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常的教学,做一些不太劳累的事情。”
  “微臣代武大人谢主隆恩!”
  看着茅元仪兴冲冲离去的身影,崇祯一脸轻松之色的同时,不由得因为武之望联想到其他的事情,或许,现在是该着手成立皇家医学研究院的时候了。
  毕竟,“崇祯”清楚地记得,再过数年,关内将发生大规模的瘟疫,鼠疫横行,致使北直隶的人口锐减,十室九空,更加加剧了天下的动荡,使得百姓更加的恐慌和不安。
  深谋远虑,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想到瘟疫,自然而然地,就不能不提一个名医,对于瘟疫有着极深的研究之人,并研制出了许多治疗瘟疫的处方,更是提出了极为前沿性的观点,传染病病原体的存在,大大促进了当时的中医理论和临川研究。
  吴有性,这个名医,开创了中国传染病学研究的先河,并取得一定的成就。
  忽然间,崇祯再次诡异的笑了,笑得是那么邪恶,漆黑的眸子里更是精光闪闪,心中又冒出了新的坏主意,出奇制敌之策。
  如果将瘟疫应用于战争之中,那绝对比任何的武器都具有杀伤力和破坏力。
  尤其是关外的那些游牧民族,更加的不注意个人卫生,瘟疫很容易传播,大面积蔓延。
  嘿嘿。。。如果在建奴生活的区域投放瘟疫病原体,恐怕用不了多久,辽东就会成为无人区,从而彻底解决建奴之患,大明还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
  崇祯的心里这样想着,也在暗自思忖,要是这样做的话,就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研究出相应的瘟疫药方,才能进行如此恶毒而阴狠之策。
  然而,对于怀揣着这种想法的崇祯而言,使用生化武器杀敌,没有丝毫的负罪感,并不觉得这么做太过阴狠和毒辣,对于他这个穿越者而言,深知建奴的种种暴行。
  每次入侵关内,必是一番的烧杀掳掠,杀得平民百姓足有数十万,加上掳到辽东作为奴隶的汉人,少数也将近百万人口,这可是建奴总人口的数倍。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崇祯的这样做,不过是在以牙还牙而已,谈不上什么罪恶不罪恶的。
  一念及此,崇祯那年轻的面孔变得极为坚毅起来,眸子里光芒闪动,杀意凛冽,颇有帝王一怒、屠尸百万的味道。
  何况,自从穿越以来,崇祯一直都抱着一个信念,对于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只要能够杀敌,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手段,都是不为过。
  想到这些,崇祯愈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更加下定了决心,在未来的某一天,对敌人未尝不可以使用生化武器,瘟疫弹。


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

  不难想象,攻城之时,瘟疫弹将会是一大杀器,只要扔出那么几枚,就算再如何坚固的城墙,也是不攻自破,还是以最小代价的那种。
  毕竟,瘟疫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不需要接触,通过空气就能够大面积蔓延,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若无特定的药方,那就只能等死,自然而然地,城池也就不攻自破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宁远卫,兴城内的蓟辽督师府,大堂的东侧,幕厅,孙承宗和幕僚平时办公的地方。
  此刻,孙承宗坐于书案之旁,埋头处理着一个个公文,而他的对面两侧,分别坐着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等人。
  “大人,现在可是构筑宁锦防线的关键,也是绝好的时机,若是主动出击的话,招惹建奴,不是让黄猪皮转移注意力,破坏咱们在大凌河一带正在建造的城池吗?”
  袁崇焕直直地盯着孙承宗,看到对方并不为所动,就好像没有听到自己的言语一般,脸上的着急之色愈发浓郁,进而急促地继续说道:“大人,咱们完全可以作壁上观,让后金与察哈尔左翼打得个你死我活,咱们正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黄猪皮无暇分身之际,不能南下,巩固宁锦防线,加强辽东的城防,好好整饬军纪,何必非要蹚入这一摊浑水呢?”
  “唉。。。。”
  伴随着长长的叹一声,孙承宗终于停止了处理文书,抬头看向左侧为首的袁崇焕,脸上的神色颇为复杂,接下来的话语却很平静。
  “袁巡抚,如果是仅限于辽东,你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统帅,很是称职。但是,要是放之于天下,从北方的整个局势来看,你却缺乏一种长远的眼光,缺乏一种统筹全局的能力,没有考虑到通盘的局势发展,以及后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过于在乎一时之利。”
  “不错,短期之内,作壁上观,任由建奴与察哈尔左翼互相厮杀,彼此争夺地盘,林丹汗被赶出辽东,于朝廷确实没有什么损失,反而还有利,看一看两虎相斗好戏的同时,也能加固宁锦防线。”
  袁崇焕眉头微皱,神色有一些不自然,带有尴尬之意,当着这么多的将领,被孙承宗这样数落,直言自己缺乏长远眼光,脸上顿时有一些挂不住了,但还是忍住了,并未发作,极有耐心的等待着,继续倾听后面的话语。
  “然而,你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如果林丹汗兵败而亡,黄猪皮顺利收服漠南的蒙古各部,咱们的处境将会急转直下,变得非常不妙。”
  “通盘考虑的话,细细分析之下,不难发现,皇上之所以让咱们这样做,打破常规,主动出击建奴,牵制住皇太极,助攻林丹汗收回地盘,目的就是在于,遏制住建奴的发展势头,尽可能地维持辽东的某种平衡,使得咱们处于更加有力的局面,渐渐掌握主动权,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味地被动防守,任由黄猪皮四处征战,建奴发展壮大。”
  袁崇焕不是那种反应迟钝的愚鲁之人,也不是那种不懂军事的菜鸟,门外汉,经孙承宗这么一提点,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许多,对方为何那样说,自己缺少一种把握全局的眼光,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心中也有了某种猜测,而孙承宗的接下来之言,正好验证了他的心中这种猜测。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林丹汗被赶出辽东,彻底失去这里的所有根基,没有了林丹汗的牵制,毛文龙在皮岛的威慑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黄猪皮就能够回过头来,集中精力,全力对付咱们。”
  “到时候,整合了蒙古各部落的黄猪皮,建奴的整体实力将会大涨,咱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会随之骤然增加数倍,再想将宁锦防线向北延伸,将会更加艰难,能够维持现状,就非常不错了。”
  这个时候,作为孙承宗的中军将领,何可纲听得连连点头,更是适时地接话道:“女真和蒙古一样,同是游牧民族,尤善骑射,一旦让黄猪皮收服成功,两者绝非简单的那么两者叠加,而是大幅度暴涨。”
  “最关键的是,如果黄猪皮拿下了整个察哈尔左翼,咱们所处的区域就变成了狭长地带,将会面临来自于北方和西面的双重威胁,局势随之急转直下,我军的处境将会非常不妙。”
  随着何可纲的讲述,众人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个画面,后金盘踞于北方,对于宁锦防线虎视眈眈,而原本属于林丹汗的势力范围,位于辽宁西侧的察哈尔左翼,也染上了建奴的属性,两者形成包夹之势,随时都能将宁锦防线拦腰切断,形成首尾不能呼应的数段。
  各个击破,朝夕之间,宁锦防线随时都可能崩溃,大军不得不退守山海关。
  越想越心惊,越想越后怕,要是照这样发展下去,整个辽东迟早都会失守,成为建奴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候,袁崇焕再也没有那种抵触情绪,反对主动招惹后金,而是径直地问道:“那。。。孙大人,咱们何时出击,偷袭黄猪皮的大后方,让他们无法继续攻打察哈尔左翼,林丹汗留下的最后一支鄂托克,多罗特部?”
  “等。。。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最佳的助攻时机。”
  孙承宗毫不犹豫地吐出这句话,拉长了声音,更是进而补充道:“根据皇上送来的密旨,林丹汗很快就会从察哈尔右翼折返,返回辽东,那个时候,才是咱们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助林丹汗重新在辽东站稳脚跟。”
  孙承宗那苍老的面孔之上,布满思索之色,右手更是轻捋着那长长的胡须,动作缓缓而轻柔,犹如喃喃一般,继续说道:“即便是主动出击,策应林丹汗,咱们也要将战斗的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需将黄猪皮的大军牵制住,逼迫鞑子收缩兵力,回防就行。”
  袁崇焕深以为然地轻轻一点头,紧跟着附和道:“如此一来,只是让鞑子兵回笼,咱们不一定非要与建奴正面作战,只需攻打建奴的几个部落,仿效鞑子的作战风格,也抢掠一番,制造一种混乱的态势,好像威胁到建州,他们的老巢所在,使得黄猪皮不得不回援。”
  “至于收复失地,凭着林丹汗如今的实力,虽然是元气大伤,但也足以和那些背叛的蒙古部落正面作战,并将其击败。”
  


第一百七十八章 愤怒的诸将

  这个时候,孙承宗有一些失神,宛若发呆一般,侧头看向西南的方向,自语道:“英国公坐镇于大同府,担任宣大总督一职,也不知道他会使用什么样的办法,逼迫林丹汗重回辽东?是直接与卜失兔合兵一处,挡住林丹汗的攻势?还是像山西以前的那些将领与官员一样,花钱贿赂林丹汗,让其折返?”
  很显然,不仅是孙承宗,还有袁崇焕等人,都很好奇张维贤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林丹汗返回辽东。
  之所以这么好奇,原因很简单,相比于朝廷的那些官员,在场之人更加的了解辽东的形势,林丹汗在辽东所处的处境。
  毕竟,美其名曰“西迁”的林丹汗,在这辽东,可谓是众叛亲离,被黄猪皮打得大败,犹如丧家之犬,形势所逼之下,不得不向西转移,而辽东的根基几乎于损毁殆尽。
  如此情形,在与辽东众多蒙古部落对立的情况下,林丹汗又怎么可能轻易地折返回来?
  如果没有大明的插手,天时,地利,人和,他林丹汗一样都不占,若是强行返回辽东,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可言,无异于自寻死路。
  大凌河上游,敖木伦附近的一片草原之上。。。。
  一块相对平坦的地带,靠近水流的附近,数万人的骑兵正在扎营修整,一个个蒙古包伫立在那里,一队队兵卒正在巡逻,穿插其中,游走于周遭。
  不难发现,这数万人不仅有蒙古人,还有女真人,隐隐间,还分成了好几个阵营,并不像是属于那种统一整体,更像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利益联盟,就好像东拼西凑一般,各自为政,而又互不侵犯,有着警惕和防备之意。
  军营之中,中军的位置,一个大帐不仅气派非常,更是警戒森严,周围遍布岗哨,仅仅从这些站岗放哨、负责警戒的兵卒神情来看,身上散发着那种强悍的气势,就知道他们绝对会精锐中的精锐。
  如此一来,更加衬托这个大帐的不简单,里面的人物极为尊贵。
  大帐之中,弥漫着一股异样而紧张的气氛,皇太极正坐在上方,两侧分别坐着范文程、岳托、多尔衮、多铎等人,其中多是后金能征善战的武将。
  而且,不难发现,在这些武将之中,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大半都是年轻人,像多尔衮、多铎等人,只有十四五六岁,若是放到现在,全都未成年人。
  然而,就是这些“年轻人”,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