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6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斯同样也微笑了起来,点头赞道:“武襄君之言,正是李斯之意也!”
  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各有深意。


第1021章 反面人物果然还是有
  虽然说吕不韦的稽查活动在邯郸之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是总体而言,由于冬天大雪导致交通几乎隔绝的缘故,目前来说整个行动的影响暂时主要还是局限在邯郸之中,并没有朝着邯郸之外的地区扩散。
  要知道如今的赵国疆域辽阔,大贵族们的许多产业比如说铁矿啊、漆啊、煤炭啊、食盐等等这些东西,它们的原产地都是在邯郸之外,所以波澜虽然已经搅动起来了,可是仍旧没有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浪潮。
  “现在情况如何了?”龙台之中,赵丹对着吕不韦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吕不韦面露难色,好一会才说道:“大王,如今虽然也惩罚了一些店铺,但是基本上来说都只是针对于单个店铺的行动。”
  赵丹眉头一皱,道:“难道这些家伙们就没有任何一个是聪明一点的人不成?就这么铁了心想要和寡人作对?”
  吕不韦咳嗽一声,道:“大王误会了,赵国之中自然还是有许多忠臣的,比如说臣和定国君麾下的产业就已经全额缴纳的应缴的税赋,还有武襄君以及中尉李卿、还有其他一些大臣们也同样足额缴纳了商税。”
  “李牧?”赵丹愣了一下,随后又笑了起来:“汝说的应该是李牧和汝所联合做的那些生意,对吧?”
  吕不韦有些尴尬的默认了下来。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的声音重新转为了严厉:“所以这么多龙台重臣,就只有汝等四个人做到了寡人希望汝等做到的事情吗?”
  吕不韦低头不语。
  事实上吕不韦非常明白现在的情况,说白了,大部分人虽然已经警觉了起来,但是总体来说其实都还在观望。
  毕竟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这一点上即便是大贵族们也不例外。
  没有钱,贵族们怎么收买人心,怎么发展势力,怎么让自己过上更加奢侈舒适的生活?
  春秋时代大家起码还要点脸皮,到了战国时代基本上来说就已经是完全功利化的社会了,功利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必定是对于金钱财富的狂热追求,这一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赵丹重重的哼了一声,语气之中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满:“看来啊,有些人是为了一己之私,真的没有把寡人和赵国放在眼里了!”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传来。
  虞信到了。
  虽然是大冬天,但是虞信的额头却有着显而易见的汗水。
  虞信恭恭敬敬的将一本小册子呈了上来:“大王,这是来自大将军和李伯李卿,还有庞煖、剧辛两位将军的账册。”
  赵丹简单的翻阅了一下,发现上面的东西其实就是过去五年里廉颇以及其余三人各自家族的生意情况,以及偷税漏税的份额等等。
  和这份账目册子一起呈上来的,还有廉颇四人的请罪奏折。
  赵丹看着面前的这些奏折,心情这才感觉到稍微的好了一些。
  说实话,随着这些年威望日重,赵丹对于被人违逆的容忍度是越来越低了。
  更何况现在这种情况是赵丹完全占理,如果不是因为顾及到涉及的人数实在太多的话,赵丹早就已经大开杀戒了。
  赵丹咳嗽了一声,缓声道:“所以依照现在这个情况来看的话,就是还剩下郑卿了?”
  吕不韦顿了一吓,然后答道:“正是如此。”
  赵丹眯起了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虞信和吕不韦对视一眼,都非常识趣的并没有开口。
  郑朱的身份其实是比较敏感的,郑氏家族如今有一位郑夫人就在宫中,所以郑朱是不折不扣的赵国外戚。
  再加上郑朱也是两朝老臣了,从赵丹的父王赵惠文王开始就已经在赵国政坛之中身居要职,论资历的话除了廉颇之外龙台群臣之中没有任何人能够和郑朱相提并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丹不开口,其实作为相邦的虞信也不能把郑朱怎么样,毕竟虞信也有点担心刚上任就被冠上一个打压同僚的帽子。
  赵丹沉默片刻之后,道:“这样吧,文信君,汝继续调查下去,不过这一阵子汝就先避开郑卿的产业,毕竟邯郸之中也不是只有龙台众臣们的产业,对吧?”
  吕不韦愣了一下,随后恭敬的应了一声,道:“喏。”
  很快的,吕不韦就退下了,只剩下赵丹和虞信君臣两人。
  赵丹咳嗽一声,指了指面前的奏折,道:“定国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虞信不敢怠慢,忙道:“不瞒大王,武信君和李伯李卿一开始还有些不是很理解,然后臣就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刚好碰到了庞卿和剧卿也在武信君府上做客,所以便一并将这些东西带来了。”
  赵丹唔了一声,并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下去,而是继续说道:“马上就要开春了,物资和民夫青壮都准备好了吗?”
  开春就要征讨楚国,这是赵国统一六国的最后一步了。
  虞信忙道:“大王请放心,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做好了,物资也已经准备完毕。只要大军出动,那么民夫青壮和随军物资都会一起跟上,绝对不会误了大军的行程。”
  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汝既然身为相邦,那么就要总揽全局,楚国这边虽然有大将军廉颇,但是汝也不能够让大军的后勤出现任何问题,明白了吗?”
  一番应对之后,虞信也离开了龙台偏殿。
  赵丹沉思片刻,突然开口道:“来人啊,把毛遂给寡人叫来。”
  很快的,毛遂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赵丹看着毛遂,语气平静:“今天虞信带了几份奏折给寡人,汝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毛遂想了想,道:“大王莫非是为了庞煖和剧辛之事?听说此二人这阵子和廉颇过往甚密,大有冰释前嫌之意。只不过还缺乏证据,所以臣就没有上报。”
  赵丹点了点头,道:“证据已经在寡人这里了。从今天开始,汝去驻点监察卫,寡人给汝一个月的时间,不管汝用任何手段,总之汝要给寡人把郑朱的所有产业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白了吗?”
  毛遂愣了一下,随后深深的低下了头:“请大王放心,臣必定完成任务!”


第1022章 三军出征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万物回春。
  对于赵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渐渐的熟悉了这种生活节奏。
  不需要担心敌人的入侵,不需要担心田地里辛苦种下的庄稼没到成熟之时就会被收割走,更不需要担心敌人杀来让自己性命不保。
  这是赵国自从立国以来两百多年里,境内最为和平的一段时光。
  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赵国的强大和扩张而带来的。
  曾经和赵国并立于世的六大战国,如今仅仅只剩下楚国一个还在苟延残喘。
  所有赵国人的心中都无比笃定的认为,楚国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当赵国各郡的民众们接受到了国家的征调命令之后,他们并没有流露出害怕或者沮丧的神情,而是一个个精神抖擞,在妻儿的期盼和打气下纷纷踏上了征程。
  在两名老而弥坚的大将廉颇和庞煖的率领下,两支赵国大军一东一西,分别朝着如今楚国境内的两大势力李园和三大家族发动了进攻。
  总计三十万大军,再加上跟随后勤配套的民夫青壮等等,赵国这一次单单参与到战争之中的人数就超过了百万人。
  这绝对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战争。
  就如同赵丹在出发之前所特地举行的誓师大会上所说的那般:“诸位,汝等的这一次出征,将会彻底的结束战国乱世,让整个华夏大地真正的迎来和平,让所有的华夏族人不分彼此、不再自我争斗相互残杀。我们,将会见证和创造华夏族的新生!”
  而另外一方面,很显然楚国这边对于赵国的南下也是早有准备,在过去的差不多半年时间之中李园和三大家族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停战,双方都拼命的扩充军队武装军备,等待着赵军的到来。
  而对于赵军的两名主将来说,他们显然也都是有着各自的心思。
  作为如今赵国军方的首脑人物,廉颇大将军显然是必须要力争上游的。
  这位豪迈无比的大将军在出征的第一天就召集了自己麾下的众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老将军虽然须发皆白,但是整个人走起路来依旧是虎虎生风,说话的时候也同样是声如洪钟霸气十足。
  “二三子,吾等这一次的目标,便是郢都!”廉颇的蒲扇大手重重的砸在了舆图之上那个十分明显的城池标志上。
  “所以这一次二三子都要打起精神来,全军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务必要在一个月内赶到邓城,然后渡过汉水,对郢都发动进攻!”
  廉颇大将军的这份战略,可以说是简单到了极致。
  有人问道:“大将军,李园也非庸人,说不定其人会在汉水以南布防,以阻碍我军前进。”
  廉颇哈哈大笑,十分豪气干云的一挥手:“若是李园胆敢走出郢都和吾决战,那么吾敬他是条汉子,一定会给他一个痛快的死法!”
  而在另外一边,庞煖老将军同样也是在开着站前会议,但是他的风格显然又和廉颇有着明显的不同。
  “诸位且看,根据最新传来的情报,由于三大家族已经得知我军即将攻伐其地,所以原先三大家族割让给我赵国那些临近吴城的长江以南之地,都已经被三大家族给抢占回去了。”
  “从现在的速度来预测的话,我军将会在大约一个月之后抵达长江北岸。由于吴越之地水网密布,所以吾这一次特定让大王抽调了许多魏地水兵,他们将会是我军在水战之中的有利因素。”
  “依照参谋部的分析来看,三大家族所能够做出来的选择应该是极为有限的。他们要么便是据城坚守,要么便是想办法凭借着长江天险阻挡我军。”
  “如果他们据城而守的话,我军拥有着震天雷这等利器,攻克吴城应该不在话下,毕竟吴城远远不能够和咸阳城相提并论。但很显然三大家族并非傻子,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在长江一线布防。”
  说到这里,庞煖十分自信的一笑:“他们会后悔做出这种决定的。”
  毫无疑问,赵国伐楚之战,乃是本年度最为吸引人眼球的一战。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另外一则来自于北边的消息,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的引人注意了。
  刚刚获封赵国武襄君的李牧,也同样在这个春天率领着五万骑兵大军,浩浩荡荡的从赵国定西城出发,开始西渡黄河,朝着河西走廊进发。
  五万骑兵,一人双马,这个规模是极其庞大的,滚滚的烟尘遮天蔽日,犹如一条永不停息的长龙在大地之上前进着。
  白发苍苍的佩尔修斯躺在一辆马车之中,初春时分的寒气依旧有些逼人,所以马车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毛毯,佩尔修斯的身上还盖着一床同样厚实的棉被。
  此刻的佩尔修斯看上去颇为憔悴,但是整个人的一双老眼之中却显得炯炯有神,有一种目标即将达成的兴奋和狂热感。
  “阿莱斯,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能够和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