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会答应这些近乎于屈辱的条件。
  已经深秋了,马要开展投放天花源的行动,到时候,不管是孙元化和毛龙等人的不断袭扰,在建州肆意的烧杀掳掠,还是随之而来的天花大爆发,皇太极都不得不答应这些条件,谋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毕竟,先不说天花带来的巨大灾难,单单是孙元化和毛龙不时地派出数支小股的骑兵队伍,通过辽东水师的战船,可以在奴儿干都司的海岸线的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登陆,能搞得皇太极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不难想象,进入鲸海的辽东水师,向建州投送小股骑兵的行动,根本是防不胜防。
  这是崇祯的资本,这是他崇祯的自信所在,逼迫皇太极不得不低头,不得不以更低的姿态,俯首称臣间,不得不接受更加过分的条件。
  深受儒家化熏陶的皇太极,更加明白卧薪尝胆这个道理。
  整个过程之,始终都是忧心忡忡的三人,从此一点,不难发现,关于投送天花源的计划,恐怕崇祯还未告诉他们,亦或者一时忘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的心怀忐忑和置疑,觉得皇太极不会答应这些条件。
  渐渐地,越想越开心,越想越自信,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崇祯的嘴角开始浮现出了一丝笑容,颇有值得玩味的味道,给人以神秘和诡异之感。
  在周道登三人还在抓耳挠腮之时,心里还在不断盘算着,如何劝说他收回成命,将条件改一下,更合理一些,让人能够接受,尽早促成和谈,却被崇祯给抢先开口了。
  “对了,刘尚书,身为礼部的主政官,你是否知道,在建奴的那个使团一行人之,有那么一个人,曾经是大明的将领,后来叛逃到建奴那里,投靠了努尔哈赤。”
  “啊~皇,还有这回事儿?是哪个将领,必须将其揪出来,以叛国投敌的罪名,将其处死?”


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条件

  然而,听到崇祯的这番话,不管是刘鸿训,还是周道登和霍维华两人,反应都有一些反常,显得很是怪异,除了在那一瞬间的惊异和错愕,还算正常以外,再无太大的反应,连喊出的那问话,话里带着的愤怒之意,也是显得那么勉强,那么的做作,更像是在演戏。
  即便是这仅有的神情变化,也像是假装而出,一时的应付而为。
  恍惚间,脑海里有一丝明悟,崇祯明白了,恐怕周道登等人已经知道那个人是谁,现在的这番表现,根本是在跟自己打马虎眼而已,假装不知道。
  在这一瞬间,崇祯觉得心里发闷,堵得慌,同时也在暗自庆幸,还好天花源的行动没有告诉眼前这些人,否则的话,在野猪皮的糖衣炮弹的攻势之下,很容易走漏了出去。
  “还能是谁?当然是鲍承先,野猪皮身边有名的谋士之一,也是野猪皮控制汉八旗的武将。”
  说话之间,崇祯的目光缓缓移动,瞟了三人一眼,充满深意,却又是显得那么漫不经心,脑海里也浮现出了关于鲍承先的诸多历史信息,关于他的历史记载。
  按照历史的轨迹,这位叛投到后金的名将,在“己巳之变”时,可谓是功不可没,更是反间计诛杀袁崇焕的参与者之一,极受皇太极的信任和倚重。
  “三位,朕这里有着十分可靠的消息,鲍承先在后金的使团里,使用了化名,主要是负责出谋划策,如何贿赂朝重臣,应该打点哪些人,从而促成他们此次的任务。”
  霎时间,像迎面被泼了一盆冷水,听到这番话,周道登、霍维华和刘鸿训幡然醒悟了过来,这才想起,皇的手里可是掌握着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有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他的?
  这两个声名狼藉的特殊机构,不仅仅是为了监视百官和控制民众,有没有诋毁朝廷,蛊惑民众,更是个情报机构,在东北遍布眼线。
  鲍承先混入使团,即便是有着相应的伪装,换了一个身份,又怎么逃得了锦衣卫和东厂的耳目。
  要想当初的那些辽东势族大家,试图贿赂京城的官员,为他们说话,从而渡过难关,结果却是,钱没少花,不仅自身难保,还殃及了那些官员。
  而在整个过程,或多或少,都有着锦衣卫和东厂的影子。
  一念及此,三人都默然了,谁也没有了刚刚的那副咋咋呼呼般的姿态,嚷着处死叛徒的那种架势,没有了那种底气,更有一丝紧张和忐忑,萦绕于心间。
  “三位爱卿,关于鲍承先的事情,你们觉得该如何处理啊?”
  崇祯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这次没有任何的遮遮掩掩,而是直接挑明,指明是谁,配合着他那嘴角泛着的淡淡笑容,这说话的语气,给人一种玩味的感觉。
  “皇,要不然,向建奴的使团交涉一下,让他们交出鲍承先,毕竟,他们还要向大明请求和谈,不可能不交出鲍承先,否则的话,没有了任何的和谈基础,野猪皮使团里的正使库尔缠,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最终,还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刘鸿训开口了,从这番言语不难看出,他是从礼节方面考虑的,暗合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
  显然,崇祯听出了这一层次的意思,神色郑重了许多,但看在刘鸿训的眼里,更像是在犹豫不决,在杀与不杀,亦或是直接逮捕与要人之间徘徊。
  “而且,皇,不管鲍承先以前有着什么样的罪名,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却是建奴的使臣,如果朝廷强行拿人的话,只会落人口实,使得大明落了下乘,留下污名。”
  “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已经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外交惯例,若是打破了这一惯例,会使得朝廷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以后很难开展对外事宜。”
  然而,在这个过程,因为鲍承先的事情,却牵出了崇祯的另一份心思,又想到了一个新的条件,后金要想和大明和谈成功,不仅仅是刚刚的那四个,还要再加新的一条。
  不过,尽管怀着其他的心思,崇祯也在认真地听着刘鸿训的讲述,并没有忽视对方的观点,而是沉吟了一下,徐徐说道:“嗯~这样吧,告诉库尔缠,必须交出鲍承先,否则的话,朕怀疑野猪皮和谈的诚意,自然而然地,也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是,皇,微臣马传达给库尔缠,并晓以其的利害。”
  回话之时,刘鸿训暗暗长松了一口气,提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随着刘鸿训的一个下意识举动,做出了一个擦拭额头冷汗,却没有任何汗水的举动,周道登和霍维华也有着相似或相同的表现。
  毕竟,直接捉拿一国的使臣,甚至于将其斩杀,本是一大禁忌,很容易召来疯狂的报复,恶性循环往复下去,如此一来,谁也不愿意再担任使臣。
  然而,三人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还未消停太久,随着崇祯再次开口,听到话里的内容,一颗心顿时再次悬了起来,只觉得嘴巴苦涩不已。
  “对了,关于和谈的条件,还要再加一条,凡是叛逃大明的武将和臣,野猪皮都必须交出来,将其押解到辽东,交给孙承宗,然后再押到京城。”
  崇祯这一次的语气,是那么的冰冷,充满森然之意,周道登等人当然明白,他的杀意为何那么的强烈?为何加这一条?
  毫无疑问,古往今来,敌人再如何的残忍,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仇恨,叛徒不一样了,所带来的祸害,更加的严重,给朝廷带来的伤害,那是难以估计。
  尤其是那些叛逃的武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们对军队的重创,都是最大的,不仅拉走了军队,还动摇了其他军队的军心,树立了极为负面的“表率”。
  自从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之后,纵观这些年以来,不难发现,叛逃的明军将领越来越多,职位也是越来越高,其不乏后金的yòuhuò使然,许以高官厚禄,但还是,大明未有相应的严厉措施,那些叛逃的将领未得到相应的惩处。
  此刻,随着脑海里迅速闪过这些念头,明白了崇祯的良苦用心,虽有心劝说,心有迟疑,但刘鸿训还是开不了口,唯有出言附和。
  “是,皇,微臣领命!”


第四百七十四章 危如累卵

  国宾馆。。。。
  后金使团的一干人住处,在其中稍靠里面的屋子之中,库尔缠、雅希禅和鲍承先三人秘密相商着,声音压得极低。
  “两位,尽管放心,前后左右的房间,都安排了咱们的人,可以放心的在这里商谈,不会有任何人,能够偷听到咱们的讲话,这里绝对保密。”
  随着身为武将副使雅希禅的开场白,看着对方稳重的模样,脑海里再浮现出周围房间的布局,库尔缠和鲍承先的神色都是明显一松,缓和了许多,不再那么的紧张,气氛也变得轻松了许多,但出于谨慎起见,三人交谈的过程中,还是将声音压得很低。
  “鲍将军,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库尔缠抛出这个问题之时,雅尔西也跟着望向了鲍承先,神色也是满含期待之意,然而,后者的神态并不怎么好,鲍承先当然知道对方问得是什么事情,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地就是长叹一声。
  “哎两位大人,实不相瞒,事情进展的非常不顺利,想必你们也感受到了,京城之内,从上到下,对咱们都是满含敌意,若不是有官兵一路护送,若不是外面还有护卫把守大门,恐怕咱们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妙,非得受到那些老百姓围攻不可。”
  “这几天里,在下遍访了京城的所有故旧,更是上上下下打点了不少银子,那些官员行事非常谨慎和小心,没有一个给予准确地答复,都是说试试看。”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大明朝中对于和谈的态度,有不少的官员都是赞同的,并不想真得与咱们后金死磕下去,若无意外的话,只要咱们的姿态放得低一些,以大汗开出的那些条件,大明皇帝应该会答应。”
  屋子里的气氛可谓是一波三折,听着鲍承先的讲述,库尔缠和雅希禅的心情可谓是起起伏伏,大起大落,听到最后一番话之时,都是明显的长舒一口气。
  这个时候,雅希禅面露不解之色,转而看向库尔缠,突然问道:“库尔缠,此次来到这大明的京城,进行和谈,大汗许以的承诺,给予的那些岁贡,是不是太多了?”
  说话之间,雅希禅的神色愈发的凝重,一想到后金目前的处境,一连经历数场大战,消耗了大量的钱粮,林丹汗更是虎视眈眈,不等库尔缠作出回应,忍不住地又说道:“如今的后金,不仅有许多伤兵需要大量的药材,还要购买大量的兵器和粮食等物质,以防林丹汗随时的进犯。”
  “现在这个时候,朝廷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作为赔偿,以示诚意,还开出那么高的岁贡作为和谈条件,以咱们现在的情况,能承担得起吗?”
  然而,面对这样的沉重话题,库尔缠的神色却是那么的轻松,在那么一瞬间,嘴角更是浮现出一抹笑意,却是转瞬即逝,看得雅希禅怒火中烧,气呼呼的,就要置问,库尔缠还不及解释什么,却被鲍承先给抢先了。
  “雅希禅,你可能误会了,所谓的岁贡,在这大明,可不同于朝鲜那样,可不是单方面的,大明会以赏赐的形势,即便是最坏的情况,也是相同的价值,赏赐给咱们后金东西,作为回馈。”
  “换而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