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了猜忌与怀疑之心。”
  “因此,在民间,即便老百姓对于中原文化和佛教,有着近乎于盲目的推崇,有着疯狂的追捧,但作为日本的实际掌控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任何外来的宗教,都会采取难以想象的监视。”
  虽是在回应郑芝虎之言,但更像崇祯在自言自语,若有所悟一般。
  在这个时候,在崇祯平静的外表之下,心里也有着极大的感慨,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作为外来者的宗教,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都将会遭到当地zhèng quán的打压和排斥。
  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不管是天主教,还是jī dū jiào,谋求的不单单是发展教徒,传播教义,更是想拥有着无上的权力,想要和当地的当权者并驾齐驱。
  因此,这也注定了,两教的发展不顺利,最终的悲剧结局!
  一时间,崇祯的思绪翻飞了起来,在那么一段时间,他更像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历史事件颇有考究,有着更加深刻的深思,发人深省。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亦或是在亚洲的其他国家,jī dū jiào与天主教的快速发展阶段,都必然发生在战乱的年代,国家处于动荡的状态。
  一旦国家稳定下来,处于一统的状态,也就意味着,天主教或者jī dū jiào灭顶之灾的到来,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压,不断地倒退,最终回到了原点。
  心里这样想着之时,对于那些洋人传教士,崇祯愈发的忌惮不已,实在是,他们将“见缝插针”与“收买人心”八个字,运用地太娴熟了,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明朝末期,小冰河时期的顶峰之时,关内之地,到处都是兵荒马乱,无数的难民流离失所,这也造就了天主教,使其信徒一下子激增了将近百万。
  施以小恩小惠,再加上朝廷赈灾的缺失,甚至是加赋加税,进一步地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两相对比之下,更加衬托了洋人传教士的高明之处,虽然洋人的小恩小惠不能解决灾民与难民的处境,却可以为他们带来心灵慰藉,以及精神的寄托。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一系列的变化,给洋人传教士带来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然而,随着dá zǐ的入主中原,一系列的惨绝人寰、毫无人性的大tú shā,不仅使得汉人的数量锐减,更是使得洋人传教士的所有努力,付诸流水,毁于一旦。
  尤其是后来的闭关锁国之策,更是杜绝了洋人宗教信仰输入的可能。
  这一刻,崇祯的神色有些难看,心里憋闷的慌,都快喘不过气来,dá zǐ的大tú shā,虽然阻止了天主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却也使得汉人的人口锐减了数百万,甚至于上千万,四川几乎是被屠戮殆尽。
  因此,在后来的历史上,有那么一个说法,清朝以后的四川人,多是来自于两广之地,迁移的百姓。


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请名单

  想到这里,崇祯毅然而决然地掐断了这个念头,对于在东北散播天花源,再无任何的心理负担,更不用说那种大肆屠戮之后的负罪感,愈发的坦然起来,很是心安理得。
  毕竟,相比于数百万的大屠戮,一座又一座的繁华城池成为死城,杀个几十万人,反而不算什么了。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在响应崇祯的其中一个想法,日本的闭关锁国之策越来越明显,郑芝虎的话题为之一转,突然说道:“对了,皇上,相比于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身为第三代征夷大将军的德川家光,对于锁国之策,愈发的情有独钟,可谓是动作频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德川家光先是赶走了英国商馆等外国的办事处,只留下荷兰人的商馆,随后更是自废武功,自三浦按针去世之后,停止了建造大型的西式战船。”
  “至于那些传教士,更是被威胁,不得踏足日本领土,否则的话,就会被处死,而国内的那些洋人和传教士,要么bèi pò离开日本,要么就是被以各种理由残害,余者寥寥。”
  即便心知郑芝虎所讲的这些是真的,很符合他所了解的历史信息,但崇祯也并不是很在乎,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话,德川家光继续这样做下去,正好,最起码是对大明最好不过了。
  毕竟,闭关锁国的日本,最为附和大明的利益,最起码少了倭寇这一大祸患,也少了一个海上霸权的竞争对手,崇祯反而是乐见其成。
  “对了,郑将军,我听说,郑芝龙将长子郑森{郑成功}过继给你了?”
  就在这时,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念头之时,崇祯忽然问了这么一句话,使得郑芝虎为之一愣,错愕了那么片刻,满脸的疑惑之色,不解对方何意,本能地回道:“嗯,是的,皇上,确实有这么回事儿。”
  “呵呵。。。。郑将军,不要这么紧张嘛,朕并没有其他的用意,只是一时的兴之所至,顺嘴那么一说而已。”
  崇祯淡然一笑,安抚了一下看似紧张的郑芝虎,进而又补充道:“朕只是告诉你一个人好消息,若无意外的话,根据使团从日本送回来的消息,最迟年底之前,郑森他们母子就能返回大明,来到京城。到时候,在这京城之内,你就不是孤独一人了,可以有一个亲人陪同过年。”
  “谢皇上隆恩!”
  表达感激之时,郑芝虎的双手抱拳,深深施了一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绝非是矫揉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郑芝虎高兴地离去了,心里满是期待之意,期待着嫂子和侄儿早一点离开日本,返回大明。尽管还是犹如人质一般,滞留在京城,但也好过被扣留在日本太多。
  看着郑芝虎离去的身影,崇祯摇了摇头,似乎想要甩出脑袋里的那种沉重感,好整以暇,整理一下思绪,整理刚刚的谈话内容。
  就在这时,崇祯还来不及进行总结,在司礼监太监张彝宪的带领下,商部尚书林宗载缓缓走了进来,后者的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林尚书,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不等张彝宪开口汇报,崇祯率先发起了询问,直接选择了无视,后者也极为识趣地咽回了全部的话语,欠身地略微施一礼,默默地退了出去。
  显然,林宗载早就习惯了这一幕,看到张彝宪有一些黯然的离去,始终都没有开口的机会,并未多说什么,而是连忙回应崇祯的询问,并递出了手中的奏折。
  “启禀皇上,这是臣与毕尚书商谈过后,确定的最终名单,乃是今年交税最多的前十商人。”
  “哦~原来是这件事情啊,朕都快给忘了。”
  回话之时,崇祯露出恍然之色,右手接过那份奏折的同时,左手伸出了食指,轻轻点了点太阳穴附近的位置,脸上再次现出了淡淡的微笑。
  林宗载并未接话,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保持着沉默,等待着崇祯看完奏折。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浏览着名单的过程中,看着上面的内容,随着一个又一个名字映入眼帘,以及后面标注的诸多信息,崇祯脸上的笑意愈发的明显,嘴里更是发出了啧啧之声,喃喃自语了起来。
  “不错嘛,没想到,这些商人缴纳的税银如此之多,相比于朕登基之前,占据了那个时候的财政收入,将近四成左右,在近几十年里,恐怕朝廷还未收到过如此多的商税。”
  “仅仅是这十人,加在一起,就有五六十万两白银之多,朝廷在商业方面的总税收,恐怕更多,至少也得有三四百万,将近是过去的财政收入的两倍了。”
  “不错,不错,朕非常满意~!”
  自语之间,啪的一声,崇祯已经将奏折合了起来,再次抬头看向了林宗载,朗声询问道:“对了,林尚书,通知这些人了没有?他们什么时候到京城?”
  “还没有呢,皇上~”
  林宗载老老实实的回答了一句,满脸的恭敬之意,在这一刻,他好想说,以往之时,不是商税少,而是因为,以前的那些商人,只要稍微富裕一些,就会被杀鸡取卵,被朝廷的一些大人物查抄家产,以各种名义没收。
  而黄山惨案,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证明,最能说明这一点。
  最终,话到嘴边,林宗载还是将话咽了回去,转而解释道:“由于这些商人,主要集中在南方,遍布于江南各地,再加上刚刚统计好,所以,臣与毕尚书商量了一下,皇上您肯定了这个名单之后,我们商部才会下发一个文书,通知这些商人。”
  崇祯恍然地点了点头,就想要回应什么,却被林宗载接下来的话语给打断了。
  “而且,皇上,如果不是您的一再嘱咐,皇家店铺缴纳的税银,不计算在内,恐怕这份名单还要少上几人,取而代之的是,巩驸马和刘国丈等人。。。。。。”
  “好了,林尚书,无需多言,按照朕说得做就行~”


第五百五十七章 矿监税使

  崇祯摆了摆手,打断了林宗载后面的话语,进而补充道:“好了,就按照这份名单办,通知上面的那些商人,让他们在元宵节之前,到达京城,朕好一块宴请他们。”
  “是,皇上,臣领旨~!”
  然而,林宗载的话音刚落,就要接过那份奏折之时,就在这个时候,户部尚书毕自严走了进来,就好像两人事前商量好的一般,并未与林宗载有任何的眼神交流,不等崇祯率先发问,毕自严却是先开口了。
  “启禀皇上,臣有要事相奏~!”
  “哦~什么事情?”
  崇祯本能地反问了一句,脸上现出一丝好奇之色,没有像往常那般,先是寒暄一番,说什么“有话直言”之类的话语,就这么大喇喇地问了出来,也打了毕自严一个小小的措手不及,确切来讲,应该是意外。
  此刻,不知是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意外,崇祯的不按套路出牌,还是由于某种顾虑使然,毕自严明显迟疑了那么片刻,而崇祯也没有察觉到他的异常表现之处,神情举止的细微变化。
  这个时候,毕自严的双眼变得迷离起来,犹如手足无措一般,左右打量了一下,看到林宗载捧在双手里的那份奏折,顿时眼前一亮,转瞬即逝,又恢复了正常,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皇上,相信您已经看了林尚书的那份名单。”
  “嗯~是的,已经看到了,对于你们草拟的这份名单,朕非常满意。”
  看着毕自严吞吞吐吐的模样,唯唯诺诺的说话方式,崇祯终于从他那平静的表情里,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之处,但也并未询问什么,而是极为耐心地配合着。
  “皇上,如果朝廷能够做出一些改革,臣有着十足的把握,明年之时,这份名单,不仅有着大幅度的更新,在税收方面,尤其是商税方面,最起码能够增加十倍有余。”
  “哦~毕尚书,什么样的改革?”
  崇祯依旧很平静,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反问了一句之后,进而又补充道:“说来看看,让朕听听,是否有理。”
  随着谈话的气氛越来越融洽,林宗载明显知道毕自严要说什么,神情也跟着一松,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但更多的还是莫名的紧张,忍不住地又偷偷地打量了一眼毕自严,犹如做贼一般。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容不得林宗载观察他的神情变化,毕自严暗暗长呼一口气,“吁~”,随之已经开口了。
  “启禀皇上,是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