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6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周奋的眼中,现在的后胜基本上已经是死人一个了。
  后胜看上去并没有因为周奋的表情而有任何的惊慌和恐惧,反而对着周奋笑道:“周卿,吾的怀中可是有着一份来自齐王的密令,汝难道不想看看这份密令吗?”
  周奋一抬手,自然有人从后胜的怀中搜出了那份密令阴书,送到了周奋的面前。
  当发现面前的阴书已经被显影过之后,周奋的脸色就有些变了。
  后胜见状笑道:“其实这份阴符已经被吾破译成功了,上面的意思是——”
  “闭嘴!”周奋厉声打断了后胜的话,然后朝着那几名押解着后胜的士兵们说道:“汝等都出去吧,让匡梁将军进来。”
  很快的,房间之中就变成了周奋、匡梁和后胜三人。
  匡梁站在后胜的身后,腰间还带着一把刀,只要他愿意的话,这把刀随时都可以出鞘取走后胜的人头。
  后胜看上去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任何的害怕或者恐惧,反而还笑嘻嘻的看了匡梁一眼,和匡梁打了一声招呼。
  匡梁直接无视了后胜。
  后胜不以为忤,转过头来继续笑看着面前的周奋。
  周奋从房间的架子上翻找了一会,拿起了一份简牍。
  后胜笑道:“《孟子·滕文公上·第二节》。”
  周奋朝着匡梁示意了一下。
  匡梁会意,一脚把后胜踹到了墙上。
  后胜龇牙咧嘴的坐了回去,整个人老实了不少。
  周奋仔细的翻阅着,对照着密文进行翻译。
  片刻之后,终于翻译出密文的周奋脸色发生了变化。
  后胜露出了微笑,正想要开口说话,突然察觉到了身后的匡梁似乎有所异动。
  后胜十分机警的闭上了嘴巴。
  周奋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到了后胜的身上:“吾现在明白汝为何会将这份阴书密令送来了。”
  后胜笑道:“正是,如果周卿抗命的话,那么将来的罪责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且周卿不要忘了,汝的家人现在可都还在临淄城之中呢!”
  周奋是一个很爱国、很忠君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奋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悄悄的将几个儿子偷偷的运出城区,而是将全家老小都留在了临淄之中。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他不遵王命的话,在临淄城之中的一家老小很有可能就会被齐王建直接给咔嚓掉了……
  周奋深吸了一口气,对着匡梁说道:“将军,将后胜这个叛徒给斩了,首级挂到城头示众。”
  匡梁应了一声,二话不说拖起后胜就走。
  后胜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慌乱的神色,大叫了起来:“周卿,大都督让吾告诉汝,若是你能够将高宛城交出来的话,他可以允许汝带着大军回到临淄之中!”


第938章 劝降
  在听到了后胜的话之后,周奋的表情微微一动,想了一下之后还是在后胜被拖出房间之前开口了。
  “等等,先把他带回来。”
  于是后胜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周奋盯着后胜,沉声道:“那李牧真的如此好心,允许吾带着大军回归临淄?”
  虽然理智告诉周奋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周奋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一方面是为了遵守齐王建的命令,另外一方面则是在现在这种临淄被包围的情况下,高宛城的战略意义已经消失了,如果能够集合兵力固守临淄,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周奋愿意为了这一丝可能性,暂时的留后胜一命。
  后胜直了直身子,看了一眼身上的绳子,笑道:“被绑了这么久,手有点麻,不是太想说话。”
  周奋哼了一声,道:“匡梁将军,给他松绑吧。”
  重新获得了身体自由的后胜活动了一下四肢,十分满足的长叹了一口气:“想吾后胜自从出生以来,还从未被人绑过这么长的时间,果然自由的空气是如此的甜美。”
  周奋打断了后胜的喋喋不休:“说正题。”
  后胜有些意犹未尽的看了周奋一眼,然后说道:“大都督说了,只要交出高宛城,汝就可以带十万人离开此地前往临淄,他到时候会命人放开城东侧让汝等离……”
  “简直就是胡言乱语!”周奋拍案而起,吼道:“十万人?他李牧还真敢想啊!”
  要知道现在的高宛城之中可是足有二十万守军,若是算上城中居民的话数量就更加的多了,可是现在李牧却只愿意让周奋带走十万人,这岂不是意味着剩下的十万人就这么被李牧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收入囊中了?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周奋重重的哼了一声,对着匡梁说道:“匡梁将军,劳烦汝将这个……”
  “砰!”后胜重重的一拍桌子,朝着周奋喝道:“周奋,汝难道还看不清楚现在的情况吗?汝应该知道出城和赵军野战是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汝真的出了城,到时候这二十万人怕是连两万人都回不到临淄了!现在有十万人能够回去,汝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还是说汝根本就是打算要违抗齐王的命令,准备不回师救援临淄了?”
  周奋冷冷的看了后胜一眼,道:“吾是否回师救援临淄,这就不劳汝担心了,反正横竖汝也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后胜冷笑道:“哼,周奋啊周奋,不要以为吾不知道汝在想些什么。汝无非是觉得吾不过是一个降将,而汝却是一个能够与国同存亡的大大忠臣,对吧?吾今天就告诉汝,汝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大错特错!”
  “吾不相信汝没有评估过现在的战局,以汝现在这个情况,战败是迟早的事情。汝到时候大不了一死,那对汝来说倒是简单了,但是汝有没有想过,到了那个时候,这座城池之中的二十万大齐军民都会因为汝的这个决定而走向死亡?”
  周奋沉默不语,但是微微颤抖的手指显然已经出卖了他的内心。
  后胜继续说道:“汝觉得吾投降不好,对吧?但是吾投降了,跟着吾的那两万名将士们至少不需要去面对死亡,至少吾保住了他们的性命,他们家中的父老妻儿也可以等待着他们平安的归来。平安归来啊周卿!汝可知道在这个时代,有多少的男儿自从踏出家门参军之后便一去不回?”
  周奋终于忍不住了,冷冷的反驳了一句:“这场战争可不是吾和大齐主动挑起的,是赵国人选择率先进犯,吾等是别无选择!”
  “不。”后胜摇了摇头,十分认真地说道:“汝有选择,汝当然有选择。只要赵国统一了天下,那么华夏子民之间就再无相互征伐之事,这天下就不会再有战争了!”
  “和平啊周卿!齐国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和平了?汝难道真的就没有见过那些爹死兄亡的家庭之中的悲惨情形吗?这二十万士卒的背后,就是二十万个大齐的家庭啊!和这些活生生的性命、和这些家庭的存续比起来,谁来当这片土地的统治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后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十分认真的对着面前的周奋说道:“所以,为了大齐的子民们,为了大齐的未来,还请周卿——投降吧!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不要再付出无谓的牺牲了,没有意义了!”
  房间之中一片寂静。
  片刻之,周奋的脸部肌肉突然微微的颤动了一下,缓缓的露出了一个笑容。
  不知为何,后胜看着周奋的这个笑容,心中突然涌起了一丝寒意。
  “不错,很不错。后卿啊后卿,汝的这番话,想来是李牧教汝的吧?如果换一个人来说的话,说不定吾还真就被汝给打动了,只不过——”
  周奋的嘴角十分明显的翘起了一个弧度,用极度嘲讽的表情看着面前的后胜:“后胜,汝这个尸位素餐、从来就没有关心过大齐子民,只知道逢迎大王的幸进小人,有何资格在吾面前如此夸夸其谈,如此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为了大齐子民?”
  后胜的脸色变了。
  周奋突然站了起来,一把揪住了后胜的衣领,他的身材比之后胜更为高大,因此一下子就将后胜给提了起来。
  “后卿,吾想要告诉汝一点的是,汝的演技,真的非常的差劲。”
  后胜的脸色变得更加的难看了,一道奇异的光芒突然自他的眼中闪过。
  “周卿,不是吾说汝,汝现在要是能够弃暗投明的话,那应该还来得……”
  周奋狠狠一巴掌扇在了后胜的脸上,打断了后胜的这句话。
  两颗牙齿夹杂着鲜血伴随着后胜的惨呼从他的口腔之中飞了出去,后胜整个人捂脸踉跄后退,撞到了墙壁上才停了下来。
  周奋一脸冷笑的看着后胜,冷声道:“够了后胜,汝这个无君无父、无家无国的叛徒败类,吾是不会再听汝的任何胡言乱语了,今天就是汝的死期!”
  后胜仰起头,惨笑一声,张开了鲜血淋漓的嘴说道:“汝真的不投降?”
  周奋哈哈大笑,道:“吾自当和高宛城、和大齐生死与共!汝……”
  一柄尖刀自周奋的胸口直透后背,让他接下来的所有话语都戛然而止。


第939章 献城
  周奋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匡梁。
  匡梁右手持刀,锋利的长刀已经完全没入了周奋的心口,纵使是泰一神在世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汝……”周奋只来得及说上这么一个字,整个人的生机就已经完全断绝了。
  匡梁叹了一口气,轻声道:“周卿,抱歉了。”
  匡梁将周奋的尸体慢慢的放了下来。
  匡梁从周奋的心口之中拔出了自己的刀,然后转头看到了后胜。
  后胜坐在墙角,静静的看着这一切,脸色十分平静的和匡梁对视着。
  匡梁摇了摇头,道:“君上,汝这般冒险入城,那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后胜露齿一笑,脸色之中不由得出现了几丝狰狞的神色:“田建杀吾长子,吾恨不得看着齐国立刻覆灭,即便是冒上些许风险又有何妨?”
  匡梁伸出了手,将后胜搀扶着坐了起来。
  后胜随意的用袖子擦去了嘴角的血迹,用依旧有些漏风的声音对着匡梁说道:“都安排好了?”
  匡梁点了点头,道:“在知道君上入城的时候,吾就已经召集人手了。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应该已经控制住整个局势了。”
  虽然关着门,但是两人依旧能够听到门外有刀剑相交之声和喊杀声传来,很显然外面的齐军大营也并不平静。
  后胜侧耳倾听了一番,对着匡梁说道:“汝放心吧,吾已经和大都督说好了,这一次能够攻破高宛城,汝居功至伟,该有的功劳一定不会少了汝的。”
  匡梁脸色一喜,忙道:“如此便多谢君上了。”
  两人相视一笑。
  惨死在房间之中的周奋并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周奋还没有上位的时候,后胜就已经有了想要投靠赵国的打算了。
  而匡梁,正是后胜的心腹之一,也曾经参加过后胜府邸之上举行的绝密会议。
  在后胜失势之后,两人暗中密会,果断的做出了决定,让匡梁摆出跟后胜决裂的态势,以继续留在齐国军中,帮助后胜掌握军权。
  已经当了多年相邦的后胜非常的清楚,只有将军队掌握在手里,自己将来才能够拥有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事实证明后胜成功了。
  匡梁取得了周奋的信任,成为了齐军的副将,并且一直兢兢业业的干着这份工作,用多次轻伤不下火线的行为完全打消了周奋的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