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的局面,秦王楚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问题在于,秦王楚并没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
  再怎么亲密的关系也好,一个相邦还不至于让秦王楚和整个军功贵族阶级为敌,因为那可是秦国耕战制度的基石啊。
  所以在这些军功贵族们的压力下,秦王楚不得不疏远了吕不韦。
  吕不韦话音刚落,另外一边就有人开口了。
  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吕不韦的老对头,秦国御史大夫纲成君蔡泽。
  蔡泽缓缓开口说道:“大王,如今的赵国狼子野心已经是天下皆知,而且臣听说赵国最近在中原方向动作频频,似乎又要开始对别国的征伐。义渠乃是关中的北部屏障,若是让赵国人得去了义渠,那么关中的东、北两面尽为赵国所有,则咸阳亦不可守矣!”
  吕不韦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瞪着蔡泽道:“纲成君,难道汝认为现在的大秦就拥有足以和赵国对抗的力量了?”
  蔡泽不甘示弱的瞪了回来,道:“武成君此言差矣。现在不是大秦想要和赵国对抗,而是赵国咄咄逼人,大秦不得不反击!如果依照武成君的意思,难道就坐视着义渠被赵国灭掉,然后再让李牧带着赵国的骑兵浩浩荡荡的南下,再把咸阳城给包围了不成?”
  吕不韦怒道:“吾如何不知道赵国咄咄逼人?但是现在的大秦需要休养生息!”
  蔡泽也是吹胡子瞪眼睛:“大秦过去数十年来年年用兵,怎地没见过要什么休养生息?若是再继续这般下去,怕是大秦便真要亡在汝这休养生息政策之手了!”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秦王楚十分不耐烦的打断了两人的争吵:“纲成君说得对,大秦不需要什么休养生息,大秦现在需要的是一场胜利!寡人已经让人查明了,这一次李牧带着南下的部队只有两万骑兵,寡人或许打不过赵国,但是寡人就不相信寡人连两万骑兵都打不赢!来人啊,召王翦、尉缭入殿!”
  吕不韦还待再说,但是看到秦王楚那黑如锅底的脸色之后,最终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闭上了嘴巴。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啊。
  很快的,秦王楚的命令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城和秦国。
  秦国将以王翦作为主将、尉缭作为副将,率领十万秦军北上援助义渠,抗击李牧!
  在上一次的六国伐赵之中,王翦力战到底最后伤重被俘,然后在后来的谈判之中被放回了秦国,如今正好是康复不久,可以重新出战。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战斗之中的表现,所以王翦才赢得了秦王楚的信任,得以出任这个主将之位。
  除此之外,秦国更派出了使者前往韩、楚、齐三国,希望三国能够履行之前达成的协定,出兵共抗赵国。
  在休养生息了一年多之后,秦国终于再一次的作出了决定,又一次站在了赵国的对立面上。


第837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样
  对于这一次出兵,秦王楚显然下了很大的决心。
  事实上秦王楚的确有着出兵的底气,勤劳的关中人在一年的耕作之后,已经初步的让关中回复了原先的八成收获水平,而根据秦国农官们的估计,到了今年秋收的时候,关中就能够全面恢复到之前的正常年景了。
  这是第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个好消息其实并没有比得上第二个好消息更让秦王楚激动。
  随着被后世称为都江堰的整套疏浚蜀中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大片的荒地被开拓出来,更多的田地成为了水浇地,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就是去年秋收蜀中的粮食产量比起前年足足多了三成!
  这个数字意味着蜀中的粮产量比之前直接多了三分之一,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这个增产是在都江堰还没有完全完工的情况下完成的。
  根据蜀郡郡守李冰报上来的工程进度,至少还要到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整个都江堰工程才会彻底的完工。
  到了那个时候,蜀郡之中的田地和水浇地的面积将会有着大幅度的增长,由此带来的必然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李冰已经信誓旦旦的在呈上来的报告之中打了包票,那就是等到都江堰完工之后,蜀郡的粮食产量绝对能够比修建都江堰之前要翻一番。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秦国能够利用这些多出来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获得更多的兵源,供给大军更长时间的作战,并且能够给那些立功的将士更多的田地封赏。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现在的秦王楚和秦国所需要的一切!
  与此同时,蜀郡的人口由于常年没有经历过战乱,现在已经开始大幅度的增长,隐约有了要逼近关中的模样。
  事实上,如今来自巴蜀之地的秦国士兵已经占到了差不多四成左右,是秦军兵力组成的一个重要来源了。
  巴蜀的发展,正是秦王楚敢于在这个时候言兵的最强底气。
  这位秦国的年轻君王非常的清楚,自己现在其实就是在和时间赛跑。
  吕不韦的休养生息或许的确是一个值得一用的办法,但是问题在于秦国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一旦让赵国继续成长下去的话,那么秦国再怎么休养生息,也就只能是一个完蛋的下场。
  为了对抗赵国李牧,秦王楚还十分大胆的弃用了对上赵国之时一直打败仗的王龁,而提拔了年轻有为、在平定芈宸叛乱之中给秦王楚深刻印象的秦国将军王翦作为主将。
  这一连串的举动让远在邯郸的赵丹得知的时候都不由得为之惊讶了一番,认为秦王楚这一次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展现出了平时少有的果断。
  就在十万秦国大军自咸阳开拔,雄赳赳气昂昂的北上义渠之时,李牧所率领的两万赵国骑兵部队也来到了义渠城下,并且包围了这座城池。
  这一次,李牧的打法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讶。
  “他居然在攻城?”决心固守义渠城等待秦国军队来源的义渠烈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情形。
  是的,赵军正在攻城。
  一名名身材矮小的匈人士兵们呼啦啦的在举着云梯,像模像样的进行着攻城。
  更让义渠烈觉得好笑的是,还有不少的赵国士兵们冲到城下之下,然后在同伴们举着盾牌的掩护下,奋力的——挖土。
  这些赵国人想干嘛,要把整座城墙都给挖倒吗?
  不知何时义渠烈心中的紧张完全消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心的好笑。
  “难道说这个李牧其实只会打骑兵野战,对于攻城完全就是个外行?没错,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义渠烈放心了。
  虽然义渠城的城墙并不算太高,但是有着一万守军在这里,赵国人想要凭借着两万毫无任何重型攻城器械的骑兵就拿下这座城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义渠烈已经得到了切确的消息,秦国的大军再过几天就能够抵达义渠城外,到时候义渠城的包围自然而然就解了。
  只不过一想到自己就此又要再成为秦国人的臣子,义渠烈的心中就有些惆怅。
  当别人的臣子,终究还是没有自己当大王强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俯首称臣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而在城外,赵国的内部同样也有人对此感到极其的不满。
  “贤掸你看看,这个李牧根本就是故意要拿我们匈人的性命去送死!”
  屠斜几乎要抓狂了。
  在屠斜看来,李牧命令出生到现在大半辈子都在马背上渡过的匈人骑兵举着云梯去攻城,这根本就是扯淡!
  更扯淡的是,这样的攻城已经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已经有至少两千名匈人骑兵因为这个在屠斜看来极其愚蠢的决定而战死了,而且这个数量很快就要变成三千。
  整整三千条性命啊!
  贤掸的脸色看上去也有些苍白,显然心中多少也有些想法,但是在说话的时候语气依旧十分平静:“屠斜,你难道忘了出发之前我跟你说过的那些话了吗?”
  “我当然没有忘记那些话!”屠斜咬牙切齿地说道:“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匈人可以为了赵国而战死,但绝不应该是这样因为李牧的糊涂命令,而毫无价值的白白送命!”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在两人的身边响起。
  “看起来屠斜将军好像对本都督有些不满。”
  贤掸和屠斜同时一愣,然后转头看去,才发现李牧带着义渠胜以及几名亲卫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李牧显然听到了屠斜的话,目光紧紧的盯着屠斜,脸上带着莫测的笑容。
  贤掸这一吓非同小可,慌忙道:“大都督误会了,屠斜也是一心为了赵国,并没有要冒犯大都督的意思。”
  说着贤掸不忘记拉一下屠斜,示意他赶紧向李牧赔罪。
  屠斜重重的哼了一声,梗着脖子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贤掸心中暗自叫苦,知道自己的这位发小平时不发作则已,这牛脾气一发作起来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啊。
  李牧微笑的看着屠斜,说道:“屠斜将军,想必在汝的心中觉得,本都督这些天来是特意派你们匈人去攻城的,对吧?”
  屠斜依旧一言不发,看上去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不过从他脸上的表情已经透露出了一切。
  贤掸见状这叫一个汗啊,赶忙说道:“大都督,这屠斜乃是野人一个,大都督不必和他一般见识。”
  李牧摆了摆手,示意贤掸不必插话,然后继续说道:“其实汝想的没有错,本都督的确是特意让你们匈人作战的。毕竟你们匈人才刚刚成为赵国的子民,如果不给你们一些考验的话,那么本都督又如何确定你们匈人的忠诚呢?只有确认了你们对大王的忠诚,本都督才能够在战争之中将重任托付给你们。”
  贤掸笑道:“大都督所言甚是,其实吾等匈人对于能够成为王师的一份子绝对都是心存感激的,绝对没有任何的怨言。”
  “是吗?本都督怎么觉得,汝这话多少有些口服心不服呢?”李牧似笑非笑的看了贤掸一眼,突然道:“汝二人且随本都督一起来。”
  说着李牧就转身朝着不远处的高台走去,那里是专门建来给李牧观察整个战场情况的。
  等到李牧一行走远之后,贤掸才用力的拍了一下屠斜的肩膀:“你疯了?要是惹恼了大都督,你这条命就要没了!”
  屠斜怒道:“没了就没了!反正他们这些赵国人也不把我们匈人当一回事!”
  贤掸这下也急了:“是谁在之前竭力劝说我投诚赵国的?怎么,现在你对赵国人又不满意了?好了,别废话了,给我跟上来!”
  贤掸生拉硬拽着屠斜,来到了李牧所在的高台之上。
  李牧显然听到了两人上台子的声音,转头看了贤掸和屠斜一眼,随后指着面前的义渠城说道:“汝等且看看,匈人士兵们这两天以来的鲜血和付出究竟是为了什么。”
  下一刻,贤掸和屠斜就看到了让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
  一阵清越的鸣金之声突然响起,随后赵军士兵们纷纷后退,很快就和城墙拉开了距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阵耀眼之极、让人无法直视的光芒突然从义渠城的城墙之下爆发开来,无处不在的轰然爆裂声犹如雷鸣一般重重的敲在了台上诸人的耳膜上,就连大地都为之颤动不已。
  一阵浓密无比的黑烟直上青天,等到黑烟散去之后,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