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不说欧洲与亚洲的金银兑换例差别之大,往往是将近两倍,单单是那些洋人将国商品运到本国,转手的价格都是翻倍,甚至于三倍、四倍,还有可能更高。
  获利之高,超乎想象。
  何况,往来于东、西方的那些洋人,自有经营之道,精明得不得了,尤其是在套汇方面,利用东、西方在金银之间的兑换率不同,更是从大赚一笔。
  如说,以当时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广东的金与银的对价不过是一五点五或者一七,而西班牙的金银兑换例却是一十二或者一十四。
  两倍之差啊~
  因此,不说别的,算是洋人将银子拿到国,已经是获利了,还是翻倍!
  所以说,有着后世的记忆,其他人更加了解这个时代,崇祯自信,莫说是将关税提高到五成,算是再高一些,达到七成,那些洋人也是稳赚不赔的,获利依旧丰厚无!
  当然,不知道这些的毕自严,依旧会心焦无,心觉得,崇祯走了一步臭棋,干了一件杀鸡取卵的事情。
  不过,莫说崇祯没有看出毕自严心所想,算是看出了,也不可能解释什么,将那些事情告诉毕自严,实在是,如果将这一切都告诉对方,即便是毕自严相信都是真得,还是委实太过骇人~!
  毕竟,这么详尽的数据,具体的信息,恐怕连那些洋人本身知道的也不多,而崇祯却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么的了解,这本身太过骇人,绝非人类所能做到的。
  非人力所能及,不外如此~14


第五百一十四章 库尔缠的猜测

  国宾馆。。。。
  “哈哈。。。库尔缠,好消息,好消息,大汗又来消息了,咱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可以好好放松了~”
  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库尔缠的房门被人粗鲁的给推开,雅希禅径直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犹如便条异样的小纸张,边走边继续说道:“库尔缠,咱们终于可以卸重担,从这件棘手的事情中脱身出来了,不用再整天殚精竭虑了。”
  “雅希禅,怎么了?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居然让你这么高兴?”
  这个时候,库尔缠放下了手中的书籍,站了起来,迎向了雅希禅,连连询问之后,再一听后面之语,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地小声问道:“难道,大汗全部答应了那些条件了?”
  “嘿嘿。。。。还不止呢?”
  雅希禅神秘地一笑,不由地反问了一句,似乎是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不等库尔缠做出回应,将手里的便条递给对方的同时,进而朗声说道:“喏~这是大汗飞鸽传书送来的新命令~”
  库尔缠连忙接过了狭长的纸条,剥开展读了起来,快速地浏览其中的内容,而雅希禅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此次议和,咱们两人的任务也就到这了,等到英俄尔岱到了之后,咱们就可以完全卸下身上重担了,也不用承担议和之后的那些罪名了。”
  “而且,照这种情况来看,恐怕要不了多久,双方就能达成议和,咱们就能离开大明,返回建州,与家人团聚了。”
  然而,相比于雅希禅的大大咧咧,毛毛躁躁,那副抑制不住的兴奋模样,库尔缠的神情却是严峻的多,随着浏览的深入,看得内容越多,神色就越难看的多。
  尽管便条上的内容,和雅希禅所讲的差不多,但库尔缠还是扑捉到了一些信息,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怎么了?”
  雅希禅很快就察觉到了库尔缠的不对劲,反应过于冷淡,问出这句话之时,心中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忍不住地又补充道:“库尔缠,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还是,你从这个便条里面,看出了大汗另有用意?”
  库尔缠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神色凝重的摇了摇头,神色复杂的看着雅希禅,似有什么难言之言,无法确定的事情,迟疑了那么一下,最终还是说道:“雅希禅,恐怕大汗那里的情况有一些不太妙啊,发生了咱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库尔缠,你总是这样,说话不清不楚,总是神神道道的,一点也不痛快~”
  雅希禅又夺过了便条,再次看了一遍,内容依旧,看不出什么名堂,库尔缠隐隐有一些气急败坏,将纸条翻了翻,依旧没有任何的发现,就是一阵气恼,忍不住地催促道:“库尔缠,究竟是怎么了?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别这么拐弯儿抹角的,好不好?痛快一点~”
  “雅希禅,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库尔缠看似是在卖关子,又何尝不是在点拨雅希禅,不等对方气急败坏的再次催促,再次表达不满和牢骚,库尔缠进而继续说道:“雅希禅,大汗这么痛快地答应大明的所有条件,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事情,足以说明,建州的局势非常不妙。”
  “而且,你也看到了,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大汗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大明也要卖给咱们后金一批兵器,听好了,是兵器,而非是火器。”
  “这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时候,雅希禅的神色已经完全收敛了起来,忍不住地插了一句话,进而又补充道:“毕竟,以汉人的精明,就算是咱们提出购买火器,甚至于是高价,大明皇帝也不可能答应。既然如此,还不如买一批兵器。”
  “雅希禅,理是这个理,可是,你不觉得,大汗的要求太过于急切了吗?急切地有一些反常,不像是大汗平常的做事风格。”
  库尔缠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凝重不已,依旧是一句反问,似乎是担心对方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进而又强调道:“雅希禅,你要明白一点,咱们离开建州之时,大汗他们还是与林丹汗势均力敌,还是处于不败之地,若是再有那些蒙古部族的盟友相助,不是没有可能击退林丹汗,并将其重创。”
  显然,经过这么一提点,雅希禅有一丝明悟,终于反应了过来,面露若有所思之色,轻轻点头,附和道:“库尔缠,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一些明白了。”
  “如果没有明军的进一步进犯,只是在那三十里之内骚扰,而在这个议和的过程中,联合那些蒙古部族盟友,大汗他们不是没有击败林丹汗,并将其重创的可能。”
  “这样的话,只要重创了林丹汗,缓解了西面的压力,再与大明谈判之时,咱们也就有了更多的底气,咱们也不用再那么的被动,也可以少交出一些人。”
  “是啊,雅希禅,我就是这个意思~”
  库尔缠重重一点头,先是附和了一句,不无夸赞的意思,进而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反向推理的话,就不难猜测,恐怕建州发生了什么突发状况,使得大汗不得不这么迫切,想要稳住与大明的关系。”
  “而且,这也不难看出,建州现在的状况,远比咱们所想象的还要糟糕,还要更加的严重。”
  随着气氛渐渐地变得沉重起来,几乎于压抑,都快让人喘不过气来,在一看到雅希禅的神情有一些慌乱,焦虑无比,库尔缠转而又说道:“当然,种种的猜测,也有可能是咱们的杞人忧天,建州的情形还没有那么严重,大汗之所以答应的如此痛快,或许就是顾忌到了永陵和福陵,担心汉人冒犯先汗。”
  尽管库尔缠说得很是诚恳,神情是那么的认真,但缺少一种十分笃定的底气,很难让人信服,从雅希禅的反应来看,不难发现,他并不接受这种说法,并不以为然。
  实在是,女真族的长期游牧生活,对于祖先的陵墓之类的,并不感冒,和汉人不同,极为看重祖坟,祖先的坟墓乃是禁忌的存在,如若被冒犯,绝对会与人拼命。
  3


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随着儒家文化涌入女真族,尤其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汉家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风俗,涉及到统治的一些说法。
  因此,受到汉人的习俗影响,女真族,尤其是爱新觉罗氏,也逐渐重视起祖先的坟茔,相信先人的坟墓位置,“居住”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后世子孙,给他们带来好运。
  也就是说,祖坟的风水好坏,关系到以后的发展。
  但是,后金还没有迷信到那种程度,真的就相信,祖先“睡”的地方,将会决定未来的走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真族只是将风水一说,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不甘于汉人之后,但在本质上,对于这种说法,莫说是雅希禅,就是库尔缠自己,恐怕也不是很相信,更像是一种心里慰藉,一种自我安慰,希望事情没有那种糟糕。
  这一刻,两人的内心都很沉重,有着莫名的压抑感,实在是,库尔缠和雅希禅的心里都很清楚,即便是后金渡过这次的难关,可以应对多方之敌;即便皇太极的改国号和改族称顺利进行,能够缓和汉人对女真人的不好印象,但以后的情形,也是不容乐观。
  蒙古族中的盟友越来越少,不是倒向林丹汗,临阵倒戈,就是为其所吞并,或者是投奔以兀鲁特部落为首的科尔沁部,亦或是归顺大明,未来的满清处境都是不容乐观。
  尤其是,一旦东北的形势完全稳定下来,形成四方格局之态,其中又以大明最强,满清的情形只会越来越不妙,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微末小国。
  东临鲸海(日本海),南面与大明的辽东接壤,东南是朝鲜,西面是科尔沁部落,西南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北方是茫茫蛮荒之地,天气极其恶略,再加上女真族本身的人口数量过少,实在让人想不出,未来的满清,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前途堪忧啊~!
  一时间,想到这些的库尔缠和雅希禅,有一些迷茫了,深深地知道,只要东北的局势没有重大变化,东西两面都是交好大明的势力,满清终将沉沦,再次成为大明的疆域之一。
  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奴儿干都司将会再次重现~!
  文华殿。。。。
  傍晚之时,晚霞袅袅,将大殿里映照地一片通红,而崇祯依旧是端坐于上放,而下方站着的却是卢象升,后者满脸的疑惑之色,尤其是崇祯抛出的一个问题,愈发使得他很是不解,有一些摸不着头。
  “象升,朕准备废除辽东的卫所制,实行和关内一样的郡县制,你觉得如何?”
  尽管心中疑惑,但闻听此言,卢象升还是心中一惊,面露难以置信之色,有一些呆呆地看着崇祯,转瞬又恢复了正常,沉声回应道:“皇上,臣以为,如果边疆也推行郡县制,而废除卫所制的话,实在有一些不妥。”
  “这样做的话,虽然能够提高地方的自给自足能力,降低军队对关内的过于依赖,朝廷的财政压力也能少许多,但同时,也削弱了边境的军事化管理,相应的总体作战能力。”
  “如若再有外敌大举进犯,边军的阻拦能力,势必会有所大幅度的降低,无法像过去那般,卫所之间,形成联防机制,无法快速地进行军事化部属。”
  “因此,臣觉得,可以暂时保留卫所制,同时推行郡县制,两者并举,吸取各自的优点,从而加固朝廷的边防能力,等到边防完全稳定之后,再考虑裁撤卫所的问题。”
  显然,崇祯早就有所预料,卢象升会有类似的回答,等到对方说完之后,再次问道:“可是,象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辽东同时推行两种制度,势必会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