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狂士(高月)-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紧靠洛水南岸福禄坊内,一辆很普通寻常的马车驶进了坊门,这辆马车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出租马车完全一样,甚至还有点陈旧,以至于没有任何人把它放在眼里。

马车在一条狭窄的小巷前停下,一名中年男子从马车里走出来,打量一下小巷,笑问道:“就是这样吗?”

“回禀老爷,就是这里。”

随从连忙先走进巷子去敲门,中年男子也负手走进了这条深数十步的小巷。

在巷子的尽头是一座不大的宅子,占地约两三亩,院中有一棵大树亭亭如盖,随从上前敲了敲门,“谁呀!”一名年轻女人问了一声,随即吱嘎一声,门开了一条缝。

是一个长得颇为清秀的少妇,她打量一下外面几人,迟疑着问道:“你们找谁?”

中年男子走上前笑道:“我找苏宏晖将军,他在家吗?”

“我丈夫在家,但这里没有苏将军这个人。”少妇冷冷道。

中年男子笑了起来,“那就找你丈夫吧!”

中年男子取出一张帖子,递给少妇,少妇不识字,她犹豫一下道:“请稍等!”

她‘砰!’地关上门,快步回屋去了,随从大怒,刚要砸门,中年男子拦住了他,“不要和一个女人计较。”

只片刻,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男子的怒斥,“你怎么敢这般无礼!”

门开了,满脸大胡子的苏宏晖出现在门口,他倒头便拜,“卑职参见相王殿下!”

这名中年男子自然就是相王李旦,来找苏宏晖便是李臻的第二个策略,正面交锋,李臻希望李旦亲自出马,虽然太平公主想替皇兄来找苏宏晖,但李旦却不肯答应,始终坚持要自己亲自来,最终太平公主只好让步。

李旦微微笑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我们可以进去吗?”

苏宏晖慌忙起身,“殿下快请进!”

他把李旦和几名随从让进院子,又令女人去煎茶招待,苏宏晖因为王孝杰战死一案被追责,虽然兵部要求将他斩首,但娄师德替他说话,说他有立功赎罪的表现,最终武则天将他革职为民。

苏宏晖心中充满委屈,他每年都要从家乡跑来京城申述,但每年都没有任何结果,让他有点心灰意冷了。

苏宏晖在京城的官邸已经被兵部收走,他只能在京城租一座小院子,由他的小妾负责照顾他起居,苏宏晖万万没有想到,相王李旦居然会找自己,他心中顿时生出了一线希望。

第0381章正面交锋(上)

李旦在房间里坐了下来,他打量一下屋子笑道:“堂堂的大将军怎么住这样的房子呢!这太寒碜了吧!”

苏宏晖苦笑一声说:“殿下说笑了,卑职早已被革职,现在只是一介平民。”

“哦——这很不幸啊!”

苏宏晖再也忍不住,扑通跪了下来,含泪道:“卑职真是冤枉,请相王殿下替我做主。”

“起来!起来!坐下好好说。”李旦连忙让苏宏晖起身坐下。

这时,苏宏晖的小妾端了两杯茶进来,苏宏晖坐下,擦去眼泪道:“卑职失态,让殿下见笑了。”

小妾退了下去,房间里只剩下苏宏晖和李旦两人,李旦淡淡道:“我听说苏将军是因为王孝杰将军战死而被免职,但苏将军似乎年年喊冤,难道这里面真有什么冤情?”

苏宏晖当年确实没有按照约定的计划去配合王孝杰作战,导致王孝杰被契丹大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这个责任已经明确,但苏宏晖心里明白,并不是他不想去援救王孝杰,而是武三思不准他去援救,还特地派人来监视自己。

事后,苏宏晖去找武三思申述,但武三思根本不睬他,连门都不让他进,他年年跑来京城申述,就是希望武三思能良心发现,再给自己一个前途,他家无积蓄,晚年就会很悲惨了,但最终结果还是让他心灰意冷,武三思表示根本不认识他,命人用棍子将自己赶走。

此时苏宏晖已经豁出去了,他便将当年武三思秘密接见他,命令他要让王孝杰大败,又不准他救援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李旦连连点头,这果然是极为狠毒的招数,李臻居然还记得这件事,一旦这个案子被揭开,武三思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听完苏宏晖的述说,李旦又道:“我是有心帮助你,但凡是要有证据,光凭你的一面之辞,恐怕我很难说服圣上。”

苏宏晖犹豫了,这件事一旦掀开,他就要彻底得罪武三思了,武三思必然会杀他,他在反复权衡,自己真能得罪武三思吗?

李旦看出了苏宏晖的犹豫,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李臻一定要自己亲自来说服苏宏晖,只有他亲自出马,才能抵消苏宏晖对武三思的惧怕。

李旦微微笑道:“我也给你一个承诺吧!一旦将来李唐复国,我会保举你为左卫大将军,开国郡公,这个条件如何?”

苏宏晖心中激动起来,相王极可能就是将来的皇帝,他的亲口承诺,是他这辈子最后的希望,他心中一横,决定将身家性命都压在相王身上,他砰砰磕了两个头,便从旁边小箱子里取出一只木盒,郑重地呈给了李旦。

“盒子里是当年武三思亲笔写给我的信,让我务必使王孝杰大败,当时我留了一个心眼,当着武三思的人烧掉了假信,却把真信保留下来,一直藏了五年,我愿意把它交给殿下。”

李旦大喜,有了这封信,武三思难过此关了。



这个春天注定是混乱之春,由于武三思即将登太子位而引发的斗争渐渐到了白热化,城门刚刚关闭没有多久,数百名千牛卫士兵便包围了庐陵王府,御史中丞吉顼大步走进王府。

李显的两个儿子,李重润和李重俊迎了上来,他们怒斥道:“吉中丞,你这是做什么,竟然敢动用军队包围我们?”

吉顼陪笑道:“两位公子请不必动怒,给吉顼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来惊扰庐陵王殿下,我是奉圣上旨意,前来说几句话,我要见庐陵王殿下。”

韦王妃从大堂走了出来,冷冷道:“王爷身体不好,不能见外客,你有什么话就对我说吧!”

吉顼慌忙行礼,“下官参见韦王妃。”

韦王妃哼了一声,“你不用假惺惺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吉顼干笑两声说:“王妃让微臣为难了,微臣确实是奉旨而来,因为中郎将张景雄之死涉及到了庐陵王殿下,圣上让我来告诉庐陵王,如果他肯承认,那么可以从轻发落,如果他拒不承认,证据一旦确凿,她也不会考虑母子之情,这是圣上的原话,微臣如实转述,也请王妃转告给王爷,至于搜查府邸,虽然圣上已同意,但微臣也没有这个胆子,微臣先告辞了。”

吉顼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韦王妃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实际上她心中却很慌乱,她当然听说了张景雄被杀一案,也知道现场有血字指向庐陵王,一旦圣上真认为张景雄是庐陵王所杀,那他们一家就完了,她的所有希望和梦想都化为泡影。

韦王妃恨得直咬牙,眼看吉顼要退出大门,她急忙喊道:“吉中丞!”

“王妃还有什么事吗?”吉顼停住脚步笑问道。

韦王妃缓缓道:“我听说李臻已经回京述职,他一回来,京城就发生这么多事情,吉中丞不觉得很奇怪吗?”

韦王妃已经隐隐猜到这件事和李臻有关,是不是李臻栽赃给庐陵王她不知道,但为了保自己,她不惜将李臻供出来。

吉顼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下官明白了,多谢王妃提醒。”

他转身快步走了,韦王妃一阵咬牙切齿,“李臻,是你先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

吉顼走出王府大门,便翻身上马,带着数百士兵向坊门而去,这时,一名随从上前低声道:“公主殿下有令,此时不准牵扯到李臻身上。”

吉顼点点头,“我心里明白,不用你提醒。”

刚到坊门,只见坊门旁走出一人,躬身行礼道:“吉中丞请留步!”

吉顼一怔,他细看了一下,认出此人,是韦王妃之侄韦播,和他有点交情,吉顼便笑道:“原来是韦公子,有什么事吗?”

“吉中丞,请借一步说话。”

吉顼翻身下马,跟他走到角落,韦播低声道:“张景雄被杀一案,确实和庐陵王无关,不过可能和长公子有关。”

“李重润?”吉顼愕然。

韦播点点头,“就是他,他常常说圣上荒淫无道,宠信二张,伦乱纲常,他总有一天会杀了二张,就算杀不了二张,也要杀李景雄等人,而李景雄被杀那天,我亲眼见他带数十人出去,直到深夜才回来。”

吉顼心中着实奇怪,这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会让韦播暗中告发李重润。

……

洛阳行善坊的坊墙上贴着一张巨大布告,坊内近千人围在布告前,只听有人在大声朗读,梁王武三思恶行累累,失德于天下,何以为太子,恶行一一披露如下:上元元年,洛阳铜驼坊大火,波及三百二十七户,烧死一百五十五人,此实为武三思令人纵火所致,为谋其土地,今失火之处皆为武三思别宅。

光宅元年,梁州大饥,武三思趁机谋田,以一亩上田五升米夺田一万两千顷,名为梁王田庄,至今犹存。

。…

“确有其事!”有人大喊起来,“我家梁州的二十亩永业田被人用两石米强行换走,原来是武三思所为。”

“无耻!”

众人愤怒地大喊起来,很多老辈人都回忆起当年铜驼坊大火,烧得很惨,原来是武三思派人纵火,这简直是丧尽天良,这样的人还想当太子?这时,几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搭着梯子准备撕墙上的布告,人群被激怒,纷纷用石头砸向几名衙役,有人大喊:“武三思的走狗,滚开!”几名衙役被打得抱头鼠窜逃走。

不仅是行善坊,洛阳城内至少有三十座坊内贴了类似的布告,一时间洛阳城为之沸腾了。

……

次日天还没有亮,洛阳大街上便出现了一辆辆上朝的马车,挂着橘红色的灯笼,在黑夜中份外显眼,今天是三月初五,每月逢五,朝廷将举行大朝会,所有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

李臻也不例外,他是西京留守,从三品高官,自然也必须参加朝会。

天还没有亮,他便起来了,狄燕也早早起来,给他收拾官服,安排饮食,忙得脚不沾地。

李臻随便吃了一点东西,便换上了官府,他对妻子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我跟随岳丈一起去就行了。”

狄燕给他整理衣服,又叹口气道:“爹爹已经先走一步了,他让你早点去,不要迟到。”

狄燕有些埋怨道:“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早就上朝,天还没有亮,为什么就不能让大家多睡一会儿,上午再开朝会。”

“这也没办法,如果朝会拖得太晚,那大家一个上午什么事都别做了,所以只好辛苦一点,天不亮上朝,天亮后朝会结束,也就不影响正常的公务。”

李臻一边穿靴子,一边笑着解释道:“其实当皇帝更辛苦,天天上早朝,他也会受不了,怎么办?就提拔几个明白他心事的相国,然后就可以不用上早朝了,可放纵皇帝不上早朝的相国大多是奸佞,奸臣就这样出来了。”

“照你这样说,奸臣误国的根子都是因为皇帝想多睡一会儿,不想上早朝?”

“差不多是这样吧!”

李臻在狄燕脸上亲了一下,笑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出发了。”

狄燕红着脸将李臻送出府门,目送他坐上了马车,十几名亲卫护卫着马车,向天津桥方向急驶而去。

天还没有亮,明堂前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站满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