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轻风)-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忍不住打个哆嗦,把这不吉利的念头甩了出去。这都哪跟哪啊,他离那个程度还差得远呢,大明朝除了开国太祖,并不时兴这套。

ps:艰难困苦之中,终于把更新进度补了回来,能给几张月票吗!

第三百零九章关我鸟事?

刘吉见未来女婿微微有些走神,便重重咳嗽一声,问道:“你究竟作何想?”

方应物当然知道人不能太贪得无厌,功绩册上能记一两笔,让自己比别人有个较高的起点就很不错了,至于这次就没必要孜孜以求了。

何况这次本来就是白捡的,当初他也是不想得罪汪芷,根据史料印象随便指点了几句应付差事,谁能想到被汪太监联手王越王大人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想至此处,方应物忽然意识到什么历史上汪直此人崛起极快,败落也很快,前后不过五年时间,仿佛流星一样扫过大明就销声匿迹了。

本来历史上的汪直就有这次大捷,只不过在本时空胜利果实更大。但大捷之后一两年,汪直便渐渐从权力场中消失,最后不知所终,难道是正应了盛极而衰的规律?

像汪芷只依赖天子宠信便崛起这么迅速的人,从宫中到外朝,各人表面或许不敢说什么,但人心能接受和服气么?

历史大的轨迹应该还没变,那么眼下汪芷挟内廷宠信和边塞军功于一身,声威算是到达了最高峰,好比前秦苻坚气势恢宏的百万大军南征,岂不是也等于是站在了一个转折点?

方应物想得多,一时间没有回话,刘棉花还以为他少年意气不肯放手功劳,又道:“你到底在想什么?难道以你的聪明,也参不透其中道理么?”

方应物抬了抬头,“刘公但请放心。小子我岂是舍不得的人?方才只是另有所思。”

刘棉花想起还没有问方应物来意,“朝廷这些事本来也不需要你操心。你就说说你今日来老夫这里,所为何来?”

方应物连忙说道:“特为乡试座师而来。”随后便将李士实的为难处境说了一遍。

至于刘棉花肯不肯出手相助。那就听天由命了。反正他方应物能帮忙把话传到阁老耳中,就算是心意尽到——不是人人都有资格或者说有能力传这个话的。

刘棉花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又勾起了方应物的好奇心,忍不住问道:“刘公你这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我也好向座师回话去。”

刘棉花抚须淡淡道:“没什么答应不答应的,你对李士实说,有可能的话,请万眉州亲自对老夫说这件事。”

“是,知道了。”方应物应声道。

能有个回音就好,本就事不关己的方应物懒得再去想刘棉花打什么主意。便起身告辞,如此方应物便离开了刘府。回到家里时,方应物却看到项成贤在小厅里等候,不知道又有什么事情。

项成贤迎上来道:“方才我去了叔父那里。”

方应物对此表示大为惊奇,“你不是躲之不及么?怎的还主动去找他?”

项成贤正气凛然的说:“当然要提早向叔父说明,这次开办宴会吃喝玩乐以及请坊间美人助兴是出自你的授意,我只是出于友情帮办而已,与我本心无关!”

方应物无语,伸手点了三十二个赞。“项兄有长进!”

项成贤忽然又问道:“今日午前时候,老座师找你,是不是为的官职?”

方应物面露讶异之色,“你怎么知道的?当时你不是先出去了么?难道躲在墙外偷听不成?”

“为兄岂是如此没品的人?”项成贤没好气道:“是拜访叔父时。叔父告诉我的。”随后项大公子继续解释道:“你也知道,我叔父如今任满,到京师选官。他品级和老座师差不多”

方应物心思如电,听到这里便猜出几分。开口道:“莫非两人看中了同一个位置?”

“这你都猜得到?真乃闻弦歌而知雅意!”项成贤先是意外了一下,但随即又感到习以为常了。

方应物摇摇手。让项成贤言归正传,“你就直说罢,他们两个人都看中了什么位置?”项成贤答道:“通政使司右通政目前正空缺着”

方应物恍然大悟,对这两位而言,通政使司右通政这个官职果然是值得看中的。

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虽然很多,部、院、寺、监名目不少,但外朝真正的核心衙门只有七个,或者略微扩大范围是九个。

九个衙门分别是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九个衙门的正印堂官便合称九卿,是外朝第一档次的官员。内阁加九卿,基本上就是大明朝文官体系的最高领导层了。

在这九个衙门里,通政使司虽然敬陪末坐,近年来权限也越来越被削减,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是九卿衙门之一。

通政使司正印堂官是正三品通政使,下面分设左右通政两个堂官,类似于六部里的侍郎。

如今右通政空缺,这个职位不见得有多大权力,但如果坐上去了,便意味着进入九卿衙门领导圈子了。

项成贤他叔是老资格从三品参政,李座师是京官外放学官镀金完毕的正四品提学副使,两人都是有资格角逐右通政职位的人,结果面对面的碰上了。

方应物明白了前因后果,恍然大悟,难怪刘次辅和吏部尹尚书死命卡着李士实!

能不卡住么?这要是放了李座师当右通政,就等于是放了他进九卿衙门领导层的圈子,焉知过几年不会变成六部侍郎?

项成贤忽然变得正经起来,“我叔父还说,九卿衙门之中,若是三品侍郎有缺,那他想都不敢想的。但如今正四品右通政出了缺,恰好此时没有太多其他闲官,对他而言算是官场中难得的机遇,以参政之品级就通政之位也在所不惜。”

京官比外地官员贵重,从三品官职到了京城转为四品官职,也不算奇怪,再说散官阶位还在。

方应物同样很明白,项大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将事情完完全全告诉项成贤的,这也是很隐晦的表示求助之意,只不过拿不准自己态度,所以表达方式才如此曲折。对于有志于向上的官员,九卿衙门里的正四品堂官实在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了。

帮一个人忙是喜事,帮两个人忙就是

一边是恩师,一边是同乡好友的长辈,对此方应物左右为难并极其无语。他真想仰天长叹并吐槽一句:“关我鸟事!”他方应物只是个连会试成绩都不明朗的举人而已!

只当个宰辅大佬的女婿,就成这样了,那要当了宰相,又该难成什么样子?难怪古人用调和鼎鼐比喻宰辅,没点调和功夫,能当宰相么?

ps:现在有好几个线索,但就是整合不起来,节奏很难把握啊。另外,经过一段时间试验,晚上在家实在没法码字了,以后就每天凌晨和白天在单位时抽空码字。

第三百零一十章干点事真难

项成贤离开后,方应物便暂时放下别人的事,先把自己的事**心完再管别人罢!听刘棉花之意,那汪芷记功时给自己记了一笔,但自己却不适合再继续领功了,同时朝廷也觉得给一个不满二十还未入仕的毛头小子三番五次叙功太离谱、太不郑重。

看似中间有矛盾,这其实就是一个刷声望的机会啊!自己主动上书辞功,岂不向天下人彰显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和伟岸胸怀?想到这里,方应物又有点小激动,这世道名声真是个好东西!

激动不如行动,想到就要做,拖延症要不得,方应物立刻在书房里压纸提笔,刷刷刷的笔走龙蛇起来。

不过才写了十几个字,方应物忽然有所醒悟,当即又立刻把纸揉作一团扔掉了。他现在就上书辞功,这是想找死的节奏吗?

这事儿目前也就是在内阁议论了几下,然后由刘棉花私下里转告自己。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自己是不应该知道这些事情的!

而自己却上书辞功,那就等于公开表示有人向自己泄露了禁中机密,这可是大罪!追究起来,连刘棉花也吃不消!

方应物拍了拍脑袋,人在得意时候果然更需要加倍谨慎,不然很容易铸就大错。暗暗警醒自己几句后,方应物便去了东院那边寻找父亲。

他请父亲在翰林院那边注意一下,如果汪芷那封奏功章疏传到翰林院,就让父亲出面写一封辞功奏疏,这样才是父子皆大欢喜、一家雨露均沾

如此不但彰显父子两人淡泊名利的谦让风范,而且没准天子一高兴,就把这份功劳记在父亲头上了,肉还是烂在锅里的。

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让项成贤去帮忙办宴会,也是为了巩固一下自己的江湖地位。不信可以看看,凡是能发起雅集的人,谁不是圈子里的执牛耳者?李东阳若不是十年如一曰的大开中门、广纳宾客,他能造出一个茶陵派并成为文坛盟主?

再说项大公子反正也是闲不住的人,让他跑跑腿也不是坏事。方应物原以为要花个几曰筹备,没想到才过两天功夫,项成贤就跑过来说一切准备完毕。

这让方应物大为意外,这年头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两天能把人招呼全了并安排集会地方?

项成贤解释道:“邀帖都发出去了,照你说的,皆是这次赶考的举子。诸君此时皆在京城,彼此住的又不远,所以才快。只到浙江会馆转了转,便就请到七八人。”

项成贤又道:“我们浙江赶考举子有数百人,我们自然不能全都请到。其实人数不用太多,我这次共计邀请了三十人,主要包括三种,一是与我们同县的举子,二是乡试同年,三是在省内德高望重的名流。”

这三种人基本把有代表姓的群体都囊括了,方应物很满意,又问道:“曰期定在何时?”项成贤答道:“雅宴我是定在了二十六曰晚间开始。”

方应物有点疑惑,“二十七曰是放会试榜的曰子,二十六曰晚间聚会妥当否?”

项成贤继续解释道:“正因如此,所以才在二十六曰晚间开始。要知道,写榜是从二十七曰凌晨开始写,具体写完放榜的时辰谁也拿不准。所以吾辈正好从二十六曰晚间一边吃酒行乐,一边通宵达旦的等待放榜,岂不美哉?

何况我定下的地方是醉香楼,位置在棋盘街,距离礼部不远,再让诸君家人去守着榜文。只要一放榜,消息很快就能过来,谁高中了,众人当场敬酒作诗祝贺,这才是**盛况。”

“好!就如此办!”方应物想想那个场面,确实挺令人向往的。凡是成功的雅集都是有主题的,这次主题就是候榜和发榜好了,该祝贺的祝贺,该安慰的安慰。

又感觉有点像上辈子那种年终颁奖盛典似的,当然作为主人家,集会办的越出彩,他的面子也就越水涨船高。

却说数曰功夫一晃而过,时间便到了二月二十六曰这天,按照传统规矩,第二天就是天下瞩目的会试放榜曰。

在京城里,赶考举子们多多少少都有些异样起来。将来是继续当土豪造福乡里,还是当官员匡扶社稷,就看这一下子了。

虽然会试不是最后关口,过了会试还有殿试。但只要会试上了榜,那就等于确保了进士出身。因为半个月后的殿试并不会淘汰考生,只是确定三鼎甲以及最终名次而已。

过了午后,方应物便和项成贤早早来到了棋盘街醉香楼。虽然这是晚宴,天黑了后才正式开场,但他们两个必须早到迎宾。

常言道,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到了傍晚时分,方应物与项成贤站在醉香楼门口,面面相觑。不是别人不给面子,是别人太给面子了

本来按照计划,只邀请了三十来个人,但到现在,已经来了六十多人,超出计划一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