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一旦逼得过紧,人人自危之下,魏忠贤的那些朋党将会全体暴动,后果将是沉重的,谁也无法承受。
  贾亦韬暗暗点头的同时,也明白,这个声音乃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残存的一丝意识,在提醒着自己。
  这一刻,贾亦韬有一丝明悟,眼前这热烈的场景,看似是魏党与监生的彼此攻伐,实则却是魏党与东林党的暗中交锋,再一次较量,很显然,后者还处于非常弱势的处境。
  至于“三饷”与“二十四衙门的改革”,这些官员反应的之所以没有那么强烈,一是两党争斗激烈的原因,二是两党都想向自己这位皇帝表忠心,以此表忠心,从而好博出位。
  何况,改革的是宦官机构,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并没有冲突。
  根据脑海里那个声音的提醒与点拨,虽然看清了目前的局势,但贾亦韬却是高兴不起来,不禁心中暗道:“难怪有一些历史学家秉持这样的观点,崇祯之时,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辽东的后金,也是小冰河时期的各种天灾,四处暴动的农民起义也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主要还是来源于朝堂之上的党政!”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贾亦韬深深地认同了这个观点,这些朝廷重臣早已无心于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更加对辽东的后金威胁漠不关心,而是痴迷于党争,玩弄权势。
  至于黎民疾苦,后金威胁,不过是他们攻击对手的一种策略而已,并未真心想要解决问题。
  一念及此,贾亦韬的心情愈发的沉重,不禁想起了一句话,重病须用猛药,而大明王朝就是已经病入膏肓,必须来一副虎狼之药,方可实现中兴。
  暗暗点头,想到小冰河的即将大规模爆发,还有后金的威胁,贾亦韬愈发坚定自己的信念,感觉局势的紧迫性,必须尽快掌控军队!
  至于两党之争,那就让他们使劲地斗去吧,自己坐山观虎斗,好坐收渔翁之力,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出手,使得两者的势力趋于平衡,再慢慢削弱。
  只要掌握了军队,就能大刀阔斧的改革!
  恍惚之间,贾亦韬不禁想起了明末时期的几支军队,战斗力最为彪悍,关宁铁骑,天雄军,秦军,白杆子兵。。。。
  自然而然地,贾亦韬就想到了他们的主帅,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一代女将秦良玉。。。。
  “等到那些皇家店铺正式开业,运营起来,稍有盈利,有了银子,就可以召集那些名将,组建天雄军和秦军,以及加强版的白杆子兵,替换京城的三大营,还有那些禁卫军。”
  贾亦韬的心里刚浮现这个念头,就立即被自己给否决了。
  “不行,局势越来越严峻,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弄到银子,组建天雄军和秦军,前者拱卫京师的安全,为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保驾护航;后者镇守于陕西,防止民乱。”
  呼。。。
  贾亦韬暗暗长呼了一口气,神色一敛,愈发的凝重起来,再次心中自语道:“看来,得尽快开掘朱元璋留下的那批宝藏了,只要掘取其中的一处,天雄军与秦军的初期军饷也就有着落了。”
  刹那间,贾亦韬的神色转瞬恢复了正常,再次变为了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淡淡的瞟了一眼还在争执不休的百官,满脸的漠然之色,就不再理会朝堂上的争论,而是信手拿过一本奏折。
  一看之下,贾亦韬的神色明显好了许多,嘴角微微掀起一个弧度,淡淡的笑意随之浮现,忍不住地喃喃自语道:“还真是没有想到,巩永固的动作这么快,这才不过几天的时间,皇家拍卖行居然就已经弄好了,马上就能开业了,看来自己应该去看看,首日的生意怎么样?第一桶金有多少?”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三章 微服出宫

  几天之后,贾亦韬正在看着一本奏折,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就站在对面,一脸的恭敬之色,虽然眼前的这位皇帝年仅十七岁,但即位以来的种种举措,杀伐果断,沉着冷静,使得洛养性心寒,不由自主地有一些犯怵,心存紧张之感,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片刻之后,贾亦韬这才抬起头,终于将手里的折子看完了,合上之后,在空中晃了晃,神色古无波澜,淡淡地问道:“上面写得都是真得?福王骄奢淫逸,为祸百姓,强抢民女;唐王沉迷于女色,宠幸于姬妾,想要立幼子为世子,不惜囚禁长子、长孙,想要弄死他们。”
  洛养性迟疑了一下,身体为之一颤,最终还是咬着后槽牙,硬着头破的回道:“启禀皇上,确确实实是真的,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有丝毫作假之处,甘愿领取污蔑皇族宗亲之罪。”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怎么调查的这么快?”
  虽然有置疑之意,但贾亦韬问话的语气是那么的轻飘飘,漫不经心,不以为意,更是将手里的那份折子随意地扔在龙案上,直视着洛养性,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很显然,洛养性敏感地扑捉到贾亦韬言这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那一丝意味深长的态度,不禁微微松了一口气,相对而言,回答的话语也轻松了许多,不再那么拘束。
  “启禀皇上,前朝之时,唐王与福王就有案底,留有罪证,末将调出这些档案之后,以此为根据,立即派人火速赶往河南的河南府和南阳府,着手调查,加以印证,多方求证之下,确实如奏折之中所言,所以才会这么快。”
  虽然有理有据,有事实作基础,但洛养性还是那么的没有底气,心里是那么的紧张,毕竟,事情牵涉到皇室宗亲,一个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贾亦韬没有继续追问,前朝为何没有追究两个藩王罪责?
  原因很简单,福王朱常洵乃是天启皇帝的亲叔叔,地位崇高,深得先皇万历皇帝的宠爱,自己的亲哥哥,不,应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哥哥,又怎么可能拿福王怎么样呢?
  至亲血脉的关系,救了福王朱常洵,使得天启皇帝只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只要没有造反的企图,这或许就是历代帝王容忍藩王胡作非为、种种恶行的原因。
  至于老唐王朱硕熿,原因那就更简单了,人家只是将自己的长子长孙关起来,并没有闹出人命,天启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又对明末时期的历史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贾亦韬当然知道唐王与福王的斑斑劣迹,之所以有这一番言语,不过是明知故问、欲盖弥彰而已,不想引人起疑罢了。
  “嗯,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暂且就搁置下来,以后再做处理。”
  听到贾亦韬这样说,洛养性顿时长松了一口气,刚想说些什么之时,贾亦韬似乎想到了什么,后者郑重地交代道:“洛将军,一定要注意保密,不准将这件事情透露给任何人,还有你的那些下属。”
  “是,皇上。。。。”
  回答之时,洛养性的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不禁有一些猜测,暗道:“难道。。。皇上并不想放过老福王和老唐王?”
  在这个时候,贾亦韬突兀的抽身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说道:“洛将军,你去换一身便服,随朕出宫一趟,微服私访,不准告诉任何人咱们的行踪。”
  “是,皇上,末将遵旨,这就去准备。”
  尽管十分不愿皇上出宫,太过危险,有心阻止,但经过刚刚的一番胆战心惊之后,心有余悸之下,洛养性还是老老实实地答应了一句,连忙退出去了,做一些安排。
  。。。。。。
  承天门之外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往来不绝,异常的热闹,忽然间,一些百姓奔跑而行,向西而去,奔跑之间,议论纷纷,言语中夹杂着兴奋与催促之意。
  “快快,刑部衙门就要开审了,快去看热闹,再晚就来不及了,寻不到一处好的位置,听说,有名的大秀才黄宗羲就在衙门外,准备替父申冤。。。。”
  这个时候,大街上有那么一行五六人,缓缓而行,其中的两人正是贾亦韬和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一身的便服,贾亦韬的打扮就像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洛养性与其他几人正是乔装打扮的锦衣卫,一副权贵家护卫的装束。
  “诶。。。养性,这里怎么这么热闹?今天,刑部有什么大案、要案要审理吗?使得百姓们热情如此高涨,蜂拥如潮,全都去刑部衙门看官府审案子。”
  很显然,洛养性被贾亦韬问住了,一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在这时,从旁边跑过一个百姓,对着一行人喊了一句,神情是那么的高兴,就好像过年一般。
  “嘿嘿。。。这位公子,这件事情你都不知道,一定外地人吧?京城里早就传开了,刑部衙门,今天要当众审讯魏忠贤的爪牙徐显纯、崔应元和李实,人们能不高兴,前去围观吗?”
  这一刻,贾亦韬为之恍然,不禁想起了几日之前的一本奏疏,正是黄宗羲为父申冤,被冤杀的“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
  恍惚之前,贾亦韬佩服黄宗羲的举动的同时,更是深深地鄙夷那些东林党官员,全都是一群胆小如鼠、贪生怕死之辈,总是借助这些秀才、监生之手与阉党交锋,自己却不敢出头。
  “皇上,咱们现在去哪里啊?”
  很显然,贾亦韬并未告诉洛养性此行出宫的目的,话语一出,顿时使得处于失神中的贾亦韬清醒了过来,并临时改变了主意,后者一挥手,抛下一句话之后,径直跟着人流而去。
  “走,咱们也去看看,刑部衙门究竟是如何审理五彪的四人?”
  洛养性明显楞了一下,刚想要说什么,看到贾亦韬已经走远,就要消失于拥挤的人流之中,顿时浑身一个激灵,心中一紧,连忙跟了上去,深怕贾亦韬有一个闪失,同时招呼道:“快跟上,如果主子出了什么差错,小心你们的脑袋,全都得抄家灭族。”
  还好大街上鱼龙混杂,很是嘈杂,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否则,如果让过往的行人听清洛养性的这一句话,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惊天的骚乱,震动所有人。
  毕竟,莫要说整个京城,就是放眼于天下,又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待遇,稍有闪失,负责护卫人员动辄就会被抄家灭族?
  求收藏求推荐,拜谢了


第十四章 锥刺奸臣

  刑部衙门前,人头攒动,审讯还未开始,就已经挤满了人,既有文雅的书生、举人,也有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老百姓,全都围堵在门旁,等待着审讯的开始。
  人群之中,嗡嗡的声音此起彼伏,议论不断,显得十分热闹。
  “真是没有想到,皇上除了魏忠贤、客氏与崔呈秀之后,这还没有过去多久,就开始对五彪下手了,为民除害。”
  “也不知道崔应元、徐显纯这些人会被判一个什么罪名,这些阉党的鹰犬可没少做坏事儿,最好全都杀了,省得继续为祸天下。”
  “是啊,这些魏忠贤的鹰犬坏事做尽,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做,全都是一帮黑了心的家伙,一群祸国殃民的狗东西,老百姓可没少吃他们的苦。”
  。。。。。。
  然而,相比于那些老百姓的兴奋,讨论的十分热烈,那些围观的书生却是反应平平,十分冷淡,好像很不看好今天的审讯一般。
  而在这些人之中,有一个满脸怒气冲冲的少年,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正是孤身入京、为父申冤的黄宗羲,不时地有书生压低着声音提醒道:“黄兄,你要做好最坏的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