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里哼清楚,别看皇太极的这番言语别有用心,有着搪塞之意,却也是事实,除了父汗努尔哈赤意外,无人可以驾驭得了阿敏和莽古尔泰。
  同时,代善也明白皇太极话里的意思,什么是“吃一点亏”,什么是“受一些教训”,很简单,那就是借助明军,削弱二人的实力,从而加强他皇太极的汗位,说话更有威信。
  毕竟,不管是他大贝勒代善,还是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之所以可以和皇太极并肩而坐,俱南面对群臣,共议朝政,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手中握有着相当的军权,任何一个都丝毫不弱于他皇太极。
  c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

  此次的辽东之变,大明突然发难,虽然使得后金遭到重创,失去许多地盘,对于皇太极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机会,趁机打压对手,增强汗权,提高个人威信。
  看着代善离去的背影,皇太极缓缓转移视线,最后落在范文程的身上,有一些突兀的问道:“范先生,以你之见,以后的后金之路,该如何走?”
  很显然,范文程不仅习惯了这种直接的问话,更是适应了这种对话方式,神情很是自然,没有丝毫的拘束之感,话语是那么的轻松,少了几分顾忌般的斟酌之意。
  “大汗,如今的后金,看似危机重重,却还未有灭国的危险,以微臣之见,明军不可能进犯建州,一定会止步于辽东的北部边境。”
  “因此,建州如今的危局,并不会持续多久,打退朝鲜军之后,大汗就可以好好经营建州,整顿一下后金的内部,加强汗权,以及加固与蒙古人的关系。”
  “不过,大汗要想放手地做这些事情,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在这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可谓是至关重要。。。。”
  “范先生,什么前提条件?”皇太极微微挑眉,催促了一句,似乎不喜范文程的卖关子。
  “向大明求和——向大明皇帝称臣纳贡,以属国自居——”
  不得不说,说出这句话,范文程那是相当的大胆,语气又有一些不足,略显心虚,不敢正视皇太极的目光。
  “范先生,本汗且问你,你为何那么肯定,明军不会进一步进犯建州?”
  范文程想过皇太极会生气,会因为自己的那句话而暴怒,然而,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对方会问这个问题?
  心怀忐忑之下,范文程惴惴不安的回道:“启禀大汗,此次辽东之战,大明虽然动用了数十万大军,又有水师相辅,但是,以崇祯的历来表现来看,还有孙承宗的沉稳心性,明军都不可能进一步地行动。”
  “原因有三,其一,数十万大军的军费开支庞大,单单是此次的辽东之战,就给大明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明的当权者不可能不知道,一旦继续打下去,进犯建州,那就是将咱们后金往绝路上逼,那就是殊死一战,不死不休。”
  “其二,从大明迁移难民到辽东,多达数十万之众,仅此一点,足可见中原的灾情有多么的严重,如此情形之下,明军更不可能挥师北上,必须腾出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赈灾,安置百姓。”
  “其三就是,大明的西南战事虽然结束,但并未根除隐患,还未完全稳定下来,若是继续在东北的战争,中原的灾情再继续下去,甚至于越来越严重,西南的那些吐司一定会再起来作乱。”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不算原因的原因,那就是东北的情况复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看似大明与林丹汗是同盟的关系,但实则不然,他们一直都在防范着彼此。”
  “再退一步讲,就算没有那三个原因,就算明军要挥师北上,那他也要稳定辽东的局面,站稳脚跟。否则的话,仓促进入建州,难保后方不会出现乱子。”
  皇太极听得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转而问道:“既然如此,有这么的原因,可以佐证明军都不太可能进犯建州,那本汗为何还要忍受那份屈辱,向大明称臣,以属国自居?”
  “大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在向大明示弱,因此转移大明的注意力,不再将针对的目光只集中在咱们后金的身上。”
  听到范文程的这番话,皇太极的心中一动,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转瞬就明白了许多,但还是有一些吃不准,试探性地问道:“范先生,你的意思是说,之所以向大明臣服,就为了示弱,以此给明廷一种错觉,如今之时,尤其是辽东之战结束之后,他们最大的威胁不再是后金,而是来自于蒙古诸部落之中的林丹汗。”
  “大汗英明,微臣正是此意!”
  范文程附和了一句,脸上开始洋溢着轻松之色,不再那么的紧张和忐忑,进而补充道:“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林丹汗不仅恢复了元气,实力更是急剧膨胀,尤其是在大明的刻意扶持之下,一连吞并了数个蒙古中小部落,隐约成为了辽河套的霸主,野心极大的林丹汗,时刻觊觎着辽东这片沃土,想要实力更进一步。”
  “不难想象,一旦咱们后金式微,退守建州,无力兼顾漠南的蒙古族,野心急剧膨胀的林丹汗,即便无法再染指辽东,也会转移注意力,瞄上其他的蒙古部落,尤其是没有咱们的牵制和打压,林丹汗将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换而言之就,也就是说,用我们汉人的一句话来形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所以让大汗你示弱,就是让大明对付林丹汗,有了林丹汗的牵制,吸引大明的注意力,大汗您就能更加放心地经营建州。”
  “不错不错,正是这个理~”
  皇太极点头附和地同时,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意,那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喜滋滋的模样,神色中有一丝沉吟之意。
  “嗯。。。。既然这样,要向大明示弱,要向崇祯那个黄口小儿低头,那就做得彻底一些,博取更多的信任。”
  自言自语了一番,皇太极的神色越来越坦然,没有一点的心理负担,眸子里闪过一缕精芒,直直地看向范文程,徐徐的说道:“自南宋以来,尤其是靖康耻之后,汉人就对金朝有着强烈的恨意,以免误会,为了消除更多的仇恨,范先生,你觉得本汗改国号怎么样?将族称也改了,改个彻底。”
  这一刻,听到这番话,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在耳边炸响,范文程被惊得不行,心里早就翻起了惊天骇浪,错愕在那里,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一阵腹诽。
  自己不过提出那么一个建议,一个委曲求全之策,皇太极更狠,为了博得大明的信任,让汉族有更多的好感,不仅直接要将国名改了,还要换一个族称,全都是为了降低汉人的敌意。
  。
  c


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一)

  一时间,范文程愣在了那里,呆呆地看着皇太极,隐约之间,耳边还在回荡着对方的那番话,一想到真得那样做,所带来的的影响和后果,就忍不住地吞咽了一下口水,喉咙蠕动,显得有一些艰难。
  “范先生,怎么了?难道本汗不能这样做?”
  看着皇太极风轻云淡的样子,就好像是在谈论一件无足轻重的微末小事,并不觉得有什么,范文程有一些讶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憋了半天,也就吭吭哧哧地脱口回道:“没没。。。。没什么。。。。大汗~”
  “嗯。。。既然这样,范先生你也不反对,那本汗就应该好好想一下,后金改名之后叫什么,女真族又该改为什么名字合适呢?”
  这一刻,听着皇太极呢喃一般的自言自语,那副十分认真的模样,并不像是在开玩笑,范文程这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听错,但依旧有一些如坠云雾的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国名和族称就这么说改就改了,有一种形同儿戏的感觉。
  “大汗,你真得准备那样做,以此挣取大明更多的信任?”
  最终,按耐不住心中的那种憋闷感觉,处于儒家的惯性思维,范文程还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看到皇太极有一些错愕,面带不解之色,进而又颇为提醒的补充道:“大汗,改变一国之名,改变一个族称,任何一件都是国之大事,民族大事,其他的女真人能够同意大汗您这样做吗?”
  “哈哈。。。范先生,你想多了。。。。”
  然而,回应范文程的是皇太极的爽朗一笑,依旧是那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忽然间,皇太极心中一动,顿时明白了范文程的好意,为何会这样说。
  “范先生,我们女真人可不像你们汉人,一上来就是什么‘炎黄子孙’,对于国名和族称,看得极为重要,非常的在意,我们女真人可不信这一套,确切的来说,是看的非常淡漠,并不在乎。”
  “不像你们汉人,不管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还是王朝的兴亡更替,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以汉人自居,沿用‘汉族’这个族称,从未变更过。”
  “而且,汉族这个名称的由来,乃是别人对你们汉人的一种统称,千古流传下来,并形成固定的共识,乃是像我们这些外族对你们的称呼,并不是你们自己命名的。”
  “同样的道理,在女真族这个族称之前,不管是挹娄,还是肃慎、勿吉、黑水靺鞨这些名称,都不过是你们汉人对我们女真人的叫法,同样,也从未有有过一个固定的族称。”
  “其实,我们女真人并在乎族称叫什么,崇尚的是武力,而非这些虚名,自然而然地,至于国家的名字叫什么,也不是那么重要,并不是很在意。”
  。。。。。。
  这一刻,范文程有一些佩服皇太极的博学多才起来,远远不同于其他女真人,乃是后金少有的文武兼备之人,又有雄才大略,难怪能够从四大贝勒之中脱颖而出,夺得汗位,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当然,从皇太极的身上,范文程还看出了一份豁达洒脱之意,更加的务实,若是当初的努尔哈赤能够像皇太极这般,如今的后金,就算不能占领辽东全境,兵临山海关,也能一统漠南的蒙古各部,形成联盟。
  毕竟,在努尔哈赤眼里,要想尽可能地弱化后金的缺点,人口规模太小,那就是大肆屠戮汉人,或是奴役汉人,与蒙古人联盟,对抗大明。
  皇太极就不一样了,虽然也很敌视汉人,但更加擅长伪装和掩藏,从不放在明面上,知道该怎样做才对后金最有力,不是大肆屠杀汉人,削减汉人的人口数量,而是让汉人为后金所用,以汉人养女真人。
  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尤其还是一个正处于发展壮大的国家,农业才是立国之本,才能真正的供养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范文程的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看向皇太极的目光愈发的明亮,暗暗连连点头,心中叹息,暗自庆幸,自己选对了人,还好不是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那三个鲁莽之辈。
  就在这个时候,侃侃而谈的皇太极忽然话语一顿,直直地看着范文程,转而问道:“范先生,给本汗出一点的意见,后金新的名字叫什么好呢?”
  在范文程期待的目光之中,范文程并未立即回答,而是面露思索之色,沉吟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了主意,双眼闪过一缕兴奋的光芒,随即就缓缓开口了。
  “大汗,遥想当年,朱元璋建立大明之时,之所以取字为‘明’,有着天下清明之意,明之一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