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随着海禁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大明,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便于对外国人的管理和交流。
  看来,还要兴建一个外国语学院,专门用于培养那些外语人才,专门从事翻译之人,以便将来的大明,走得更远。
  崇祯的心里这样嘟囔着,但也在想着,即便有着这样的外国语学院的存在,在未来的对外征战之中,大搞殖民地之时,也要以汉化为先,推广汉语。
  否则的话,一味地迁就外国语言,那还有什么意义?
  “启禀皇上,户部尚书毕大人求见~”
  容不得崇祯继续深想下去,随着殿外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瞬间被打断了思绪,举目望向声音的来源之时,只见司礼监太监张彝宪躬身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户部尚书毕自严。
  “好了,洛养性,你先下去吧,如有什么事情的话,朕再召你~”
  “是,皇上,末将告退。”
  答应了一声,再施了一礼,洛养性这才转身退了出去,在与毕自严擦身而过之时,看到对方满脸的担忧之意,甚至还有一些焦虑,不禁心中起疑,更多的还是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居然让毕自严如此愁容满面?
  堂堂的户部尚书,为之忧虑?
  事情肯定不简单,绝对小不了,这是洛养性心中为之惊奇之处,离开之时,脑海里浮现出的最大疑问,也是为之感叹的地方,毕竟,能让朝中重臣失态的事情,绝对不多。
  “好了,张彝宪,你也先行退去吧~”
  “是,皇上,内臣告退~”
  相比洛养性而言,不管是言语方面,还是行动上,张彝宪表现的都更加的恭敬,更像是一个奴才相,声音压得很低,脊背躬的幅度也更大,直至退出了宫殿之外,这才敢直起身子,但依旧保持着佝偻之态,始终都是闷不吭声地低着头。
  “毕爱卿,怎么了?”
  看着张彝宪退出了宫殿,崇祯这才将目光转移到了毕自严的身上,平易近人地问了这么一句之后,更像是平常时的一种客套,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寒暄,进而又补充道:“究竟是什么事情,居然让你如此慌慌张张?莫不是,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显然,崇祯这个时候才发现毕自严的表情不太正常,满脸的担心焦虑之色,甚至都快演变成了一种慌乱与不安。
  听到崇祯的连连发问,语气中不无打趣之意,但毕自严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番表现,委实有一些过于毛躁了,不应该是一位朝中重臣,堂堂的户部尚书应有的表现。
  呼~
  一念及此,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毕自严暗暗长呼了一口气,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同时也在压下心中的那股焦虑与着急,等到平稳好心绪之后,这才缓缓开口了,却未正面回答崇祯的询问。
  “启禀皇上,事情是这样的,眼看着就要进入寒冬了,就要盘点朝廷这一年的财政,臣就查看了一些账目,想要有一个大概了解,主要是集中在宝源局和宝泉局,他们这一年多的账目,发行了多少的大明宝钞?”
  “平常之时,没有注意的话,倒没感觉什么,但一经统计之下,着实让人心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朝廷发放的大明宝钞,总面额将近十万万之巨!”
  “而且,这还只是户部登记在册的,各地的具体数目还未上报,而臣略微粗粗估算了一下,目前为止,朝廷发行的大明宝钞,天下至少有三十万万之巨。”
  “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崇祯没来由的打断了毕自严的讲述,问出这句话之时,满脸的疑惑之色,更多的还是不解,进而又补充道:“不管是从大明的疆域来讲,还是以大明的总人口来算,莫说是发行三十万万的大明宝钞,就是五十万万、一百万万,也不多啊~!”
  “毕竟,小到百姓日常所需,买个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或者缴纳赋税;大到朝廷拨付饷粮、俸禄、赈灾等等,用于各种开支;亦或是商旅之间的生意往来,各种的钱财交割,这么一些宝钞,并不算超发吧~?”
  “不算多~”
  毕自严应和了一句,情绪不仅不高,神色还是那么的黯然与不安,更是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口水,进而又补充道:“当然,皇上,相比于天下对宝钞的需求,为了能够稳定市面能够正常交易,为了以免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就算发行一百万万的大明宝钞,也不为过,也在常理之内。”
  显然,毕自严已经冷静了许多,随着缓缓叙述,他也不再那么的紧张,就在这个时候,神色愈发的凝重之时,话锋也是随之一转。
  “可是,皇上,大明宝钞的发行,可是与白银挂钩的。”
  毕自严先是语重心长地来了这么一句,话语为之一顿,看到崇祯的神色为之一变,也变得凝重了许多,显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然而,臣又查了一下朝廷国库,以及遍布天下的各地库存,所有的加在一起,朝廷储备的白银,也就在两万万左右,分布还不均,如果出了什么突发事件,使得百姓对大明宝钞失去了信心,而出现兑现风潮,无疑,宝钞将会瞬间为之崩溃,变得一文不值,朝廷的信誉也将会遭到重创,恐怕宝钞再难推行下去。。。。。。”15


第五百一十一章 “亿”和“兆”

  有着现代人的思维,虽然不是搞金融的,但崇祯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货币超发的严重后果,经济将会崩溃,民生将会凋敝?
  又是一个历史学家,崇祯又岂能不知道,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元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货币超发,国外的美元涌回国内,致使国内的美元币值为之大跌,经济险些遭到重创,出现危机。
  毕竟,任何国家国内的流通货币,都要xiàn zhì在一定的幅度范围之内,否则的话,通货膨胀之下,货币过多,必然会重创与之相对应的经济,进而影响到民生。
  当然,福兮祸兮,这也让美元与黄金脱钩成功,真正的成为世界货币,奠定了美元在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呼~
  一念及此,崇祯暗暗长呼出了一口浊气,努力地让自己的头脑始终都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状态,心里也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时机还未成熟,大明宝钞还不能和白银脱钩。
  当然也明白,货币超发和纸币替代贵金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与当时的头号强国所面临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还不能让大明宝钞与白银脱钩。
  毕竟,宝钞还未完全普及,在生活之中,还未完全取代白银的作用与地位,毫无疑问,若是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人心惶惶之下,百姓更愿意持有金银,而非大明宝钞。
  金银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稀有性,更有着百姓对它有着近乎于盲目的追逐性,白银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人们的认可。
  大明宝钞就不一样了,虽然只是一张张印有面额的纸张,但它的发行,却是完全有着朝廷的信誉在里面,并以白银作为保证,两者可以zì yóu兑换。
  不然的话,大明宝钞将会毫无价值,最终还要退回到白银作为货币,流通在市面之上。
  这个时候,听着毕自严的汇报,嘴中不断地冒出一些数字,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尤其是后面的单位,一个又一个的“万万”,崇祯就听得脑仁疼,不胜其扰,有一些不耐烦地插话道:“毕尚书,你先停一下,听朕一言~”
  “皇上,怎么了?难道臣有什么错漏,讲得不对的地方吗?”毕自严微微错愕了一下,有一些不解地看着崇祯。
  崇祯没有理会毕自严的询问,而是双拇指耸动,开始按摩其自己的太阳穴,脑袋微扬,闭着双目,做完了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这才缓缓说道:“毕爱卿啊,朕知道,咱们大明的统计单位,最大的也就是到‘万’了。”
  “你看看,随着大明的国力恢复,日益变强,不管是财政收入,还是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原本的计量单位,已经无法满足相应的标识,动辄就会出现,以‘万万’为计量单位,作为‘万’后面的计量单位。”
  “这样总是‘万万’的,实在过于麻烦,朕想啊,就在个十百千万这些计量单位后面,再增加两个计量单位,名曰‘亿’和‘兆’,你觉得如何?”
  毕自严听得有一些出神,满脸的认真之色,不时地轻轻点头,露出深以为然之色,等到最后,更是连忙附和道:“当然好了,皇上~!”
  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极为痛苦的事情,毕自严话语为之一顿的同时,神色有一些不自然,进而颇为感慨地说道:“臣掌管着户部,说白一点,就是朝廷的账房先生,为皇上你管理着钱袋子,更是经常接触这些数字。”
  “说实话,皇上,在这之前,皇上您还未提出后续的两个计量单位,‘亿’和‘兆’,臣也是被‘万万’这两个叫法,搞的是焦头烂额,不胜其烦,时常会因此而出现口误。”
  “这下好了,有了这两个新的计量单位,可以往后继续延伸,不管是叫法上,还是账目的各种书写,都将省去许多的麻烦,相应地,臣等的办事效率,也会提高许多。”
  “皇上英明,还是您有着先见之明,臣等远远不如,否则的话,臣等还要苦苦挣扎于这些微末琐事。”
  不得不,虽然这翻话里满含恭维之意,却也是毕自严的肺腑之言,实在是,尤其是户部,管理着大明的财物,涉及之广,涵盖范围之大,囊括种类之多,都是难以相信的,动辄都是上千上万,以万为单位。
  毫无疑问,“亿”和“兆”的出现,这等更高层级的计量单位,将会极为方便户部的工作,对于账目的管理。
  这个时候,毕自严神色为之一敛,收起了那种恭维之态,变得郑重了许多,略微沉吟了一下,像是在整理思绪,组织语言,又似在回忆与总结某些消息。
  “皇上,为了大明宝钞的稳定,可以进一步地发行,并且,最后能够替代白银的作用,现在个时候,朝廷应该准备一下了,寻找金银之矿,提高朝廷的金银储备,以便应对挤兑的风波。”
  “不错,确实如此,朝廷确实该寻找金银之矿,增加白银与黄金的储备,否则的话,没有相应数量的金银储备,作为保证金,如果再增发宝钞的数量的话,只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增加他们对宝钞的不信任。”
  回应之时,似乎是为了强调,崇祯深以为然地轻轻点头,转而又说道:“可是,毕爱卿,你应该也知道,大明的银矿产量本来就极低,短期之内,根本就无法满足发行宝钞的保证之需,恐怕,推行宝钞的进度要减缓了。不然的话,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听到崇祯的这番言语,似乎想到了什么,毕自严的双眼中忽然闪烁着明亮的光芒,语气中满含着不确定,试探性的说道:“皇上,臣听说,倭国极为盛产白银。”
  “而且,还有那些西洋之国,尤其是像西班牙和荷兰这样的国家,更是有着大量的银币,如果朝廷能够大量采购一些的话,应该足以作为发行大明宝钞的保证金。”
  毫无疑问,毕自严的这一番话,顿时提醒了崇祯,是他想了起来,在这个时期,随着美洲的发现,欧洲的那些殖民地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