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听此言,不仅是孙元化,还有茅元仪,都是大喜过望,前者更是连忙回道:“启禀圣上,组建大明水师,微臣想启用一些西洋之兵,还望皇上能够准允。”
  “哈哈。。。。朕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来就是用一些西洋人,朕准了,孙元化,你可以放心的去用,有朕在后面给你撑腰。”
  很显然,两人为之一愣,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的顺利,皇上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顺利地让他们有些错愕,一时有一些发呆,毕竟,事关西洋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敏感,尤其还是牵涉到军事,否则,也不会请示了。
  这种状态只是持续了片刻,两人转瞬就反应了过来,孙元化更是如此。
  “微臣拜谢皇上!”
  “小事而已,不值得一提,朕还不会管的那么细!”
  看似是一时兴起,但是,崇祯之所以答应的如此痛快,并非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作为一个明史专家,他还是知道一些事情,担任登莱巡抚之时,组建大明水师,孙元化就使用过西洋兵,作为火器方面的指导人员。
  而且,就当时而言,使用西洋兵,孙元化并不是第一个人,在他之前,就有着先例,郑芝龙的水师之中,成员就很驳杂,不仅有倭国人、南洋人,还有西洋人,甚至于,还有非洲的黑人。
  这个时候,京城的一处教堂之中,其中的一处教务室,几个洋人聚在一起,气氛确实有一些,尤其是其中的两人,看其服侍,应该是神父,二人争执不休。
  “龙神父,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固执呢?让一些神职人员,进入大明的军队之中,协助孙教友,绝对是对宣传基督教一大益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反对呢?”
  “邓神父,在我看来,你现在已经忘记了神的旨意,咱们到中国来的目的和初衷。咱们到中国,是为了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传达神的旨意,让神光洒遍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消除异端邪说,而不是参合到政治里面去,帮助中国人打仗。”
  “而且,咱们的神职人员原本就不多,对于日渐增加的教堂而言,教区的不断发展,人手已经显得非常短缺,你现在,一下子居然派出那么多的神职人员,帮助孙教友,练兵打仗,做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你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忘记了咱们的本职工作是干什么?”
  。。。。。。
  这个时候,看到两人争执的越来越激烈,一副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来华已经有二十多年,先后经历过南京教案等诸多事情,对于明朝国情有着极深的研究,高一志站了出来,连忙阻止龙华民与邓玉函两位神父。
  “两位,不要争吵,先听我一言。。。。”
  很显然,在众多洋人之中,高一志有着很高的威望,说话的分量不言而喻,两人相继停了下来,脸上依旧残留着薄怒之意,纷纷向后退了几步,坐回座位,目光几乎是同时汇聚在了高一志的身上。
  “龙神父,邓神父,暂且不说你们谁讲的有理,但有一个事实,也是利玛窦神父生前一再强调的事情,咱们要想顺利的传教,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不仅要融入中国的生活之中,学习他们的礼仪和学问,更要和他们的士大夫、也就是权力上层,打成一片。”
  “经历过南京教案,事实证明,利玛窦神父的论述非常正确,如果不能获得中国上层人士的同意,咱们的传教不仅很难展开,随时还有可能遭到打压,甚至于被驱逐出境,被封教堂。”
  “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礼仪、知识,了解中国千年以来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唯有了解,才能与那些士大夫交流和沟通,甚至于和那些高官,搭上关系,从而打通上层的渠道,获得传教的认可,咱们传教的事情将会事半功倍。”
  龙华民的神色有一些不自然,甚至于有一些难看和自责,所谓的南京教案,几乎给基督教的中国教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量的教堂被封闭,几乎全部的神职人员被驱离出境,与他过激的传教方式,严重排斥中国的本土信仰与理念,就有很大的关联。
  认为祀孔祭祖乃是迷信,不准教徒参加,就成了南京教案的导火索,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迅速蔓延。
  血的教训,历历在目,想到这些,龙华民就有一些心虚。
  这时,高一志微微侧身,目光投到了龙华民的神色,面有难色,颇为沉重的说道:“龙神父,作为中国教区的会长,迫切的想要拓展教务,增加教徒,想要基督教迅速成为中国的主要信仰,这些我们都能理解。”
  “不错,一下子派出那么的多神职人员,到中国的军中服务,而不是从事有关神职的事情,对于原本就很人手短缺的教堂而言,更加加重人手短缺的这一问题,不利于目前的传教。”
  “可是,您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数十名神职人员,在中国的军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帮助明廷打退了后金,无疑,这将会增加咱们在朝中的地位,增加咱们在大明皇帝心中的地位,更加的看重咱们,而不只是编撰历法,这样的小事,不能彰显咱们的重要性。”
  这一刻,听着高一志鞭辟入里的剖析,深入浅出的分析,龙华民和他的那些支持者,大部分人,心中一动,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明白了邓玉函的意图。
  为何那么积极地参与到明廷的正视?为何那么的竭力而为,非要促成孙元化借调几十名懂得火器的神职人员?
  原因很简单,邓玉函是想抓住任何的时机,使用各种手段,加强和明廷的联系,从而好获得大明新皇帝的认可,打通中国的上层关节,以便更好的传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与孙元化、茅元仪等这些大明高官的关系。
  无疑有他,不难想象,一旦神职人员在军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暂且不论大明新皇帝会不会完全开放基督教,让自己等随便到各地传教。
  有一点可以确定,尝到甜头的大明王朝,将会放宽他们这些洋人的限制,可以更加容易的进入内陆。
  他们这些人能够进入京城,绝大部分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对于大明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编撰更加精准的历法。
  当然,还有那些较好的官员,从中推波助澜,促成相关事宜。
  如此一来,好处不言自明,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就能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就会有更多的神职人员进入中国内陆。
  而且,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中国是一个极为看重人情的社会,不管那几十名神职人员如何,有没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是全部战死,那也是人情!


第二百零八章 制造混乱

  有了这份人情,那些基督教的教徒,像孙元化、茅元仪、徐光启等中国的高官,只需要他们从中斡旋,在适当的时候,为基督教说好话,大明皇帝一定抹不开面子,给予自己等人适当补偿,而所谓的补偿,肯定是让更多的神职人员进入内陆。
  礼尚往来,不外如此!
  想通了这一点,会议的结果也就再无悬念,虽然还是有几个人秉持着怀疑的态度,但已经改变不了什么。
  “好,我这就着手准备,从中国的整个教区之中,抽调懂得火器的神职人员,协助孙教友,参加创建中国海军的事宜,尽可能地引起中国皇帝的重视和好感,以便日后更好的传教。”
  作为基督教在中国的负责人,身为会长,龙华民的这句话就是一锤定音,定下了基调,就算有心反对,但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接受会议的结果,并且执行。
  辽东,宁远城(兴城)
  蓟辽督师府,大厅之上,虽已过花甲之年,胡须与头发都已斑白,但孙承宗身着绒衣铠甲,威武丝毫不减当年,正如曹操的那句诗词所写的那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此刻,孙承宗那皱巴巴的面庞却是一副坚毅的神采,双目不再浑浊,显得矍铄不已,来回打量着下方的诸将,同时缓缓说道:“土默川那一边已经传来了消息,最迟十天,林丹汗就会返回辽东,英国公办得非常漂亮,堪称完美,接下来就要看我们的了。”
  “那大人,咱们真的要沿着小凌河而上,偷袭黄猪皮他们?”袁崇焕的神色有一些迟疑,看似不情愿,忍不住的问道。
  “嗯。。。当然不是,那样做的话,乃是下下之策,咱们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将会有很大的伤亡。”
  孙承宗摇了摇头,予以了否定,进而继续说道:“皇上说了,咱们的任务就是牵制住建奴的大军,逼迫他们返回老巢,从而分裂黄猪皮与蒙古各部的联盟,给林丹汗创造机会,一个与蒙古各部落单打独斗的机会。”
  “大人,那你的意思是。。。。?”尤世禄心中一动,有了某种猜测,但还是忍不住地问了一句,进行试探性的确定。
  “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趁着建奴的老巢兵力空虚,黄猪皮率领着大军征战辽河套一带,咱们直捣黄龙,逼迫黄猪皮不得不回援,没有了黄猪皮的从中协调,那些蒙古人临时建立起来同盟,将会不攻自破,林丹汗足以应付,一个个的收拾。”
  孙承宗的神情愈发冷峻起来,慢条斯理的讲述过程中,尽显他的成竹在胸,非常的自信。
  “所以,在林丹汗返回来之前,咱们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派出几支精锐的兵马,奇袭建奴的老巢,肆意攻伐,不求攻城略地,但求尽量杀敌,在建州制造混乱,而且,还是越混乱越好,最好闹他个天翻地覆,鸡犬不宁。”
  闻听此言,诸将都是眼前一亮,当即就明白了孙承宗的深意,话外之音,那就是可以在建奴的老巢上肆意而为,可以尽情的烧杀掳掠。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制造混乱,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任何下限可言。
  “大人,下官愿意负责此次的任务,前去建州征战!”袁崇焕站了出来,躬身行礼请命的同时,双手叉在一起。
  “袁大人,本官还有另一项重任交给你去做,至于奇袭建奴老巢之人,必须是极为熟悉辽东地形者,行动方能事半功倍,迅速脱离战场,游荡于建州各处,不至于被留守的鞑子纠缠住。”
  听到孙承宗的这番话,相比于袁崇焕流露一丝失望之色,祖大寿却是兴奋不已,在场之人,没有人比他更加熟悉这辽东之地,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任务。
  毕竟,这里是他祖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不受限制的行动,没有目标的任务,可以肆意攻击建奴的任何一个女真部落,或是小的村落,或是闲散于建州各地的零星家庭。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阐述一点,此次的任务将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只要运筹得当,行动小心谨慎,不被鞑子纠缠住,“缴获”而来的那些财物,都将是自己的。
  “大人,不知下官的任务是。。。。?”
  “袁大人,莫要心急,即便你不问,本官现在也要言明。”
  孙承宗朗声回应了一句,直直地看着袁崇焕,进而徐徐说道:“根据探马来报,皇太极击败蒙古多罗特部之前,分别派出了两支军队,其中之一,也就是由岳托和阿巴泰率领的数千骑兵,直奔咱们而来,本官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锦州的粮仓。”
  “嗯。。。大人,按照黄猪皮以往的行事风格,攻打蒙古的一些部落之时,就会派出那么一支骑兵,骚扰边境,破坏我军的储粮之地。”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