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这些地方,也不适合种植粮食,大都是慌着的,用来开辟葡萄园就当是废物利用了。
  斐迪南现在也不需要年产多少量有后世那么多,只要能够做到年产量两三亿公升,满足国内市场上的需求就行了。
  开辟国际市场的问题,还是等世界人民都富裕起来了再说吧,现在最多能够在欧洲少量销售,还要面临法国人的竞争,这个市场现在还很有小。
  和所谓的工业计划相比,开辟葡萄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21实际初起世界第一葡萄酒产地,法国的葡萄酒总产值也不过三十多亿美元,要是折算到这个年代也就那么两三亿列弗吧!
  不过不能光看产值,对于开发农业产品,斐迪南从来都是十二分的重视,这有助于提高广大保加利亚民众的生活水平。
  当然这是假话,真实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增加农民阶级的收入,巩固这个阶层的对国王的忠诚度!
  任何一个产业,只要建立起来完整的产业链,都能够给社会带来大量的就业。现在打造葡萄酒产业园还为时尚早,至少先要把葡萄给种下去。
  至于生产技术根本就不要担心,作为一个大贵族,怎么可能没有自家的葡萄酒庄园呢?
  还在奥匈帝国混的时候,斐迪南就把自家葡萄酒庄园多于的产量,推销到了市场上。现在想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葡萄酒厂,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只不过当年生产的是高档酒,现在要生产的是中低档酒,毕竟高端葡萄酒市场很有限,这个年代的欧洲大贵族,基本上都有自家的酒庄,不会对外购买。
  大资本家们也在跟着学样,花点儿钱建立一个葡萄酒庄园,又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年产几千公升葡萄酒的庄园,区区几万列弗就可以搞定了。
  想做就做,斐迪南直接开口说:“琳卡,去叫卡尔过来!”
  “是,陛下!”侍女琳卡开口说道
  约一盏茶的功夫后,卡尔管家跑了进来,向斐迪南见礼过后,问道:“陛下,你有什么吩咐?”
  斐迪南直接开口说:“找人做一份葡萄酒的市场调研,同时统计一下保加利亚的葡萄酒产量、产地和品质!”
  “是!”
  卡尔管家回答道,随及又问道:“陛下,你这是准备投降葡萄酒么?”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是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发现巴尔干地区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葡萄,比如波黑地区、马其顿地区,还有希腊地区,都很适合发展葡萄酒产业。
  要不要干,最后还要等你的调查报告,拿出来了过后再决定!”
  斐迪南可不是中二少年,想到了什么就干什么,葡萄酒的前景再怎么好,那也只是前景,眼下的市场有多大,国内的葡萄酒生产量又有多大,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盲目投资,种出一堆葡萄来,最后只能卖葡萄干就悲剧了,要知道葡萄牙的的利润,可要比葡萄干要高得多。
  哦,当然还可以卖新鲜葡萄,只不过这个生意,估计能够把人给赔死,上亿斤的葡萄产量,能够卖出去多少?
  貌似后世也有葡萄饮料,可惜欧洲人不喜欢,后世法国人都没有搞出名堂来,大家最喜欢的饮料就是葡萄酒。
  还没等斐迪南想出结果来,外交大臣梅捷夫已经来了。
  “陛下,俄国出大事了,在沙皇政府的打压下,莫斯科政府直接跑路了,现在他们也经放弃了莫斯科一代的地盘,直接去西伯利亚!
  并且还占领了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现在尼古拉二世的主力军队都调到了战场上,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会跑,现在西伯利亚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军队,恐怕很快就会落入莫斯科政府手中!”
  斐迪南都无语了,明明占据了优势,现在的战略又被动了,俄国人的统一之路注定了曲折。
  莫斯科政府从两个沙皇政府之中,跳出去是明智之举,只要他们能够占领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尼古拉二世再想要消灭他们就难了。
  或许现在尼古拉二世还在为收复了莫斯科而庆祝,未来有他哭的时候。
  莫斯科政府离开前他们被两大沙皇夹在中间,控制的地盘不过二三十万公里,人口不过五六百万,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西伯利亚地区好歹也有两三千万人口,一旦被整合了起来,那就是质的改变。
  偏偏现在两大沙皇政府已经厮杀在了一起,尼古拉二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消灭这个威胁!
  就算是有,估计他也不会重视,否则夹心饼干的莫斯科政府,早就完蛋了。要知一开始他们可没有一支像样的军队,而是打了几年后,才建立起了正规军。
  想了想过后,斐迪南又露出了笑容,如果尼古拉二世这么容易就统一了全国,那么保加利亚的作用也就不大了。
  现在这样正好,小尼古拉手中的实力不弱,又有英国人在幕后支持,尼古拉二世想要干掉他,没有两三年是不可能做到了。
  这么长的时间,莫斯科政府早就做大了,整合了西伯利亚后,对上疲惫不堪的尼古拉二世,双方估计又是焦灼。
  至于尼古拉二世失败,那是不可能的,斐迪南不会容忍莫斯科政府一统俄国,全欧洲的国家都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就算尼古拉二世撑不住了,斐迪南也会联合英法,打着国际联盟的旗号支持吃他,比如让他们停战的,直接将俄罗斯帝国分裂!
  经过了美国人的教训后,现在还没有人敢无视国联的态度,比如说日本,国际联盟的决定一出来,他们叫嚣的那么厉害,最后不还是老老实实的交出了夏威夷,和菲律宾群岛么?
  最下策就是保加利亚亲自上阵拉偏架,斐迪南估计不会局势恶化到那种地步,国际联盟的虎皮现在还震慑住了很多人。
  只有英法保三个主导者,才知道这个联盟实质上空架子,各国之间的矛盾不小,想要让大家再次联合,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除非再来一个犯众怒的,能够让欧洲民众都想要干掉他们,受民意影响,大家才能够再次联合起来。
  这个问题,或许有人已经看穿了,但是没有人敢去赌!
  毕竟在明面上,英法保三国一直都是以盟友的身份出现,在大国立场一致的原则下,谁能够抗下这股压力?
  沉思了一会儿后,斐迪南才慢吞吞的开口说:“密切关注俄国的局势,暂时我们还是不要参合进去,除非尼古拉二世真的顶不住了,向我们求援!”
  梅捷夫想了想后说:“陛下,这种情况恐怕不会发生!
  以现在俄国的局势,怎么看最后尼古拉二世都会一统全国,除非有国外势力,直接插手干预俄国内战!”
  斐迪南想了想说:“直接插手,这个也说不准啊!谁知道英国人会不会干呢?
  最关键的还是莫斯科政府,跑到了西伯利亚,估计很快沙皇在当地的统治,就会被颠覆,他们的组织能力不容小觑!”
  梅捷夫点了点头,这一点他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夹心饼干,在两大沙皇政府中间,他们能够坚持这么久,已经非常的令人意外了。
  或许唯一遭殃的就是莫斯科周边的民众了,几年战争打下来,就剩下一群老弱病残了,从最巅峰时期的六百多万人,打到了现在,只剩下一百余老弱。
  这些都成为了尼古拉二世这为俄国民众小爸爸的负担,不管愿不愿意他都必须要接着,即便是这里面很多人已经被洗脑,对他恨之入骨。
  大部分人还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不对,现在壶里面只剩水了,就等米下锅了!
  长期以来战争,当地的经济早就崩溃了,粮食生产也是入不敷出,青壮又跟着部队跑了,剩下的跑不动的老弱病残。
  对他们来说,尼古拉二世军队的到来,就是饭票来了,大家又不傻!
  只要喊几声口号,拥护伟大的尼古拉二世陛下,那怕是为了面子,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表明他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尼古拉二世也不得不进行赈灾啊!

'498。六十二章、伦敦会议'
  阿尔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保加利亚铁路工程师,毕业于索非亚铁路技术学校,就职于铁路公司下属设计院。
  从事这份儿工作已经有十年了,现在他要前往阿拉伯半岛进行实地勘探。
  没办法,这个年代受限于技术,设计师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就完成设计,一名优秀的铁路设计师,通常也是一名优秀的勘探师。
  带着几名学徒和十几名劳工,他就离开了索非亚舒适的家,随行的还有一个排的士兵,负责保卫他们不受恐怖分子伤害。
  自从政府要求军方提供三百万劳工过后,整个保加利亚的殖民地都不太平了,大规模的敌人已经完蛋了,但是漏网之鱼依然存在。
  目前除了已经被肃清的小亚细亚半岛、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是恐怖分子活动的重灾区。
  阿拉伯半岛还算好的,受到了政府的重点照顾,在军方的拉网式排查后,不法分子已经没有生存的空间了。
  “威尔动作快一点,今天勘探完了这个山头,我们才能够休息!”阿尔文大声喊到
  “知道了老师,我还想要早点儿完成工作,回去休假呢!”威尔回答道
  外出勘探的工作很苦,精密的仪器,阿尔文必须要亲自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除了地形勘测外,几乎每隔几百米,他们都要进行一次地质勘测,以确定当地适不适合修铁路,还要尽可能的为铁路挑选修建成本最低的路线。
  这份工作很苦,但是待遇也很高,几乎是普通工人收入的十倍以上,阿尔文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野外风餐露宿。
  碰到这种政府制定的铁路计划,那么直接在外面待上一两年,不回家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作为一名设计师,阿尔文的工作通常会从勘探开始,一直进行到铁路验收合格,才算结束。
  很多时候,工地上面缺乏技术人员的时候,他也会去串客一把,这种情况在保加利亚是司空见惯的。
  没有一颗耐的住寂寞的心,普通人是坚持不下来的,阿尔文也几度想过辞职,不过看在列弗的面子上,他一次次又坚持了下来。
  要知道这种高工资的工作,可不好找。年入过万的人,在保加利亚还是凤毛麟角。
  这份儿收入,可以让他的家人在索非亚过着舒适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房子,他还计划购买一辆小汽车。
  现在汽车的价格已经下降到了8000列弗,作为中产阶级的一员,他完全可以承担这笔开销。
  当然,这必须要等这项工程完成了过后,因为他已经听说了,铁路公司这次优秀工程师奖,奖品中就有小汽车,万一恰好撞上了,不又可以省下一笔开销!
  拿汽车做奖励,这是斐迪南搞出来的,自从大公路计划启动后,政府就号召有钱人购买小汽车。
  作为保加利亚最大的资本家,自然要起带头作用了,所以1921年的年终奖,大部分管理层和技术工程师的奖励都变成了小汽车。
  斐迪南一次性的发出去了八万多辆小汽车,清一色的国产货。
  当然国产货也不是劣质货,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的工业产品已经完成了一次技术升级,这其中很多技术都是德国人无私奉献的。
  保加利亚的汽车工业,一直都是很不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