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轻风)-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事这么着急?邵公子虽然很疑惑,但也松了口气,对方应物道:“家父有召,不敢延误,告辞!”随后便走出门去,离开了此地。

一路无话,邵公子回到了家中,却见父亲在堂上等候,旁边还有个陌生的客人。父亲指着客人道:“这位是镇守浙江太监府里的先生,说是请你去上书责问镇守太监李公公,不过要付给李公公五百两银子”

邵琛愕然,怎么还有这等事?也许刚才就该答应方应物的,也省得在花魁娘子面前显得畏缩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五章你去死罢!

到劭府做客的这位先生,也是邵老爷的老相识,几年前进了镇守太监府做事。不然若是由一个陌生人凭空提出这种密谋,邵老爷根本不会郑重对待。

他见邵公子也到了,便详细解释道:“本次出了提督市舶司太监误伤读书人xing命的事情,读书人舆论汹汹,其实本省镇守太监李公公内心是想退让的。不然事情短期内无法解决,若影响到乡试就麻烦了。

但又不能如此轻易退让,否则随便几个人去府前聚众围闹就能迫使一省之镇守中官让步,那李公公的体面何在?若今后人人效仿,岂不烦不胜烦?

所以李公公需要一个台阶下,需要有人做出更激烈的表现,后来者不敢轻易效仿的表现,例如公开发揭帖、上书等,然后李公公顺势而下的做出让步。

在下知道贵府近ri动作频频,小公子也正需要扬名,便做了一次中间人,向李公公推荐了贵府。那李公公也答应了,但是需要贵府出资五百两银子买这一次扬名的机会。”

邵家父子一开始还疑神疑鬼的,天下哪有好事送上门的道理?但听到李太监索要钱财时,两人便就放心了,不怕他图财,就怕他看似无所图,死要钱这才是符合常理的情况。

邵老爷有意锻炼自家儿子的处事能力,没有做出决定,只对儿子问道:“士林之事你更熟悉,你看如何?”

邵琛思忖片刻,不禁想起了方应物的嘴脸,那方应物说要在三天后上书,他只要抢在前面,就是夺去了方应物的大风头。

你去死罢!邵公子断然道:“可以做!而且要尽快做,抢在三ri内!最好明ri就做!”

“明ri是来不及了,总得准备一两天,后ri差不多。”邵老爷犹豫一下,也答应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在天香楼,目送邵公子离去后,袁花魁对方应物道:“今ri见了你们两位,贱妾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文人相轻。”

方应物没有理睬袁花魁的打趣,若有所思的问道:“刚才邵朋友说了一句,即将有北方贵客来到,你可知道是此为何人?”

袁花魁答道:“他又未仔细说明,贱妾如何得知?但听邵公子说过,他有个舅舅在朝中为尚书,或许与此有关。”

虽然袁花魁没有详细说明,但方应物也是去过京城,并为救父亲到处拜过码头的,对朝中内阁、部院情况有所了解,当即想起一人来,那就是礼部尚书邹干。

这邹尚书乃是杭州钱塘人,如果邵公子有个尚书舅舅的话,那也只可能是邹尚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原来是邹尚书这个老匹夫”方应物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难怪邵家敢图谋为邵公子刷声望,难怪敢用贬损非议的恶劣手段对付自己这巡抚亲戚,他们也不是没有底气,所以未必在乎巡抚。

袁花魁听出方应物这语气不是很好,好奇的问道:“方相公与邹尚书不对付?贱妾当真是不知道。”

“当初我在京城时”说才说半截,方应物突然收住了嘴,似笑非笑的说:“袁娘子好心思,险些套了我的话去,回头不会都传进邵公子耳朵里罢?”

花魁娘子登时气恼,“方相公说的这是哪里话?贱妾对你知无不言,邵公子的事情,哪件没有告诉你,这不是帮到了你么?你这话儿真令人伤心!”

方应物哈哈一笑道:“袁娘子莫恼,告诉你也无妨!当初家父在京城下了天牢,我四处奔波求救。因为邹尚书是本省同乡,便登他的门去拜访。

谁知这邹尚书很干脆利落的据而不见,将我挡在了门外,这份同乡情谊,实在令人难忘得很哪。”

不等袁花魁反应过来,方应物又掏出几张纸递给她,“这是我最近的几首诗词,袁娘子多多为我美言,不要只顾得帮邵公子扬名。”

“拿人钱财与人办事,贱妾不能不帮邵公子捧场。而且你若想在名望上压过邵公子,那自己也该多多出面活动,不能只靠我,我可没有三头六臂的本事。”袁花魁很有职业道德的说,“还有,刚才方相公你利用贱妾去激邵公子,贱妾可是默认着帮了你,你还有什么不满的?”

方应物感慨一句:“你这个左右逢源长袖善舞的本事,实在是天赋异禀。”

袁凤萧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多谢夸赞,可方相公不要忘了约定,贱妾的终身大事还要靠方相公帮忙,至少在今年是的。”

说起这个,方应物又头疼起来了,他想起了今天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这个,你的条件有些苛刻,真不能降低了么?为何一定要找高品官员,潜力股也不错的。”

袁花魁捏着嗓子,语气娇滴滴的,“我的方大相公诶,好男儿不说一诺千金,但答应了后总不能轻易的毁约罢?小女子我就指望你从中说合,找个夫家,你忍心毁约叫奴家失望么?”

方应物叹口气,“不过我方才突然想起一个人选,这个人也算是本省官场里的人物。品级是绝对够四品的,年龄符合你的要求。以我观察,xing格也似乎较为稳重,至少不是偏激、轻佻的xing子。”

“是谁?”袁凤萧兴趣十足的问道。方应物含含糊糊的答道:“成不成还不知道,是个姓李的。”

花魁娘子的交游不一般,对本省官场也颇有几分知晓,当即就猜出了一个人选,“提学副使李士实李大人?你与李大人关系很密切?”

随即她又迅速点评起来,“唔,不错不错,这李大人我是见过几面的,相貌儒雅,行止也颇为稳当。如今位居四品清要提学,将来必还会受用,在官场也是站得住脚的人物。

现如今大宗师还在外督学,未回到杭州城罢?你的意思是等李大人回了省城,再替贱妾去撮合?”

方应物惊讶的望着花魁娘子,自己才稍微透漏出点口风,她就兴奋的自动补充上了这许多?

沉默片刻后,方应物才道:“其实我说的这个人选不叫李士实,叫李义。”

李义?袁花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此人是谁,脑中转了一圈,还是没有想到,本省官场中,有这么一号人么?

方应物很不好意思的补充道:“当然,他的名字很少有人提,江湖人称镇守中官李太监或者李公公。你要嫁给这人我还是有把握的”

袁花魁登时杏眼圆睁,很失礼很不淑女的将手里团扇砸向方应物,“你去死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镇守太监府前

次ri午后,方应物正在读书时,好友项成贤突然匆匆到访。“今天那邵琛在青云街广发传帖,邀请同道明ri到镇守太监府讨公道,而且邵琛将署名上书!”

看着项公子急哄哄的模样,方应物忍不住打趣道:“项兄!你不认真读书,怎么天天有闲心关注这些身外之事?如此怎么取得了功名?”

项成贤摆摆手,“并没有刻意去打听和关注,只不过午间在酒楼用膳的时候,亲眼见到有人为邵公子煽动同道,到处都有,想不知道都难!

做出这么大的阵仗,不知道他能纠集多少人,但百十人总是有的,多了说不定会有数百人。”

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方应物在邵琛面前说过,将在三ri后上书,原本估计邵公子会趁着自己“不注意”,故意抢在自己前面拔得头筹,然后大张旗鼓的宣扬邀名。

却没料到邵家居然事先就大肆宣传,制造噱头,难道就不怕打草惊蛇,让他有所jing惕么?

随后方应物就想明白了,这是邵家拥有足够的自信。同样一件事情,有包装宣传与没有包装宣传绝对是两种结果,在邵家这地头蛇开足马力,不惜成本为邵小公子张目情况下,根本不怕自己去和邵公子抢这个风头。

不得不说,邵家的动员能力的确很强,也有可能是这几个月做这种事做熟练了,居然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在城中读书人里制造出偌大的声势。

方应物细条慢理的思考着,但项成贤则有点和尚不急太监急,“如今那邵琛声势大张,你心中就没点主意?你不是也想当本省新一代的旗帜人物么?

如果他这次真敢冒险上书责问镇守太监,那么名望必将陡然大涨,可比拟为朝中大臣犯天颜死谏那般!若无另外机遇,至少几年内你就很难再望其项背了。”

方应物大笑几声,口中吟出四段似诗非诗、似谒非谒的句子:“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哦,告辞,回见!”项成贤拱了拱手,转身就要离开。方应物连忙叫道:“哎,你怎么说走便走?”

项成贤扭头答道:“瞧你这装蒜的模样,我就知道又白担心了,还留在这里作甚?”

又次ri,一大早便在镇守太监府门前大街上聚集了不少读书人,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架势。

到了辰时,差不多已经有数百人了。只用一天时间就能鼓动如此多人到场,还都是读书人,已经称得上很难得的大场面了。

围聚在此地的众人并不多话,并没有出现人声鼎沸的现象,只是偶有几句细碎私语。略显冷清的气氛中带着几分悲壮,愤懑。

当今天子宠信太监,地方镇守太监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凶名赫赫,横行霸道的事迹时有耳闻,连官府也是束手无策。犹有甚者,地方官因得罪镇守太监导致被天子治罪的事情也有不少。

别的不提,就说镇守浙江太监李公公也有一桩非常出名的霸道事情。大约在数年前,有个姓马的指挥使触犯了李公公,结果被李公公当场拿下施以杖刑,结果把一名堂堂的指挥使打死了。

针对这件事情,最后天子只批了三个字:“且宥之”。李公公本人屁事没有,继续当镇守太监。指挥使虽然是武官,但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能这样白白被李太监打死,他们这些连举人都没有中的士子又算什么?

若不是真存在这种实实在在的危险,早就有无数人上书去责问镇守太监了,还用等到几天才出现第一个么?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胆量像邵公子这样,冒着巨大危险署名上书为已逝者讨公道,那付出的代价也许会大到难以承受。但是心中的正义和良知驱使他们今天到这里来,为勇者送上一份鼓励和支持。

镇守太监府的门官有点见怪不怪了,这些ri子时不时的就有读书人成群结队来门前晃悠,但今ri情形还是叫他感到氛围不同寻常,好像要发生点什么似的。

不知道有人叫了一声“来了”,众人便齐齐随大流向街口望去。却见有个非常年轻的士子缓缓步行走来,不过才十六七岁。许多人已经认出了,这正是近ri在省内士林名声鹊起的邵琛,大概也是今天的主角。

邵琛手持一封文书,用很普通的信封装着,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特se。但众人都知道,在场数百人中也只有邵琛才有这个胆量上书镇守太监府。

走到镇守太监府大门外的街心上,邵公子对着散布在周围的人群拱了拱手,很谦虚的说:“前ri有同道罹难,深感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