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仅爵位而言,黔国公确实是亲王低了一等,按理来讲,马祥麟应该对惠王更加的恭敬,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却是恰恰相反。
  而且,惠王还对马祥麟有着忌惮之意。
  哎。。。。这一切还不是拜皇你所赐,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京城被您搞得鸡飞狗跳,尤其是那些皇亲国戚,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噤若寒蝉,早被你给弄怕了。
  特别是有着福王和唐王这样的前车之鉴,一个个都老实的不得了,像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犬。
  而像马祥麟这样的武将,又是皇您治皇亲国戚和皇室宗亲的爪牙,逮捕勋贵之时,他们往往都是身先士卒,日子一久,自然而然地,像惠王这样的皇亲贵胄,当然会对他们忌惮不已,甚至会有着某名的惧意。
  然而,现在这个时候,看着不断叫嚣的惠王,崇祯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情,这位皇叔,获封为惠王已有二十六年,在京居住数十年,乃是朱由检登基之初,也是天启七年八月份,才予以的封地。
  崇祯明白,当初的朱由检为何那样做,刚刚登基不久,迫不及待地将那些皇叔之类的弄出京城,目的十分明显,那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
  毕竟,朱由检登基之初,还面临着魏忠贤的威胁,值此之际,要想巩固自己的皇位,自然而然地,只有将像朱常洵这样的皇室宗亲分封出去。
  一念及此,崇祯面露坚定之色,想到如今的大明王朝,虽然已经步入正轨,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面临的问题依旧很多,特别是藩王,占据了大明所有的良田一半还多。
  最为关键的是,还有许多极为重要的税收,乃是大明以前财政收入的大头,现在却都在藩王的手,削去福王和唐王之后,情况虽然略有好转一些,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许多。
  然而,那仅仅是对于河南而言。
  像山西、陕西、四川、湖广、江西这些地方,依旧处于水深若热之,绝大部分的收成与税收,几乎都落入了那些藩王手,然而,这些藩王却是偷税漏税,致使大明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日复一年,已经滨临崩溃的边缘。
  最为可恨的是,这些所谓的藩王,这些所谓的皇室宗亲,朱家血脉,大明面临危机之时,无钱可用,无粮可拨付军队,他们却任凭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腐烂,发霉腐臭,百万财富便宜了乱军,便宜了鞑子,是不肯奉献出来,让朝廷暂渡难关,用于赈灾,用于拨付粮饷。
  崇祯的眸子里闪过一缕凛冽的寒芒,脸的坚定之色愈发的明显,不禁想起了自己穿越之前的遭遇,之所以身死,不也是全拜那些所谓的族人所赐吗?
  不能再这样妇人之仁,心怀仁慈之意了,一个位者的危险,往往是来自于那些所谓的族人那里,因为,他们距离你的财富与权势最近,也最有希望得到,也意味着,在危险之时,别指望着他们能够拉扯一把,他们反而恨不得你立即死去,
  不落井下石,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呼——
  崇祯心里这样想着,暗暗长舒一口气,心情沉重不已,整个人已经恢复了正常,转而看向身侧的冷晓磊,低声说道:“去~不要惠王再这样闹下去了。而且,告诉他,也不要前往荆州了,那里不再是他的封地,让他返回十王府。”
  “是,末将遵命~”
  冷晓磊答应一声,迈步离去之时,崇祯也向位于北面的内城走去,看着通往正阳门的主街道,在这一瞬间,身为聋哑人的杨启聪浑身一个激灵。
  在刚才,崇祯陷入深思的过程,他明显的感觉到,对方的身有着一股无情的冰冷之意,像杀意,又离杀意很远,更像是对某种东西的冷漠与绝情。
  好像是在那一瞬间,崇祯作出了某种决定,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让他心里一惊,后背犹如刮过一阵阴风,冷飕飕的,如芒在背。
  杨启聪的心里闪过这个念头,看着已经走出去的崇祯,连忙跟了去,不再深想,迈步之间,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与木然。
  崇祯刚一离去不久,惠王朱常润的神色变得阴沉无,目光在冷晓磊与马祥麟之间来回扫视,最终还是返回了马车,迈着沉重的步子,不再针对沐天波等人,也没有了刚刚的强势与嚣张,变得黯然起来。
  在走进马车的那一刻,还未坐稳之时,对面大喝了一声,没有再多言。
  “回府!”


第四百零二章 触目惊心

  乾清宫。。。。
  大殿之,崇祯有一些慵懒地坐在龙椅之,伏案而读,双臂撑在龙案,神色很是恬淡而平静,显得很是用心,好像全部的心神都在面。三寸人间
  心无旁骛之时,崇祯不时地在面前的一张地图划划,露出沉吟之色,似乎是在标记着什么,嘴里更是念念有词,言语非常的模糊。
  这个时候,位于一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彝宪,似乎是不甘于寂寞,又或者是强烈的好心使然,情不自禁地微微侧头,想看崇祯写得什么。
  然而,刚有这个动作,脑袋微偏,缓缓伸长了脖子,还没来得及看到地图写得是什么,被崇祯那冰冷的声音给喝阻了,好像崇祯的背后长了眼睛一般,对于他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
  “张彝宪,你出去看看,冷晓磊怎么还没有回来?黔国公沐天波到了没有?”
  “是,皇,内臣领旨!”
  犹如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回应之时,张彝宪只觉得胆战心惊,后背呼呼的刮着阴风,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冷意,让他心生惧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额头沁出了一层密密的冷汗,一阵后怕。
  在这一刻,缓缓后退的过程,张彝宪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也太大胆了,皇那样的姿势,明显是不想让人看到他写得什么,自己还想伸头去看,与找死何异?
  而且,自古以来,皇帝处理政务之时,若无允许,谁要是看,不管是谁,那可是要砍头的。
  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心惊,张彝宪暗暗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再如何的好,都要遵守一个原则,少听,少看,多做。
  任由张彝宪小心翼翼的离去,不时地拂拭一下额头的虚汗,崇祯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之,好像从未察觉到张彝宪的小动作一般,身的气势也恢复了正常。
  直至张彝宪离去,身影消失在门口的转弯之处,崇祯这才缓缓抬起头,冷漠的看了一眼,嘴里嘟囔了一句,没有再理会早不见的张彝宪,而是看向左右两侧,淡淡地说道:“好了,你们也退下吧,朕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是,皇~!”
  在龙案之,随着崇祯拿开双手,只见那张地图正是大明的州府分布图,面被崇祯标记了一个个圆圈和字,不难发现,面所做的标记,正是大明如今分封出去的藩王分布图,他们的藩地所在位置。
  陕西的秦王朱存机(世子,还未封王)、瑞王朱常浩、庆王朱倬紘、肃王朱识鋐、韩王朱亶火背。
  山西的晋王朱求桂、代王朱火传、沈王朱迥洪。
  河南的潞王朱常淓、郑王朱翊(yi)钟、周王朱恭枵、崇王朱由樻。
  湖广的楚王周华奎、襄王朱翊铭、惠王朱常润、荆王朱慈烟、吉王朱由栋、岷王朱企丰。
  。。。。。
  看着一个个极为显眼的藩王名字,在地图标记的符号,除了江南意外,其他地方都是密密麻麻的字眼,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心头震动,翻起了滔天的骇浪,忍不住地倒吸一口冷气。
  真是没有较,没有伤害!
  如今的大明,不过只有两京十三省,总共加在一起,也只有十五个省份,而两京不可能作为封地,剩下的只有十三省。每个省虽大,但地方确实固定的,藩王却是不断增加。
  地图之,标记的还只是各地的藩王,有着亲王的爵位,若是再加郡王之类的,也是历代藩王的子嗣,庶出之人,被封为郡王,恐怕地图非得被画花不可。
  而在这十三个省份,分封的藩王,尤其是陕西、河南与湖广这三地最多,几乎是每个直属州和府,都有一个藩王,堪称一个萝卜一个坑,拥有大量的良田,作为封地。
  若是没有削去唐王和福王的话,河南的每一个府、每一个直隶州,都必有一个藩王,这还不算那些藩王的其他子弟,被封为郡王的领地。
  他们虽然没有封地,只有爵位,但依靠父亲的权势,却可以兼并大量的土地,从某种程度来讲,又与分封无异。。
  难以想象,这三十多个藩王,遍布天下各地,以他们的封地为心,庶出的子嗣被封为郡王,环顾于周遭,好像以太阳为心,有九大行星运行,而九大行星又有各自的卫星,或多或少,一级又一级。
  皇帝是太阳,藩王是九大行星,郡王是卫星,而这并不是一成不变,在固定的空间之内,太阳的数量不变,只有一个,而行星与卫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不断地衍生,这个空间迟早会被挤爆。
  而这个空间,不言自明,正是指得大明疆域!
  这个时候,崇祯的目光变得极为犀利起来,开始在这些藩王之间寻找目标,心暗暗衡量,相互对,哪个最好下手?哪个的阻力最小?哪个更容易名正言顺的下手?
  随着一条条信息浮现在脑海里,崇祯从旁边取过来一张白纸的同时,开始书写起来,写下一个又一个的名字。
  陕西:秦王朱存枢(已死);藩地:西安。
  今年三月份刚死,没有子嗣,有三个弟弟,按照大明的继承原则,传嫡不传长,传长不传幼,由大到小,历史之,朱存机该被封为世子,随后是世袭秦王藩王之位。
  陕西瑞王:朱常润;藩地:汉;湖广惠王:朱常润;藩地:荆州;湖广桂王:朱常瀛;藩地:衡阳。
  三人都是同年获得封地,发生于天启七年八月份,乃是朱由检为了巩固皇位的一种手段,都没有什么根基可言,在封地还未站稳脚跟,尤其是惠王朱常润,还未离京。
  山东衡王:朱由檡;藩地:青州。
  去年刚死,没有子嗣,王府事务暂由其弟朱由棷管理,现在乃是镇国将军,若是按照惯例,根据历史记载,他是下一代衡王。
  在这一刻,崇祯手的动作戛然而止,直直地看着这张纸,看着面书写的一系列信息,认真地分析与斟酌起来,漆黑的眸子更是弥漫着精芒,闪烁不定,眼角不时地微微收缩。


第四百零三章下定决心

  崇祯陷入深思之,大脑开始高速运转起来,权衡着利弊,心暗自揣测着,若是一下子拿下这五个藩王,将会有着多大的影响,将会遇到多大的阻力,带来的益处又是几何?
  桂王朱常瀛,惠王朱常润,瑞王朱常浩,自不必多言,都是朱由检的亲叔叔,一同获得的封地,自然而然地,三者的影响力是相同的。
  若是将他们削藩,好处不言自明,陕西和湖广将会减少许多压力,朱由检当初允诺的封地自然可以返还给百姓,自己在百姓心里的声望将会更高。
  至于坏处,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落下口实,说自己冷血无情,连连自己的亲叔叔也不放过,如此对待。
  渐渐地,崇祯的眉头紧锁了起来,面露难色,忽然间,眉头又舒展开来,眸子闪过一抹亮色。
  如今之时,刚刚收复辽东失地,大败鞑子,自己的声望急剧攀升,非常之高,趁着现在这个时候,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