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皇上如此模样,朱一冯的心里就是一紧,觉得自己的言语缺少一种更具说服力的意蕴,于是就更加详细的解释起来。
  “而且,皇上,朝廷水师的劣势虽然是在战船过小,无法形成规模性的攻击力,然而,恰恰相反,朝廷水师的优势,也是在于这一点。”
  “不错,战船过小,无法承载更多的兵力和大炮,同样地,由于战船体积小的原因,也赋予了水师强大的机动性能,在海面之上,将会更加的灵活,速度将会更快一些,可以有效地躲避敌人的炮击。”
  “因此,如果在这些小型的战船上,配备有火龙出水和水雷这样的火器,前者可以进行远距离、密集型攻击,由于其便于携带,体积小,小型战船一次性可以承载更多,如果数十艘小型战船同时出击,完全可以给敌人的大型战船以重创。”
  “至于水雷,凭着小型战船的灵活性机动性能,船速更快,完全可以在敌人战船的周遭水域,布置一个水雷区域,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限制敌人大型战舰的活动范围,只能被动地接受火箭的轰炸。”
  有着现代人的思维,崇祯非常能够理解朱一冯的这一番说辞,并能从心底里接受。
  “朱一冯,如此说来,如果让你担任即将组建的东南水师统帅,你就知道该如何针对性地训练这支新水师了?”
  不等朱一冯做出回答,崇祯后面的话语接踵而来。
  “尤其是朝廷保证这些火器的充足供应,短期之内,你就可以利用目前所有的各种条件,与那些洋人海军和海盗抗衡,维护朝廷对买贸易港口的安全?”
  “嗯,是的,皇上,微臣自信,有这个把握,只要能够拥有那些火器,保持弹药的充足,就能与海上的那些势力相抗衡,进而分庭抗礼。”
  朱一冯没有再犹犹豫豫,而是给予了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忽然微微变了一变,有一些犹疑起来,略微吞吞吐吐的说道:“可是,皇上,朝廷不是正在组建辽东半岛水师吗?如此一来,对于东南沿海的水师,还能够保证那些火器的供应吗?”
  “呵呵。。。朱一冯,看你这副模样,朕还以为多大一点事儿呢?”
  崇祯洒然一笑,满不在乎的来了这么一句,进而自信满满的说道:“先不说,以朝廷目前的充盈财政,足以支撑你们两个水师的同时进行,即便是财政力有不逮,辽东水师的火器配备也可以暂缓一段时间,毕竟,在辽东,并没有其他的海上势力存在,只需配备一些红夷大炮和火铳即可,可以延缓装备火箭和水雷等火器。”
  闻听此言,朱一冯的神色就是一松,这才真正的放下心来,着实佩服崇祯的敏锐洞察力,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控的极为娴熟。
  皇上所言不错,如今的日本,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水师龟缩不出,如此一来,辽东就没有了威胁大明水师的存在。
  最为关键的是,辽东的战争主要集中于陆地,而非海战,而且,就算是没有火箭和水雷那些配备,凭着红夷大炮和火铳的优势,又是新组建的水师,辽东水师也没有太大的危险,足以应对一切。
  东南沿海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的威胁都是来自于海上,自然而然地,海战频繁发生,因此,强大的水师,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显得尤为重要,用“迫在眉睫”四个字来形容,也没有丝毫的夸张之处。
  心里浮现着这些想法之时,朱一冯暗暗点头,这个时候,心思百转千回之下,再次说道:“不过,皇上,朝廷要想在东南组建强大的水师,彻底地压制住那些洋人海军,让他们不敢生是非,老老实实地做生意;要想完全清除东南匪患,还是离不开大型战船,对于整合组建而成的东南水师。”
  “否则的话,如果没有大型的战船作为支撑,只靠那些小型船只,朝廷的水师根本就无法进行远洋作战,只能在近海进行被动地防御和回击。”
  “朱爱卿,所言甚是。。。。”
  崇祯满脸的凝重之色,赞叹了一句之时,也在轻轻点头,进而沉声地继续说道:“毕竟,一旦进入深海海域,远离口岸,海上就变得风高浪急起来,那些小型战船根本就经不住巨浪的拍打,很容易翻船,更谈不上出奇制胜,有效地打击敌人了。”
  “皇上英明,正是如此。。。。”
  附和之时,朱一冯的心里疑惑,皇上为何对大海的情况这么撂跤?
  毕竟,一直以来,从未听说过,皇上有着海上的经历。
  这个时候,就在朱一冯心神疑惑之时,容不得他继续深想,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回荡在这后殿之中,让他闻之心中一喜。
  “朱爱卿,放心吧,在你离京之时,朕会将永乐年间的宝船图纸交付于你,在江南或者东南,让当地的船舶司招募相应的能工巧匠,建造大型的宝船,建造水师所需要的战船。”
  “谢主隆恩!”


第二百五十四章 余波

  一个月之后,已经是年终末尾,临近新年,虽然崇祯发动的那场货币战争早就结束,但是余波犹在,影响着京城内的氛围。
  尤其是崇祯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对于京师周围的田地,乃至于北直隶一些田地的处理,使得许多人心里很不是味儿,甭提多难受。
  “叔叔,皇上的这一手可真够的狠得,更是妙不可言,以宝钞被恶意哄抬为契机,数日之内,从京城里的那些无良权贵手里,就掠夺了千万两白银,有的人还因此而破产。”
  周道登一脸的慈祥之色,轻轻捋着胡子,只是笑了笑,并未对自己的族侄儿的言语有任何的回应,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就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然而,就是看到他这副样子,一副风轻云淡的做派,周通贵就像得到了莫大的肯定,言语变得更加兴奋起来。
  “而且,叔叔,侄儿还听闻,皇上赚取那笔银子之后,更是趁着一些权贵出现银子短缺的危机,为了使得自家的店铺能够正常运转,不得不贱卖土地,皇上更是授意东厂和锦衣卫,大肆收购了许多土地,而皇上又以军饷或者酬劳的名义,将全部的土地又分给了百姓,不管怎么看,皇上这样做,都让人有一种慷他人之慨、趁火打劫的感觉。”
  这个时候,周道登平静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波澜,做出了回应,苍老的话语里充满深意。
  “通贵啊~看事情,不要只看表面,更不能看一时的得失,从长远来看,你就不会觉得皇上这是在趁火打劫,而是有着深谋远虑,有着更大的谋划,可谓是胸怀天下,有着中兴大明之志。”
  “叔叔,侄儿不解,还望叔叔指点一二,为侄儿解惑。。。。”周通贵面露恭敬之色,长施一礼,一副请教的样子。
  “通贵,你跟叔叔在京城这么多年,应该知道,朝廷如今看似四面楚歌,有着诸多危机缠身。”
  “然而,朝廷所面临的最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只有一个,不是辽东建奴之患,也不是西北的连年大旱,引起的民乱,更不是西南的安奢之乱,引起的动荡,而是朝廷的多年痼疾,土地兼并过于严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绝大多数的百姓没有了土地,已经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如此一来,这已经动摇到朝廷统治的根基。”
  说到这里,周道登的话语一顿,脸上的凝重之意加重了几分,深深看了一眼周通贵,看到对方还是满脸疑惑的样子,心中就是一阵无奈,暗自叹息了一声,愈发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儿不适合当官,眼光实在太差,反应过于迟钝。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居然还不明白,真可谓是朽木不可雕也!
  尽管心中这样想,周道登还是没有放弃周通贵打算,而是进一步地为之点拨。
  “俗话说,重病需要虎狼之药,治疗顽疾,亦是如此,但是,这样做的话,太过冒险,以朝廷目前的情况,委实不适合剑走偏锋,使用雷霆霹雳手段,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很显然,皇上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使用更加温和的手法,尤其是在这北直隶,在京师的周围,前有削减皇室宗亲的薪俸,后有这次的宝钞事件,皇上都是在变相的收回北直隶的土地,重新分给百姓,争取不触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即便是触犯了,也有着光明正大的名义,不容那些人置喙,无法反驳什么。”
  “那。。。叔叔,皇上为何这样做呢?”
  周通贵的眉头微蹙,问出这句话之后,进而又补充道:“凭着皇上九五至尊的身份,想要收回那些被私自吞并的土地,还不是一道旨意的事情吗?难不成,那些人还敢反抗,做出什么不轨之举不成?”
  “就算是那些人心有不满,想要反抗,皇上手里还有那么多的军队,如遇造反之人,想要对皇上不利,直接派兵镇压,不就行了?”
  听到这三个问题,周道登的心里更是一阵叹息,连连摇头,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觉得自己这个族侄儿真是不可救药了,但还是予以了回答。
  “通贵啊,你将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京师之内,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又是天下权力的中心,即便是皇上有着无上的权力,有时候,在一些舆论和大势之下,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平衡各方的势力,很难做到那种一意孤行、乾坤独断的地步。”
  “虽然皇上的施为有一些难登大雅之堂,为人诟病,但仅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却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更是少了不少的阻力,以及反对的声音。”
  “总之,就是一句话,皇上要想实现大明中兴,要想给朝廷来一次大的变革,初期的时候,就必须先稳住局势,尤其是这京城,还有靠近天下权力中心的北直隶,更是不能出现丝毫乱子,必须是稳定的局面。”
  “叔叔,侄儿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
  周通贵若有所悟的轻轻点头,脸上却是一知半解的样子,看到他如此模样,周道登这才真正的下定决心,将其放弃,似乎想到到了什么,面露凝重之色,嘱咐道:“通贵,记住了,咱们今日之谈,绝不可以再告诉第三个人。否则的话,你我叔侄儿二人就是引火烧身。”
  坤宁宫。。。。
  此刻,周皇后挺着大肚子,侧卧在床榻之上,而在她的下方两侧,周奎和周绎正坐在那里,尤其是后者,不断地在发着牢骚,使得周皇后不胜其烦,对于自己的亲弟弟,却又无可奈何。
  “姐姐。。。。不是弟弟说姐夫的坏话,皇上做得实在是有一些过了,不知道亲疏有别,分不清谁亲谁疏,那么多的银子,那么多的土地,居然就直接给了那些贱民,兄弟我实在不服,心里感觉憋屈的慌。”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皇上分给那些贱民的土地和钱财,其中有不少是咱们周家的,乃是父亲挣的血汗钱,多年不辞辛苦赚来的。”
  “就算是不将那些土地分给咱们周家,也就是姐姐您的娘家,最不济,也该将父亲损失的那些钱银、房产、田产,返回来不是?”
  。。。。。。
  周皇后终于按耐不住心里的那份蠢蠢欲动般的躁动,柳眉微微上扬,近乎于呵斥的说道:“弟弟,胡说什么呢?”
  “先不说皇上对你和父亲做得对与不对,单单是亲疏这一点,皇上的头脑就很清醒,有着清醒的认识,天下都是皇上的,所有人都是皇上的子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