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是一个吞金兽,一艘战列舰最多不过五六千万列弗,但是一系列的附属军舰,配套的后勤供应体系,没有三五个亿根本就搞不定。
  这些国家财政能不能支撑的起,这就不是保加利亚的问题了,没钱还可以贷款嘛,只要有抵押就行了。
  小斐迪南表示保加利亚的银行不挑食,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政府税收,都可以成为抵押品的一部分。
  甚至还承接土地抵押,为了照顾大家的面子,还可以只抵押土地所用权,不抵押主权。
  看看这些服务多么贴心啊,连大家的面子都照顾到了,貌似这个年代大家的土地都是私有制,所用权也是无限期的。
  这些都是小事情,未来有钱了还可以再赎回嘛,这完全是纯粹的商业抵押行为,不涉及到任何主权问题。
  这个年代的国际贷款都是非常黑的,往往附加的政治条件比贷款本身的利息要严重十倍、百倍,保加利亚银行推出的无附加抵押贷款,完全可以说是良心银行家!
  可以想象,未来保加利亚的银行将这些金融服务一推出,就会立即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欢迎。
  只要不涉及到主权,单纯的商业贷款,哪个政府会拒绝?真以为他们都是土豪,没有财政压力啊?
  尤其是共和制国家,隔三差五的就要换届,考虑一下眼前的问题就行了,未来能不能还的起贷款,那就是下一届的问题了。
  下一届还不起也没有关系,还有下下届政府,只要现在过得好就好了。
  实在不行大不了宣布政府破产,这种有抵押的贷款赖不掉,没有抵押的贷款总可以抹掉吧?
  又比如增发货币,人为制造短暂的经济繁荣,解决政府财政危机,永远不要高估政客们的节操。
  从这方面来说,美洲各国才是最好的客户,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手中的抵押品就是多。
  好吧,貌似这些产业大部分都已经落入了国际财团手中,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英国人不是战败了么?
  依附大英联邦存在的财团,这次想不脱一层皮都难。
  还有一些国家,居然敢没收保加利亚皇室的企业,小斐迪南表示:等战争结束过后,不敲诈出十倍的赔偿出来,他就要和他们死磕上了。
  现在国际形势中,可没有爆发冷战可能。战后保加利亚一家独大,可没有货比两家的可能!
  外交大臣科尔曼开口说道:“陛下,东南亚战场上我们在当地的兵力有限,只是和法国人联手占领了英属菲律宾群岛。
  日本人已经占领了英属马来群岛,这个时候正在进攻缅甸和澳大利亚。
  据我们大使馆传来的情报,日本人已经先后从远东战场上,抽调了八十万军队投入到了这两个地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政府有可能会放弃战场,集中精力经略南洋。
  荷兰人已经感觉到了压力,他们担心日本人会对爪哇地区动手,希望得到我们的安全保护!”
  “这个结论,外交部是如何得出来的?从地图上来看,坦率的说我看不出来日本人的核心战略,他们完全就是在搞四面开花!”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日本人的战略,他还真的看不懂,就算是保加利亚都没有敢像他们那样玩,四面八方全部都是敌人,勉强可以算是盟友的只有泰国了。
  就算敌人都是弱鸡,饭不是也需要一口一口的吃?同时四线开战,就算是能都压着敌人打,也要考虑到国力的承受能力啊!
  科尔曼分析道:“陛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柿子先找软的捏,无论是苏俄,还是,都不好打,短期内日本政府根本无法取得胜利。
  其二、欧洲战争要结束了,我们又不肯接受他们加入神圣同盟,这就加剧了日本政府内心的不安。
  日本人担心战后我们会将战略重心投入到南洋地区,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们现在可能会选择在军事上冒险,先我们一步占领这些地区。
  理论上,只要日本政府占领了澳大利亚、南洋地区,就可以逼迫我们放弃在那边的殖民地,将东南亚变成他们的后花园。
  为了占据主动权,或许日本政府还准备进攻印度,扶植一个亲日的印度政府,将我们挡在次大陆之外。
  这次战争中,神圣同盟中几个大国的损失都不小,奥匈帝国和西俄罗斯都不会对南洋感兴趣。
  我们想要击败他们,也会变得非常的困难,这个损失很可能会超过我们能够获得的收益!”
  小斐迪南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日本政府在南洋战场上那是势如破竹,英国人根本就没有给他们造成多少阻碍。
  这就给日本人造成了一个错觉,那就是日本军队战斗力已经超过欧洲列强了,刺激到了他们的野心。
  双方相隔万里,只要他们占据了南洋、澳大利亚、中南半岛,打造一个完美的防御圈,就算是保加利亚也奈何不得他们。
  好吧,如果日本人的战略真的实现了,保加利亚还真的不好拿他们怎么样,除了用原子弹一路轰过去,打常规战争的损失会非常的大。
  参谋长克里斯托夫反驳道:“科尔曼先生,我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日本人想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荷兰人、法国人,还有我们三国的殖民地都是钉子。
  我们已经登陆爱尔兰岛了,按照目前的情况在今年英国人就会崩溃,他们有把握能够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内占领这么多地区么?
  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还主动向我们发动战争,那不是在找死么?我们就算是动用三分之一的力量,也不是日本政府能够承受的!”
  理论上可行,那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军事上就不那么容易。
  英国人是兵无战心,伦敦政府也知道守不住这些地区,早早就放弃了。
  可是保加利亚、法国、荷兰三国就不一样了,殖民地政府打不赢日本人,难道拖延一下时间也不行么?
  只要南洋地区留下了一个落脚点,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进入,日本人根本就挡不住。
  国力上的差距,不是简单的靠战略就能够弥补的,一旦变成了消耗战,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
  “算了,日本人的问题先不要管了,反正也翻不起大浪,随他们去吧!”
  小斐迪南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内阁成员不知道原子弹的存在,他可是知道的,惹急了就一路扔过去好了。
  这么多年下来,保加利亚也储存了几百枚了,从南洋一路轰炸到东京大概可能够了吧!
  “是,陛下!”众人回答道
  ……
  财政大臣默克尔想了想说道:“陛下,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卢森堡大公国、波兰王国、都向我们提出了贷款申请。
  巴伐利亚王国、莱茵河王国、东普鲁士王国、瑞士联邦等国家也有意向我们贷款。”
  资本输出,保加利亚早就准备干了,不进行资本输出列弗怎么取代英镑呢?
  包括前面的海军武器装备输出,本质上还是为资本输出服务,一旦列弗成为了国际货币,别的不说每年的铸币权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你们怎么看?”小斐迪南问道
  “陛下,只要他们能够拿的出来抵押品,我们就可以批准这些贷款,为了后面资本的顺利输出,我们现在不宜提出太多条件!”首相托尔斯基开口说道
  内政大臣泊位尔开口说道:“陛下,首相说的不错,现在我们自己占领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产地了,列弗全球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再加上我们的石油结算体系,要不了多久列弗就会成为比英镑更加坚挺的国际货币!”
  在小斐迪南看来,现在保加利亚的资本输出印钞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多了不行,少了没有效果。
  纸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靠的是大家的认可,才支撑起来的“价值”。
  一旦大家都认可了列弗,在国际贸易中全部使用列弗进行结算,那么保加利亚也就绑架了世界经济。
  所以贷款是必须要借出去的,不然人家手中都没有列弗,就算是想用列弗进行贸易也做不到啊!
  对保加利亚来说,现在的麻烦还是怎么让世界各国政府手中都有列弗,并且这个数字是越大越好。
  只有大家都持有大量的列弗,才能够结成利益共同体。因为,一旦列弗贬值他们就要损失惨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必须要托市。
  ……

'645。第四十一章、差点儿要噎死'
  1941年2月8日,在神圣同盟的支持下爱尔兰王国建立了,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英伦三岛。
  聪明人都知道,英国人这次要完蛋了,看看爱尔兰人的参军热情就知道爱尔兰岛守不住了。
  要是丢了爱尔兰岛,英伦三岛还守得住么?
  这一刻即便是对大英联邦最有信心的人,也不认为他们能够翻盘,最明显的就是美洲各国纷纷宣布退出泛国际阵线。
  没有人愿意站在失败者一方,这个时候要是不快点儿跳出泥潭,战后清算的时候,就不要想跑了。
  英国政府内部也变得悲观了起来,北美三国游行示威的人群已经堵塞交通,被英国人控制的几个王国纷纷脱离伦敦政府的掌控。
  就连几大自治领,也不是那么的听话了。南非就不用说了,都被保加利亚占领了,听不听话都和伦敦没有关系。
  澳大利亚自治领正忙着和日本人打仗,已经是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精力管伦敦政府?
  新西兰自治领正忙着给澳大利亚帮忙,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也是懂的,英伦三岛的问题往后放吧!
  加拿大自治领和纽芬兰自治领还留有余力,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将去趟英伦三岛的浑水了。
  (备注:纽芬兰自治领存在感不强,1949年并入了加拿大,领土面积只有四十多万平方公里,包括今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地区)
  人都是逐利的,注定失败的战争,当然没有人愿意继续投入了。没有宣布独立,那都是在顾及民众们的感情。
  这个时候,还有谁能够支持英国人继续打下去?
  “不流尽印度人的最后一滴血,大英帝国绝不投降!”
  这句话大概是不会出现了,现在的印度地区正被三面围攻,自顾尚且不遐,靠什么支援英国本土呢?
  世界大战打到了现在,大英联邦拥有的船舶总吨位已经不足战前的一半了,想要从外界抽血滋养英伦三岛,他们也做不到了。
  为了海上生命线,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英国人就付出了上千万吨的船舶,以及数十万海员的生命。
  当然这个数字里面也包括中立国的伤亡,神圣同盟可是一视同仁,不过是谁家的船,只要敢给英国人运送物资,那就通通击沉。
  伦敦政府
  丘吉尔先生再次进行了鼓舞人心的演讲,好吧貌似没有什么效果。
  不管他说出来什么样的经典语录,这个时候悲观主义已经充斥了伦敦政府。
  迁都北美?
  这个想法不错,真要是去做了,就会发现这是非常的不现实。
  别的不说,政府官员和军队要带走吧?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也是少不了吧?
  想要这些人继续替大英联邦卖命,那么要带走的就不光是他们,还必须要带走他们的家眷。
  稍微有点儿计算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是和平年代英国人或许还有这份儿国力。
  现在无疑是做不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