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狂士(高月)-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他进来!”书房里传来高延福的声音。

李臻走进了书房,只见高延福穿着一身宽大的禅衣,正坐在火盆前看书,这两天乍暖还寒,有一点倒春寒的阴冷,家家户户已经收起的火盆又重新拿了出来。

李臻上前施一礼,“晚辈参见府君!”

“公子不必多礼,请坐!”

高延福笑眯眯地请李臻坐下,对他说道:“我不习惯称呼别人的官名,你不会在意吧!”

“晚辈当然不会。”

“是啊!你一向低调律己,不像有些人,有点小权力就飞扬跋扈,唯恐天下人不知,往日的贫贱之交也一概摒弃。”

“府君为何有如此感慨?”李臻笑问道。

“我其实是在说武承嗣,他当年就是这样的人,我对他了解致深,正因为对他了解,所以才不愿和他深交,昨天夜里,他的府上又哭又闹,子女妻妾争夺家产,吵嚷了一夜,令人感慨世事无情。”

“府君觉得武承嗣为什么会败得如此之惨?”

“这个问题问得好,昨天下午我还和圣上说起此事,我告诉她,权为阳,德为阴,权力扩张,道德却不修,以至于权强德弱,阴阳失衡,他焉能不败?其实世间万物无不如此,有阴必有阳,有盛必有衰,又福必有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身在权利场,要注意平衡,才有长久之道。”

李臻沉吟一下问道:“府君把力士送去相王府,也是一种平衡吗?”

高延福没想到李臻会问得如此直接,他脸上略略露出尴尬之态,李臻连忙道:“晚辈是有感而发,府君不用放在心上。”

高延福笑了笑,“你能如此坦率问题,也足见诚意,我也不用隐瞒你,相信我们二人之言,不会传到上官舍人耳中。”

李臻摇了摇头,“我与她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复杂,正如府君的阴阳之说,我与她虽有亲密的一面,但也有各自独立的另一面,请府君尽管放心。”

高延福沉吟片刻道:“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武强李弱,圣上一直想灭李而兴武,但武氏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且灭李又是逆人心而为,圣上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接下来圣上要开始平衡李武,适当提拔李氏,打压武氏,武承嗣被流放就是一个信号。”

“但府君为什么看好李旦,而不是李显呢?”

“怎么说呢?我观察他们兄弟二人近二十年,两人都曾登基为帝,说起来两人性格都比较优柔懦弱,但李旦的性格中又藏有勇毅的一面,你还记得临淄王问圣上要他母亲的遗物吗?如果说李旦事先不知此事,我绝不相信。

相比李旦,李显才是真正的宽仁善良,可惜权力斗争是那么残酷,最不需要的就是宽仁善良。”

李臻默默点头,又问道:“刚才府君所言,圣上要用平衡李武,是准备重新起用李氏吗?”

高延福笑道:“虽然还没有那么快,但一些苗头已经出现了,下个月的马球大赛,圣上已准许李氏派队参加,听说李成器和李重润都要亲自带队参赛,这场马球大赛,政治意义十分深远啊!”

李臻不得不承认,高延福能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事情,甚至上官婉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上官婉儿没有告诉自己。

他沉默片刻,又问道:“府君能给晚辈一点建议吗?”

高延福微微一笑,“其实你的仕途我早就给你指明了,关键你要明白何为阴、何为阳,注意阴阳平衡,你就能长远。”

李臻想了想,略有些醒悟道:“府君是说依附上官舍人为阴,自立掌权为阳,有靠山却又不迷失自己,这就是我的阴阳平衡吗?”

高延福仰头呵呵笑了起来,“孺子可教也!”

……

李臻向高延福告辞而去,高延福一直把他送出大门,目送李臻骑马远去,他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忧虑之色。

实际上,高延福借阴阳平衡之说,其实就是在暗示李臻,不要和上官婉儿走得太近。

最近这段时间,李臻和上官婉儿的关系有了质的突破,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包括高延福。

高延福很了解上官婉儿的权谋手段,她为了彻底将李臻绑在自己身上,便借口圣上看中李臻,又创造回乡祭祖的机会,不惜以身相许,将李臻的心牢牢拴住。

不是说上官婉儿不能依附,而是不能迷失自己,成为她的傀儡,李臻毕竟还年轻,很容易迷失在美色和权力之中,但愿他能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留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第0188章帝王之术

科举考试结束已经有五天了,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一两天内,最后的录取结果就要出来了,长安城内的数万士子都处于惴惴不安之中。

科举结束后,大部分士子知道自己录取无望,已先后离开洛阳返乡,但依然有数万士子心存一念希望,留下来等待最后的录取结果。

武三思府中,曹文快步走过一座小院,来到武三思的书房前,这时,武丁香正好从书房里走出,悄悄指了指父亲的书房,表示是好消息,又对他嫣然一笑,姗姗离去。

曹文回头一直望着她窈窕的身姿走远,眼中露出迷醉之色,半晌,才走进了武三思的书房。

自从武承嗣事件中,武三思被武则天严厉斥责后,这段时间武三思老实了很多,不敢趁武承嗣被发配的机会收编武氏族人,只是全身心进行天枢的最后修建,并开始筹建明堂重新修复。

虽然把武承嗣彻底扳倒,但武三思也付出了很大的政治代价,最主要就是和上官婉儿的同盟破裂,武承嗣临走时给圣上留了一封信,将这次刺杀案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圣上,实际上就是揭发他武三思在刺杀案中的所做所为。

不过圣上似乎并没有真的因此迁怒自己,这让武三思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曹文走进房间,向武三思深深行一礼,“属下参见梁王殿下!”

“曹公子不必多礼!”

武三思笑眯眯道:“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考中了第三十四名,金榜有名!”

曹文心中大喜,但他却克制住内心的狂喜,跪下来恭恭敬敬磕头道:“这是殿下对属下的厚爱,属下铭记于心!”

武三思很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他看中曹文的地方,有城府、有头脑,懂得自己才是他的前途之源,这个人若能好好培养,再加以恩笼,他必然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我等会儿要进宫面圣,恐怕会谈到一些进士派官之事,我就想问问你,你愿意外派还是留在朝中为官?”

曹文犹豫一下道:“属下想打好根基,最好能外派为官!”

“和我所想一样,另外,丁香之事你打算——”武三思目光锐利地注视着他。

曹文低下头,半晌才道:“能为殿下之婿,曹文梦寐以求,恳求殿下给我一点时间,最迟半年,我一定迎娶丁香。”

武三思也知道曹文是有妻室之人,随意休妻对他名声不利,倒不能太急,他便点了点头,“那我就再等你半年。”

曹文告辞退下,随即离开了梁王府,匆匆向家里赶去,他一路上忧心忡忡,尽管他考中了进士,但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刚走进福善坊,便隐隐听见了敲锣打鼓声,曹文起初并不在意,但他离家越近,敲锣打鼓声愈加响亮起来,他心中开始疑惑起来,只见家门口挤满了坊中邻里,他母亲孟氏正大把向外撒钱,欢喜得嘴都合不拢,十几名公差在一旁敲锣打鼓,人人皆满脸喜庆。

这时,李泉看见丈夫,她激动跑了过来,紧紧抱住他,她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放声痛哭,“佛奴…你考中了。”

“曹公子考中了!”

四周一片欢呼,公差们一拥而上,给曹文披红带绿,曹文脑海里一片空白,懵懵懂懂被他们扶上了一匹高头大马,在一片敲锣打鼓声中,李泉眼睛通红,捏着手帕,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她的眼睛,这一刻她心中充满了骄傲,她丈夫考中了进士。



武三思走进了御书房,恭恭敬敬行一礼,“参见陛下!”

此时武则天正在细览一百二十名进士名册,头名状元正是四明人贺知章,这是她钦点的状元,她读过贺知章的文章,果然是才华横溢,令她赞叹不已,这才是她想要的状元。

武则天放下名册,淡淡道:“朕找你来,是想说说重修明堂之事,上次你说一年内修好,但朕觉得一年时间太长,朕希望你能再缩短几个月工期。”

“可是…要缩短工期只能增加工匠,那样开支会——”

“钱不是问题!”

武则天打断他的话,加重语气道:“白马寺的收入足够重修明堂和天堂,天堂可以缓一缓,但明堂朕希望九个月完工,没有问题吧!”

“微臣遵旨!”

武三思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心中暗暗盘算,如果一定要九个月完工,他只能实施第二套方案,让新明堂比旧明堂稍稍小一点,这样就能如期完工了。

武则天对他的态度比较满意,又笑道:“清点白马寺的财物你做得很好,所有贵重物品都能和宫中清册一一对上,看来在财物方面朕没有看错人。”

武三思心中暗暗感激明先生,若不是明先生建议自己,他现在怎么可能得到圣上的赞誉,他连忙躬身道:“只要用点心,卑职就能把事情做好。”

“你这话说对了,没有什么困难之事,就怕用心,你是个精明之人,只要把心用在建造明堂之类的大事上,你也完全能出任相国。”

武三思激动得浑身发抖,圣上这是在暗示他,只要他把明堂造好,他可能要被提升为相国了。

“微臣一定会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力。”

武则天笑着点点头,又语重心长道:“武氏是后起之秀,比不得李氏皇族底蕴深厚,这种情况下,武氏家族更要团结,绝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互相攻讦,更不能一盘散沙,作为一族之长,你责任担起这个重担!”

武三思心中大喜,圣上就是在暗示他可以整合武氏家族了,将武承嗣的一派全部纳入自己麾下,他心中激动,深深施一礼,“小侄绝不会让姑母失望。”

武则天没有再继续多说,这种事点到为止,若武三思还不明白,那他正是无能无用之人了。

这时她的目光又落在录取的进士名单上,每一个进士后面都有备注,表示这是被谁举荐,比如贺知章就是由中书侍郎陆元方举荐,武则天目光落在二十四名曹文之上,笑道:“这个敦煌士子曹文是你举荐的吗?”

“正是微臣举荐。”

“他有什么背景吗?”武则天又问道。

“回禀陛下,此人出生贫寒,原是敦煌县文吏,一直不得重用,便来洛阳参加科举,微臣听说此人书法文章极好,就暂时用他替我整理文书。”

武三思不敢说曹文就是李臻的姊夫,这会把上官婉儿扯进来,他回避了自己为什么知道曹文这个环节。

武则天也没有多问,她要给武三思一点奖励,用他举荐的人,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武则天便笑道:“他平生有何志向?”

“他一心想做地方父母官,造福一方。”

武则天微微一笑,“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武三思心满意足地退了下去,他有一种直觉,干掉武承嗣绝对是明智之举。

武则天望着武三思远去,她负手慢慢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正如高延福所言,她对武氏取代李氏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这么多年来,她严厉打压李氏,使李氏及朝臣对于武氏的怨恨日益加深,一旦她百年之后,李氏皇族还能放过武氏吗?

为了武氏长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