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遂道:“三年于此矣。”
  赵胜又道:“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赵胜眉毛微微一挑,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情,心道:“这毛遂似是确有不凡之处啊。”
  要知道赵胜可是赵国的相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世华夏朝总理那般的大人物,身上是有着很重的官威的。
  平常的食客见到赵胜都是唯唯诺诺,连头都不敢抬话都说不清楚,更别提像毛遂这样侃侃而谈了。
  别的不说,就说两千年以后的华夏朝,又有几个人能够在总理的面前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而且还说得有条有理的?
  单凭这一番话,那就证明了毛遂至少是有点本事的人。
  一想到这里赵胜就有点郁闷了,因为现在虽然证明了毛遂这个人能用,但偏偏赵胜之前已经答应了自家的国君赵丹,要把毛遂借给虞信去出使楚国。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赵胜又能怎么办呢?
  于是赵胜只能道:“毛遂,吾已将你借予虞卿出使楚国,你务必好好辅佐虞卿,万勿坠了吾和赵国之威名。”
  毛遂闻言也是一愣,心道我是来让你带我的,怎么你还把我借给别人了?
  但主君有命,毛遂这样的门客自然也是不得不从,于是毛遂只能道:“臣领命。”
  看着毛遂离去的身影,赵胜的心中更加的烦躁了。
  虞信可是布衣派的大臣,从立场来说是赵胜的政敌,所以毛遂越有本事能够帮到虞信,赵胜的心中反而越是不爽。
  而且现在赵丹让公族派的赵胜出使魏国,让布衣派的虞信出使楚国,估计也有让两派在外交舞台上比试一番的意思。
  从这个立场来说,赵胜心里反而更加希望毛遂就是一个废物,而且越废越好。
  可偏偏这个由赵丹钦点的毛遂,看上去却真的有几分本事的样子。
  赵胜忍不住再次嘀咕了一句:“大王却是如何知晓这毛遂的?”
  就在此时,一名容颜艳丽的中年贵妇出现在了赵胜的身边,温言道:“君上,该用餐了。”
  这位中年贵妇就是赵胜的正妻,也就是魏王圉和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同胞姐妹。
  赵胜看了自己的大老婆一眼,突然又想起了今天赵丹在会议上的叮嘱。
  “若平原君出使魏国,寡人希望君候夫人能书信一封于信陵君,信中务必言辞激烈,夸大我赵国之危情,否则君候或将无功而返。”
  赵胜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夫人显然看出了赵胜的不对劲,温言道:“君上可有心事?”
  赵胜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夫人多虑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赵胜站起身来,和夫人一起走向了用餐的厅堂。
  至于赵丹之前的叮嘱,赵胜却是不想照办了。
  这国家大事,我赵胜出马还怕办不到?竟然还要一个妇道人家去写信求情,算什么破事嘛!
  ……
  PS:这便是“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由来,此处因剧情需要,略有改动。


第10章 邯郸
  就在苏代走后不久,偏殿之中的赵丹招来了宦者令缪贤:“且去备车马,记得不要大张旗鼓,寡人欲微服往郭城一行。”
  缪贤闻言微微吃惊,因为在缪贤的印象之中这还是赵丹自登基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宫。
  但缪贤毕竟是服侍过两代赵王长达几十年的人,经验可以说是相当丰富了,所以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立刻就应了下来:“唯。”
  二十分钟后,换上了一身常服、看上去就好像一名寻常贵族公子哥的赵丹坐在一辆看上去华丽但却并不十分显眼的马车上,由几名同样换上了寻常装束的侍卫护卫,离开了宫城大门,朝着数里之外的郭城而去。
  如果要在这个时代评选一个“十大最繁华城市”,那么这座赵国的都城邯郸绝对是榜上有名,而且还是非常靠前的那一种。
  《管子·乘马》里曾经说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这句话就是说,想要建立国都,那就得找一个依山傍水、水草丰美的地方,地势不能太高不然不方便取水,但也最好不要太低否则有被水淹的危险。
  邯郸城位于赵国东南平原之上,西面是太行山,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河流过,同时又地处交通要道,可以说在赵国之中是一个地理位置绝佳的立都所在。
  而事实上赵国邯郸、燕国武阳、齐国临淄、魏国大梁、东周洛邑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大城市,人口动辄几十万人,即便是在近代都能算是不折不扣的大都市了。
  齐国人晏子在出使楚国的时候曾经这么在楚王面前说过这么一句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这意思就是临淄城里的人已经多到了大家一起举起袖子就能让天空变阴,一起甩汗水就能直接下一场雨,走路都是摩肩接踵的你踹我我踩你。
  但随着五国灭齐这场浩劫之后,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齐国和临淄这座曾经的战国第一城一起遭受了重创,不复往日光景,反倒是邯郸城伴随着赵国这些年来的崛起越发的繁荣兴旺,大有后来居上成为如今战国第一城的趋势。
  而赵国又是东方六国之中此时军事实力最为强盛的国家,所以邯郸的这些年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来作为屏障的话,那么什么经济发展国家崛起就是一句空谈和笑话。
  由于换了常服,所以赵丹的马车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并不起眼,很快就从邯郸的南门进入了邯郸城之中。
  刚一进城,赵丹就下意识的——捂住了鼻子。
  以西方世界的历史来说,像法兰西王国的都城巴黎,奥地利大公国的都城维也纳,大英帝国的伦敦城都可以说是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而这些城市也都和此刻的邯郸城一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臭。
  对,臭气冲天的臭。
  由于并没有系统的城市排污系统,邯郸城之中数十万人所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和排泄物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去处,于是长年累月之下,一股弥漫在空气之中各个角落的臭味就由此而来了。
  捂着鼻子的赵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发现所有人都是面色不变,看上去已经习以为常了。
  赵丹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东西虽然没有雾霾毒,但是比雾霾可是要熏鼻子多了。
  看来在建设下水道工程势在必行啊,以后在下水道系统没有建好之前,自己还是少来几趟郭城吧,这种公园旱厕的味道,咱们现代人的鼻子可真受不起这罪啊。
  当然了,赵丹之所以来到郭城,倒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穿越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赵国的国君,赵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体察民情的赵王,那么到邯郸城里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无疑就是体察民情最简单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坐在马车上的赵丹开始打量起周围的一切。
  除了身为赵王的赵丹所居住的宫城之外,这座面积远胜于宫城的郭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邯郸城。
  这里并不像后世那般到处是小区到处是商铺写字楼,而是被分成商业区、手工业区、居民区等等几个部分,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严格的用途划分,把整个郭城分成大大小小好几十个不同的方块区域。
  而且由于工商业的兴旺,邯郸城的流动人口也非常的多,在邯郸城之中你可以见到许多来自其他诸国的商贾和人们,可谓是足不出户便了解各国时尚风向。
  赵国所特有的短袖胡服自不必说,其他还有融合了东夷风格的齐人,和赵国差不多但是服饰没有赵国这么开放的楚国人,死死板板大热天还要穿着宽袍大袖的燕国人,一身黑色匆匆低头而过的秦国人等等,不一而足。
  赵丹一路观察下来,发现无论是赵国人也好,又或者是其他六国人也罢,似乎都没有受到赵国正在和秦国于长平一线对峙的影响,大部分人脸上的神情都是比较的轻松,走起路来步伐也很轻快。
  毕竟春秋战国这几百年的仗打下来,基本上也都麻木得差不多了。
  但只有赵丹自己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一败,秦国人就会立刻挥师进军邯郸,到了那个时候,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战国大城就要开始它的衰落之路了。
  “长平,决不可败!”赵丹下意识的微微握紧了拳头。
  和平,永远是最可贵的东西。
  一想到长平之战,赵丹的心中一下子就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心思,而是开始默默的思考起自己的对策来。
  如果说秦国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猴子的话,那么曾经轮流称霸中原地区晋、楚、魏、齐、赵五国就是镇压住秦国的那五根手指。
  如今其他的四根手指都已经松动和崩坏,一旦赵国这最后的希望也顶不住的话,那么东方六国就再也无力抵挡强秦的入侵。
  赵丹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之前的安排虽然也算不错了,但是想要和秦国放对,手段总是要越多越好才是啊。
  得再想点办法。
  赵丹正出神间,马车已经驶出了被人流挤满的邯郸城主干道,来到了一条同样宽阔,但人流却相对稀少的大道上。
  在这条道路的两旁有许多豪华无比的府邸,一个个占地颇广,装修得十分大气,雕梁画栋,朱漆红墙,突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
  赵丹心中一动,知道这里就是赵国大人物们居住的地方了,像今天和赵丹开会的几个大臣,他们的府邸也都在这条大街上。
  赵丹随手一指路边一座府邸,问道:“此乃何人府邸?”
  侍卫答道:“回大王,此乃都平君之府。”
  “都平君田单?”赵丹心中一动,心道这还真是够巧的,于是便开口道:“走,敲门去。”


第11章 田单
  田单府。
  通常来说,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一般都是主人坐在上首客人坐在下首。
  但今天这个客人的身份实在是过于特殊,以至于就连田单这样的赵国封君、曾经的相邦都不得不敬陪末坐。
  这个让人意外的不速之客,当然就是赵丹。
  赵丹此刻坐在上首位置,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下首的田单。
  这是一个身着高冠博带、紫色衣衫、面容有些清瘦、相貌平和、两鬓已经有些斑白的男子。
  这也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个牛人啊。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几年,想要评选一个当时的四大名将出来的话,那么秦国白起、赵国赵奢、燕国乐毅和齐国田单四人绝对是当之无愧,不做他人之想。
  司马迁在《史记·田单列传》里是这么评价田单的:“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司马迁这句话就是说,田单这个人不但能够堂堂正正的和敌人交兵,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出奇制胜,他的用兵千变万化有正有奇,可以说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是对手根本无法预料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而且田单这个人还相当的忠君爱国,在用反间计逼走乐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