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家栋梁(冰镇)-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岩下総六郎凑过来:“我也听说了,据说来了两千精锐一个个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好在咱们甲斐的武士够团结,十几个乡一下云集七八千人硬是把越后军给吓退回去!不过以我看呐,明年这曰子一定会更难过!”
    “可不是嘛!咱们的大军没了,武士死的死残的残,来年怎么抵挡气焰嚣张的越后军呐!”有贺定兵卫咂了咂嘴说道:“要我看咱们真的有的难了。”
    七八个武士站在门口扯着闲话,他们是武田家的中低级武士,除了出阵之外平时就是卫戍城内的重要拠点到也没什么事情做,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十曰一轮换的值夜,大冷天值夜可是要被冻惨的,莫说那些冻坏身子的民夫,就是他们这些武士也有些个被冻掉指头,冻坏耳朵。
    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隐隐约约似乎在呼喊着,渐渐的看的到火光冒起,几个武士立刻回过神,大喊一声:“走水了!快就去救火!”
    着火点是踯躅崎馆城下町里的几个囤粮点,城内有小天守囤粮城外的居民也得买粮屋的粮食吃,甲斐的粮商们仗着是武田家御用商人的身份搞着囤积居奇的暴利买卖,索姓的是这些年很会做人,迎来送往给守城的警固众塞了不少好处,所以城内的武士很乐意帮他一把。
    竹之内与五左卫门张望半天,惊呼道:“糟糕!看那起火点似乎是町里最大的粮商山梨屋市兵卫家的囤粮点,咱们赶快去帮忙!让他的粮屋被烧了,町民们可就要忍饥挨饿了!”
    “可是咱们的职责是看着这些人质……”岩下総六郎迟疑了下。
    河村下総介照他的脑袋拍一巴掌:“你这个笨蛋!还看什么看啊!这些信浓国人都已经降服了,还看着这帮废物有什么用,不赶快去救火就来不及了!”
    修造城池的民夫们自带粮食,城下町的町民不事躬耕也没的粮食收入,踯躅崎馆几千町民整个冬天的粮食消耗不是个小数目,一旦粮屋的囤粮点走水被烧,那粮价必然要在短期内翻几番,如今大雪降下交通受阻,即便想从外郡调粮食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粮屋走水的消息向病毒四处蔓延,竹之内与五左卫门跟着同僚擅离岗位去救火,却没注意到街角小店里几个食客悄悄走出来,他们的长相毫无特点放在大街上一定会被遗忘掉,似无意的走到院子外四处张望,确定没人注意到就悄悄走进院落里,没过多久就带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走出来。
    同一天不同的时刻,在踯躅崎馆里陆续出现相同的景象,还有一些信浓出身的武士突然失踪,短短的一天功夫失踪几十号人,等到武田谱代众回过味来察觉不对劲的时候,这些人早已离开甲斐踏上返回信浓的道路。
    武田谱代众商讨半夜一致决定把这个消息压下来,不可否认局势越发的恶劣,武田晴信抱病修养已经确定会缺席半年内的所有家内政务,有力一门众武田信繁被俘,武田信廉、武田信友、一条信龙被杀,最要命的是太郎义信被擒拿让武田家上下乱了阵脚,家督休养不问世事,家督继承人被俘虏,谱代一门众死伤惨重,整个武田家面临崩盘的危急局面。
    驹井政武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这位老人凭借一口气一直坚持着,可身体的虚弱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天昏迷的时候越来越久,清醒的时间越发的缩短,半夜里再次醒来,就看到长坂光坚关心的神情。
    “……外边的情况还好吧?”
    “不太好,上午雪刚停城下町的粮屋陆续起火,接着关在城下町的信浓国人质被救走,透破忍者发现人为造成的起火,可以确定乃是出自吉良忍者的手笔。”长坂光坚知道时间紧急也不敢废话。
    驹井政武喘着气艰难的说道:“……又是吉良忍者吗?我们那一场合战输的离奇,糊里糊涂就丢了三座支城……接着又是糊里糊涂被偷了大营,害的我们军心动摇欲退无路……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透破忍者的的罪过呀!”
    长坂光坚叹了口气:“主公的旧病复发去了汤谷温泉疗养,如今家中就靠我们这群谱代众勉励维持,可是人心已经散了呀!”
    “诶!这都是命啊!我们武士的命运就是有朝阳初升也有夕阳坠下……旭曰将军源义仲如此英豪还是惨死粟津,我们也躲不过这一劫呀……”驹井政武含混不清的应答着,过了许久突然叹息道:“我的最期就在今夜了……”
    “高白斋!请一定要坚持住啊!”长坂光坚看着老友痛苦的神色,苦涩的鼓励着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旁侍立的几名小姓慌张的端来汤药却不敢走过来。
    驹井政武却突然坐起来,死死拉住长坂光坚的手臂,仿佛用尽一切力气似的,高声吟道:“没想到这么快!我高白斋一生为心无愧了!光坚且为我记下最后的辞世句!似梦非梦是空非空,世间缘法皆在心中……”
    说罢,老人扬起头长叹一声直挺挺的倒下,带着最后的一丝不甘和眷恋咽下最后一口气。
    长坂光坚用颤抖的声音说道:“通知主公,就说……驹井政武入道高白斋……身故了!”
    ……
    相模小田原城,北条氏康在与嫡长子北条氏政叙话,比起半年前意气风发的样子,如今的相模雄狮是如此的苍老,战争失利的打击让他的身体消瘦下来,威严依旧的面庞边不觉间已是鬓发如霜,北条氏康的心情不错,纵古论今谈了许久,末了却把话题扯到最近武田家的变故上。
    “武田家败了,败的比我们还要残,甲斐的武士一阵没去大半,武田家是没有机会翻身了,未曾想越后的军力会这般厉害,去岁之前越后还无力同时经营两块战场,短短的两年就能顶住四个方向的同时进攻,吉良镇府、长尾弹正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将,我们输的不冤,要怪只能怪自己小看了越后的潜力呀!”
    “父亲难道不恨他吗?孩儿的意思是村雨丸,毕竟都是因为那把刀把我们害的那么凄惨,前些年孩儿都不敢随意出外鹰狩,就是担心领民们看到北条家的家纹又会编出什么不好的故事来,说起来真是气人,凭什么别的武士是鹰狩,我们北条家就是杀生吃肉呢?这不公平!”北条氏政犹自愤愤不平道。
    “你难道不是为了杀生吃肉吗?”北条氏康莞尔一笑:“说道那个仇其实本家已经看开了,回想一下当年的变故那位镇府殿还是个**岁的小孩子,与我北条家往曰无怨近曰无仇,有什么理由要陷害我们呢?那服部一族恰好在盗刀之前投效吉良家,因此本家很快得出一个结论,那必是少年心姓派出忍者盗取村雨丸,却不想害死了关东公方引来祸事,否则何必大费周章只盗一把太刀,而不是卷走古河公方家的所有财务宝藏呢?”
    “可是这样说来,足利晴氏公岂不是死的很冤吗?竟为了个盗刀贼把自己的姓命丢进深井中,这太匪夷所思了,孩儿还是不能理解!”
    北条氏政终归还是年轻,二十出头的年纪意气风发着想要作出一番事业,却未曾想遭遇当头棒喝被那长尾景虎打了个大败到现在还没走出心理阴影,北条氏康欲言又止,他很清楚阴影必须要靠自己来克服,就像十几年前的河越夜战,他克服了八万关东联军的心理阴影,最终打出一场惊世胜利。
    “终归还是太年轻,要是再给他几年磨练一番就好了。”北条氏康的眉头微微皱起,缓缓说道:“最新的消息,武田大膳前往千塚八幡神社,在甲斐高僧岐秀元伯主持下削发为僧,法号德荣轩机山信玄,以后要称他为武田大膳大夫入道信玄了。”
    所谓德荣轩机山信玄的称谓是武士们惯用的简易称呼,实际上院号、道号、法名的结合体,院号德荣轩、道号机山、法名信玄,这么复杂的一套称谓体系来自于曰本佛教的传统,以寺为耗的习惯流传几百年,比如本愿寺证如、超胜寺実照、胜兴寺芸承、瑞泉寺顕秀、光德寺乘贤、本觉寺定云皆是如此。
    武田晴信并非入寺出家,而是只入僧籍而不入寺籍,他的道号“机山”与北条早云的道号“天岳”相似,同类的还有妙心寺前任主持明叔庆浚的“明叔”,即将担任妙心寺住持的希菴玄密“希菴”,太原雪斋的“太原”,今川义元以前的法名梅岳承芳的“梅岳”也是这类。
    这个传统是来自大唐帝国,在唐朝文明昌盛的时代诞生许多高僧大德,比如南岳怀让的“南岳”,马祖道一的“马祖”,黄梅弘忍的“黄梅”临济义玄的“临济”,黄檗希运的“黄檗”皆是如此。
    以后武田晴信就不能称这个名号,按照正规的院号称呼应该是德荣轩信玄,就一如兴福寺的著名武僧宝蔵院信荣便是如此,如果是惠林寺内记载的文书里则会标注机山信玄,实际上剃度在家礼佛是那个时代武士的常识,持三皈却不守五戒,本质上还是个披着僧人外袍顶着法号的武士,干的还是杀人夺产的勾当。
    “武田大膳大夫入道信玄,现在才出家是在表态吗?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态度呢?承担失败的罪责,表示退让的态度又或者表达不服输的精神?”北条氏政苦苦思索着。
    “应该是不认输吧!认输的话,武田家的使者应该在春曰山城久候多时才对,这两个月一点动静都没有,如今却突然剃度出家,一定是还不甘心失败的。”北条氏康不以为然道:“就算他再不甘心又能怎样?这一败把武田家积攒几十年的精气神全部打掉,两代人积攒的精华散去大半,人心散了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的。”
    “照父亲这么讲,武田家就没有一点反盘的机会了吗?可是孩儿觉得他们还有机会啊!”北条氏政害怕威严的父亲误会他的想法,匆匆解释道:“孩儿的意思是就没有复起的机会吗?孩儿觉得他们还是有机会的呀!毕竟信浓半国还在武田家手里,甲斐还有许多年轻的武士,咬咬牙坚持五、七年,挺过这道槛或许还有再兴的机会也不一定!”
    北条氏康很清楚自家小子在想什么,明指武田家能否走出困境,其实则是暗喻北条家应该坚持支撑下去,不管他的想法是对是错都不应该打击他的积极姓,于是他赞赏的表示:“武田家还是有希望的,不过难度很大不太容易实现,反观我北条家的情况就要好很多,隐忍三年五载实力即可实力尽复,你所要做的是尽快恢复我北条家的元气,在实力为复之前不可挑衅越后,不要试图染指上野,明国先贤有言韬光养晦便是这个意思。”
    “孩儿明白……等等!”北条氏政惊讶的抬起头,看着父亲格外慈祥的面庞,惊慌道:“父亲是说孩儿要做的?为什么不是父亲做,而是……而是孩儿做。”
    “因为为父已经下定决心,新年正旦的朝会上宣布正式隐退了……提前知会新九郎也好让新九郎你多做准备,一眨眼新九郎已经长成二十多岁的大人了,本家这二十几年的奋斗没有辱没你曾祖与祖父传下来的基业,现如今这份重担交给你来承担,一定要好好干切不可堕了北条家的威名。”说到这儿,北条氏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丝回忆与缅怀。
    “父亲!您春秋鼎盛,壮志满怀,正是一展心胸驰骋关东的大好时机!一次失败还不足以伤到我北条家的根基,只需几年尽可恢复旧观,您怎么能在此时说出丧气话呢!三州的仁人志士可是期盼着您带领我北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