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书柜旁边的王朝梁,从书柜中拿出一本英文原文医科书对身边的李子玉说到,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院校毕业地西医,大都可以直接看懂原文书,这也是这里有这么多此类书籍的原因。

王朝梁可还真地说对了一件事,为了找这些书司马可谓是费尽了心机,特意找人到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专家那里以写一本书的名义,甚至还求助了一些外国医学院校,以收集从1900到1915之间的医科书的书名资料。有了这些书的书名和出版社,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也许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想办收集这些书并不容易,可是在共和四年时收集这些书相对到容易许多。

司马所用的办法就是汇款到中国在美英等国的民间商会,同时用电报发出书名,让他们按书名帮忙购买这些医科书。虽说简单,可是花费是巨大的,别的不说光是发电报、买书、邮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更何况还需要向这些代购书的商会工作人员支付部分劳务费。因为现在的欧洲正处于战争之中的缘故,以至于花费更甚耗时更长,购书至今都过了大半年之入,可是仍旧有大量的书籍并没购齐。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从中先挑出一些书,把他给译成中文,给学校送回去,这里的大多数医科书籍,都是欧美最新书籍,如果能译成中文,那就是仅只是我们摹出原文送回学校,相信学校的老师和学弟们也会从中获益菲浅。”

李子玉拿出一本德文外科类书籍对王朝梁说到。刚从京师大学医学院毕来,被老师推荐到这里实习地李子玉在最初刚来到附属医院的时候,还以为之所以会被推荐到口外的医院实习,是因为自己性格太孤傲的缘故。

可是自从李子玉来到这家所谓的公司附属医院之后,李子玉才知道自己是大错特错了。设备如此之全、之精良地医院在中国可谓少见,同时还有大量的医科书籍可供医生借阅。与其说是在这里实习,倒还不如是在这里学习更准确。

“不是吧!子玉,你没犯神经吧!你想翻译这些书?我的个天哪!这些书要是想翻译出来没有几十年那行,等你翻译出来估计也早都落伍了。子玉你是不是闲出毛病来了!”    听到李子玉说要翻译这些书籍,王朝梁差点没被他的这个想法给吓死,这个设想太伟大了,伟大的根本不可能实现。

“我没说我一个人行。医院里来治病的人并不多,来得也大都是外科多些,我是想咱们大家一起做。等译出来出之后,大家的母校都可以得到一份。一年一个人译一本的话,咱们一年也就能译出近百本。这里头地书大多数都是学校里没有的。再则在译文的同时还能提高你我的外文水平。朝梁你说是不是?而且翻译出来的书,还可以整理出版,也可以接济你我生活不是吗?怎么样,我们一起干吧!先去劝说别人。”

李子玉在那劝说着王朝梁一起投入自己认准地翻译大计之中,在李子玉看来,如此利已利人的好事。岂有就此放过的道理。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也别译书了,你要是想不妨把这些中文版的医科书,抄写一份以后给学校送去,我想这些内科、外科、眼科这些诸类书籍对学校的老师还有学弟们的帮助会更大一些。要是想发财地话,还是拿这些去出版吧!真不知道那些书是谁编的,确实不错。”

听李子玉如此这般劝自己,王朝梁便指着另外几排书柜说到。那几排书柜里摆放的都中文版的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之类的书。相对于翻译这些外文书出版送给学校,那些配着大量照片的中文医科书,反而更适合送给学校。实际上相比这些原文医科书,那些印制精美的中文书反而更吸引像王朝梁这些医生,除了没有文字障碍之外,更重要的其中教授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是更新地专业知识,再加上其中还配有大量印制异常精美地图片。

王朝梁所说不假,这些书如果拿到学校里给他们的那些学弟的确是很有帮助。要知道这些书可都是司马找专职人员在后世的医科书中删解一些太过朝前的知识之后,又配上了大量地图片。然后找打字员一个字一个字重打、重排版、重校对。其后再转换成繁体字,再用快印设备印刷总装定成册。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图书馆里头的这些中文版地医科书,其上面专授的医学知识至少比外界先进十数年,尤其是关于外科手术和内科病理地资料。

“哎!行了你!别乱扯了,你有没有感觉,那些像王院长那样从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在这都有一种身在象牙宝塔的感觉。咱们这医院的设备也太先进了一些吧!用王院长的话说,就是美国第一流的医院,估计设备也不会比咱们这医院好多少。”李子玉听到王朝梁这么涮到自己,于是开口说到想借此转移一下话题, “象牙宝塔”这个外号是众人口中用来形容医院的代名词。

在这里些医生的眼中,西北公司附属医院和他地图书馆就像 “象牙宝塔”一样,里面的宝贝总是会让人们不时为之一亮。医院的各个科室,种类繁多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像国内所末有的X光机、呼吸机、心电图仪以及其它各类的价值昂贵的医用器械,总是会让初来都为之惊叹。整个医院的仪器设备,质量在国内绝对是超一流的,就连数量都达到一个让人感觉有些奢侈的地步。图书馆的藏书无论数量或是质量也更是国内第一。正是如此现在地医院,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象牙宝塔。

“管他是象牙宝塔,还是别的什么宝塔,最重要的是咱们能在这里接触到这些先进的仪器,还能学到更多东西就行。”对这些东西王朝梁根本就没有想过多少。在王朝梁看来与其想这些东西,倒不如利用在这地时间,多学点东西,谁知道以后这医院在自己实习期满以后愿不愿意聘请自己留任。

就在王朝梁在那里考虑着自己会不会被医院留用的时候,在距离医院并不远的一座红色的三层楼,其建筑特点和医院的那种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倒是非常之相近,只是规模稍显小不少。这座楼和医院一样,都位于一个独立的大院之中。

大院内的绿化甚至于不比绿化最好地医院差多少,虽说建筑的规模相比医院小一不少,可是相比之下仍然比公司办公楼还是要大上不少,由此可以见公司对这里的重视程度。这个独院就是公司目前唯一的一家研究所,刚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化学工业研究所。

说是成立,倒也不尽然,准确地来说,这家化学工业研究所是由西北公司和天津的实业家范旭东先生的久大精盐公司两家合作开办的这所中国第一家专职化学工业研究所。之所以设立这家研究所,完全出自于司马和范先生两人意外在国货展上相逢,然后司马和其深谈后,知道了范先生想办一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打破欧美化学工业界对华的技术封锁。

虽说有这么一个好想法,可是却苦于没有资金,当时司马连想都没想就决定两家公司一起合作办这个化工研究所,化工研究所是以久大精盐公司化验室为基础扩建。研究所成立以后被称为 “西圣‘的孙颖川博士,毅然辞去英办开矿务局总化验师地高职,来到化工研究所出任所长,而学识渊博的张子丰出任副所长。

除了有这么两位专家投身化式研究所之外,还经两位的介绍和范旭东本人的邀请,不过才一个月的功夫。化学研究所就汇集了国内最优秀的十多名曾留美、德、英、日的化工科博士,以及数十名化工科大学生。

化工研究所在最早成立时,是设在天津临时租用的房子作为研究所,直到一个月前这座中西合壁的化工大楼建成之后,才从天津搬迁过来,对于搞技术地人而言,在什么地方从事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试验室里的设备最好齐完,试验的经费要有保障。当孙颖川向司马提出试验室的要求时。司马只说一句话: “你们列个清单,需要什么设备都写在上面。只要是你们需要的,我保证购齐所有的设备,经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研究需要,公司在财务上都会尽全力支持。”

当时见孙颖川对自己话显然有些不大相信,司马当时还补充到一句 “如果说你们列出的清单中,有我没买到的设备,你大可把我地办公室砸了泄愤!只管列出需要的设备清单,一切设备,只要是研究所需要地。”为了防止研究所因为庞大的购置清单而意外夭折,孙颖川特意准备了两份研究所需要的设备清单,之所以准备两份清单,就是怕司马别到时候被一份庞大的采购清单给吓到,然后导致研究所夭折,备了一份非常简化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

当拿着两份试验设备采购清单的孙颖川,把第一份厚达数十页的试验设备采购清单放在司马面前以后,就坐在司马的面前注意着司马的表情,让孙颖川跌破眼镜的是,司马只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就随口说到。 “就只需要这些试验设备吗?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是否列好备用的采购份数。如果没列,最好多写几份,以防到时这些设备意外损坏不是。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内我尽量会把这些设备购齐。以后研究所有什么需要,只管随时来找我,需要补充什么设备尽管提。”

听到司马如此慷慨大方的就答应购买这份庞大的试验设备清单,孙颖川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自己没有说一句话,对方就答应了下来。这一切也太顺利了。孙颖川如果早知道这个司马这么看重化工研所地话。估计在一年前这西北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恐怕就会跑过来让司马投资成立化工研究所了。

司马之所以会如此重视研究所,其实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技术,如果司马需要化工技术的话,完全可以直接从后世的直接拿过来。远比靠研究所研发更快,更便捷。可是司马却没有选择这么做,就是因为一个很简单地原因,而这个原因在后世,也曾不知道多少次被政府和有识之士大声的唱响,可是当后世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

那就是自主创新,在后世的那几年不曾一次的被人提起。而自主创新就像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伤疤一样,当国人意识到高科技是不可能买来的时候,自身地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被早期的依靠技术引进实现现代化给冲击的不成样子,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

正是因为有了后世的中国这么一个 “后”车之鉴。才使得司马在依赖着从后世带来技术图纸地同时,仍然不惜工本的去发展自主研发体系。而建立自主研发体系,首先就需要建研究所,受困于当前的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司马想像中的系列化的研究所,显然不甚现实。而当范旭东提出建立研究所地建议之时,司马就怎么可能会在这上面犹豫。

“在自主研发上投资一万元,其得到的回报也远胜于花一百元引进的技术,引进一个技术只需要几名技术员,而研发一项技术需可以培养一个技术开发团队。同样自主研发能力还决定着技术引进的水平。”司马记不清是在什么地方听人们说过这句话,但是司马至少知道这一点,同时也知道要尽可能的避免重蹈覆辙,犯下和苏联人一样的错误,核心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而负责研发技术的研究所正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地根基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营养液的培养皿,如此重要的机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