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狂士(高月)-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李臻关心之事,他也询问地向狄仁杰望去,狄仁杰微微一笑,“暂时还没有,就算有人想对我不利,也不会有这么快。”

狄仁杰遇到了李臻,有三十几名内卫保护,他一颗心也落了下来,惦记着河北的战事,狄仁杰吩咐众人上马,一行人加快了马速,向北方疾奔而去。

第0316章再借一刀

武三思终于将明堂交给了圣上,他也如愿以偿被册封为相国,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仅次于娄师德和宗楚客,不过听说苏味道又官复原职了,甚至狄仁杰也被重新启用。

苏味道他不在意,虽然能力不错,但胆小怕事,是唯唯诺诺之人,但武三思却十分忌惮狄仁杰,甚至深为恨之,尽管上一次狄仁杰是极力反对武承嗣为太子,但武三思知道,一旦他想成为太子,狄仁杰也同样会极力反对,偏偏圣上很相信狄仁杰的话,这让武三思心中既烦乱又恼恨,但他又无计可施。

傍晚,武三思回到府中,一进书房,他便急不可耐地让人请明先生过来,片刻,明先生快步走进了武三思的书房,躬身施礼道:“参见王爷!”

“坐吧!哪有这么多礼节?”武三思不耐烦地摆摆手。

明先生诧异地看了武三思一眼,他实际太了解武三思,他只有心烦意乱才会这样急躁,略一思索,明先生便明白过来,他坐下来笑道:“王爷今天心情好些很糟糕了。”

岂止是心情糟糕,武三思简直是心烦透顶,他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半晌,他恨恨道:“政事堂还差一个相国名额,宗楚客推荐荆州太守刘秉嗣出任,但圣上却明确说,这个相国之位只能由狄仁杰出任,而且还是中书令!”

明先生也吃一惊,中书令可是排名第一的相国,他急问道:“中书令不是娄师德吗?”

“娄师德将改任内史,接任原来李德昭的职务。”

武三思负手又走了几步,他忽然一咬牙道:“我决定趁狄仁杰去河北上任之机,派人半路暗杀了他,先生觉得可行吗?”

明先生知道这就是武三思心烦意乱的原因,他已经动了杀机,且又有点担心,明先生知道武三思已经下了决心,便道:“如果王爷一定要动手,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好还是借刀杀人,不要自己动手。”

“那借谁的刀?”武三思满怀期待地看着明先生。

明先生沉思片刻道:“其实有一个人,王爷可以利用他。”

他低语几句,武三思顿时醒悟,又眉头一皱道:“可我去找他,好像不太妥!”

明先生淡淡一笑,“不妨,我略施小计,让他来向王爷谢罪!”

。…

这次武则天调派大军前去平定契丹之乱,最失望的却是武懿宗,他身为河内郡王、左金吾大将军,无论从资历还是军方人脉,他都要强于武攸宜,但最后圣上却没有派他率军前往,而是让他平时瞧不起的族弟武攸宜率军出征,着实令他气恼万分。

武懿宗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武攸宜得到了武三思的推荐,而自己是属于武氏另一派系,被武三思所打压,这段时间武懿宗着实过得很郁闷,自从扬州之行他因遇刺而半途而归,功劳都归了李臻,圣上对他也十分失望,对他的伤情不闻不问,使他隐隐有一种将被冷藏的不妙之感。

这天中午,武懿宗独自一人在房中喝着闷酒,这时,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王爷,杨内侍来了。”

武懿宗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快请他去我外书房!”

武懿宗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杨善宁来自己府上,必然是有深意,他连忙换了一身衣服,向外书房匆匆而去。

杨善宁也是内侍省的四大内侍之一,年约四十出头,皮肤很白,有一双细长眯缝的小眼睛,总给人一种若有所思的感觉,最近几个月他因体贴圣意而屡屡受宠,已渐渐有取代高延福之势。

杨善宁坐在书房内慢慢喝着茶,他今天来找武懿宗当然是有深意,他是武三思在宫中的心腹内应,由于来俊臣被杀,刘光业遇刺,加上太平公主支持的吉顼赢得了御史中丞之位,使武三思格外孤立。

而最近又发生一件大事,武三思的老对头狄仁杰再次被启用,使武三思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在明先生的劝说下,武三思决定退而结网,先统一武氏内部,而统一武氏内部的关键就在武懿宗身上,而现在武懿宗被圣上冷落,使武三思看到了机会。

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杨善宁是一个极善于窥伺人心的宦官,从武懿宗的匆忙脚步声,他便知道武懿宗内心的急切,他得意地暗暗一笑,知道该怎么对付武懿宗了。

武懿宗一头闯入房间,杨善宁便起身笑眯眯行礼道:“老奴参见郡王!”

“公公不必多礼,请坐!”

武懿宗请杨善宁坐下,又让侍女重新上了茶,他心中有些焦急,问道:“公公怎么想到今天过来了?”

“正好出门半点事,便顺便来看看郡王。”

武懿宗听说不是奉旨前来,他心中顿时一阵失落,眼中露出抑制不住的失望之色,杨善宁看在眼中,又故作关切地问道:“郡王腿上的伤好了一点没有?”

“早就好了!”

武懿宗没好气道:“我还以为是圣上关心我的伤势,看来我就算死掉十年,圣上也未必知道。”

杨善宁干笑一声说:“郡王也不能这么悲观,圣上原本也是很器重你,郡王忘记了吗?还封你为金吾卫大将军,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殊荣。”

武懿宗郁闷地叹口气,“但我不知道这段时间为何圣上如此冷待我,难道就因为我去扬州行事不顺,可那件事并不能怪我,我怎么知道会被人半路刺杀?”

杨善宁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可以一步步诱导武懿宗了,他摇了摇头说:“其实这件事圣上也偶然说起过,圣上确实对郡王有很大的意见,甚至是对郡王十分不满,但原因却不是什么扬州之行,而是因为郡王坏了她的大事。”

武懿宗大吃一惊,急问道:“我哪里坏了圣上的大事,请公公一定要告诉我,我竟然毫不知情。”

杨善宁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站着的两名侍女,武懿宗会意。立刻狠狠地瞪了侍女一眼,“你们退下!”

两名侍女连忙退了下去,杨善宁又起身将房门关上,这才走回来对武懿宗低声道:“我不说郡王应该也知道,圣上毕生的目标是以武代唐,建立武氏天下。”

武懿宗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圣上这个目标,只是——

他叹了口气道:“我们武氏都和圣上目标一致,只是我不太明白圣上为何这么犹犹豫豫,明明查出了兴唐会,索性一网打尽,将李氏皇族灭绝,也就没有了这么多麻烦事,偏偏瞻前顾后,最后反而把一心铲除兴唐会的来俊臣给宰了,简直就是亲者痛而仇者快,令人心中郁闷。”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天下人还是心向李唐,如果草率从事,会激起剧烈的反抗,李敬业当年的造反郡王忘记了吗?”

武懿宗也叹了口气,沮丧地低下头,他其实并不是很关心这个问题,相对而言,他更关心怎么才能改变圣上对自己的冷淡,杨善宁深深看了他一眼,他知道武懿宗已经上钩了,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拉钩一刻。

他又不紧不慢道:“圣上为了能让武氏取代李唐,已经做了大量的安排包括将武氏封王,但更需要时间,不过武氏的内斗使她十分被动,很多计划都无法实施,为了弥合武氏内部矛盾,圣上甚至不惜将武承嗣流放到了岭南。”

说到这,杨善宁戏剧般地停住了话头,武懿宗脸上露出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这就表示他已完全上钩了,他自言自语道:“原来圣上将三叔流放是因为要弥合家族内部矛盾,武懿宗对这个解释深信不疑,因为他很清楚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内斗。

这时,武懿宗忽然明白过来了,他迟疑着问道:“公公说我坏了圣上的大事,就是指我和四叔之间的矛盾?”

杨善宁缓缓点头,“就是因为郡王和梁王之间的矛盾,使得圣上流放武承嗣的意图落了空,也使她弥合武氏内部矛盾的努力失败,严重影响到了她以武替唐的大略,所以圣上对郡王非常不满,不瞒殿下说,圣上已经对殿下动了杀机。”

“啊!”

武懿宗吓得一声惊叫,他顿时惶恐起来,连忙躬身行礼道:“恳请公公指点我一条出路!”

杨善宁知道自己不能说,他若说出来就会被武懿宗识破他的动机,必须让武懿宗自己去领悟。

他故作遗憾叹了口气,“我只是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才来提醒郡王,我不忍郡王重蹈来俊臣的覆辙,来俊臣就是因为不理会圣上的意图,一心要扳倒相王和庐陵王,使圣上不得不除掉他,郡王,千万不要低估了圣上的意志,任何敢坏她大事之人,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除掉,请郡王自己想想该怎么做,我言尽于此,郡王好自为之吧!”

说完,杨善宁起身告辞,武懿宗连忙取了三百两黄金硬塞给杨善宁,他知道需要用什么来维持他们之间的‘交情’,杨善宁假惺惺地推迟两下,便收了黄金扬长而去。

杨善宁走了,武懿宗却心烦意乱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之自己如果逃过圣上的铲除,杨善宁的一席话使他如梦方醒。

尤其来俊臣的下场更让他心惊胆颤,他并不愚笨,很清楚杨善宁没有说出口的话,也就是解决自己这次危机的钥匙,那就是武三思。

武懿宗也知道武三思修好了明堂,必将会更得到圣上眷宠,如果自己再不低头,恐怕不光是再无出头之日那么简单,极可能连性命都要丢掉了。

武懿宗终于一咬牙,也罢,该低头时就低头吧!

第0317章曲阜惊魂

李臻在接应到狄仁杰后,便护送他一路北上,狄仁杰心忧河北战事,竟不顾年迈,和他们昼夜兼行,也无心思停下脚步欣赏沿途风景和古迹,这天下午,他们抵达了曲阜。

别的地方可以不去,但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狄仁杰怎么可能不去孔庙拜见圣人,他破天荒地带着众人在曲阜郊外的一座庙宇寄宿下来,这也是狄仁杰的一贯作风,尽量不麻烦地方官府,比如他抵达寿春时,就没有惊动县衙,悄然渡淮河北上,令顾县令遗憾了很久。

“我从不愿欠别人人情,否则以后不好还。”这是他事后给李臻的解释,李臻也一笑了之,他认为自己没有狄仁杰的心软,对地方官府的殷勤接待,他事后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寺院里安顿好,狄仁杰便带着李臻前往曲阜文庙拜见圣上塑像,却不准女儿同行,狄燕尽管心中很不高兴,但也没有办法,她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就怕父亲。

前往文庙的路上,狄仁杰和李臻有说有笑,“我在几个月前接到母亲的来信,才知道贤侄的马球也打得不错啊!”

“让伯父见笑了,晚辈从小酷爱打马球,只能说略略擅长,和窦仙云之类的马球高手相比,晚辈还差得远。”

狄仁杰大笑起来,“贤侄太谦虚了,能打进马球大赛最后决赛,这可不是略略擅长啊!”

狄仁杰让李臻陪同他前去文庙自有深意,他早看出李臻对女儿情义深厚,而女儿竟不顾一切地跟着他四处奔波,也足以看出女儿对李臻用情之深。

狄仁杰虽然心胸豁达,但他也不太希望女儿以未嫁之身跟在李臻身边,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到他狄仁杰的名声,说他对女儿缺乏管束。

狄仁杰也知道李臻是个稳重理智之人,他觉得有必要找个机会提醒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