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随着对火车的认识越来越深,亲身体会到火车的巨大好处,他们的心里已经蠢蠢欲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想要投入更多的银子,参与这个生意之。
  毫无疑问,崇祯没有骗他们,只要火车投入正常运营,绝对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有暴利蕴含其。
  不过,算兴奋不已,对于火车这门生意,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他们的理性犹在,心里还是存在着一份顾虑,和皇家合伙做生意,风险太大,皇是不是真得想要合伙做生意?
  因此,崇祯的表态,崇祯的诚意,显得十分重要了。
  “对了,朕还要声明一点,火车的铁轨建成之后,皇家不会参与火车的任何管理和经营,却会派出几个账房先生,和你们的账房先生,一起负责生意的资金动向,经营所得。”
  听到崇祯的这个允诺,十名商人都感受到了崇祯的诚意,非常大的诚意,这番话下来,也是说,皇家什么都不管,只拿取每年应得的分利,余下的事情,全都交给生意伙伴打理。


第五百九十八章 拿来主义

  得到了最想要的诚意,十名商人心里为之大定,顿时再次兴奋了起来,胸中汹涌着满是澎湃之意,更是红光满面,情绪莫名的看着崇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或许,这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们有一些手足无措了起来,没曾想到,皇上居然是当甩手大掌柜,生意的一切事宜,都交给了他们打理。
  至于账房先生的事情,那就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崇祯没有这一首的话,他们反而不安心了。
  毕竟,不管是什么生意,终极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十名商人之中,大部分都是南方人,终于有人按耐不住了,迫切地问道:“皇上,草民有一事不解,既然火车如此方便,那为何不将铁轨修到应天府呢?这样的话,更能体现火车的价值啊,也能有更多的盈利。”
  “呵呵。。。。”
  然而,崇祯的回应却是淡淡一笑,进而不答反问道:“你又有没有想过,京师与大名府的距离不过几十里,这么一段路程,至少就需要五六十万两银子的开支,而京师到应天府的距离,何止上千里?”
  “而且,这中间还横跨着黄河与长江这等天堑,所需要的工艺将会更加的复杂,自然而然地,相应的造价也就只会更高,总得加在一起,若是没有个一亿两白银,也就是一万万两银子,恐怕根本就修建不成相应的铁轨。”
  显然,不管问话的那名商人,还是余下的九人,都被火车这个新玩意儿冲昏了头脑,一时忽略了这一点,当崇祯说出一亿两这个数字之时,不啻于遭到当头棒喝,被泼了一盆冷水。
  一亿两,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又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
  崇祯虽未言明,再解释什么,连同一直都在旁听的那些人在内,十名商人也都听明白了,为何铁轨只修那么一小段,实在是造价太高,就算朝廷倾尽国库存银,再加上他们这十个人的全部家产,恐怕也不可能办到。
  何况,朝廷也不可能倾尽国力办这件事情?
  同时,十人也明白,修建铁轨,将火车变为百姓的日常远行交通工具,这是一个浩大而宏伟的工程,利国利民,绝非是他们所能吃得下的。
  同样的道理,朝廷与皇室不可能倾尽财力,投入火车这个生意之中,而他们一样也不可能,将全部的身家堵在这一门生意上,虽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但依旧是他们所陌生的领域,风险也很高。
  渐渐地,随着头脑清醒过来,越来越冷静,回归理性的同时,十名商人又有了新的计较,虽然火车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绝对能够赚取暴利,但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蕴含商机的生意,不一定就能赚取利润,经商多年的他们,还是知道一点,这其中还牵涉到京营与管理,是否合理,都关乎到生意的成败?
  毕竟,再好的生意,如果经营不当的话,管理不当的话,莫说是盈利,恐怕保本都很难,甚至于还会赔钱,连累到己身。
  一念及此,尽管火车依旧以平稳的速度行驶着,十人还是忍不住地打了一个寒颤,身体就是微微抖动了一下,心中就是一阵后怕。
  显然,皇上提出的这个生意,先修一个短距离的火车轨道,最为稳妥,也最为保险,或许获利要少得多,但却可以积累很多的经验,也能看看崇祯是否兑现承若,尽管对方是一个帝王。
  无疑,对于商人而言,经营一门大生意,经验很重要,更是养成了谨慎之心,凡是留一手,绝不会轻易做出孤注一掷的决定。
  看着神色不断变换的十人,崇祯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心里在想着什么,也没有兴趣知道,而是对着不远处招了招手,随即就有一名乘务员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十份小册子。
  “各位,看看这一份资料,里面的内容,乃是朕策划的一个方案,关于合伙做这个生意的细节,以及运营的大概思路,同时,成立的一个商铺,按照各个合伙人的出钱比例,进行相应的职权划分,和各自的责任以及义务。。。。。。”
  听着崇祯的这番话,十名商人明显平静了许多,不再像刚才那般,激动地近乎于难以自抑,快速翻阅着小册子里的内容,心中更是忍不住地有了一番感慨。
  一路走来,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在皇上的算计之内,更是有着无比的把握,自己十人,一定会接受这个生意。
  渐渐地,十名商人的脑海里再也没有了其他的想法,完全沉浸在了小册子里面的内容,惊呆了,再次被震撼到了,经商几十年,走遍大江南北,从未见过这种盈利模式,管理的办法。
  售票,三次检票,货运专列,准军事化管理,以一个纸质的火车票,将财政大权剥离开来,董事会,股份制。。。。。。
  一个又一个的新名词,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经营理念,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手上的动作却是越来越缓慢了起来,看得非常仔细和认真,那副如痴如醉的模样,就好像一个书画家,看到了名人字画的绝世孤品。
  显然,崇祯所规划的方案,就是照搬后世的铁路公司,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鳞半爪,已经被改得面部全非,还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企划案,只能说是虚有其表。
  但是,即便如此,后世的那些管理经验,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些皮毛,但凭借着理念的先进性,也足以让现在这个时空的商人眼前一亮,膜拜不已,受用无尽。
  毕竟,相比于教会一个人怎么做,而将一个人带到这个领域,显得更有意义,崇祯所做得就是这一点,当然,这也是他的最大能力了。
  而且,崇祯口口声声地,什么成立一个商铺,而这个商铺,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铁路运营公司而的存在,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创举,只是将“拿来主义”发挥地很是淋漓尽致而已。
  这个时候,车厢里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有一些异样起来,那些始终都在倾听着的旁观者,先是骇然于崇祯的心机与谋算,几乎将每一步都算到了,步步为十名商人下套,再到惊异于十人的表情变化,激动之余,看向崇祯的目光是那么的火热,掺杂着无以伦比的崇拜之意。


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车?

  随行陪同人员,有一些好奇起来,好奇于小册子里的内容,究竟是写的什么,居然让这些商人如此激动,看得如痴如醉,对皇上崇拜不已,近乎于一种盲目的狂热状态。
  虽然不知道里面的内容,但有一点却可以确定,从十名商人的表情来看,绝对不简单,犹如儒家经典著作对于儒生的吸引程度。
  哐——哐——
  在一阵长长的沉闷声之中,那种金属摩擦之音,火车开始减速,那一瞬间的减速,使得十名商人的身体猛地一晃动,整个人也随之清醒了过来,近乎于一种跳进反射,相继惊呼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张了张嘴,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走进来的徐光启给抢先了。
  “皇上,到研究基地了,火车马上就要停了。”
  “嗯~好,朕知道了。”
  说话之间,火车的速度越来越慢,再次恢复了平稳的状态,再无太大的晃动,众人也从惊慌失措中冷静了下来,都有过坐马车里的经历,听到两人的交谈,瞬间就明白,这是火车在刹车而造成的晃动。
  看着稳住心神的一干人等,对于他们的巨大反应,崇祯一点不觉得奇怪,毕竟,火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此之前,没有过任何的了解和经历,这短暂的惊慌失措,太正常不过了。
  “好了,你们不要再看小册子了,可以拿回各自的住处,仔细地看,好好研究,并不急于一时。”
  崇祯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十名商人的身上,看到他们还想继续浏览,提醒了一句之后,进而补充道:“而且,回到住处之后,你们也能好好思考一下,是否参加?若是参与这门生意的话,准备投入多少银子。”
  “是,皇上,草民遵旨。”
  听到崇祯的这番言语,纷纷应答之间,十名商人也就就坡下驴,没有立即表态,实在是,这已经不是拿出一笔钱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到了一个非常赚钱的门路,经营好的话,他们的个人资产将会跃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哐当!
  容不得他们继续深想,随着一声沉闷的撞击之音,火车完全停了下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崇祯也是抽身而起,径直向着门口走去,边走边招呼道:“好了,可以下车了,走~朕带你们看一些好东西去!”
  显然,崇祯的心情很不错,从十名商人的表现来看,至少有七成的可能性,他们十分愿意参与火车的运营之中,而非是单单地出资。
  毕竟,后一种情况,多少有一种以势压人的感觉,逼迫对方“捐钱”。
  十分愿意,那就不一样了,是真正地将火车当成了一门赚钱的营生,而是发自于内心的那种心甘情愿,主动投资钱财,参与其中,进行合作。
  如此一来的话,会不会授人以柄,暂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他们愿意拿出更多的钱。
  在崇祯的带领之下,众人相继下了火车,画面就是一变,一个有一些嘈杂而纷乱的景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即便是崇祯,脸上也现出了一股淡淡的意外之色,有一缕莫名的光芒转瞬即逝。
  崇祯有一些愣神,相比于其他人震惊于蒸汽机的各种运用,他却吃惊于远处一人的坐骑,那不就是后世的自行车吗?
  不同的是,前者的两个轮子是木头的,骑起来很慢,晃动的幅度很大,也很费事;后者有钢条,两个轮子不仅更加的圆滑,还有一层车胎包裹,也就更加的省力轻便。
  显然,研究基地的所有人员,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并有着崇祯的一再强调,不管是谁来了,哪怕是他自己,都该干嘛干嘛,不要停下手中的活儿。
  因此,即便是崇祯这个大明皇帝,亲自驾临,也并没有多少人上前打扰,都在忙着各自手上的活儿,一切都如寻常生活一般。
  这个时候,看到崇祯停了下来,任由其他人围观基地的那些发明创造,徐光启上前几步,来到崇祯的身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顿时就明白了。
  “启禀皇上,那个是自行车,发明者就是上面的那个人,名叫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