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星点了点头,开口道:“季馨能明白,老夫心怀大慰,那么,事不宜迟,季馨之前曾说,大军南下要以……嗯?这是什么?季馨,这是鸟铳?”
  石星的注意力被萧如薰手上的实验枪吸引去了,萧如薰一笑,举起了这把实验枪,开口道:“这是末将在朝鲜战场上的突发奇想。”
  石星接过了这柄实验枪,上下看了看,立刻就被枪机给吸引了。
  “这铳……没有火绳?没有火门?这……这是什么铳?”
  萧如薰指着这枪机开口道:“这就是末将的突发奇想,朝鲜战场和倭国战场上,末将每每使用铳卒作战,都要避开大风大雨天,以免雨水打湿火药,大风吹散火药,但若是避无可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末将所想,若是能制造一杆不惧风雨的火铳,不仅将士喜爱,于战事也大有好处。”
  “铳不惧风雨?这……怕是难以做到吧?所以,季馨所想的方法,是什么?”
  石星好奇地询问。
  “末将所想的方法,乃是针对现有鸟铳之弊端,鸟铳若要激发,需要火药引药和火绳,这其中最麻烦的当属火绳,火绳不能短,短了,就无法支撑一个时辰以上的战事,但是也不能长,太长的话让铳卒背负着也很麻烦,而且遇到大风大雨天很容易受潮,无法点燃,那是最麻烦的。末将就想着,能否采用别的点火方式,可以不用明火就将火药点燃,若是能做到这一点,这鸟铳的实用性也就大大提升了,北地士卒,尤其是辽东士卒,也就不能以鸟铳惧风雨为由弃用鸟铳而死抓着三眼铳不放了,说老实话,末将实在是觉得三眼铳短口铳碗口铳五雷神机这些老旧火器可以完全淘汰不再生产了。”
  石星看着手上的实验枪,问道:“那季馨以为不用明火又该如何点燃火药呢?”
  萧如薰从怀里掏出了两块燧石,然后上下一打磨,嚓的一声,火星迸现。
  “打火石?!”
  石星惊呼一声:“原来如此,以打火石之原理运用到鸟铳之上,以打火石之法使火铳自行点火!而不需要火绳明火点燃!”
  萧如薰笑道:“正是如此,末将在朝鲜营中偶然间看到士卒以打火石取火,这才想到似乎也可以将此法运用在鸟铳上,于是搜罗了一批铁匠开始试验,将鸟铳的枪机取下,打造自己设想的枪机,运用打火石打火的方式改造鸟铳,想要制作出这种自生火铳,也可称之为燧发铳。”
  石星如获至宝一般打量着手中实验枪的枪机,激动道:“那季馨,成功了?若是成功,这燧发铳射程几何?冲力几何?是否优于鸟铳?”
  萧如薰苦笑道:“部堂,哪有那么容易,这把实验铳只是按照末将的设想,将外形做了出来,若要使得燧发铳自行点火,仅仅如此是不行的,您看。”
  萧如薰从怀里掏出了一块打磨好的燧石,插在了击锤上,然后将火廉拨动位置,将击锤往后一拨,石星听到轻微的咔嚓一声,然后萧如薰扣动了扳机,击锤带着燧石击打到了火廉的位置,两者并不剧烈的碰撞了一下,没有激起火星。
  石星诧异地抬起头。
  “这……”
  “这就是末将目前的成果,只能做到将击锤击打出去,打到火廉,但是若是要激发出火星点燃火药,难度还是大了些,因为没有足够好的弹簧铁,三十炼五十炼的铁都不堪用,这是六十炼的铁,显然也不堪用,末将正在让部下打造百炼钢,试试百炼钢的强度是否够用。”
  “这样啊……那也就是说,目前来讲,这燧发铳还是无法使用的?”
  萧如薰无奈的点了点头:“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有百炼钢甚至百炼以上的钢铁才能有足够的强度做这枪机所需要的原料,那么这铳发明出来,制造一支的成本大约需要二十两银子,消耗巨大不说,还很好废钢铁,关键是好铁,部堂,咱们大明的铁,质量为何如此差劲?”
  石星面带尴尬无奈之色,放下了实验枪,叹了口气。
  “这件事情,老夫也是无可奈何的,这工部负责的事情,老夫也不好插手,上报内阁,内阁也只能和稀泥,工部的炼铁的作坊老夫也去看过,那些工匠都是含糊其事,也不去管其他的事情,只知道挥锤击锤,一副生无可恋之态,待遇也极差,若是换作老夫,怕也不愿意出力气,这些匠户啊,世世代代如此,也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石星的话说出来,萧如薰就知道自己是不能指望工部制作出好的钢铁了,想要献给朝廷的制造高炉炼钢铁的想法也随之被打消。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技术都会被湮灭,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政治至上,外行指挥内行,这种陋习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解决。


第三百零五章 暹罗(上)
  眼见石星对此也感到无可奈何,萧如薰心中大明药丸的想法就越来越浓郁,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到底是在给大明续命还是给大明动手术,大明的病是从根子里带出来的,不把根刨出来治理一番,大明就迟早会崩溃,然而,朱翊钧能有这样的胆魄和决心吗?萧如薰对此表示悲观。
  一念至此,萧如薰也不打算把自己想法和打算全盘托出,打算到了洞武国那儿之后,把那群野人干掉,然后占了他们的地,在那块土地上开始自己的实验,无论是什么制造方法还是政治想法,都要在那儿实现。
  他们不是打算把自己按在当地不再让自己回京城吗?可以啊,那正是萧如薰想要的,只要安排一个军镇给萧如薰,萧如薰就有把握在那块土地上把自己的理想全部实现,直线救国行不通,那就曲线救国,总而言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江山被外族人夺了去。
  “燧发铳现在不能用也挺好,反正这场大战燧发铳是派不上用场的,就算现在制作成功了,没有两三年的实验,这铳也不敢推广到全军,现如今的鸟铳比起之前的鸟铳要精良许多了,末将下令仿造倭国铁炮,将药室扩大,加大用药量,可以将射程提高,将威力提高,此番南下,鸟铳或可派上大用场。”
  萧如薰微笑道。
  “季馨不是说南方多雨,气候潮湿,恐火药受潮吗?”
  “可以木桶乘装火药,可以油纸包裹弹药和火绳,只有晴朗天气拿出来用,若是天气不晴朗,或者下雨,那么肉搏拼杀,末将也不会弱于旁人,若只靠火器,末将是取得不了大战胜利的,此番南下,末将也会征调部分南兵和狼兵,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可靠,不靠火器也能取胜。”
  石星满意的点点头,笑道:“有大将如季馨者,大明之幸也!来!季馨,这是老夫从户部仓库找出来的永乐时期的地图还有一些海图,都是宣德年间侥幸存留下来的珍贵海图,你且看看,还有一些现在的资料,行军路线该怎么个定法,你给老夫说道说道。”
  萧如薰点了点头,看了看海图,开口道:“末将的想法是不用麻烦朝廷四处调兵,此番征伐倭国的军队,宣大兵和山东兵归队,宁夏火器营休整之后补充兵器,与狼兵所部一同随末将南下,刘綎所部川兵和邓子龙所部广东兵先期乘船南下,抵达浙江之后,或步行或换船,从陆路抵达云南支援云南巡抚陈用宾,牵制洞武国主力。末将后出发,率船队到浙江之后征调一部分南兵,到广西海边再征调一部分狼兵随行,而后继续乘船南下,抵达暹罗国南部海岸,从此处登陆,然后越过暹罗国国境,直抵洞武国南方,击溃其边防部队之后,便可长驱直入,以暹罗人或洞武国当地人为向导,直取其国都,断其退路,行两路夹击之策。”
  石星连连点头,笑道:“好!好!好!若能如此,则大事定矣!暹罗素来为我大明恭顺藩属,天兵借道,其国想来也不会反对,而且暹罗素来和洞武国不睦,天朝征讨洞武国,暹罗想必也愿意随天朝之兵一起征讨不臣,到时候季馨还能得到一支生力军。对了,季馨,老夫可听说,这暹罗兵可不弱,暹罗早些时候被洞武国打败,国土被侵占,三年前才在他们的国王的率领下击溃了洞武兵,得以复国,现在的暹罗兵之战力可想而知啊!”
  萧如薰点点头:“末将也听说,暹罗人和佛朗机人也有来往,也学到了火器制作之术,末将也打算和暹罗人交流一下他们所掌握的火器制作之术,若能得到一些启发,想来对于这燧发铳也大有好处。”
  “佛朗机人……季馨啊,据老夫所知,这群红毛夷现在可就有一些人在暹罗国南方,这半岛之地,也就是此处。”
  石星伸手点向了马来半岛南部,包括新加坡所在之地,那里有佛朗机人的殖民地据点,萧如薰原本是想率船队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抵缅甸南部海域,就是顾及到这群西班牙人所以才有所迟疑,过马六甲,西班牙人不可能不注意,他有征讨缅甸的职责,不能在海上和西班牙人打起来,那就麻烦了。
  而且他对西班牙人现在的火器和船只都没有什么了解,生怕吃亏,所以觉得还是借道暹罗,干掉缅甸之前不和西班牙人对上,等“洞武镇”或者“缅甸镇”建立之后,自己有了军管根据地之后,再行和西班牙人接触,到时候,萧如薰甚至打算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发展自己,往南洋进发,和西班牙人真刀真枪的干一场。
  在这个过程中,暹罗人是可以成为大明的朋友的,不说藩属国的情谊和法统关系,大明的不征之国里面,暹罗赫然在列,所以和朝鲜一样,暹罗对大明是感激的,国王的登基统治也需要大明走个过场的册封,否则都惴惴不安做不踏实,对大明的进贡一直持续到了崇祯十六年,堪比朝鲜。
  而且按照萧如薰的想法,大明刚刚帮助藩属朝鲜打败了日本人,而且什么都不要,把国土还给了朝鲜,各方面的威望在周边藩属国看来都是顶峰的,而且名声瞬间就上去了,成为了真正的天朝上国,所谓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能有如此大国,当是藩属国的福音,何况暹罗也的确是深受缅甸人的迫害,甚至几度被缅甸人攻破国都。
  而在暹罗人看来,大明毫无疑问是他们最能期待的援助力量,他们对待大明的华人也是相当的友好,当时的暹罗对于外来移民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葡萄牙人的聚集区,日本人的聚集区,法国人的聚集区,周边各国移民的聚集区都有严格规定,唯独对于华人,暹罗没有规定,任何城市,任何区域,华人都可以定居。
  这显然不是平白无故得到的待遇。


第三百零六章 暹罗(下)
  对于大明子民,暹罗不仅有着居住区域的优待,还有其余各种优待,华人不仅可以从事各种职业,更特别的是甚至可以入朝为官,而这不光是外交上的功劳。
  当时的暹罗国王对于本国人民依然是称帝,对中国只称王的,对于华人的宽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年的郑和船队给暹罗的震撼太大了,有成建制骑兵的船队加上狂扫南洋海盗的义举让当时的暹罗非常佩服。
  当时就有大量的华人随着三宝公的船队到暹罗定居,而且郑和还在暹罗建了礼拜寺,至今在曼谷仍然有一座寺庙供奉着郑和像,只不过郑和变成了佛教造型,不知道作为虔诚穆斯林的他知道了作何感想,不过这也印证了他在暹罗的影响力。
  加上华人勤劳刻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