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轻风)-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第一百六十七章还有什么事情能难住?

方清之到榆林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宣旨,主要是朝廷的奖赏和五月份开边市两项内容。宣读完毕,方钦差就启程从红石峡出塞,前往满都鲁部。

延绥镇巡抚杨大人也采纳了方应物的提议,打着安全第一的旗号,向朝廷奏请边市官办,严格管制,并由边镇负责招商。

于是乎凭空为边镇增加了一项权力,本来官府只需设关卡收税就行了,但要官办后,连各家入场资格、份额大小都直接掌握在了官府手中。可谓是没有审批项目也要制造审批项目的典范。

在榆林开边市的消息正式散布了出去,惹得西北有实力的商家更加热衷起来,纷纷来到榆林城寻找机会。

虽然一次边市的利润总数有限,而且长远看利润可能不如西商做惯的食盐高。但如果将来能够渐渐形成常态化的边市,这就增加了一个稳定的利润增长点,从商业角度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商家逐利行为都是低层次的,更高层次的角逐根本不为外人知晓,面对不小的利益,总是想出来分桃子的人。

这ri,榆林城里三个对地方事务最有影响力、有发言权的大人物碰面了。杨巡抚和汪太监并排而坐,榆林卫指挥使彭清位居下首。

对了,彭清的对面是生员方应物,他也被杨巡抚叫来陪坐,由此可见杨巡抚对方大秀才的倚重。

寒暄完毕,御马监太监、西厂提督、巡视三边兼延绥镇守太监汪芷汪公公清亮的咳嗽了一声——如今前镇守太监张遐得偿所愿,离开边镇调去了腹里地区,汪芷便屈尊兼任了镇守太监。她率先开口道:“招商之事,我看不能只烦杨大人多劳。”

杨巡抚明知故问道:“那以汪太监之意,该当如何?”

汪芷轻描淡写道:“此事应当三分之,巡抚都察院、镇守太监、榆林卫各得其一。”

她这意思很明确,在此次边市中,巡抚、太监、榆林卫每方负责三分之一份额。若非不想把杨巡抚和方应物两人逼得太急,汪芷连这三分之一都不会给。

杨巡抚虽然为必在意钱财,但是他自认身为延绥镇最高官员,只有三分之一未免太失面子,与自己身份不匹配。不过斤斤计较争利又不是他的作风,杨巡抚感到自己张不了这个口。

此时方应物面朝汪芷故作惊讶,顺口拍了一顶高帽子道:“在下听闻,汪太监乃是轻财仗义的人,怎的也想打理这等钱财俗事了?”

汪芷年少虚荣,确实以不爱钱财自诩,但此刻只能颇感无奈道:“我辈镇守太监身负皇恩,自当为君分忧。”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今天子酷好吃喝玩乐奇珍异宝,又崇信僧道方士,各方面开销极大,那有能力的太监自然就承担起搜刮钱财宝物进献给天子的责任,梁芳、钱能之辈正因此而得宠。

就是以汪芷的强势,也免不了俗,不能在钱财方面不上心。当然,搬出天子来,也是为了占据制高点。

方应物轻轻拍扶手道:“既然厂公要替君上渔利,那岂能只得三分之一?”

这可谓是语出惊人,不但杨巡抚大感意外,就连汪芷和彭指挥也吃惊非常。方应物不是杨巡抚的幕僚谋士么,怎么反而替汪芷说起话来?一时间三人齐齐疑神疑鬼,都没有说话,只去听方应物下文怎么讲。

方应物先看了看三人,才继续说:“在下以为,此次边市招商,厂公应当负责半数份额!”

“你是说真的?”汪直心直口快,脱口而出的反问道。他自己的提议只是要占三分之一,方应物却一下子给他增加到一半,这是什么一种jing神?

方应物给杨巡抚递了个眼se,然后才道:“当然是真的。至于另一半,就该由延绥镇巡抚都察院行辕负责了!”

听到这里,杨巡抚险些笑出声来,这方应物果然是话里有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见识了,但杨巡抚仍想赞叹一声,真是机敏!

是的,先顺着汪直的意思并更前进一步,把他份额增加到了一半,顺便也把本方份额增加到一半,只是可怜了彭指挥,被瓜分的一点份额也不剩了。且看汪太监怎么办?

汪芷还真造难了,这方应物的提议太考验人xing了。傻子也知道,占一半份额当然比三分之一好,钱财当然多多益善,陛下就喜欢这个东西。

那杨巡抚如今气候已成、声势正盛,完全排斥是不可能的,能占到一半只怕是最好的结果了。可是彭指挥又是她一直笼络的对象,直接把彭指挥的份额瓜分掉,似乎也不太好

最终汪芷咬咬牙,对杨巡抚同意道:“就如此办,你我各负责一半!”至于彭指挥,她只能事后安抚和给予补偿了。

话说出口,连汪芷都没想到自己会答应的如此之快。难道她本来潜意识里就觉得彭指挥这个小人物占三分之一太多,但出于笼络目的又不好明说,然后借着方应物提议当由头了?

杨巡抚还给方应物一个眼se,微微表示赞赏。没想到汪直提出的这个份额难题,举手投足之间就被方应物解决了,而且己方获益还有所增加,实在是皆大欢喜。

天下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他?此刻杨巡抚不禁冒出了这种念头。

觉察到杨巡抚与方应物眉来眼去得意洋洋,汪芷心里十分不爽,“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说不定朝廷朝令夕改,边市之事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方应物疑神疑鬼,汪芷这话是暗有所指,还是心怀不忿下的危言耸听?杨巡抚忍不住问道:“愿闻其详。”

“你们知不知道?大同镇那边向朝廷奏请,想要将这次边市设在大同!”汪芷爆料道。

杨巡抚和方应物都皱起了眉头,延绥镇是这些年才有的新边镇,而大同镇则是绝对的老资格边镇,常与宣府镇统称宣大,是京师外围防线,也是大明最重要的边镇。

所以这大同镇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比延绥镇要高,虽然延绥镇近些年战事比大同镇要好,连续出了两个部院大臣,但延绥镇说话分量还是比大同镇有所不如。何况大同镇地理位置比延绥镇要好,更适合设立边市。

杨巡抚和方应物都还没说话时,彭指挥却抢先对汪芷道:“大同想抢走边市,我们延绥镇决不能答应,这都要靠厂公出面了!”

汪芷舒舒服服翘起了二郎腿,瞥了瞥方应物,又瞥了瞥杨巡抚,仪态从容淡定。

方应物和杨巡抚都相信,以汪太监的赫赫威名,若出面与朝廷和大同镇交涉,自然什么问题都没有,边市还是榆林的。可是求汪直是那么好求的么?怕不得又要让出去一些份额。

方应物沉吟片刻,转头对杨巡抚道:“要解决此事,还得劳驾抚台出面向朝廷上奏疏了。”

杨巡抚见状便晓得方应物又有什么急智了,好奇的说:“若是你来执笔,你会如何写?”

方应物严肃的说:“其实也没什么好写的,榆林地处偏远,与京师安危关系甚小。而那大同镇地近京师,是必须百倍严防之处,若开边市让敌我不明的胡骑来去ziyou,这不值得忧虑?

难道为了区区边市小利便不顾京师安危?莫非诸君都忘了土木堡之事么!我看那提出在大同开边市的人,该斩!”

杨巡抚赞道:“言之有理!”

汪芷则大失所望,但她也不得不承认,方应物说的极其有道理。若真如此向朝廷上奏,朝廷一定会否掉大同的意见。

不过一想完全不必靠着她出面也能解决问题,汪芷又感到大为受挫。冒出了与杨巡抚几乎一样的念头,还有什么事能难到方应物?

这个人很可恶心情很不爽的汪芷板着脸盯着方应物半晌,目光yin晴不定,不知道再想些什么。

杨巡抚觉得气氛不对,正要出言结束今天的碰面。但却听汪太监道:“方秀才在榆林城做的很不错,我都是看在眼里的,杨巡抚以为如何?”

杨巡抚当然要维护方应物,便道:“确实如此。”方应物不明白汪芷什么意思,只能谨慎的答道:“过奖过奖。”

汪芷叹口气道:“听说方秀才是被陛下下诏发配的,其他人都不好置喙。既然如此,我自当向陛下奏请,请圣谕赦免你的罪过,你这样的大才就别在榆林边镇蹉跎岁月了,且放你还乡读书去!”

什么?方应物愣住了,杨巡抚也愣住了,以汪直在皇上那里受信任程度,他要奏请赦免方应物那绝对是十拿九稳的。

现在可不是气头上,已经过了快一年了,皇上赦免方应物自然没什么心理障碍。再说方应物献策有功,给了皇上一次册封北虏可汗的虚荣,那么汪直说几句好话去,让皇上放方应物回乡当然不难。

汪芷忍不住为自己的主意微微得意,没了方应物当谋士,杨巡抚就去了左膀右臂,相当于釜底抽薪,实力最少损失三分之一。

她又看到方应物苦笑无言,心里更是爽气,这下看他还能怎么办?她就不信了,这世道还能没有可以难住方应物的事情!

章节目录第一百六十八章你要对我负责

方应物听得出来,汪芷不是威胁,也不是玩笑,而是她确实要做的事情。通俗的讲,就是汪芷已经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产生了将他“送回老家”去的心思。

若非他如今也算一号人物,直接干掉后患太大,只怕汪太监的“送回老家”就是一种另外的引申含义了。

方应物离开榆林,被赦免回乡,从理论上讲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却也是汪芷赶他走人的手段,其实就相当于官场上的明升暗降

对此方应物恍惚片刻,走人和不走人哪个选择更好,都令他难以决定。从情感上,如今他在榆林风生水起,很多事情都才做了一半,学校还没有完整建成,边市才有个开端,仿佛就此走人很可惜。

但往深里想,就此走人未尝没有好处。因为明年是乡试之年,距离现在也就一年半时间了。如果就此被赦免回乡,那参加乡试绝对来得及,而且还有一年时间认真复习。

万一错过了这个村没了下面的店,到了明年还被困在榆林,那么这次乡试机会就失去了。三年又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要知道乡试是科举大三关中最难考的一关,多参加一次就是一次机会。

何况他已经在榆林刷出了不小的功绩,再继续呆下去很难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总不能在榆林吃一辈子老本。

所以说,汪芷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机会,也算是抓住了要害。想至此处,方应物心里不由的感慨不已,就他所见,这汪芷做事向来简单粗暴,走的是一力降十会的路数,今次居然也开始讲究斗争策略了。

杨巡抚在旁边暗暗叹气,不过一直闭口不言。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但这种事只能让方应物自己做出选择,他说什么都不合适。

不可否认,有方应物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对他助力非常大,但却不能因此而极力将方应物留在身边。在这里,方应物顶天也就是个幕僚,若想有远大的前程,还真是回乡认真读书科举比较好。

为了自己有助力便阻止方应物离开,这样的事杨巡抚做不出来。就算做了出来,那也要被士林所鄙夷,毁人前程绝非君子所为。

当然,对方应物有可能离开榆林这件事,最高兴的还是榆林卫指挥使彭大人。方应物对他而言简直就像是命中克星,瘟神一样的人物,早走早好!

榆林城地狭人稠,这样的地方最容易传闲言碎语。很快的,方应物要走人的消息在城中传了起来,与边市消息一同流荡于街头巷尾和各处衙门里。

按说只是一个身份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