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轻风)-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汪太监就类似于是这种状况,其实汪太监不能说没有势力,他依旧是天子宠爱的亲信。可是与传言中的权势相比,汪太监说是纸老虎为不为过。

汪太监做过的大事,那都是天子要做的。汪太监为什么想要边功?那是因为他发现天子可能用不上他了,害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汪太监真有自信,他会担心这个么?”

杨巡抚和崔师爷齐齐瞠目结舌,看方应物仿佛像看妖怪。自从接触方应物以来,他们感觉方应物胸中包罗万象,杂学比经义更出彩。

今天他居然连天子和汪太监之间关系这种私密事情都能说到头头是道,这到底是胡编的还是有所依据?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连天子心态都能了如指掌,那这个人有不飞黄腾达的可能xing么?

方应物没有在意杨巡抚和崔师爷的神情,一直侃侃而谈,“当然如果是位卑职小,或者是内监实力盘踞的京城,还是对汪太监恭敬一些比较好。

但抚台位居封疆大吏,此处又是天高皇帝远的边镇,又因为办学事情掌握军心,为何不能有所作为?

倘若比喻成两军交兵,那汪太监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抚台坐具主场之利,算是以逸待劳,为何要不战而降?”

崔师爷插嘴道:“方老弟不要轻忽了,那汪太监似与彭指挥有所勾连,这也是你事先料到过的。如此就不能算没有根基。””

“此何足虑哉,我来想法子釜底抽薪,让彭指挥靠边站着去!”方应物果断答道,又继续说:“而且未料胜先料败,即便抚台对汪太监不恭敬些,有什么损失?最严重的局面就是汪太监雷霆大怒,上奏天子罢免抚台官职!

刚不能久,水满则溢。左传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汪太监正是如此。总揽古往今来史书,像他这样的人,岂能长久?兴得有多快,败亡就会有多快。

依我预料,汪太监气运不过几年之数,抚台即便被罢免但忍上几年后,想复起轻而易举。可到了那时候,抚台就是天下人所敬仰的不畏权阉的名臣了!”

杨巡抚本来是倾向于效仿前面几路巡抚,随大流自降身份出城迎接汪太监。这也是官场上的普遍心态,办事随大流无论对错总是最稳妥的选择。

但是听了方应物一番话,杨巡抚又感到拿起架子好像收益更大,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与众不同的独家生意,总是有可能比别人赚得多。

杨巡抚不禁对崔师爷长叹道:“吾尝闻三寸不烂之舌之语,今ri见到方秀才才知其意。若放在东周,不知管乐当不当得,至少当个张仪苏秦之辈问题不大。”

这算是夸奖?方应物识趣闭上了口,只当是上司褒扬自己。

崔师爷揣摩一番,向杨巡抚提议道:“如果东家难以决断,我倒是有个主意。”

“说!”杨巡抚听了半天方应物滔滔不绝,也真是想再听听崔师爷的意见,兼听则明。

崔师爷先看了方应物几眼,然后才道:“不如让方老弟代替东家出城迎接汪太监。如此一来,既显得东家不卑躬屈膝,又不至于给汪太监公然挑理的口实。这才是不卑不亢,中庸之道。”

杨巡抚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至少给了台阶下,外人看了也不会说自己过于倨傲无礼。

当然,如果汪太监不要这个台阶,那就没办法了,但总比连个台阶都没有好。最关键的是方应物这个人选好,又令人放心,若没有方应物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

方应物闻言连忙推辞,“晚生区区一介儒生,有何德何能可以代替巡抚迎接?”

他又不是没见过那汪芷,分明就是个喜怒无常的青chun期叛逆少女,难侍候的很。站在杨巡抚背后下黑手就行了,跳上前台不是他如今的作风,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了再上台不迟。

崔师爷抚须笑道:“方老弟谦虚了。我看你对汪太监的状况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去应付几下应该不难罢?再说你言辞便利,正适合去做这种事情。若换了别人,我还不放心。

其实本该是我为东家分忧,前去迎接汪太监,但我没你这个本事,也只好劳烦方老弟了。再说方老弟你身份贵重,代表抚台也当得起,这又是我所不能比的。”

杨巡抚也对方应物劝说道:“办学之时,你说有多大本事,就敢担多大的责任,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如今言犹在耳,故而这次就劳驾你走一趟了。

此去一是让本院显得不是故意骄横无礼,二是你趁机窥探一下汪太监的心思和动向,也好为今后有所准备。”

方应物纵然口才一流,但此刻也无话可说。只能自叹一声,表现火候总是拿捏不好,一不留神又过头了。

说来说去,自己倒成了杨巡抚的先锋大将,被派去试探汪芷,前番长篇大论简直就像是自告奋勇。

章节目录第一百五十七章方笔架

上司的请求其实就是命令,没有拒绝余地,除非不想做了。レ?レ对方应物而言,既然是靠着杨巡抚羽翼滋润起来的,那么该冲锋陷阵的时候就该冲上前去。

汪太监后天才到,但之前方应物也不能闲着,还有些准备工作需要做。正当他盘算的时候,前头门子来禀报说孙林来找他。

孙林不是独自前来的,还带着孙敬和孙小娘子一起。其实方应物早有计划去拜访孙氏父女,一是为了表达感谢;二是还有些别的事情要交代下。

但这两天为了自己被追杀的事情忙碌,他一直没顾得上去。方应物抱拳见礼道:“本该在下登门道谢,却不料两位先来了,罪过罪过。”

孙氏父女尚未说话,但孙林却先愁眉苦脸的叫道:“这是来向你求救来了!”

方应物仔细看去,孙敬也唉声叹气,而孙小娘子则是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满怀希冀的望着他。便奇怪的问道:“怎么了?”

原来孙敬父女这些年以替本乡乡亲运送军用物资为生,因为这边有族亲孙林担任广有库大使,所以入库时候没受过刁难。

即便是父女二人解运粮草到别的仓库,但孙林在仓库这一行多少都有几分面子,足以让孙敬父女入库顺利。

可是今年情况不太相同,卫所彭二公子下了狠心要图财,一连摆平了两三个仓库。不过在广有库孙林这里,因为方应物的关系铩羽而归,一时间彭二公子闹得灰头土脸。

偏生这次孙敬父女按照规程,要将粮草解运到榆林卫卫仓,而卫仓正是彭二公子控制的一个。当有人说孙敬父女和孙林是亲戚时,孙敬父女就倒了大霉。

孙小娘子气得小脸通红,“我们一车明明运来了足额八石,但入库斗量算成了五石,逼着我们补缴三石,不然不给回票。还对奴家说了好多难听话!”

方应物想了想,忽然笑起来道:“但请放心,我看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不过两位要听在下吩咐行事。”

对方应物而言,这还是巧了,本来他还煞费苦心的琢磨着,怎么劝说孙敬父女冒着得罪榆林卫所的风险帮自己出个面,谁知道彭二公子自己把人送了过来。

闲话不提,却说到了这天,榆林城里许多大人物纷纷出动,出城二十里去迎接汪太监——十里已经不足以表达对汪太监的尊敬了,至少要二十里。

方应物自然也在迎接人群里,他是代表巡抚来的,又是生员身份,所以位置很突出。与榆林卫指挥使彭清、延绥镇副总兵岳嵩站在一起,只比镇守太监张遐略微靠后些。

岳嵩因为将儿子送进了社学,又被承诺过将来一个秀才功名,所以与方应物关系还算不错,在等候时与方应物有说有笑的闲聊起来。其他一些有子弟在社学的人也渐渐围过来,形成一个不小的圈子。

但另一边彭指挥与方应物的关系可就是十分恶劣,看着方应物这边冷哼一声。

这方应物只是仗了巡抚的势,才敢屡屡在他面前张扬。但今天要来比巡抚还狠的角se,而且这位狠角se即将成为他的新靠山,到时候有方应物哭的时候。

天se将近午时,远远地看到一队车马出现在大道上。人群中便有人小声叫道:“来了,来了!”

这是煊煊赫赫的数十人队伍,人人胯下乘马,只有当中簇拥着一辆豪华马车,想必马车里面必定就是汪太监了。

人数虽然不算多,但这人人骑马的排场气势十足,就是杨巡抚上任时候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众人暗暗想道,难怪汪太监来的如此之快,全员骑兵的速度当然远超两条腿赶路的队伍。估计汪太监为了赶时间,将带来的京营班军都扔在了后面,只jing选了几十骑士先行赶路。

迎接人群便集体前行,主动迎上汪太监队伍。镇守太监、副总兵官、榆林卫指挥使、某方姓生员走在了最前方,形成一个单独小方阵。

两边临近但又尚未碰头时,带头的镇守太监张遐忽然停住了脚步。

众人很有默契的沿着道边排好,随即齐刷刷的、整齐划一的伏地跪拜——这就是望尘而拜的大礼了。

好罢,在这一瞬间,方大秀才因为对跪拜礼节不熟练,反应比别人再次慢了一拍。别人都速度跪倒了,他还在站着。

此时道边一片“脸朝黄土背朝天”,方应物前面是张太监的背部,左边是岳副总兵的背部,右边是彭指挥的背部,只有他孤零零的矗立在中间。

这方应物无语。入乡随俗的道理他懂,他还不至于自以为穿越者就可以王八之气四she到绝对不跪人。

本来这次是可以不跪的,读书人见太监有不跪的道理,但在权势面前跪见也未尝不可。可是现在别人都跪了,他再慌慌张张的随大流,那岂不更让人瞧不起?

马车帘幕无声的拉开,露出了绯衣蟒袍的汪芷。她朝外面瞧去,第一眼就看到了方应物这个异数,略略讶异了一下,大约是没想到还有站着见她的人。

等看清楚了,汪芷立即认出了是谁,不由得出声道:“又是你?”

她对方应物的印象还是极其深刻的。毕竟也是当初曾经费尽心思,甚至不惜露出底细也要招纳在身边当西席的人。

但很可惜,最后听到方清之被下诏狱的事情后,自己把他当个垃圾扔掉了。回想起来汪芷还是挺后悔的,她也没想到最后方清之居然放了出来,还继续当着庶吉士。自己以暴露底细为代价进行拉拢,却什么也没得到。

想至此,汪芷轻轻叹口气,自己确实一时短见错过了一个大才,不亚于前三边总制王越的大才。

不然今次这对北方略就会先落到自己手里,并由自己全面主持。那她又何必争分夺秒ri夜兼程的来抢?

方应物很自然的拱拱手行礼道:“在奉抚台之令向厂公问安,见过厂公!”

上次在常州府时,方应物就没跪见;这次再次相遇,他居然还不跪,汪芷虽然心里不是很在意繁文缛节,但仍忍不住嘲讽道:“好一个笔架山。”

方应物左右都跪着,只有他站立在中间,高低形状正像笔架,故而汪芷有此言语。

但方应物心里惊了惊,这不是海瑞海大大的外号么,怎么也提前出现了?不过面上欣然受之的再次拱手为礼:“多谢厂公赐号。”

方笔架这个雅号挺不错的方应物暗想。

方应物和汪芷对答几句,却将彭指挥气坏了。这次迎接汪太监,说好了是他出个风头,当众展示一下汪直对他的支持力度。

但怎么汪直先和方应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上了?这方应物不抢别人风头会死吗?

镇守太监张遐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忍不住冒着失礼危险,故意咳嗽了几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