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梦与)-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当有信心才是,况且刘繇十万大军,于某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一般,何惧之有?”说至最后,荀攸很是傲然的将头颅扬起,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屑。(请记 住我)

    陈登眼神有些飘忽,屋子不大,所有的一切一眼可以看尽,原本陶谦手下,出去陈圭之外,面上尽皆带有羞捻,还有一丝恼怒,对于荀攸如此狂傲显得不大认同。陈登眼光瞟到父亲陈圭身上之后,顿时愕然,片刻之后才将脸上表情收尽,重新露出淡然之色。

    姜还是老的辣,陈登虽有智谋,却还是年轻了。只见陈圭自坐,岿然不动,荀攸之言在其心中,丝毫没有激起波澜,与荀攸相处半载,且不说对于荀攸智谋的佩服,单单是往日间,荀攸何曾有过如此表现?陈圭脑中一转,便以知道了荀攸的用意。

    见几人表现,荀攸也不做得太过,随即语气一缓,口中淡然说道:“我欲统兵五万,出城与刘繇对峙,下邳城中,须有一将防守,诸位谁愿担此大任?”

    静,一片安静,屋中几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出列接下。

    与几位文人不同,武将更愿意的是征战沙场,在他们眼中,即便是敌我实力悬殊,也宁愿在战阵上一较高下,谁会愿意坚守城池?

    荀攸也不恼怒,好似之前已经想到一般,呵呵笑了出声:“你们不说,我可是要点将了。”荀攸眼中,透着一丝得意,他早就知道几个战将不会乖乖留守的,便耍了一个小计谋。

    “王方,你素来便沉稳,留在下邳驻守,下邳乃是我军之根本,重中之重,此战若胜,记你首功。”军令如山,军令出,便再容不得诸人辩驳,王方只好暗叹倒霉,将军令接下。

    “武安国,令你带兵马三千,以为先锋,须知,以弱碰强,当以智谋,凡事三思而后行。”武将之中,只有管亥、武安国、樊稠三人乃是统兵大将,荀攸却是不敢大意,对其谆谆教导道。

    “军师放心,俺晓得。”武安国高兴的接下将令,兴奋的拍拍胸脯,张口便出言保证道。

    荀攸点点头,显然对武安国很是放心,转而对着其余几人说道:“子布先生留在城中,负责粮草一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乃是我军命脉,我留下陈和将军与你押送粮草。”顿了片刻,不待张昭应答,便接着说道:“城中之事,便有劳陈公了。”对于陈圭,荀攸表现出了一切应有的尊重,一直以陈公相称。

    “军师放心,老夫虽然上了年纪,却还不曾糊涂,老夫在,下邳城便在。”陈圭不敢托大,诸葛瑾对荀攸的信任,让陈圭心中蒙上一层阴影,不过他心中也是知道,陈家,毕竟太大了,更何况世家大族之人,皆以家族为主,他心中很是知晓,同是世家出身的诸葛瑾,同样也是知晓。而荀攸却不相同,荀家与诸葛瑾几乎没有瓜葛,荀氏一族之人出仕,均是有个人自主的,就好像荀彧去了曹操处,荀谌去了袁绍处,荀攸却身在诸葛瑾处。

    荀攸笑笑,对于陈圭所言不可置否,转身对着剩余几人说道:“赵昱留下协助陈公,公台、子衡随我一道,出城会上一会刘繇,看看他究竟是三头,还是六臂?竟然敢出兵犯我边境。”帐中几人听了,均是呵呵的笑了,却是没有人注意到,陈登与陈圭二人眼神迅速交接了一下,随即散开。

    下邳城东南方向,隆隆的甲胄碰撞声传递而出,一队队士卒行向远方,这不是别人,正是荀攸帐下先锋武安国所率士卒。三千士卒之中,两千步卒,一千骑兵,对于缺少战马的徐南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战力。

    战马,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乃是重要的军用物资,在很多时候,骑兵往往是决定一场战役的关键之处,不但难以得到,而且耗费甚为厉害。天下各路诸侯中,也只有刘备、曹操、马腾与诸葛瑾才装备了大量战马,其中,尤以马腾、诸葛瑾为最。前者坐拥凉州,雍凉之地,素来乃是战马云集的地方,征战杀伐均以骑兵为主,后者却是靠着诸葛家、甄家、糜家三族财富才得以支撑采购起来,且不说甄、糜二家,单单是诸葛氏一族,便可谓是富可敌国,再加上李儒安排董家后事之时,更是将董卓在堳坞的财富偷出八层,即便是如此,诸葛瑾手中也不过才二十万骑兵,由此可见,战马是多么的紧缺了。

    “将军,军师为何只遣三千兵马?要知道,敌军可是有十万啊!”武安国手下副将,原本孔融旧部宗宝脸色有些发白,看着武安国疑惑的问着。

    原本,武安国乃是寒士出身,宗宝却是有着家族背景,论起本事,武安国比之宗宝却要强上不少,两人在孔融手下却是平级,及至后来,孔融被太史慈一番辩论说的哑口无言之后,孔融便去了琅琊。在青徐,孔融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百姓安康,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民富殷实,尤其是在了解完青州书院之后,便赖在诸葛瑾处不再离开,更是亲自出面,将手下之人全部劝说归降了诸葛瑾,管亥才有得机会,凭着自己的实力走至如今地位,对于这些,宗宝虽然嫉妒,却也无奈,之后在见识了诸葛瑾手下其他将领的本事之后,便安然做起了武安国的副将,两人熟知,合作起来倒也相当融洽。

    “盛武禁言。”武安国霍然转头,看着宗宝有些厉色的压低着声音叫道。随即左右转头扫视了一遍,见没有什么异常,这才又转过头,看着宗宝沉声说道:“平日里与我说说也就罢了,须知有些话却是不能说的,祸从口出,主公虽然宽宏,却也不可能容忍背后嚼舌之人。”

    宗宝缩了缩脖子,却是听进去了,他本是宗家长子,年幼时喜好舞枪弄棒,遇到孔融时便举家投奔,浑身没有一丝士族之气,却反而一身的豪侠之气。自家知晓自家之事,平日里他便喜好乱说一气,为此没少被武安国说道,两人引以为友,多年交情,从来没有被其放在心中,不过他到是知道武安国为人,也是为了他好,此时却是第一次见武安国因为此事而生气的,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丝惧意,随即涌出的,是浓浓的感动。

    武安国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随即从怀中掏出两个小物件,在宗宝眼前一晃,眯着眼睛出言说道:“你看这是什么……”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一百七六章:袁术起,发兵三路

    /看着面前的锦囊,宗宝脸上疑惑之色更浓,心中更是升起了淡淡的不满。/

    “军师自然不会让我等前来送死,我临出来之时,军师塞给我一个锦囊,说是上面有着破敌之策,只要依计行事便可,只是需要在明日才能拆开。”武安国说完,转手将其收入怀中。

    即便是如此,宗宝仍旧是不大相信,一个念头产生,便不会轻易消散,武安国不在理他,转而督促大军行进,为了防止提前为刘繇探知,斥候早已被他派遣出去。

    下邳城外,沂水行沓相随,至夜时,大军至下相城外十里处,武安国一面吩咐手下安营扎寨,一面派遣斥候打探周围的情况。年前之时,诸葛瑾攻下下邳之后,由于吕布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原本既定的计划,出兵下相的计划便搁置了,如今荀攸不愿困守城中,要出城与刘繇一决高下,下相的位置就显得有些重要了,这也是武安国一行直奔下相的缘由所在。

    “报……禀将军,附近没有出现异样,下相城中安静异常,城中并无大军驻扎的痕迹。”漆黑的夜空下,士卒很是卖力的将军帐扎好,依着兵法布置成阵势,将主帐围在中心,大约过了近乎一个时辰,斥候伍长匆忙奔进主帐,对着武安国回禀道。

    “恩,知道了,安排人留守蹲点,随时注意下相城中动静。”武安国挥挥手,让其下去,后吩咐亲卫把守帐门,自己去了内帐。

    “陶谦投效刘繇,下相已被陶谦劝降,若要与刘繇对峙,当先取下相。”武安国耳边,临出发前荀攸说的话仍旧在耳边回荡,见左右无人,这才伸手从怀中将锦囊取出,小心翼翼的将其打开。锦囊之中,除去一张纸条之外,再无他物,武安国将纸条打开,只见其上这样写道:“先取下相,刘繇来时,示敌以弱,可出城与之战,许败不许胜。”

    一句话,却是废了武安国好大一阵工夫,总算是琢磨点出什么。若是之前,武安国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为了防止传令时将不识令,诸葛瑾便将手下大将全部扔进青州书院之中,不能识得简单的将令,便不许出来,最开始的时候虽然是为难了一些,效果却还是不错的。(

    明白了将令,武安国便心中安然了,荀攸所用乃是骄兵之策,定然还留有后手,既然不说,他便不问,本分,便是寒士之人两外一大两点。

    就在荀攸调兵遣将应对刘繇,就在武安国准备领兵强攻下相之时,回至彭城的沮授尚未停歇,便听到手下人来报,袁术大军已经出动,目标很是明确,一路自汝南向北,奔陈郡,直指陈留;一路北偏东,出谯郡,再分作两路,一直彭城,一指沛国,至于下邳?袁术选择性的遗忘了。

    这一下,不单是沮授紧张了,就连刘岱也是紧张了,出兵占下魏郡与阳平之后,他便与袁氏撕破了脸面,原本以为四家诸侯同时动手,定然不会给袁绍反击的机会,没成想,袁术的反应会是这么厉害,比起袁术来说,刘岱的底蕴就差的多了,没办法,只好慌忙调兵遣将,准备死守陈留郡了。

    袁术此次,是真的发狠了,三十万大军中,派往陈郡的,只有大将张勋,并手下五万兵马,其余之人,如同袁涣、杨弘、阎象、韩胤、纪灵、袁胤、陈纪、雷薄、韩暹、陈兰、桥蕤(rui)、乐就、韩浩、李丰、梁刚等,并兵马二十五万,好好荡荡涌入徐南,气势之大,天下为之一震。

    袁绍早与其弟袁术约定已好,趁着袁术动静闹腾起来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河间,打通了安平与渤海只见的道路,刘备反应过来之时,袁绍大军已然固守,冀州境内,气氛却是再次浓烈起来。

    “驾……”通往彭城的官道上,一队队士卒在行进着,卷起连天黄沙,嘶哑着嗓子的叫喊声、传令兵的马蹄声、行走间甲胄的碰撞声等等,汇在一处,嘈杂的声音在天空下回响着。

    沮授很是明白,单靠他手中的兵马,很难能够阻止得了袁术大军的行进,是以早早便将各处城镇舍弃,将大军重重囤积在彭城城中,几日间,袁术大军进展很快,很快便杀到了彭城城下。

    袁术的日子过得似乎很是悠闲,并没有因为大军远征在外边露出急切,大军安营扎寨之后,一连三日只围不攻,弄得沮授也是一头雾水,心中暗自猜测不已。

    可惜,忙着应对袁术的沮授,将荀攸提醒的一件忘记了。

    “城中的人听着,袁大将军大军到此,识相的快快出城投降,不然城破,人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这一日,沮授照例在城楼上巡视一番,不见城外动静,以为又是如同之前几日一般,正要准备下去时,却听见城外一阵叫声传来,大将军?沮授听了心中就是一个不屑,随即又是一紧,口中喃喃低语道:“大战,终于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