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直接的后果就是,不管是儒家,还是其他学派,都在畸形发展,因此,也使得这个社会处于一种病态之中。
  毕竟,儒家学说并不是万能的,他并不能治病救人,也无法让百姓丰收,更不能疏浚河道。。。。。。
  尽管中间有过几次休息,但一天谈论这么多的事情,莫说周道登已经是年逾六旬的老者,就算是一个年轻人,也受不了如此密集而精神高度集中的交流。
  很快,周道登就觉得阵阵的倦意袭来,自己有一些精神不济,身心很是疲惫,坐在椅子上的身体愈发的佝偻了,而崇祯也觉得精神很累,脑袋发胀,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处理什么事情。
  “哈——好了,周阁老,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崇祯先是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整个人已经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边走还不忘边补充道:“说了这么久,谈了这么多,就是朕这个年轻人,身体委实也有一些吃不消,精神受不了。”
  显然,周道登真得是累坏了,莫说是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是那么的有气无力,就连开口回话的气力也不多,刚要开口回应,却被崇祯紧随其后的话语给打断了。
  “晓磊,安排几个人,送周阁老回家~”
  “是,皇上,末将领旨。”
  在这个时候,回应之时,冷晓磊也看出来了,周道登这个上了年纪的内阁首辅,谈论了这么久,确实是累的够呛,现在没有倒下,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到两天的时间,崇祯与众内阁的谈论内容,就有不少的信息,流传了出去,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林林总总,有真有假,好不热闹。
  “听说了没有?皇宫里传出消息,朝廷真得准备废除两京制,裁撤掉南京的都城资格,也将废除那里的朝廷机构,降格为地方的衙门。”
  “嘿嘿。。。。还不止呢~朝廷也要准备重新划分行政区,恢复行省制度,将大明的疆域划分为二十个行省,多出来的七个行省,就是用于安置那些官员。”
  “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话,南京朝廷的那些官员,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挂了那么久的虚职,几乎没有什么实权可言,更像是拥有高官阶的言官,现在总算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
  然而,相比于文人墨客和权贵们的议论,个中带着羡慕嫉妒与期待,酸味很浓,老百姓的神情却没有多少的喜悦,茶摊、凉棚等犄角旮旯的地方,响起了不一样的声音,长吁短叹中,话里话外都带着担心之意。
  “唉~真是想不明白,生活好好的,越来越好,皇上怎么就要重新划分行政区了呢?而且,还恢复了那个不知名的什么行省?”
  “日子刚刚好了一些,朝廷却又要弄出这么多的官员和武将,俸禄还那么的高,恐怕咱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朝廷又要加赋加税了?”
  “谁说不是呢?废除两京制也好,恢复什么行省也罢,都和咱们老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却唯独这重新划分省份,一下子多出了那么的大小官员和将军!”
  。。。。。。
  渐渐地,随着各种声音的会合在一起,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京城的氛围变得是那么的怪异起来,对于崇祯强势推动的诸多改革,形成了两种几乎截然相反的态度,还在不断地持续发酵与酝酿,官场上越来越热,在民间却是遇冷。
  乾清宫。。。。
  后殿之中,崇祯正在若有兴致的泼墨挥毫,似乎又在筹谋着什么重大决策,而这一切,并不影响他听着冷晓磊的汇报。
  “皇上,果然不出您所料,消息一经放了出去以后,京城的官场上顿时炸开了锅,顿时就热络了起来,不少的官员和将领就跟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四处奔走,寻找关系。”
  “短短两天之内,那些官员就相继拜访了内阁的全部成员,尤其是吏部尚书韩一良,门槛都快被踩破了,都是削尖了脑袋也要往上爬,想要外放为地方当大员,想要成为一方的封疆大吏。”
  “而且,根据安插在各个衙门的锦衣卫来报,这几天里,几乎全部的官员,处理政务的热情高涨,办事效率更是惊人,令人为之咋舌。”
  “不过,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对于朝廷即将推出的这些重大事情,百姓明显怀着或多或少的抵触和消极情绪,他们总觉得,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的官员,朝廷的财政支出那么多,国库将会日渐空虚,恐怕会向他们增加赋税。”
  。。。。。。
  崇祯那副漫不经心的表情,又很认真地处理着事情的样子,看似矛盾的两种表现,好像并不在乎冷晓磊的汇报内容,然而,却又选择这个时候,他正在谋划着一个新主意,不管怎么看,都不像表面那么轻视冷晓磊的汇报。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想做得太绝

  渐渐地,随着冷晓磊的汇报,听到最后,崇祯的神色终于发生了变化,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风轻云淡而又成竹在胸的样子,手中的动作早就停了下来,抬头看向冷晓磊。
  很显然,作为一个还算称职的帝王,崇祯还是明白一点,可以无视官员的任何话,却不能忽视mín yì,否则的话,可就真的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到冷晓磊汇报完了之后,崇祯那冷峻的面孔略微沉吟了一下,片刻之中,以总结的口吻,缓缓说道:“这也就说,那些政策之所以在民间遇冷,老百姓之所以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主要还是在于,他们担心,对于多出来的那些官员的俸禄,将会施加在他们的身上,朝廷将会增加赋税,是也不是?”
  “当然是这样了~”
  看到崇祯的神情波动极大,冷晓磊有一些发怔,更多的还是意外,因此,面对崇祯的询问,语气中就带着几分木讷之意,显得有一些呆,还是本能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人之常情,也无怪乎百姓会有这种想法,毕竟,按照朝廷以往的惯例,在面临财政困顿的情况之下,通常的做法,往往都是加征赋税,百姓的负担自然也会有所增加,生活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说得不错,晓磊~”
  崇祯满脸的若有所思之色,赞叹了一句的同时,神情中又掺杂着复杂之意,淡淡地继续说道:“毕竟,一下子多出了七个行省,单单是从三品到正二品的大员,就有四十到六十人,若是再加上其他的大小官员和武将,以及衙役与官差都将全部被纳入朝廷的编制,恐怕数万人还是有的。”
  “以目前的薪俸水准来讲,撇开官员不讲,单单是那些差役的俸禄,每人每年四十两,总体下来,朝廷的财政支出就多出了至少一两百万两银子。”
  “若是再加上那些大小官员和武将的薪俸,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朝廷的财政支出少说也得增加四五百万两,这么一笔巨大的开销,若是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自然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冷晓磊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不时地轻轻点头,听到最后,脸上忽然现出淡淡的古怪之色,微微有一些发怔,忍不住地心中嘀咕了起来。
  听这意思,皇上这是不会转移压力,更不会对老百姓加赋加税,从而缓解朝廷的财政紧张问题。
  这一刻,心里这样想着的同时,冷晓磊又有一些狐疑,如果真如自己所猜测的这般,皇上又将如何筹措这么多的银子,用于支付那么多的俸禄呢?
  虽不至于,一下子就要弄到四五百万两银子,但每个月四五十万两银子,还是要有的。
  然而,容不得冷晓磊继续深想下去,挖空心思,猜测崇祯会有什么方法,能够弄到这笔银子,就在这个时候,崇祯却忽然转移了话题。
  “晓磊,你去一趟大明日报社,将社长黄宗羲叫过来。”
  “是,皇上,末将领旨!”
  看着冷晓磊离去的背影,崇祯很快就陷入了深思之中,神情变得阴晴不定了起来,整个人的注意力再次瞄向了天下各地的藩王身上。
  自己放宽皇室宗亲的政策,只要主动放弃藩王的爵位,或是王爷,或是郡王,等等,就可以进入仕途,亦可以离开封地,逍遥于天下,可以从事任何的行业。
  这都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又有着七王被削藩的例子,然而,即便如此,天下的藩王还是没有一点的动静,居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放弃爵位和封地的。
  渐渐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崇祯的心里滋生出丝丝的怒意,但更多的还是决绝,脸上也开始浮现出淡淡的狠辣之意,瞳孔微微一缩,两个深邃的眸子里更是闪过一缕精芒。
  有着一个后世者的灵魂,尤其是还有着历史学者的身份,使得崇祯深深地认为,大明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老百姓与士绅阶层的冲突,简而言之,就是土地兼并问题。
  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无非就是天下诸王!
  朝廷虽然拖欠其中大部分人的禄米和薪俸,但几乎每一个藩王都有各自的封地,土地还是最好的那种,无疑,也就属于他们与老百姓的矛盾最大,冲突最为激烈。
  否则的话,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时候,也不会有“天下诸王尽皆被起义军屠戮”一说,下场都很惨。
  虽然其中不无夸张的成份,却也不无表明了一点,老百姓对藩王的仇视程度,几乎已经到了残忍的程度,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饮其血的地步。
  感叹大明各地藩王的为富不仁之时,崇祯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际遇,之所以会来到这个时代,还不是全拜那些“好叔伯”所赐?还不都是同一个血脉?
  看来,只能我主动出击了。
  既然你们不识趣,不主动退还封地,不主动放弃爵位,那只好朕来主动,要回那些东西,以便维持朝廷的稳定,正好也可以一解燃眉之急,缓解朝廷即将到来的财政紧张问题。
  崇祯忽然无声地笑了,不再喃喃自语,虽是在微笑,虽然笑得很灿烂,却给一种奸诈的感觉。
  很显然,面对行政区的重新划分所带来的难题,随着大量的朝廷在编人员急剧暴增,朝廷的财政支出也发生了断崖式的暴涨,而崇祯的解决之策也很简单,那就是继续挖掘历代皇帝留下的“宝藏”!
  当然,这也不就意味着,短期之内,崇祯就会将全天下的藩王尽废,而是徐徐图之,根据需要,一个或几个的解决。
  之所以这样做,有着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崇祯还不想将事情做绝,还不想与整个朱氏宗亲全都撕破脸,还想给那些皇室宗亲一个机会,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自我觉悟,主动做出那些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伴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崇祯为之清醒了过来,并抬头望过去的同时,在冷晓磊的带领之下,黄宗羲缓缓走了进来,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


第六百五十二章 理所当然

  在黄宗羲施礼的过程中,两人一番的寒暄之时,冷晓磊也回到了他的位置,站到崇祯的右后方,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神情没有丝毫的波动。
  “黄爱卿,最近几天里,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件事情,想必你已经听说了吧?”
  “嗯,是的,皇上,臣略有耳闻。”
  “既然这样,想必你也有所了解,对于朝廷即将重新划分行政区,官场与民间几乎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之所以有这样的巨大差异,你应该也很清楚,也没有必要讲了。”
  崇祯略微了顿了顿,露出沉吟之色,紧接着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