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衣卫总部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联系上咸阳的胡衣卫分部了。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如今还处于冬季,所以胡衣卫总部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换句话说,咸阳之中一定发生了某些事情,某些对于胡衣卫来说非常不利的事情。
  赵丹的思绪很自然的就联想到了一个人——吕不韦。
  难道说吕不韦出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说实话,对于吕不韦这个人,赵丹的心中是颇为矛盾的。
  一方面,吕不韦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一点无论是从历史上的记载,还是从这些年吕不韦的表现都能够看得出来。
  但是赵丹也很清楚,吕不韦其实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
  这样的人如果驾驭得好,让他的野心用在为了国家方面的话,那么对于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驾驭得不好,让他的目光完全落在了争权夺利之上的话,那么这样的人对于皇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虽然现在并不知道咸阳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赵丹隐约有一种预感,如果真的想要帮助吕不韦的话,那么对秦开战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赵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敲击着,多少有些举棋不定。
  过了片刻,赵丹突然忍不住哑然失笑。
  自己的麾下也不是没有像平原君赵胜、像虞信、像廉颇李牧这样的名臣大将,这些人不都一样被自己治得服服帖帖的么?
  就算他是吕不韦又如何,不管吕不韦愿意或者不愿意,将来一个秦国降臣的名号是肯定要安在吕不韦身上的。
  有了这个名号在那里,吕不韦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其实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
  再说了,寡人可比吕不韦年轻多了,就算是吕不韦有些什么野心,寡人难道还压制不住他?
  想到这里,赵丹终于有了答案。
  赵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打断了正在争吵的两派大臣:“好了,既然诸位卿家如此争执不休,就依照过往的惯例,投票表决吧。”
  ……
  片刻之后,虞信看着郑朱和李斯,眼中的惊讶神色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两个家伙明明是对头,怎么会在同一件事情上持相同立场呢?
  虞信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直沉静无比,除了投票之外从未发言过的李牧身上。
  难道说……
  赵丹缓缓开口了:“这一次,就由李牧大都督作为主将,庞卿作为副将,率领寡人的大军西进伐秦吧。”


第954章 大兵伐秦
  春天到来了。
  这一年,赵国的战争脚步比起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得更早一些。
  冬天才刚刚度过,许多地方的雪甚至都还没有完全融化,大量赵国的军队就已经纷纷在河东郡之中集结。
  由于已经习惯了这种战争的节奏,所以赵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之时十分的流畅,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
  这样大规模的调兵遣将自然是不可能瞒得过秦国方面的,秦国对此十分的警惕,在得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集合了大量的兵力在河西地之中,准备防备来自赵国的攻击。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蔡泽紧锣密鼓的调查也被迫叫停,这位秦国的御史大夫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赵国伐秦之战中去。
  于是吕不韦的这一难,总算是暂时性的度过了。
  但吕不韦的心理非常的清楚,这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因为在大军刚开始调动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千头万绪,那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投入的。
  等到大军已经完全调动完成之后,一应事宜基本上都已经是有例可循,到那个时候蔡泽就能够重新腾出手来,继续调查吕不韦的案子了。
  套在吕不韦脖子上的绳索虽然放松了一些,但是还远远没有到完全松开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吕不韦也终于和赵国胡衣卫派来咸阳的新首领联络上了。
  直到这个时候,赵丹才终于明白了在过去的那个冬天之中,咸阳城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咸阳城之中的胡衣卫首领在和吕不韦最后一次见面之后带着密信离开,但是却在这之后遭到了蔡泽带人的突然袭击。
  在这次袭击之中,咸阳城分部的胡衣卫首领被杀身亡,吕不韦写的那封密信也被随之搜走。
  好在蔡泽并不能够破译密信上面由阿拉伯数字所组成的密文,而且也并没有人看到胡衣卫首领的确是从吕不韦的府邸之中走出,所以蔡泽依旧缺少足够的、决定性的证据来说服秦王楚对吕不韦下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吕不韦才能够十分艰难的度过这个冬天,撑到了赵国伐秦的这个时刻。
  半个月后,集结完成的赵国大军开始从蒲津渡出发,渡过了黄河,朝着秦国逼近。
  而秦国方面显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生死存亡的时候了,所以秦王楚也是疯狂的将整个秦国的战备提高到了最高等级,更是将秦国几乎所有还能够行动的成年男子都征集了起来,组成了一支二十五万的军队,由王翦作为主将,在河西地的元里城和李牧所部进行对峙。
  但赵国的兵力并不仅仅有李牧所组成的这三十万军队而已。
  这一次战争的副将庞煖已经开始受命集结赵国边骑军团的五万骑兵,准备从河套、朔方两郡南下,自义渠地直扑关中,狠狠的在秦国人的背后来上一刀。
  不过由于这个时候和中原不同,北方的冰雪尚未融化对于行军的影响很大,北方诸郡兵马的调动也需要颇多时日,所以庞煖的骑兵并不能够像李牧的步兵主力一样发动进攻,还需要最少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才能够发动。
  赵国向秦国开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楚国的境内。
  如今的楚国基本上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东部主要是以景通为首的昭景屈三大家族的地盘,而西部以郢都为中心的半个楚国则位于李园的影响之下。
  在过去的那个秋天里,双方虽然并没有爆发什么大战,但是小规模的摩擦倒是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冬天的到来让楚国的双方都不得不停止了军事行动,也各自拥有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
  说实话,在这之前,楚国的两派心中其实都是非常担心的。
  毕竟谁都能够看得出来现在的楚国实在就是史上最弱的楚国了,而且还分成了两半,如果赵国人趁虚而入的话,那么这个事情还真的就是不好办。
  但是现在赵国并没有派兵来攻伐楚国,恰恰相反的是赵国人却去打了秦国。
  这无疑让李园和景通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李园坐在宫殿的主位之上,看着面前谦卑的秦国使节,脸上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心中却多少带着几分快意。
  当年你们秦国人不是很牛逼吗,不是根本没有把我们大楚看在眼里吗?怎么样,现在还不是要乖乖的来跟我们大楚求援。
  是的,在开战的第一时间,秦国就已经分别派出使者来联络李园和景通,希望这两人之间能够暂时的放下各自的恩怨,联合起来跟着秦国一起抵抗赵国。
  只见秦国使者言辞十分恳切地说道:“会稽君,若是秦国一亡的话,那么到时候这个世界上便只剩下楚国一个国家了。到时候楚国的命运不必吾说,想来会稽君也应当能够了解。所以还请会稽君一定要放下成见,以抗赵为第一要务啊。”
  李园闻言不由得轻轻的哼了一声,道:“就算是吾愿意停战,景通那人也是肯定不愿意停战的。汝可能并不知道,景通可是已经对天发誓,要用吾的血肉来祭祀景阳和他的那些族人们的在天之灵呢。”
  由于心中对赵国的愤恨,李园是愿意暂时放下仇恨的,但问题在于李园的心里清楚,三大家族不愿意啊。
  说起来,李园在郢都之中的那一场杀戮的确也是惹毛了三大家族。
  包括景阳在内,三大家族的家主以及诸多核心成员都死在了李园的府邸之中,景阳嫁给李园的那个妹妹也同样被李园处死。
  在自家的至亲被杀死在李园手中的情况下,景通发下这样的誓言,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秦国使者咳嗽一声,道:“这一点还请会稽君不要担心,只要会稽君答应了吾王的要求,三大家族那边吾王也已经派去了使者,一定会斡旋成功的。”
  李园哈哈一笑,道:“吾当然知道秦王已经给景通派去了使者,但是汝看着吧,景通是不可能答应和吾停战的。吾刚刚才听说景通已经集结了五万人马,很快就要前来进攻郢都了。如果景通不能够停战的话,那么吾也只能够将这场战争给继续打下去了。”
  李园所说的还真的就是一点都没有错,仅仅过了三天之后,景通就已经率领着五万兵马越过了双方的边界线,攻入了李园的控制区之中。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或许李园能够意识到联合抗赵的必要性,愿意和三大家族之间议和并且共同抗赵,但是问题在于——三大家族不同意啊。
  毕竟三大家族可不是景通一个人说了算了,更不是景氏一个家族说了算的。
  所以只要三大家族之中的主流舆论依旧是灭掉李园,那么即便景通再怎么深明大义也好,他都不可能违背三大家族共同的意志,他都必须要以消灭李园作为最高目标。
  至于什么秦国,什么将来楚国可能会独自面对赵国这种事情,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在三大家族之中甚至有一种没有宣之于口的观点在暗自传播着,这种观点就是——赵国是迟早都要打过来的,如果不能够趁着赵国打过来之前消灭李园的话,那么恐怕将来就没有任何报仇的机会了。
  所以在三大家族的心里,这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也是最好的一次能够向李园复仇的机会了。
  毕竟现在的赵国肯定是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灭秦之上,是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派廉颇带着一支大军来给三大家族添乱,让三大家族在已经看到成功曙光的情况下功亏一篑了。
  于是三大家族理所当然的就压上了所有的筹码,调集了能够调集的所有精锐倾巢而出,务求要灭掉李园这个该死的叛徒!
  三大家族要灭掉李园,李园当然也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李园本人已经组织好了一支三万五千人的兵马,所以在得知了景通来袭之后,李园也同样率领兵马前往迎战。
  双方在寿春城以西大约一百里的平原之上陷入了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虽然说来自秦国的两名使者已经是十分尽职尽责的相劝了,但是很显然三大家族根本就没有放弃复仇的打算,所以这样的劝告自然也就只能够无功而返。
  在离开三大家族军营的时候,一名秦国使者忍不住发出了一声长叹:“秦若亡,则楚必不存也。如此目光短浅,真真是……唉!”
  两名秦国使者最终还是不得不带着十分扫兴和沮丧的心情回到了秦国之中。
  既然秦国的使者们并没有帮助秦国取得任何的帮手,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也就只能够独力来面对和赵国之间的战争了。
  对于这一战,秦国人完全没有丝毫的退路,因为他们的心中都很清楚,失败就代表着死亡。
  而在赵国这一边,已经横扫了中原四国的赵国精锐大军也是士气正盛,他们也很清楚秦国多半就是在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