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梦与)-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几日,诸葛玄与诸葛珪两人为了清闲,索性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诸葛瑾去安排,美其名曰先让他适应一下,两人悠闲的喝喝茶、聊聊天,无所事事,却是忙苦了他了,因为一年一度的诸葛家宴马上就要开办了。

    几日间,诸葛瑾忙着购置所需,还好身边有诸葛德帮忙,到也不显得混乱。其后,诸葛瑾又通过天堂传送消息给所有人,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艺成下山,有事情要在家宴上公布,反复嘱咐他们务必携家眷赶到,在诸葛家,若非大事,是不允许用“天堂”传递消息的,只是此时的诸葛瑾,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便直接动用了天堂,事情办完之后便不再去关注此事。

    每日里,诸葛瑾都会抽出半天时间,专门陪着母亲,还有那个小拖油瓶诸葛亮,小家伙还真是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真不知道小脑袋怎么长的,看着年纪尚幼的诸葛亮,诸葛瑾心中不由的叹息道:“如此年纪就这么聪明,怪不得会成为历史上近乎“妖人”的存在。
    卞玉、丁婉两人长得风华绝代,章氏也是打心里喜欢两人,很容易接受了两人,并正式定了亲,也算给了两女一个名分,两人与诸葛瑾处在一起也不再遮遮掩掩。

    糜家举家搬迁琅琊,声势也颇为浩大,是诸葛玄与诸葛珪两人亲自前去接待的,因为还要谈及与糜贞的定亲之事,诸葛瑾便没有露面,只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中。

    不几日,距离琅琊较近的关羽几人早早便携家眷赶到,住进了家中早已准备好的庭院中,如今的琅琊,诸葛家早已将家族周边的房屋全部置办成家族的产业,并且进行了统一规划翻盖,全部建成为3进小院,好让众人家眷入住,以后琅琊,将成为诸葛家以及诸葛家下属家眷共同的家园,而这些,也正是诸葛瑾致力打造的。

    这天,距离过年只十余日,也是定好的诸葛家宴开始地日子,路程较远的程昱、蒋钦等人,也已经赶到,正忙着安置家眷。一切准备已经完成,只待家宴开始了!

    傍晚时分,众人纷纷来到,今次与以往稍有不同,众人只见宴会上主位空缺,即便是诸葛玄与诸葛珪两人也错开了主位,均有些好奇,只是场合不宜询问。寒暄过后,纷纷落座,诸葛玄起身开了话头:“此家宴也已举办了几次了,大家皆已熟识,来来来,诸公举杯,且先满饮此杯。”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众才华横溢之人聚于一处,自然是互不相服,三三两两的开始拼酒。关羽几人武力相当,且酒量极大,也不讲究矜持与否,推杯换盏,直接比拼了起来,而田丰几人却文雅了许多,谈话间不漏声色,喝酒更是浅尝辄止,言笑晏晏。一时间气氛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之后,早有仆人将酒席撤去,分别为众人换上茶水。而此时,诸葛瑾忽然起身走到主位旁边,也不坐下,静静的看着屋中诸人,片刻之后,众人渐渐停下,厅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诸葛瑾先是清了清嗓音,这才出言说道:“今年家宴,乃是瑾第一次参加,诸位皆知道,瑾上山学艺,至今已有四年,在座诸公均乃大才,瑾虽不才,却也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是以瑾还需诸位多多教导,早晚请教。”说道这儿,诸葛瑾毫不犹豫的冲着诸人就是一礼。

    顿了一下,待诸人将他口中之言消化了一些后这才接着说道:“诸位皆从文允武,必然也知道,如今流民日增,百姓疾苦,今日家宴要说之事,也是于此有关,只是希望,今日之后,此事出我之口,入诸位之耳,便不在提及。”

    众人也不说话,有人点头认可,有人低头沉吟。

    诸葛瑾见此,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将其心中的论断一一道出:“诸位皆知,汉至如今以来,国力积弱,自卫、霍北击匈奴之后,鲜有征战胜利之事,然官府不究根源,一味出击征战,多是劳民伤财,边患未平,且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日渐强盛,一强一弱,落差可想而知。”

    “如今天下,天灾不断,百姓疾苦,官府与世家豪族不仅不顾及民生,反而加紧盘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里之地,白骨累累,流民成群,人食人这等恶事,更如家常便饭般,时时发生,诸位心中可曾有所想法?”

    “再看如今朝廷,为聚敛钱财,卖官卖爵之风盛行,朝政更是由‘十常侍’把持,诸位可曾听闻‘裸游宫’‘流香渠’之称?”

    “如今天下,风云舞动,看似太平无事,其实早已暗流涌动,远的暂且不提,诸位皆在其位,当知晓流民中多有太平一教,张角此人,建立太平教已久,其下教众百余万,天下大乱将起,乱天下者,必此人也。然则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众人只知权势,谁又在意这天下百姓?”

    “圣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诸位皆一世之大才,如今暂居于诸葛家,却是有些屈才,瑾心中自有乾坤,却不是一人可以完成的,不知诸公可愿意与我一道,为这天下苍生计?”

    一连串的话说下来,众人听了顿时震撼不已,几个文人中,田丰、沮授、程昱、贾诩四人虽然已经听其论过此事,此时仍然被惊得呆住,更遑论那些第一次听及此事的其他人?

    贾诩掌握着诸葛家的情报,知道的也是最多,自然想到了诸葛瑾此举的用意,最先便反应了过来,上前一步跪拜道:“诩拜见主公,愿随主公驱策,为天下苍生计。”

    直到此时,众人才纷纷惊醒过来,看看贾诩,看看诸葛玄与诸葛珪两人,再看看昂扬挺立着的诸葛瑾,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心中对诸葛瑾更是敬佩,纷纷上前跪参拜:

    “关羽拜见主公……”

    “戏志才拜见主公……”

    “华佗拜见主公……”

    “田丰……”

    “枣祗……”

    “……”

    “…… ……”

正文 第二十四章:论后计,女女初聚

    /“呵呵……有诸位之助,犹鱼的水也”诸人拜主,诸葛瑾赶忙笑着上前,将众人一一扶起,对着坐于主位旁边的大伯和父亲两人行了一礼后,便直接坐到了主位上。/

    “诸位对于我想必也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如今诸位以我为主,我却要定下一条规矩……”说道这里,诸葛瑾不由的停了下,见众人没有什么反应,才又接着说道:“我欲废除跪礼,自今之后,在一般场合之下,下官见上官之时,只拜不跪即可。”一边说着,诸葛瑾又起身冲众人行了一礼道:“瑾乃晚辈,今后还需诸位多多扶持。”

    众人忙又还礼,口中连称不敢。

    “主公,宫有一惑,既然已经知晓天将大乱,不知主公可有作安排?”再次落座后,陈宫见众人都有些沉默,最先开口寻问道。

    诸葛瑾冲陈宫微微颔首,然后出言解说道:“既然公台问到了,我便将今后的安排先大致说一下,然后咱们再来商讨一下是否可行。云长何在?”

    关羽听叫到自己,先是一愣,随即便起立大声道:“关羽在此!”

    “着关羽领千人,并颜良、文丑、庞德、徐荣为副将,将骑兵统和起来,另行以步兵和弓箭手的训练方法开始训练,只待大乱起,扩编三千人。颜良、文丑、庞德、徐荣何在?”

    四人大步迈出,“末将在!”

    “尔等四人,均乃大将之才,只是如今还需尔等蛰伏,却是委屈你们了!田丰、沮授何在?”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出列:“在!”

    “还需两位老师坐镇琅琊,全权统领郡中事情,并关羽千骑与你等调度,我等众人家眷均在琅琊,不容有失,却是劳烦两位老师了!”

    “主公放心,必不负所托!”两人一脸郑重。
    诸葛瑾并不停歇,接着叫道:“蒋钦、韩当、徐盛何在?”

    三人出列道:“末将在!”

    “尔等三人,当继续训练水兵,目前我们尚不需要水兵作战,但是尔等的任务却很艰巨,大乱起时,我需要你们招募三千兵丁,训练成精锐水军,钱财不需你等担心,须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要求你们在需要的时候能够直接上阵,而不是一群新兵,做不做得到?”

    “诺!主公但请放心!”

    我又转身向着陈宫说道:“还需公台先生往水军一去。”

    “尊主公令!”陈宫拱手肃然道。

    “张仲景、枣祗、郑浑、马钧与华佗何在?”

    五人同时上前:“拜见主公!”

    “将来,我们需要很多的人才,全靠诸位努力了!必要时可以加大招募范围,最好还是用孩童,孩子的可塑性强,更容易培养。黄忠、高顺、周泰何在?”

    三人出列道:“末将在!”

    “你等需要加大部卒的训练量,自今日起,全部士卒上马,开始练习骑战!大乱起时,你等随我出征。”

    三人一阵欣喜,大声道:“诺!”引得众人一阵嫉妒。

    诸葛瑾不去理会三人,转而向着贾诩、程昱、戏志才三人道:“此还需三位先生助我,早晚聆听教诲!”

    三人微笑颔首:“诺!”

    众人再次坐定,诸葛瑾见几个文士均在低头沉思,便向旁边的糜竺说话:“大哥,当前情况还不明朗,大哥可随我前往泰山,主持财政大权,我知大哥有大才,尽管放手去做便可!”

    糜竺也不谦让,直接应下:“主公放心,此乃竺之所长,岂敢让他人专美于前。”

    “妙!妙!妙……”

    “妙!妙!妙……”

    “……”

    忽然,屋内同时响起了几个声音,众人看去,却是几位文人正抚掌大笑,徐荣也是微微颔首,似是若有所得。

    “几位先生可是想到什么?瑾也只是略作安排,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诸葛瑾见此心中也是高兴。

    几人相互看着对方,却不直接开口,反而相视一笑道:“不若我们写下来,相互比证一下!”

    诸葛瑾吩咐下人将纸笔取来,不一刻,几人写好,只见贾诩、程昱写着“建功、示弱”,而沮授、戏志才纸上写着“保存实力”四字,再看田丰、陈宫纸上却写着“存己藏锋”,几人写的基本一致,因着几人的性格不同,看法上自然也就稍有偏颇。

    众人见此对对方均感佩服,后程昱起身解说道:“在主公说及安排之时,初时我也被迷惑了,以为主公是在乎琅琊的安全,后来想及,却是不对,主公将元皓、则注、公台三人留下,只因三人均在朝为过官,若将之带在身边,很容易让人认出,若碰到寻根究底之人,则主公实力必将为人所知、所妒,甚至遭人暗算。”

    “至于云长、文恒(颜良字)、不俊(文丑字)、等几人,多面相奇特,容易惹人注意之人,蒋钦几人则是征战中暂时用不到,是以吾便在考虑,如果是我,我会因为什么原因如此做?幸而最后关头得以相同,如此做既能建功立业,又能保留实力不让外人得知,实乃上佳之策!”程昱说完后,脸上仍有着一丝意犹未尽之意。

    沮授也起身,慢慢踱了两步,道:“禀主公,此策乃是好策,只是还需注意一点,主公领兵出征,必将扬名于天下,到时必会有人前来琅琊查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