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并不是说这些匈人不够骁勇善战,或者说他们在马上的表现不够好,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这些匈人们骑兵并不符合李牧的要求。
  匈人骑兵心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军队的概念,打起仗来一直以来都是乱糟糟的,跟着自家的将领就直接冲来冲去,瞎射一通然后瞎冲一波,蒙头蒙脑的就把仗给打了,完全没有什么纪律性可言。
  纪律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历史上匈奴大帝国的开拓者冒顿单于就是因为用鸣镝来训练并且强化了匈奴骑兵们的纪律性,所以匈奴才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飞速崛起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能够和汉帝国对抗的超级大帝国。
  但现在的匈奴不是历史上冒顿的那些匈奴,李牧手中的这些匈人也不是冒顿手底下有组织有几率的匈奴骑兵,想要将这样一支乱糟糟的部队给训练出来,难度其实不小,至少现在李牧还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牧并不觉得自己能够凭依靠着剩下的一万出头的骑兵部队就和王翦率领的十万秦国大军对抗。
  更何况王翦这一次出兵肯定是已经知道要跟李牧对抗的,那么只要王翦不傻,就一定会对李牧的骑兵有所针对。
  糟糕的是,由于李牧从来就没有和王翦对垒过的经验,也没有王翦任何独自领兵对抗骑兵的战例可供参考,所以李牧对于王翦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战术是一无所知的。
  在这样不能够做到“知彼”的情况下贸贸然的去打一场敌众我寡的战争,收获的除了失败两个字之外一定不会再有其他的结果。
  李牧十分平静的作出了决定:“秦国人的部队至少还有六天的时间才能够到达这里,所以说吾要求汝等在四天之内完成休整,并且尽可能的将这座城市之中的所有一切,包括财富、物资和人口统统都给带走。等到第五天秦国人吾等就直接向北撤退回到朔方,将这座义渠城的空壳子留给秦国人吧。”
  李牧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在场的所有赵国将军们顿时就愣住了。
  义渠胜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开口说道:“大都督,我刚才没有听错吧,我们要撤退?”
  李牧看了义渠胜一眼,道:“不错,如今秦国势大,吾等当然要先撤退。等到回到朔方郡之中补充了兵马和粮草之后,再见机行事便是。”
  顿了一顿之后,李牧又用锐利无比的目光都扫了一眼在场的几名将军,沉声说道:“怎么,难道有人对本都督的决定有意见吗?”
  李牧的这一圈目光扫过去,所有人顿时都低下了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开口反驳。
  说实话,在经历了这么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之后,李牧在边骑军团之中的声望已经完全达到了顶峰,到了一个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例子,那么就好像是赵丹在赵国民众之中的崇高声望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反对李牧的话,那不是活腻歪了吗?
  而且这样的表现其实并不仅仅限于在赵国军中,甚至于对于刚刚归附的匈人所部八千骑兵也是如此。
  除了李牧多年来打出来的声望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刚刚在攻克义渠城时的那个“震天雷”。
  震天雷的出现让所有的匈人骑兵们都认为是上天为了帮助李牧而对义渠城降下的神罚,草原上的民众是非常迷信的,因此在得知了李牧其实是受到天神的庇护之后,那么在他们的心中李牧自然也就成为了天神的代言人。
  试想一下,一个满脑子都是迷信思想的匈人士兵,又怎么敢有胆子去反对他心中笃定的那位天神的代言人呢?
  所以说李牧的命令几乎是立刻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贯彻实施,赵军在这一战之后剩下来的一万多骑兵们几乎是立刻就对整座义渠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搜刮,将义渠城之中的所有财富和资源都纷纷装车,开始一批批络绎不绝的运往北方的赵国土地。
  除此之外,一批批的义渠城人口也同样随着这些财富和物资开始北撤,虽然说城中所剩下的人口只有三四万人,但是李牧也不打算将这些人留给秦国人,反正有义渠胜这个“先王”在,想要收复这些义渠人李牧有的是办法。
  由于有了义渠胜的大力配合,所以整个搜刮行动进行得无比的顺利而迅速,仅仅用了三天时间之后,整座义渠城基本上就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
  几乎所有能够带走的值钱物品都被搬走了,留下来的只有一些实在是不可能用车辆来托运的东西。
  但即便如此,用义渠胜的话来说,这还真是便宜秦国人了。
  说实话,义渠城的心情其实并不算太好。
  毕竟长久以来,义渠胜的梦想一直都是建造一座金碧辉煌的、属于自己的义渠国王宫,但是现在这个梦想却被现实给无情的击碎了,甚至于义渠胜自己还要亲手打破并摧毁这个梦想,这很显然是让义渠胜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
  李牧显然发现了义渠胜的这种想法,所以在离开的时候他特地拍了拍一直回头的义渠胜,十分认真的对着义渠胜说道:“放心吧,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一次的打回到这里,等到将这里收复之后,我就会向大王献表,请他将这座城池册封为你的封地。”
  义渠胜闻言十分感激的看了李牧一眼,发自内心地说道:“谢谢大都督。”
  要知道通常来说,像义渠胜这样类型的投降国君是不可能得将封地放在原来的国土上的,李牧能够这样子向义渠胜作出保证,这其实是已经担了很大的关系在里面。
  而对于李牧这般不折不扣的赵国高官来说,这种人情其实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一想到这里,义渠胜突然又释然了。
  没错,他的确是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失去了一个能够让自己当国王的机会,但是他如今却成为了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的一份子,甚至还能够得到这个国家之中最强之人的庇护和支持。
  既然如此,那么他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义渠胜深深的看了一眼阳光下的义渠城,随后用力的将缰绳一拉,然后拨马离去了。
  义渠国或许结束了,但是义渠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这座城池或许会暂时的属于秦国,但是总有一天,我义渠胜会再打回来的!


第840章 韩王然的失态
  新郑城。
  韩王然高居王座之上,脸色平静。
  在韩王然的面前,韩国相邦靳黈正在一丝不苟的汇报着情况。
  “大王,整个洛邑如今已经尽在吾等的掌控之中,西周君和东周君两府总计一千二百五十七口人皆已尽数处理完毕,大王所派出的官员们已经全面接管整座洛邑。”
  像洛邑这样的大城市,即便是攻打下来,要把它全面接管并且恢复正常秩序也是得费上一番不小功夫的,而且恢复基本秩序是一回事,完全掌控整座城池又是另外一回事。
  以韩国如今的实力并且在提前做好了准备的情况下,也足足用了三天才恢复了洛邑城的基本秩序,接着又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基本将头绪理清,算是真正的掌控了整座城市。
  靳黈又继续开口说道:“根据统计,洛邑之中西周君的府库藏有粮食……”
  韩王然打断了靳黈的话:“能够用来作战的士兵多少,民夫几何?”
  如果是在平时的时候靳黈来向韩王然汇报的话,韩王然一定会仔仔细细的将靳黈全部的汇报内容都听完,甚至还有可能再多问几个问题,以确定靳黈以及那些韩国官员们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搞什么大肆贪墨的把戏。
  但是对于现在的韩王然来说,什么财富物资都是浮云,他更加关心的是拿下洛邑之后自己和韩国究竟能够增加多少人手来抵挡赵国即将到来的攻击。
  说实话,这个时候赵国虽然已经调动了兵马,但是究竟要打什么国家看上去似乎还是一团迷雾,毕竟赵国的大军和物资如今都集中在邯郸,不到出发的时候都很难确定行军的方向。
  但是韩王然通过种种蛛丝马迹以及韩国在赵国之中的某些耳目传递出来的情况已经得出了判断,这一次赵国人攻击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韩国!
  到了现在的这个时候,韩王然早就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现在的情况早就已经和几年前不同了,任何国家在面对赵国的时候都不要想有什么侥幸的心理,因为赵国打赢了之后不会再搞什么割地赔款的谈判游戏,而是会直接把战败国给完全吞并!
  在面对着这种生死存亡的压力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再去关注什么财富宝物之类的东西了,先活下来再说吧。
  靳黈看上去显然对于韩王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显得并不意外,所以立刻就回答道:“回大王,如今整个洛邑之中共有三千四百名士兵,但是以臣之见洛邑人口素来众多,因此征发八万青壮入伍不成问题。”
  “三千士兵,八万青壮?”韩王然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是喜是忧。
  喜的当然是洛邑的人口果然众多,毕竟是多年没有打过仗的地方了,所以征集到的部队也比韩王然之前想象的要更多一些。
  至于靳黈一开始说的什么十万二十万,韩王然根本就没信过,毕竟一座城池就算再大,那也弄不出这么多的成年青壮来,这可是打了几百年仗的战国乱世啊。
  有了这八万人口,再加上韩国这段时间里动员的人口,整个韩国之中所能够拥有的军队差不多就有了二十万之多,这二十万也就是所谓的倾国之兵了。
  看起来显然有点少,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韩国地处中原参战次数极多,加上老吃败仗,青壮数量要能多才有鬼了。
  韩王然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突然说道:“有了这些军队,汝能否挡住赵国人的进攻?”
  靳黈犹豫了一下,随后开口说道:“大王,若是庞煖或者剧辛率军来攻,臣以为绝无问题。但若是廉颇或者李牧率军来攻的话,这二十万便远远不足了。”
  韩王然微微一愣,随后说道:“廉颇乃是当世名将,难道李牧现在也有资格和廉颇平起平坐了不成?”
  靳黈想了想,十分认真地说道:“大王,以臣之见,李牧的危险性或许要更胜于廉颇!”
  事实上,这也是如今整个大陆之上所有除了赵国之外各国将领们的看法。
  廉颇虽然很猛,而且这些年来渐渐的也一改之前的猛打猛冲变得老辣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廉颇已经是五十多差不多六十岁的人了,基本上来说属于那种随时都有可能去世的年龄,所以廉颇虽然猛,但是却不值得太过忌惮。
  而李牧则恰好相反,如今的李牧论起战绩来说就已经和廉颇相差无几了,更加恐怖的是李牧现在还只有三十来岁,比廉颇年轻了二十多岁!
  也就是说,就算廉颇现在马上去世,那么赵国凭借着李牧这个家伙,也还能够稳稳的压制诸国至少二十年的时间!
  每当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靳黈就总有一种淡淡的绝望感。
  就在此时,一名韩国的信使突然快步的走进了大殿之中。
  “大王,邯郸急报!”
  韩王然看着这份急报,脸色渐渐的难看了起来,半晌过后哼了一声,将这份急报扔到了靳黈的面前:“靳卿,汝自己也看看吧。”
  靳黈拿起这份急报一看,发现这原来是一篇檄文,上面历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