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良玉乐见其成,巴不得茅元仪说动皇上,作为一名老将,曾经在辽东与后金作过战,深知火器的重要性,可以大幅度的弥补官军的短板,弱化建奴铁骑的战斗力。


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

  只要曾经在辽东驻扎过,与建奴交过手,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有一个共识,朝廷应该优先发展火器,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军队之中,研究各种战法,使之与火器配备,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目的。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前线的武将,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茅元仪的介绍,崇祯听得是津津有味,对于兵卒配合着演练火器,更是看得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虽未言语,没有任何的夸赞,却让茅元仪心里越来越有底气,介绍起来越来越卖力。
  “皇上,这个是五雷神机。。。。”
  崇祯忽然停了下来,直直地看着数十米外的一个靶子,茅元仪的话音跟着戛然而止,转而问道:“皇上,怎么了?”
  这一刻,众人全都停了下来,脸上现出疑惑之色,顺着崇祯的目光,不解地看向那个靶子,而在这个时候,崇祯的袖子里却滑出了一支短小的燧发枪,手起枪落,对着靶子就是一枪。
  砰!
  声音虽然没有火绳枪的声音响,却着实震撼了所有人,呆呆地看着崇祯,目光全都落在了燧发枪的上面。
  完全颠覆了他们世界观,火器还能设计的如此小巧玲珑,威力又没有丝毫削减!
  在场之人,不是没有见过火器,却没有见过这样的火器,不仅能够藏于袖中,关键还是在它的使用上面,以及奇特的构造。
  短不足两尺,没有任何的火绳牵引,作为着火点,仅仅是扣动扳机,枪就响了,射程和火绳枪一样,威力显得更大一些,那个靶子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婴儿拳头般的小洞。
  相比于其他将领,像茅元仪这样懂得火器之人,看得更深,想得更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不难想象,如果将这把不知名的火器加长加粗,射程将会更远,威力将会更大,一旦装备到军队之中,战斗力将会跃升到新的高度。
  尤其是操作的方式,只需扣动扳机,就能射出子弹,完全克服了传统火器的缺点,操作繁琐,反应时间缓慢,一旦对敌,要是对方是骑兵,最多只能连开两枪。
  “皇上,这个是。。。。”
  茅元仪愣愣地指着崇祯手里的燧发枪,呢喃般的问了一句,神色显得很是庄重而认真,后者很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随意的回道:“燧发枪!”
  “那。。。皇上,微臣怎么从未。。。。?”
  “嘿嘿。。。这可是军器局秘密研制的火器,刚从西洋引进来的,没有几把,你当不会知道了。”
  不等茅元仪问完,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崇祯径直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进而又补充道:“如今之时,燧发枪还处于研究阶段,工艺尚不成熟,还不能大规模装备到军队。即便是朕手里这样的小号燧发枪,也是造价高昂,还不适合大规模装备军中。”
  茅元仪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难掩脸上的失望之色,不等他再问一些什么,只见,崇祯径直将手里的燧发枪递给了秦良玉,同时朗声说道:“秦将军,这把燧发枪就给你了,身处平叛乱军的前线,你更需要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你一命。”
  “皇上,末将不能。。。。”
  看到秦良玉一副复杂的神色,既想要,又不肯接,崇祯进而又说道:“哎。。。秦将军,不用拒绝,朕知道你想说什么,燧发枪虽然珍贵,却又不是只有一把,朕那里还有,收下吧,征战之时,可以增加你的安全保障。”
  “谢主隆恩,末将拜谢皇上!”
  看着秦良玉接过燧发枪,握在手中,其他人羡慕不已,有了这么一把火器,个人的安全就能有更大的保障。
  这个时候,崇祯又从怀里取出了望远镜,再次递给了秦良玉,在众人疑惑和打量的目光之中,缓缓介绍起望远镜。
  “给,秦将军,此物名曰望远镜,堪称千里眼,持有此物,你可以将数里之外的景物看得轻轻清楚,一目了然,对于你们这些战将而言,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看清敌人的排兵布阵。”
  所有人的神色都是一惊,目光从燧发枪转移到了望远镜的上面,惊异之间,众人不禁怀疑崇祯的话语,这个新物件真得有这么神奇?具有“千里眼”的效果?
  在诸多怀疑的目光之中,崇祯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游离不定,点指着望远镜,为秦良玉讲述如何使用望远镜?
  “秦将军,你看,打开这一边的盖子之后,另一边的两个双孔对准双眼,平视远方,就能看见远处的景物。”
  “还有这个按钮,可以调节焦距,从而达到调整观看的距离,在平原之上,在没有任何的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至少可以看到十里之外的目标。”
  宛若天方夜谭一般,即便崇祯讲得十分认真,拥有着九五至尊的身份,周围还是有一些人不相信望远镜的妙用,居然能够看到那么远的目标。
  似乎感受到了众人心里的怀疑,尤其是看到秦良玉的眼神怪怪的,崇祯就是为之恍然,明白了许多事情,在这个年代,任何新生的事物,任何新的科学,说得再多,也不如让这些“古人”眼见为实!
  事实胜于雄辩,不外如此。
  “秦将军,来,按照朕所讲的操作方式,你试试看看,看看好不好用,能不能远距离观察?”
  崇祯将望远镜硬塞在秦良玉的手中,语气带着半命令的口吻,更是一指远方,斜对面的炮兵阵地,朗声般的继续说道:“秦将军,用这个望远镜,看一下两里之外的火炮阵地,你试试看,能不能清晰地看到士兵的面孔,以及红衣大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在现在亦如此!
  对于此时的秦良玉而言,崇祯那看似鼓励的音容相貌,更像是不容拒绝的命令般的示意。
  秦良玉打量了一下手里的望远镜,缓缓拿了起来,放在双眼之前,平视地望去,略带笨拙的操作起望远镜,按照崇祯刚才所讲的方法,有一些别扭的旋转按钮。
  在诸多怀疑、期待和兴奋地目光之中,秦良玉手上的动作越来越快,脸上渐渐现出兴奋之色,惊呼道:“太神奇了,那些炮兵和红夷大炮就像在眼前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士兵脸上的汗珠,炮身的坑坑洼洼磨损之处,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七十二章 西南风起

  秦良玉放下了望远镜,双手握着放在胸前,双眼露出灼热之感,同时侧身看向崇祯,迎向那灿烂的笑容,无比激动的吐口而出:“皇上,如果每一个将领都能配备一个望远镜,那么,负责指挥的将领就能及时的了解到战场上的情况,并根据战场上情形的变化,做出战术调整。”
  “还有那些负责侦查与警戒的士兵,如果每一个小队都能有两到三个望远镜,就能看得更远,侦查敌情的同时,将会更加的安全,不至于打草惊蛇;而负责警戒的士兵,警戒的距离更远,范围更大,军队的临时驻地就能更加的安全。”
  这一刻,随着秦良玉一番激动的言词,那丝毫不做掩饰的期待与请求,无人在怀疑望远镜的妙处,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火热无比,跃跃欲试,想要体验一下望远镜的妙处。
  这不,秦佐明最先按耐不住,上前一步,来到秦良玉的一侧,激动与好奇的忘记了一切礼仪,有一些失态地央求道:“姑母,让侄儿看看这望远镜,是不是真得有这么神奇?”
  秦良玉明显迟疑了一下,看了看自己亲弟弟的长子,秦佐明那极为期待而渴望的眼神,似乎有什么顾忌一般,不禁又望向了崇祯。
  “秦将军,朕已经将望远镜送给你了,至于如何处理,是否给别人体验,就由你自己拿决定了。”
  崇祯很是爽朗地来了这么一句,看到秦良玉似乎还是有一些忌讳,进而又补充道:“这望远镜的制造工艺极为繁琐,短期之内,像燧发枪一样,不可能大规模的装备军队,只能配备给有限的寥寥几人,如果可以的话,不妨让他们先感受一下望远镜,免得将来配备之时,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姑母,皇上都发话了,这望远镜都已经是你的了,就借侄儿看一下,你不会这么吝啬吧?连侄儿看一下都不行?”秦佐明猴急的连连催促,双眼愈发的火热,直勾勾地盯着秦良玉手中的望远镜。
  “给,拿去吧,不过,要小心一些,别弄坏了。还有,别忘了还我。”
  秦良玉将望远镜递给了秦佐明,脸上挂着淡淡的恨铁不成钢之色,仿佛是在说,你小子真没出息。
  然而,脸上随后流出的担忧与紧张之意,却出卖了秦良玉,她也好不了多少,非常紧张望远镜这等稀罕之物。
  看着秦佐明领着一些将领闪到了一旁,吵吵嚷嚷之间,争相捣鼓和把玩着望远镜,崇祯淡淡一笑,随之将目光重新放回了秦良玉的身上。
  “秦将军,根据锦衣卫和东厂的密保,以及朱燮元送到兵部的消息,奢崇明和安邦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前者,奢崇明按耐不住寂寞,不甘被困于贵州的水西,已经带着残部窜逃回四川,试图卷土重来,在四川自立为王。。。。。。”
  秦良玉的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心惊的同时,更是震撼非常,不仅是心惊于奢崇明与安邦国还是忍不住了,还是震撼于锦衣卫与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的触角已经伸到西南诸省。
  不过,这种情绪只是持续了那么一瞬间,秦良玉的心里就是微微一松,不禁暗想:“这样也好,有东厂和锦衣卫的密探在西南,虽然有着监视之嫌,但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如此一来,有着锦衣卫东厂在侧,即便有小人的谄媚陷害,也足以无惧,还有谁的言词比这两个机构更有说服力?更能让皇上相信?”
  秦良玉压下心里的这种想法,等到崇祯说完之色,脸上的凝重之色已经浓郁无比,紧跟着说道:“皇上,事情紧急,西南的烽烟随时都有可能熊熊燃起,末将不能再滞留京城,得尽快赶回去了,以助朱大人和傅大人一臂之力,早日铲除奢崇明与安邦彦这两个反贼。”
  “嗯,不错,朕也是这个意思。。。。”
  崇祯附和了一句,重重一点头,神色郑重无比,进而继续说道:“秦将军,你明天一早就拔营启程,朕就不送行了。”
  “是,皇上。”
  秦良玉回应了一句之时,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兵贵神速,拖得越久,越有可能出现突发事情,西南的情形就有可能愈发的严重。
  毕竟,四川一下子少了五千白杆子兵,有没有自己坐镇于四川,对于奢崇明和那些吐司的威慑力,相应也就少了许多。
  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露出恍然之色,转而说道:“对了,秦将军,朕听闻,四川嘉州盛产猛火油(石油),一旦西南的战事稍缓,你告诉朱燮元一声,运送数百斤猛火油到京城。”
  “是,皇上,末将领旨!”
  随着“猛火油”四个字浮现在脑海里,崇祯。。。不,应该贾亦韬,想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大杀器,类似于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的一种火器。
  望远镜,燧发枪,《天工开物》。。。。。。
  想到明朝末期一个又一个的先进火器与科学著作,“崇祯”就情不自禁地连连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