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渐地,陷入沉思中的崇祯,就好像耳聋了一般,失去了听觉,就好像真得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只是看着场中央,那正在参加初试淘汰赛的习武之人,眸光幽幽,闪烁不定。
  从这些习武之人之中,选拔出那么一些身手着实了得之人,在皇家军事学院之中,稍加强化训练,凭着他们骨子里就有的血性与傲意,还有那属于习武之人的荣耀感,一旦充实到北方的军中,势必给大明的北方军队注入新鲜的血液,犹如打了一剂强心剂,军队将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然而然地,战斗力也随之上去。
  眼前的这些人,不同于在军中的武将,后者在军中混迹多年,早就成了油泼不进的兵油子,更加的贪生怕死,将保全己身看得尤为重要,早已失去了属于军人的荣誉感,还有那股铁骨铮铮的血性。
  他们却不同!
  几乎全都是出身于贫寒之家,怀揣着一腔的保疆卫土的热血,那种精忠报国的观念尤为强烈。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一无所有,毫无建树可言,迫切地想要立军功,因此,他们也就没有什么顾忌,没有了顾虑之处,将会更加的奋勇杀敌,格外的有活力。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对于建奴没有一点的畏惧,反而是摩拳擦掌,敢于和敌人厮杀,对与敌人交战,颇为期待。
  那些兵油子就不一样了,本就有军功在身,又身居要职,不管是那种身居要职的高高在上之感,还是使用各种手段,弄来的大笔钱财,都使得他们丧失了血性,磨平了锐气,变得小富且安起来,失去了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崇祯的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之时,想想也就理解了,历史上的那个袁崇焕为何那样做,刚到辽东,就大肆撤换一些将领,换上自己的心腹之将。
  如此一来,不仅是因为,他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更是为了打破军中的那种暮气沉沉而又消极的对敌态度,给军队注入一丝活力。
  就像一代名将毛文龙,初到辽东之时,可谓是敢打敢杀,以报效朝廷、抵御后金为己任,不在乎个人的安危,率领数十人,就敢孤军深入镇江堡,收服那一带的失地,并快速组建根据地。
  将一根毒刺,狠狠地抵在后金的要背处,威胁到建奴的老巢,一时的锋芒不可谓不盛?
  然而,一二十年过去了,毛文龙却变了,变得不复以往,开始变得狂妄自大起来,不将辽东的统帅放在眼里,那颗精忠报国之心也渐渐蒙尘,开始谎报军情,谎报兵额,以此冒领军功和要更多的粮饷。
  在皮岛上私设赌场,进行各种走私,这些或许还能够原谅,为朝廷朝廷和辽东统帅容忍,毕竟,毛文龙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也是为了自筹粮饷,巩固朝廷在镇江的防卫力量。
  可是,毛文龙千不该万不该,居然欺上瞒下,几乎不停朝廷的调遣,前往辽东的统帅,或蓟辽督师,或是巡抚,等等,都难以命令他,这个时候的毛文龙,俨然成了骄兵悍将,一地的军阀。
  至于毛文龙牵制住后金,与对朝廷的危害相比,两者渐渐持平,颇有害处多于好处的趋势。
  最为关键,也是最为为人诟病的是,毛文龙对待后金的态度,越来越消极,牵制的作用越来越小,鲜有主动出击,掣肘建奴的行动。
  黄猪皮登基之初,当年就东征朝鲜,如此情形,而毛文龙却是按兵不动,坐视不理,任由建奴打下朝鲜,仅此一点,足可见毛文龙越来越脱离朝廷的控制,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不难想象,就是因为东征成功,收服了朝鲜,将朝鲜国王李倧的儿子扣押起来,作为人质,软禁在沈阳,皇太极才会放心自己的左翼,可以全力的讨伐察哈尔蒙古各部落,为称霸辽东做铺垫。
  崇祯暗暗点头的同时,心想着:“难怪袁崇焕毫不犹豫地除去毛文龙,因为,毛文龙的作用越来越小,渐渐成为朝廷在辽东的祸患,不仅对抵御后金的态度极为消极,越来越贪图享乐,还向朝廷讨要那么的粮饷,恐怕袁崇焕没有将其除去,后来的继任者也会那么做。”


第一百九十章 没落的大明海军

  毕竟,面对日益强大的后金,在辽东这个战场之上,所有的将领都必须勠力同心,听从统帅的号令,拧成一股绳,如此才能挡得住建奴的迅猛发展势头。
  各自为战的话,只会被敌人个个击破,直至宁锦防线全面崩溃,不复存在。
  所以说,毛文龙的死乃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而袁崇焕错误之处,就是处理的过于简单粗暴,后续事宜处理的也不够完善,埋下了太多的隐患,也就有了后来孔有德的辽东大规模叛乱。
  当然,之所以有孔有德叛乱,主要还在于粮饷的不到位,以及当时的党争过于激烈,使得孙元化的招降计划功亏一篑,使得朝廷陷入多年的平叛之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而又那么的有所不同。
  数日之后,文华殿的偏殿之中,崇祯伏案而坐,面前摆放着一个名单,正是此次武举科考的进士名单,需要从中钦定前三甲。
  “哎。。。在改变历史的这条路上,虽然越走越远,但有一些事情还是难以改变,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有的事情都予以改变,不过,这样的结果也不错了。”
  崇祯的双眸古波无澜,始终在名单上游移不定,徘徊于各个姓名之间,喃喃自语的同时,右手里的毛笔不时地晃动。
  “一百二十名,崇祯年间的第一次武举科考,也是录取这么多的人,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发生舞弊的事情,那些考官和监试御史还算识趣,否则,要敢弄虚作假的话,有多少给你逮多少。”
  “不过,这样也好,短短一年之内,如果处理的官员太多,反而弄巧成拙,起到反效果,使得朝野震荡,不利于来年的图谋。”
  自语之间,崇祯这样想着,左手开始轻抚下巴,眸光轻轻闪动,目光开始在王来聘、翁英、张载赓三者之间来回。
  “算了,这些人也是凭本事通过考试,有一些历史还是不要强硬更改的好,而且,这些人多是苦寒出身,尤其是这三人,在朝中无根无萍,不属于任何的党派,正好为我所用,作为充实到军中的将领人选,相比于那些将门子弟和名门之后,显得更加的纯粹一些,更加的容易笼络一些,更加的安全可靠。”
  崇祯这样想着,不再有任何的犹豫,随之在三者的名字上勾了一个圈,朱批随之浮现,前三甲也就应运而生,状元王来聘,榜眼翁英,探花张载赓。
  这个时候,确定了前三甲之后,崇祯脸上的兴奋之色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再次陷入了深思之中,望着三个人的名字,忍不住地联想,暗自告诫自己。
  可不能重蹈朱由检的覆辙,对于武将的猜忌,不仅使得军队频频失利,更是使得后续的武举科考非常不顺利,参加者寥寥,尤其是最后一次武举科考,更是无一人参加。
  朱由检尴尬的同时,又何曾不是大明的悲哀?
  哼~一定要切记,猜忌没有错,也不是不该有,而是要有一个度,凡事都要以事实说话,即便是要处理那个武将,也要做到有理有据,让人心服。
  否则,只会令天下的习武之人寒心,不再辅佐大明,进行守疆保国。
  想到武事,崇祯忍不住地想到了强大的大明海军,如今这个时候,早已式微,单打独斗之下,仅就单艘战船的作战能力而言,已经无法与西洋的那些殖民者海军相比。
  之所以数次打败西洋海军,靠的就是群狼战术,以优势兵力,几乎集中所有的战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曾经有那么一个嚣张的葡萄牙舰队司令,皮雷斯狂言:“一艘葡萄牙的海军舰船战斗力,相当于明军二十艘战船加在一起,方能一较长短。”
  虽有夸张的成份,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一个穿越的明史专家,“崇祯”清楚地知道,虽然明朝的造船技术非常先进,并不比西方的差,在一些技术环节,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大明海军却有一个无法弥补的短处,那就是缺钱!
  因为土地兼并的原因,大量的军屯田消失,没有充足的钱粮,那些大型战船根本就无法得到维护和保养,更新换代更是问题,一个大型战船,往往使用数十年。
  海军,那是比陆军更加烧钱的兵种!
  就算是放在平时,没有任何的战斗,仅仅是战船的维护与保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换代,还有战船上的火器,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银子作为支撑,方能维持一个强大的海军。
  “崇祯”依稀记得,大明海军最为强盛和辉煌的时期,也就是永乐年间,海军战船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沿海大小战船数千艘,每年一次性造船,投入海军的常用战船,就有数百艘!
  现在呢?
  好的战船设计犹在,也有技术,以及相应的能工巧匠。
  可是,就是因为缺钱的原因,莫说整个沿海,仅仅是最为紧张的东南沿海,海盗泛滥,西方海军横行的海域,担任海防重任的福建与广东,大型战船寥寥无几,小型战船只有数百,更令人担心的是,兵源严重缺额,达到了六成左右。
  否则,东南沿海的海盗也不会那么的猖狂,西洋的海军也不会那么的肆无忌惮,不仅想要染指澎湖列岛,还强势进驻了澳门,不时地掳掠与骚扰沿海渔民。
  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说明,大明海军已经没落,变得非常孱弱,亟待重整旗鼓,重振雄威!
  “冷晓磊,去将茅元仪叫来,宣他进宫。”
  “是,皇上,属下遵旨!”
  这个时候,冷晓磊不知道躲在哪里,随着崇祯的一声令下,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门口,抱拳行礼之时,回了一句之后,径直转身而去。
  重建强大的大明海军,崇祯想到了极为适合的人选,担任负责人和海军的统帅,那就是孙元化。
  历史曾有记载,担任登莱巡抚之时,为了应对后金的威胁,孙元化就曾经组建过一支海军,启用了不少的洋人,作为火炮和海战的指导,如果不是有后来的孔有德叛乱,这支海军早已成型,并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仅此一点,足可见孙元化的战略眼光,看到海军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组建新水师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辽东半岛有那么一支海军,游弋在渤海湾之上,相应地,也就可以在黄海和日本海肆意而行,在东北海域,将会畅通无阻。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随着丰田秀吉的死亡,日本已经开始了闭关锁国,也就不存在什么像样的海军战斗力。
  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支海军,即便初期的时候战斗力不强,也不会有来自于海上的威胁,当然,自然灾害除外,比如台风诸如此类的。
  换而言之,有了这么一支海军,沿着渤海和黄海,可以在任何一个海岸驰援辽东的明军,速度还非常的快,远超陆地;沿着日本海,更是可以深入建奴的腹地,可以从任何一个港口或码头,登录到建州本土,兵锋直指后金的老巢,从而真正的威胁到皇太极的大后方。
  也就是说,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又不懂得海战的鞑子,这么一支海军,具有非常的震慑力,远比毛文龙的牵制效果要强得多,使得黄猪皮又无可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