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轻风)-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应物只得叹口气,这辈子究竟犯了什么冲,结婚为何如此之难?

方清之敏锐的觉察到方应物衣冠略有不整,呵斥道:“国丧未除,为人臣子当谨守本分,岂可浪荡无行?”

方应物不耐烦的说:“朝堂之事,看穿后只游戏尔,父亲何须在家中较真?”

方清之怒喝一声:“你这什么妄言乱语?”

父亲大人这种心态不对啊,必须要尽快从“打江山”向“坐江山”转变,方应物想道。又沉思片刻,便对方清之道:“儿子不想与父亲大人辩解经义伦理,只请父亲大人与儿子微服出行,沿街访问。”

方清之不知道方应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依照方应物要求,跟随着从小门出府。方应物带着父亲一直走到了棋盘街一带,这才放慢脚步。

在一个摊贩那里,方应物一口气买了两钱银子的货物。然后他与卖货的老头儿闲聊起来,问道:“去岁先皇驾崩,今上登基,老人家有何感受?可否为先皇哀痛,可否为今上欢欣?”

面对大客户,老头儿很坦诚的答道:“没甚感受,谈不上喜怒哀乐。只是大赦很好,老朽有个侄儿流刑十年,也能放回来了。”

方应物顺着话说:“流刑十年,这可不短。”老头儿便抱怨道:“时间确实太长了,若早遇大赦,他早就回来了,何至于等到今日。”

方应物打个哈哈说:“老人家想岔了,大赦哪能说有就有,能碰上一次就不错了。”

老头儿却絮絮叨叨的说:“公子此言差矣。老夫尚还在壮年时,也就是二十多年前,正值景泰、天顺年间,旋即又是改元成化。

犹记得那时候朝廷多事,隔三差五的就有大赦,还有减免钱粮之举。可惜成化之后越来越少,几乎有十几年不见大赦了,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怀念当初。”

方清之站在方应物背后,听着自家儿子与卖货老头的闲扯,心里默默计算起来。这卖货老头子没见识记不清也说不明白,但没少修书修史的方清之却能推算出这老头子说的是什么。

景泰、天顺、成化交替的时候,确实是朝廷非常多事的时候。前前后后十几年工夫,中间却有三次登基大典,以及宣宗朝孙太后薨逝,还有成化天子两次大婚,之后成化初年又有英宗朝钱太后薨逝。

所以这老头儿说的没错,那个时间段里,加起来林林总总有五六次大赦和减免钱粮,确实称得上密集了,也难怪这老头儿怀念那时候。

但是严重到天子驾崩的国家大事,在老头儿心里的意义就仅仅是大赦和减免?对这种民心,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方清之无言以对。

方应物瞥了眼方清之,又问道:“父亲大人听过儿子作过的一首词没有?临江仙那个。”

方清之脑中不由得冒出几句词来:“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全书完)

不得不看的结束语

一个故事终于讲完了,心情不知道怎么表达,那就从回答问题说起吧。

很多人问,还可以写下去啊,但我觉得就本书的主旨而言,写到这里就已经够了,再多了就是无谓的重复。

或许又有人问,一本打发时间的网文也能有主旨?还真有,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揭发大明朝的清流是怎么回事”。

两百万字不少了,就我个人性格而言,总是想尽力保证文字对得起每一分钱订阅。写到这里,我有自信是物有所值的,但再往下拖字数,那就不一定了。

还有很多人问,为什么不搞点创新改革发明创造我不回答,权当留个念想,诸君可以自己琢磨琢磨其中原因啦。

其实这本书的事情还没完,繁体实体书估计这几个月就能在台湾面世,影视改编方面我也在钻营,不是没希望。说不定这个故事以后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关于那些没填的坑,什么王七娘子啊吴废后啊,只能说,对不起,我还是没敢越线!不过以后或许要以番外形式出现。。。如果需要宣传时。

关于新书,虽然历史类网文不景气,写起来性价比不怎么样。但下本书我大概还是要写历史,如果计划不变,大概是五月十日左右发书。

请大家先不要着急把本书从收藏夹里删去,如果我发新书了,会在这里再通知大家一下。或者关注我的微博“写手随轻风去”,以及**随轻风去。

关于新书内容,我不想写明朝了,目前打算是换一个朝代写,并且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星期。至于更具体的,呵呵呵呵,很霸气的说一句,随轻风去出品,必然上佳,当然值得您继续来看。

当然,我写东西也是有很多缺陷和问题的,我自己就总结了不少,读者编辑也说了不少,下本书尽量有所改进罢,期待大家更加满意。

最后,我知道你们想吐槽什么,更新速度问题下本书也会尽力改进,这书因为素材准备不充分,卡文实在是卡的欲仙欲死。下本书我决定表现专业一点,花一个月时间慢慢写个细纲,也许这样就能减少卡文了,争取一个月能写十几万字,再多我真的无能为力。

对了,我需要郑重感谢支持本书的书友,只是名单太长,列出来字数太多,只怕要变成收费章节了。粉丝榜上都写着呢,我真的看了一遍,也真很想把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记住

ps:作为一个死要月票的,弱弱问一句,您还有月票吗?如果没订阅,就请您赏光全都订阅了罢,这本书没能到一万均订,真是我永久的遗憾。

后记

紫禁追趋夜色阑,景阳钟动漏声残。天门掩映莺花树,黄道澄清淑气寒。星斗遥临花外落,旌旗只在仗前看。侍臣欲进阳春曲,圣主恩深和转难。

一晃已经是弘治五年,天色未亮,方应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因为他要上早朝,作为天子近臣,他想溜号翘班都不可能。

方刘氏比丈夫起身更早,然后亲手为丈夫更衣,并侍奉丈夫用过早膳,四年如一日。

方应物觉得太辛苦,也劝过妻子不必如此,尽可多睡一会儿。不过方刘氏每天依然一丝不苟的侍奉夫君起身上朝,并不肯假手于仆婢。

来到前庭,方家仆役三巨头之一方应石等候多时了。方应物吩咐道:“今天再与隔壁打一架。”

隔壁就是汪太监的外宅了,方家仆役隔三差五的就要和汪太监宅邸仆役斗殴一场,总得表现出点矛盾来给别人看。

方清之如今因修实录有功,进位礼部右侍郎。他为了避嫌已经提早出发,并不与方应物一同去上朝。

一路无话,进宫后方应物来到奉天门,立在宝座东侧,阖目养神等候天子御临。司礼监秉笔太监汪芷悄然来到方应物身边,低声道:“最近形势不太妙。”

方应物点点头,确实如此,最近形势又紧张了。便宜外祖父王恕立朝刚直,不近人情,惹来不少怨言。又与侍郎兼翰林学士丘浚交恶,从而进一步与大学士次辅徐溥翻了脸。

老泰山刘棉花也知道自己已经进入政治生涯最后时光,所以拼命地想把名声捞回来。心急吃了热豆腐,结果在大比之年士子云集京师时,被舆论嘲笑。

然后刘棉花为报复落第举子出了个大昏招,奏请凡举人三次会试不中者,皆禁止再参加会试,这样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陷入弹劾围攻。

而且王恕与刘吉两人,一个七十六七,一个年近七十,朝野让他们年老致仕的呼声很高,形势岌岌可危。

总而言之,朝廷人事又到了洗牌时候。让方应物挠头的是,父亲方清之刚刚当上礼部侍郎,资历还没攒够,不可能立刻再入阁接班,所以这次洗牌是要大亏的;而且那位与汪太监不对付的马文升马老头,进位吏部尚书的可能性非常大。

想了想对汪芷道:“实在不行就隐忍几年,今日徐溥他们以年老逼迫外祖和岳父,过几年我们照葫芦画瓢,一样可以用年纪来逼迫徐溥致仕,然后送父亲入阁!”

汪芷叹道:“五年前以为就此坐享太平,孰料今日又有风波。”

方应物笑道:“这里永远不可能有安享太平的时候,只要你还站在这里,风波就永远不会断绝。除非你退出庙堂,远遁江湖。”

汪芷想起了什么,又道:“已经将张永安排到了皇子身边。”

方应物悠悠道:“这个朱厚照,将来可不会让人省心啊。”

汪芷撇撇嘴说:“又是天机不可泄露?”
【小说下载尽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