李牧对于这个问题竟然选择了拒绝。
  “不行。”
  义渠胜满面惊讶,就连说话时候的语气都忍不住提高了好几度:“为什么不行?”
  李牧沉声说道:“吾王刚刚传来命令,赵国即将和秦国开战。吾作为赵国北方经略使,理当尽快返回朔方郡,准备和秦国人的开战事宜。”
  义渠胜一听到李牧的这番话之后,忍不住失望的摇了摇头,感叹道:“真不是一件好事啊。你说说,你们家大王怎么就选在这个时候开战了呢?”
  李牧耸了耸肩膀,对着义渠胜说道:“这可不是吾能够决定的事情。不过根据事先的约定,吾一旦离开的话,那么这里的安危就要靠汝来维护了。”
  义渠胜豪迈的拍了拍胸脯,对着李牧笑道:“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你尽管离开就是了,我在这边草原上再多待一会,说不定等你回来的时候,我都已经打了好几场大胜仗了!你就等着眼馋吧!对了,你不在的时候,所有的战利品都得归我!”
  李牧的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倒是希望你能够成为这里的常胜将军呢。”


第692章 常平关危情
  就在这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夏天终于到来了。
  这一场可以说是酝酿已久的战争,终于在所有人的期待下爆发了。
  四月十一,庞煖率领着十五万赵国大军,穿越赵国和魏国之间的边境,对魏国发动了进攻。
  而在魏国方面显然也是早有准备,赵国才刚刚出兵,魏王圉就已经派出了同样的十五万部队,在陶郡东北、深沟南岸再过二十里的地方和赵国大军展开了对峙。
  虽然说赵国和魏国的军队数量是相同的,但是所有人都十分的清楚,论战斗力来说赵国的十五万中央军显然是远远要胜于魏国那东拼西凑,倾国之力才凑出来的这十五万部队。
  一旦魏国这支部队被击败,那么庞煖就会立刻乘胜进军,包围魏国如今的首都陶邑。
  而且看上去庞煖的胜利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对魏国进行支援的话,那么魏国的失败绝对是已经注定的事情。
  会有国家对魏国进行支援吗?
  答案是——有。
  就在赵国和魏国的两支大军正式开始对峙的时候,齐国也终于撕下了一直以来所谓的中立面纱,开始加入了战争之中。
  在齐国相帮后胜的力劝之下,齐王建这一次并没有像上次伐燕战争那样加入赵国一边,而是选择了魏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赵国。
  “愚蠢。”这就是赵丹对于齐国这一次选择的最终评价。
  好在对于齐国人有可能加入战场,而且是加入到赵国对立面这件事情赵丹已经是早有准备,赵国大将军廉颇率领八万中央军和郡兵混编的兵马驻守高唐,正好和这一次卷土重来的齐国大将匡梁进行对峙。
  虽然说比起匡梁所率领的十五万齐国大军来说,廉颇所率领的八万人看上去似乎有些拿不出手的感觉,但是无论是廉颇也好还是赵丹这个国君也罢,都并不觉得这一次会在面对齐国的东方战线之上吃亏。
  赵丹甚至在随后召开的大朝议上十分自信的说出了一句话:“如果只有齐国和魏国两个国家的话,那么寡人也就放心了。”
  不过赵丹的美好愿望看上去并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因为随着中原战事的爆发,秦国方向也不断的传来了密报。
  很显然,秦国对于这一次战争也不是无动于衷的。
  关中地区的征兵号角已经再一次的被吹响,大批的秦国青壮士兵在结束了春耕之后开始集中起来,看上去秦国似乎随时都有可能会参加到这一次的战争之中。
  对于这一切,赵丹和他的赵国大臣们其实是非常淡定的。
  之所以这么淡定,原因也很简单——这一幕他们见过。
  在几年之前,秦魏齐三国就曾经联合在一起对赵国发动过进攻。
  正是在那一次大战之中,赵国以一场邯郸保卫战和一场水淹大梁城上演了大翻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必须要说的是,在那一次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赵国都是孤军奋战。
  可是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赵国有了韩国和楚国两大盟友,而且赵国本身的实力也比几年前的赵国要更加的强劲。
  有了这两点非常重要的前提摆在面前,胜利简直就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问题在于,当一件事情看上去十拿九稳的时候,那么它总是会出上一些幺蛾子。
  有些时候,这些所谓的幺蛾子无关大局,但是有些时候却会变得十分的致命。
  南北走向的太行陉是沟通上党郡和中原的唯一通道,而长平关则是这条通道最南端的一处关隘。
  从这里在往南边走上大约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就会走出这一片太行山的险峻山区,来到韩国境内的野王城辖区。
  这一天早上,大批的韩国军队从夜王城开拔,沿着太行陉浩浩荡荡的北上了。
  领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韩国的上将军靳黈。
  军队的急行军速度比起寻常赶路的速度自然是要快上不少的,所以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支韩军的大部队就已经出现在了常平关之下。
  常平关是一座并不算太过高大的关隘,而且由于地处在十分险峻的太行山区南部,邻居又是赵国一直以来的盟友韩国,所以这里的兵力并不多,仅仅只有一百人,由一个四十来岁的赵国百将率领。
  当大批的韩国军队出现在常平关关墙之下的时候,这名百将也出现在了关墙之上,一脸警惕的朝着关墙之下的韩军高声呼喊。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韩国大军会突然出现在赵国领土之内?”
  韩军主将靳黈的帅旗就位于常平关的关墙之下不远处,在听到了这名赵国百将的询问之后,靳黈缓缓拨马向前,对着关墙之上的赵国百将高声呼喝道:“吾乃是韩国上将军靳黈,如今秦国和赵国战事正酣,吾乃是从此处前往河东郡救援,汝还不速速打开关隘,放吾大军路过,不要误了军机!”
  靳黈不愧是长期当大官的人物,这一番话是说的声色俱厉,而且又有满满的道理,可以说是非常的唬人了。
  这名赵国百将显然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一下子就被靳黈的这番话给唬住了,略微犹豫了一下就想要下令打开关隘,放韩国大军通过。
  但就在这个时候,这名赵国百将身边的一名年轻赵国士兵,突然低声说道:“百将,这件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百将愣了一下,随后轻声对着这名士兵说道:“司马尚汝说说,究竟有哪里不对?”
  年轻的赵国士兵司马尚低声说道:“百将,若是韩国人真的要驰援河东的话,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走军都陉,军都陉那边的路程可是比起太行陉要短太多,也容易走太多了。但为什么他们偏偏要舍近求远,从太行陉的险峻山路走呢?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百将愣了一下,随后下意识地问道:“有什么问题?”
  司马尚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低声说道:“百将,吾觉得这些韩国军队,可能是来攻击咱们上党郡的!”
  “什么?”百将身体一震,猛的瞪大了眼睛:“这不可能吧?”
  这也确实不怪这名赵国百将不敢相信,毕竟韩国这几年来一直都是赵国的盟友,赵国的上上下下早就习惯了,猛的一听韩国对赵国开战了,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