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在30日时,开罗的英埃联军不得不主动放弃开罗而选择撤退。原因是中华帝国远征军于28日在苏伊士城西南帕米森地区登陆成功,十万中华帝*包围了苏伊士城。

    28日夜间至29日中午,太平洋舰队各主力舰猛轰苏伊士城,压制英军火力。脆弱的苏伊士城在305毫米重炮弹的打击下,很快被毁坏。苏伊士城防御体系遭到严重破坏,英军在炮火下伤亡惨重。

    夜间时,中华帝国远征军集中200门大炮掩护第8师35团向英军阵地动攻击。英军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不敢露头,只能藏在地下坑道里。然而,35团大胆的实施了步炮协同作战战术,当炮火刚刚延伸时,英军还没有反应过来,35团便冲上英军阵地。双方顿时爆大规模白刃战,中华帝国士兵们以他们的勇猛和大无畏牺牲精神,一个团硬是拼垮了英军一个师,以阵亡3000人的代价打开了通往苏伊士城的通道。

    随后,中华帝*从打开的通道向英军纵深防御阵地起突袭,迅瓦解了英军的纵深防御体系,造成英军内部开花,陷入了混乱。

    战至第二天中午时,四万余英军和埃军被消灭,剩下三万余英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

    中华帝*攻陷了苏伊士城后,立即向开罗方向推进,开罗的英埃联军为了避免腹背受敌,被迫放弃了开罗,退往伊斯梅里亚。

    五月一日,中华帝*同占领开罗的其他联军回师,经过短暂的休整,三十万联军部队向伊斯梅里亚推进。

    同样在4月30日这天,来自意大利、法国和土耳其三国的十七艘飞艇飞临塞得港上空,对塞得港英军实施猛烈轰炸。

    这些由中华帝国制造的飞艇,搭载着一枚枚五百多公斤的炸弹,以及汽油燃烧弹,顿时给英军造成巨大的伤亡和心理恐慌。

    这一天夜里,德军统帅瓦里西让土耳其军队在北面攻击,牵制英军主力,而德军主力则从东南面掘土炸开要塞城墙,冲入要塞。

    凶猛的德军攻入要塞内,同英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双方几乎一命换一命。但是德军主力摆在这边,人数远过英军,经过一个小时的白刃战,300…英军守卫全部阵亡,德军踏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突袭要塞其他方向的英军。

    在里应外合的夹击下,塞得港很快失守,英军被俘过万人,仅有两千英军逃离。

    联军夺取塞得港后,略作休整三天,立即向伊斯梅里亚开进,于五月七日抵达伊斯梅里亚北部。

    此时,伊斯梅里亚西部和南部正在激战。法军得知德军攻陷塞得港后,不甘示弱,希望先攻陷伊斯梅里亚,证明法军不弱于德军。

    段祺瑞知道法军的心声,因此故意让法军担任主攻,中华帝*作为副攻,在南面牵制英军。

    由于伊斯梅里亚城里的英埃联军都知道中华帝*的厉害,因此他们将主力摆在了南面。

    这样一来,法军在西面的猛攻很快取得了成效。

    当德军赶来时,当夜法军统帅裴罗思告诉所有法军将领们:“如果不想将来被中华帝*和德军看贬了,今晚上务必第一个攻进去。”

    裴罗思的话深深的刺激了法军将领们,法*队也不想被德军看扁了,他们一直希望跟德军比一比,洗刷普法战争的耻辱。如今德军就在北面,法军虽然不可以去攻击盟军,但是他们要第一个打开伊斯梅里亚要塞的大门。

    这一夜,八国联军四面围攻伊斯梅里亚,炮弹雨点般落在要塞上,整个夜晚的天空都被照的通红明亮。

    法军疯了似的猛攻,几乎是不计代价的强攻。英军统帅的注意力依然放在北面的德军和南面的中华帝*身上,英军指挥官认为法军是佯攻,真正的杀手锏是中德军队。所以不管法军如何猛攻,韦伯就是不从南北抽调兵力增援西面,结果给了法军破城的机会。

    凌晨2点,法军第十二次不计代价的猛攻之后,西面英军未能顶得住法军的冲锋,丢掉了阵地。法军旋即洪水般冲进了要塞,英埃联军旋即大溃败。

    战至第二天下午,英埃联军指挥官韦伯上将进退无路,只好投降。

    至此,立时一个月的苏伊士运河会战结束。三十万英埃联军全军覆没,八国联军实现了既定战略目标,从此苏伊士运河落入八国集团的控制之下。根据八国公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恢复对埃及的统治。

    此后一个月内,土耳其军队迅扫荡埃及全境的残余英埃联军,最终在埃及南部阿斯旺战役中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埃联军,不过英埃联军残余还是退入了英埃苏丹。

    ¥b

    ;注册用户天天登陆送Q币;话费真给力!

正文 第238章 英国屈服【三更】

    每年收入高达三千万英榜的苏伊士运河,一直是英国政府财政中的重要支柱。如今苏伊士运河在一个月内沦陷,顿时令英国痛惜不已。

    然而,更让英国人痛苦不迭的是,八国联军除了整体在埃及行动之外,在全世界各地的英国殖民地的土地上,也是战火纷飞。

    4月12日,沙俄帝国向bō斯下达最后通牒,限令其驱逐英国领事和驻德黑兰英军。

    13日,bō斯帝国拒绝子沙俄的要求,全国进入战斗状态。

    15日拂晓,23万俄军从西起巴库,东到马哈巴德,全长122公里的边境线上全面发起攻击。

    bō斯军队奋起反击,但是双方战斗力和装备差距太大,bō斯军队根本不是俄军的对手,十三万bō斯大军被击溃。

    22日,俄军攻到德黑兰城下,两千英军和七万bō斯军队据城而战。

    bō斯国王卡扎尔七世本来指望英国从印度调兵前来增援,然而英国大本营的意思是印度英军加紧构筑防御,保住印度而牺牲bō斯。

    27日,坚守了五天的德黑兰城被俄军攻破,卡扎尔七世自尽,英军残余三百余人投降。bō斯军残余在穆罕默德的率领下退出德黑兰,继续抵抗俄军入侵。

    五月中旬,bō斯军被俄军逼退至bō斯湾沿岸的阿巴斯港,六万bō斯军和十七万bō斯教会成员奋起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城破投降。

    不过,投降的bō斯人遭到愤怒的俄军血腥大屠杀整个阿巴斯地区丰七万平民遭到俄军屠杀,鲜血染红了bō斯湾。

    直到八月中旬,俄军才基本上消灭了所有bō斯残余军队的抵抗,完成了对bō斯的军事占领。但是依然有bō斯游击队四处袭击俄军。

    经过四个月的jī战沙俄帝国在中俄战争后的悲伤yīn影中走了出来,虽然失去了远东出海口,但是缺获得了bō斯湾印度洋出海口。

    沙俄的重心在欧洲,对于远东的控制力量太弱以至于丢了远东。

    但是bō斯湾不同bō斯离着俄国中心不远,俄国可以轻易的控制。

    俄皇尼古拉二世为此在莫斯科大肆庆祝,俄国海军部甚至要求立即组建印度洋舰队,陆军则建议进攻英国印度殖民地。

    不过俄国经过中俄战争后,财力促襟见肘,国内经济正在恢复当中不适合扩大战争。因此俄国政府在占领了bō斯之后,未向印度英军挑衅。而印度英军也担心俄军进攻印度,因此不敢出动出击而是一味的防御。

    在北非法国在英埃苏丹西部边境集结的20万大军迅速越过边境,攻击英埃苏丹军。

    4月19日,法军主力同英埃苏丹军主力在尼罗河西岸的乌木舍尔曼遭遇,隧爆发大型会战。

    双方投入兵力高达七十多万人,法国方面为法军20万法属北非仆从军12万,总兵力32万。英埃苏丹方面为英军7万埃及军队旧万,苏丹军队22万,总兵力42万。

    双方在沙漠边缘爆发jī烈战斗,无数炮弹落在沙漠上,jī起漫天沙尘风暴。

    经过半个月的jī战,法军未能突破乌木舍尔曼。

    不过,法军并不甘心,又从法属北非抽调来12万军队,组成第二军,沿着尼罗河南下,于5月12日攻陷法绍尔。

    5月15日,法国第二军渡过尼罗河,向红海沿岸的苏丹港推进。

    英埃苏丹联军所在的乌木舍尔曼所需的粮食和弹药补给全部来自后方的苏丹港,一旦苏丹港沦陷,英埃苏丹膜军将陷入绝境当中。

    不得已,英埃苏丹联军不得不抽调十万军队回援。结果法军并术直接前往苏丹港,而是半路掉头在阿特巴拉峡谷设伏,结果十万英埃苏丹军队遭到伏击,经过七天苦战,最终全军覆没。

    5月29日,法军攻陷了苏丹港,切断了英埃苏丹联军的退路和补给基地。

    8月3日,补给耗尽了的英埃苏丹联军试图突围,但是被法军坚决的给打了回去。

    8月7日,英埃苏丹联军弹尽粮绝,剩余十三万人投降。法国占领英埃苏丹殖民地。

    与此同时,就在英埃苏丹旁边的英属索马里地区,从意属索马里出发的三万意大利军队向当地一万英军发动攻击。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三万意大利军队未能打败一万英军。在加勒卡约战役当中,三万意大利军队战败,溃败一路跑到了摩加迪休。

    另一边,一万意大利军队本来去攻击英属东非,支援德属东非军队作战。结果英属东非殖民军统帅伍德罗斯少将突然放弃对面的德军,反过来两天两夜的急行军,在拜多亚一举吃掉了吊儿郎当的一万意大利军队,接着迅速东进,和南下的一万英军回师后,猛攻摩加迪林,经过三天jī战,残余一万余意大利军队被赶下了大海。如果不是太平洋舰队第三战队及时赶到,炮火封死了英军前进之路,万余意大利军队将全军覆没。

    尽管这样,慌乱中的意大利军队抛下了六千余人做了英军的俘虏,只有不到三千人登上了中华帝国海军战舰逃走,另有数千人失踪。索马里战役以意大利军队战败,英军获胜而告终。

    意大利非但没有夺取英属索马里,反而意属索马里落到了英国人手里,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伍德罗斯少将消灭了意大利军队后,立即掉头返回英属东非。

    此时,德军已经连续攻陷了辛继达和阿鲁沙等地,向英属东非首府肯尼亚进军。德军兵力三万余人,英军虽然有四万多人,但是战斗力显然不如德军。

    不过,伍德罗斯战术精明,实行坚壁清野战术,放火烧山迟滞德军进攻速度。

    同时,他发现德军每占领一处就分兵把守,于是他故意不战自退,丢掉七八个城镇给德军占领,分散德军主力。同时,伍德罗斯知道跟德军正面作战胜算不大,因此他选择了打游击战,绕〖道〗德军后方,四处攻击德军兵站、补给站。

    8月8日这天,德军后方基罗萨补给站被英军袭击,德军三个月的补给物资没了。慌乱的德军迅速后撤,试图退到海边从中华帝国海军那里获得补给。

    然而,伍德罗斯早就判明德军意图,在米库米森林峡谷(今坦桑尼亚国家公园)设伏,一把火烧了整座森林,三万德军主力被消灭在峡谷里。

    随后伍德罗斯招募英属东非的英国人,很快发展成一支六万余人的军队,陆续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土地,保住了英属东非和英属索马里,成为开战以来英军唯一的一场胜利,夺取了意属索马里,令英国政府于大溃败中挽回了一点颜面。

    德军在英属东非战场上虽然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