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朱由检的猜忌却是大大的不同,乃是内心不自信和没有安全感的最大体现,一系列阴暗情绪作用的结果,这种猜忌心于国无益,于己也无益。
  呼。。。。
  “崇祯”暗暗长吐一口气,强制压下心里的这些想法,这个时候,却响起了丘兆麟那疑惑不解的声音。
  “皇上,恕微臣愚鲁,反应迟钝,皇上刚才之言,将福王在河南的封地折为现银,充当军饷,亦或是作为劳力报酬,微臣思来想去,还是无法参透其意,还望皇上为微臣解惑。”
  崇祯轻轻点头,再无刚刚的风轻云淡、潇洒模样,整个人看似很轻松,很洒脱,神情却是凝重非常,等到丘兆麟说完之后,不置可否地轻轻点头,看了看四周,感受着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目光,这才缓缓回复丘兆麟的不解之处。
  “意思很简单,不管是军中的兵卒,还是那些修复驿路的劳力,亦或是那些修筑城墙之人,其中的绝大多人都有家人,而这些人的家里几乎都没有田地。”
  “是的,皇上,但凡他们在家里有口吃的,有田可种,也不会进入军中,卖命吃军饷,也不会出苦力,干修复城墙或驿路这样的苦活累活。”
  刹那间,丘兆麟情不自禁地插话的同时,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心中有了某种猜测,而崇祯接下来之言,正好验证了这种猜测。
  “所以啊,就拿那些入伍的兵丁来说,除了满足他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可以将那些田地给他们的家人,以此抵扣他们在军中数年的军饷,这就是朕的将田地折现银之意。”
  此时,丘兆麟的眸子里光芒闪动,异彩连连,忍不住地一番赞叹,发自于内心的恭维。
  “妙,真是妙,如此一来,不仅极大的缓解银子的短缺问题,还将有助于整肃军纪,将那些兵丁牢牢地绑在军中,轻易不会当逃兵,更不会轻易跟着叛变。否则,就可以收回作为抵扣军饷的土地。”
  说话之间,丘兆麟想到了许多,如果再削去几个藩王,河南就能一下子多出许多田地,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同时,不仅大大有利于他整肃军纪,修复城墙与驿路,还能赈济许多百姓。
  在丘兆麟看来,相比于财政上的问题,流民越来越多,才是朝廷最紧迫、最严重的隐忧。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同样的道理,过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居无定所,成为流民,就为朝廷埋下了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一旦生活难以为继,极为艰难,威胁到生命,只需出一个陈胜吴广之流,振臂一呼,再辅以一些谣言,就会出现大乱,动摇朝廷根基。
  有了土地就不一样了,就可以牢牢地将百姓定在原地,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里面刨食儿吃,只要有口吃的,能够活下去,天下就不会乱,朝廷的根基就能牢不可破。
  尽管深知这一点,但丘兆麟还是没有好意思说出口,这才弄掉一个福王,就催着皇上削去其他的亲王,虽是好意,为了朝廷着想,为了江山社稷稳固考虑,但是,毕竟那些藩王和皇上流着同样的血液,乃是同族之人。
  让人家窝里斗,内讧,素来就是大忌,好说不好听啊。
  当丘兆麟在想这些之时,心里犹豫不决之际,到底该不该说自己想得那些,却见,崇祯将目光转移到了毛九华的身上,声音平静地说道:“毛九华,身为巡按御史,有督察、纠劾地方官员之责,是在替天子巡狩天下,切莫辜负朕的重托,而查抄福王府,就是对你最大的考验。”
  毛九华一愣,听到前面之言,条件反射的看了丘兆麟一言,到后面之后,听出了崇祯的弦外之音,当即回道:“请皇上放心,微臣将会仔细查验、封存从福王府所抄之物,不会有丝毫遗漏的上缴朝廷。”
  崇祯轻轻点头,露出满意之色,神色忽然为之一敛,有一些不近人情的转而说道:“不过,朕还会留下一些人在旁监收,全程关注。而且,那些查抄王府的人手,还有厂卫混于其中,他们也会上报给朕一个查抄清单。”
  虽然是在开诚布公,但是,不管是毛九华,还是旁边的丘兆麟,心里都很不是味儿,神色有一些不自然,灿灿地笑了笑,无言以对,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第一百零九章 事无绝对

  这一天,南阳府城内,商贾云集,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各种品类的摊位多如牛毛,挤满了大街两侧,货物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叫卖声更是此起彼伏,场面好不热闹。
  此时,崇祯出现在大街之上,挤在人群之中,杨启聪带着几名绝声卫,环顾于周遭,挤在人群之中,始终保持着与崇祯一定的距离,隐隐呈现拱卫之态,时刻保护着崇祯的安全,宋献策陪伴于一旁,看着热闹的场面,行走之间,不断地为崇祯介绍着南阳府。
  “尤公子,南阳府的商业发达,非常的鼎盛,商业活动最早可追溯于秦朝时期。秦始皇灭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以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极大的促进了的民生发展。”
  “尤其是冶炼铁方面,南阳一直都是天下冶铁的中心之一。由于南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属于三省交界之地,水系极为发达,南阳的水利与关中的郑国渠、成都的都江堰齐鸣,并成为天下三大灌溉区。”
  “而且,南阳的商业极为活跃,盛产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药材等物,可谓是物产丰富,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至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关随之兴起,使得南阳府成为天下五都之一,可以与洛阳、临淄、邯郸、成都比肩,居于首位。”
  。。。。。。
  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
  “崇祯”微微蹙眉,转瞬就恢复了正常,心中却是敏感地扑捉到烟草两个字,明朝时期,烟草就从东南沿海和安南等国传入中国,并迅速蔓延,成为追捧的对象。
  烟草的传入,可谓是洋人的别有用心,试图通过烟草,麻痹中国人的精神与意志的同时,还有身体,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崇祯”记得,有那么一段历史,明末时期,烟草已经严重危害到中国人的健康,极大削弱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因此才会有朱由检的禁烟禁令。
  虽然朱由检的禁烟令收效甚微,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可见烟草的危害性有多么严重,已经到了非禁止不可的地步!
  这一刻,作为穿越者的“崇祯”,也升腾起和朱由检同样的想法,禁烟,不过,“崇祯”心里所谓的禁烟令,要缓和的多,并不是禁止种植烟草。
  忽然间,崇祯的嘴角微微翘起,勾勒出一抹坏笑的弧度,不禁暗想,所谓的毒药,有时候,也是一种良药,“毒”和“良”的划分,乃是相对而言,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是分对象的,因人因事而异,不能混为一谈。
  药草的危害虽大,腐蚀人的身体和精神,但要是将其卖于敌人,比如建奴,掏空对方的身体,瓦解对方的意志,削弱对方战斗力的同时,也能赚取一笔不菲的银子。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为何非要简单而粗暴的解决问题呢?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毒药,也没有绝对的良药。
  崇祯收起心思,暗暗记下这个决定,在宋献策介绍南阳府的风土人情和特色之时,不禁打量起这座城池,看着走过的沿街各种建筑,店铺林立,尤其是那些郡王府,显得格外显眼。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谈兴正浓的过程中,宋献策介绍南阳城之时,都会将崇祯向南阳府的唐王与诸多郡王引导。
  “公子,南阳府素有‘南都’、‘帝乡’“玉都”、‘药都’‘曲艺之乡’之美称,由于是京师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陆码头相接于此,所以,又有‘南船北马’之称。”
  “南阳府虽然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极为适合耕种,但是,不管是粮食谷物,还是丝绸、药材、瓷器等生意,多是掌握在皇室宗亲手中,其中唐王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朝廷很难从如此繁盛的商业活动中抽取赋税。”
  然而,尽管听出了宋献策的弦外之音,但崇祯依旧是一副游玩的模样,兴致盎然的看着周围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并未有任何的表示,始终都保持着神情不变。
  当然,崇祯的反应虽然平淡,神色没有一丝变化,却不代表没有一丁点的反应,心里早就有了想法,思绪翻飞了起来。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一个对明末有着极为研究的历史学者,兼具现代人的灵魂,“崇祯”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南阳的存在?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莫要说是在河南,就是放眼于全中国,南阳的经济水平都是属于前列的存在,凭借着独特而秀丽的自然景观,更是被后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如此具备各种先天优势的战略要地,崇祯相信,拔出唐王和一些郡王之后,单单是南阳府上缴的商业税收,都将是一大笔银子!
  相比于后世的发展,不仅是南阳府,乃至于整个华夏疆域,都是处于还未开发的原始状态,具备着极大的经济潜力,只要适当地开发出来,发挥这股潜力,莫说一个小冰河时期,就算同时开辟两到三个战场,大明王朝也能够从容应对,保持国力不衰。
  崇祯相信,一旦将天下诸王削藩之后,不再一味地重农抑商,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即便华夏这片土地还处于小冰河时期,东北还有建奴的威胁,大明的经济发展将会有一个爆发期,呈现井喷式的发展。
  就像后世的建国之初,百业待兴,万物凋敝,各种设施被破坏的极为厉害,农业更是重灾区,一旦出现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经济将会出现大踏步的发展。
  两者相比,具有相通的道理。
  只要是稍微了解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建国后的最初几年,国民经济都是数倍的发展,几乎是爆炸式的那种,经济的发展都是数倍、数十倍,成就令人为之咋舌,让人难以相信。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和平而稳定的环境,还有各种政策支持使然。
  但是,主要还是在于,这个国家还处于最为原始状态,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很容易出成绩,发展所带来的的成绩也是非常的明显,能够看得到。
  如今之时,大明不就是正处于这种状态吗?


第一百一十章 酝酿阴谋

  在崇祯看来,只要进行了另一种形式的“土改”,赋予百姓土地,他相信,只要再制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最初的两到三年里,一些特别贫瘠的地方或者是五年,抽取很少的农业税,民生就能够快速恢复,然后,再恢复以往的农业税。
  至于朝廷那几年的财政收入,除了各种商业税之外,从那些藩王和皇室宗亲查抄而来的钱财,足以支撑朝廷渡过最为艰难的几年。
  何况,一旦开放东南海禁,海上的贸易往来,各种关税和商税的收入,又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崇祯”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颇为得意的笑容,不禁暗想,朱由检啊朱由检,这么多的宝藏,可谓是遍地是金银,搞到最后,你怎么就会混到没钱可用了呢?
  当然,“崇祯”没有看不起朱由检的意思,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是一个穿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